相关文《逸草原创:在外公呵护下的一段时光》
周末闲聊学诗词: 1. 启蒙人-笃信基督的外公 万维博主间,近日因聊诗词/耄诗词,生出真假耄粉的争端。部分缘由要归咎于那十年现代版“焚书坑儒”、八亿人民唯可崇称那一尊为“伟大诗人”的年代。 我们这些生长在耄时代的第一代人,对格律诗词的初步了解,大多是凭亲友的影响和熏陶。 文革前上中学的姐姐们,学过些古诗词。儿时听她们背诵过《木兰辞》《卖炭翁》等。但好像都是从革命性、阶级斗争角度去讲解。 到了我们文革间的中学年代,幸逢“修正主义教育黑线回潮”,语文课本里有了鲁迅的七言律诗《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更有多首毛诗词。可语文老师们只敢讲鲁迅以文笔作为刺向敌人的匕首,和毛诗中战斗精神/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伟大,哪敢介绍诗中韵律之美或历史上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诗人?
我家这一代几十个表兄弟姐妹中,倒是较早接触到一点诗词,因我们共有一位热爱诗词的大大(即我们的祖父/外公)。他成了我们了解到少许格律诗知识的启蒙人。
幼时,我们听着唱着大大自编的儿歌长大。如:
歌词 曲调 早早早,梳洗好,饭吃饱, 5- 5- 5-, 356- 6 i 5- 手拿书包,赶紧跑,上学校。 3- 23 5- 32 1- 23 1- 看上课钟点勿曾到,乐陶陶, 3.2 35 6i i6 5.3 565- 把昨日功课温习好,熟淘淘。 3.2 35 6i i6 5.3 565- 还有有趣的厌学顺口溜。如: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有雪,收起书包过新年。
大大还用一些调侃教书先生的故事,给我们普及了点格律诗中的对仗知识。如:有个先生姓石,教学生如何作对联。说好了对联的基本规则,如“上”对“下”、“里”对“外”、“桌椅”对“门窗”之类。然后先生出了个上联:“细羽家雀砖后死”,结果学生逐字对出了“粗毛野兽石先生”。
另有几个有趣的对联或诗歌,如“刘备放鸽,关公张飞;貂蝉绕脚,董卓捋(吕)布”、“屋北鹿独宿;溪西鸡齐啼”【注:得用沪语读出】。还有那经典的讽刺重复啰嗦诗:“关门闭户掩柴扉,说话谈天论是非,半夜三更子时后,猿鸣猴叫猢狲啼”,也都是大大平时或讲故事或随口给我们娓娓道来。
大大是他那代人里少有的基督教徒。如我大姐在纪念外公的文中写道:【…小时侯就知道外公是信仰耶稣基督的,但在我们那时生活的时代,有宗教信仰是忌讳的事,所以很少和外公谈起。只听母亲说外公很开明,赞成男女平等,女孩子也有受教育的权利,支持她一直读完大学。这在那个年代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她从不曾指责过外公的信仰。但自从她参加革命后,就会常提醒外公,不要被国民党政府利用,曾劝阻外公去国民党监狱做劝化的工作。她读中学时,外公曾送她一本圣经读。她读后给外公回信说,里面的故事很动听,但离现实世界太远,她无法信仰这一切。面对她所处的时代,她选择了信仰共产主义,在抗战中期加入了中共地下党。但她和外公都互相尊重对方的信仰,并不强求一致。外公给予子女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既执著于自己的信仰,也倾听子女的心声,不干涉子女的不同信仰,令我们敬重。 文革时期,我曾和外公探讨过他的信仰,在当时的恶劣境遇中,他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但他丝毫不改变自己的信仰。他说崇尚自由平等博爱宽容,向往美好自由的世界大同,同共产主义的目标是并行不悖的。他坚持做人的准则,保持人的尊严,在我们的心里树起一个榜样:勇于承受苦难,寄望美好未来。…】
附上外公的若干首诗: (注:沪语读音的平仄与中华新韵略有不同) 偶成 二首 1966.7.6 1、 站头瞥见古钟楼, 十架洪思历世悠。 一角斜桥光照处, 成群儿女此勾留。 2、 回乡办学卅年前, 依恋天家爱主坚。 今日塔尖重入眼, 思波浩荡乐心田。 偶成 (年代不详) 我生信主已多年, 终日繁忙不肯闲。 充满灵恩荷奇爱, 去除尘事养心田。 咏五子棋(年代不详) 莫道最易五子联, 弈艺虽小藏万变。 眼高难负几处失, 手低终输一着先。 拢袖旁观在正明, 入局临阵步步艰。 人生途中哲理同, 险井深渊视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