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老同学聊杨洁篪在美中高层会谈上的反常和往事》
闲聊并澄清有关杨委员和上外附中66届的一些传言 见有多个微信群在传以“科尔邻居”名义发出有关杨洁篪和当年上外附中往事的帖。帖中部分信息可能为真,但下面这段有些信口开河: 【1963年杨被上外附中招入,这是外交部与教育部共管的住宿中学,档次很高,那时候每年全国招生100人,两门外语,几位德语老师都是东德人。因为杨小学里跟徐先生学过法语,他是法主英辅。....上外附中的档次比上海外国语学院还要高,是外交部直属的。】
一是【那时候每年全国招生100人】有误。 63年上外附中建立,我姐与杨他们是首届。据我姐回忆,当时是由全市各小学推荐总共800名相貌端正、品学兼优的学生,参加考试后从中录取120人。所以,既非“全国招生”,也非“100人”。
网上查到:【第一年,上外附中初一年级只招收3个班级共120名学生,...学生都是千里挑一选拔出来的。所有学生参加全市的小学升初中的升学考试,再由各个区县择优推荐优秀学生。随后,上外附中组织这些优秀学生举行第二次语数外三门课的笔试,笔试结束后,选拔出来的学生还要参加面试。面试时,主要是跟着老师学发音,面试老师可能说一句德语或者法语等学生未接触过的语种,让学生当场进行模仿,以此考察学生的反映能力和模仿能力。】
二是【档次很高,...比上海外国语学院还要高】有些言过。 其实就是63年已开始讲出身,上外附中又是所谓为国家培养红色外交人才,更是讲究成分出身。各小学推荐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工人和干部子女,大多是各小学的少先队大中小队长。 因上海有不少历史渊源深、师资力量雄厚的重点中学,新办起来的上外附中不见得档次高到哪里。当年姐的小学班主任老师来我们家告知,我姐已被学校推荐参加考试,是当作喜讯来报的。可我母亲对这等好事不以为然。一是母亲不愿意让我们上干部子女比例较高的学校,觉得会助长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二是母亲特别强调女孩子的独立自强,觉得以外语为专业,日后跟在什么首长后面当翻译没意思。 经过那老师光荣啊重要啊一番话的说服,母亲才答应考虑。上外附中的首任校长,曾是母亲在地下学运工作时的下线,交情颇深。母亲向那校长打听后,方知那学校是国家下力气要办好的,数理化文史各科的师资力量都很强。这才在我姐通过了考试后,同意了她入读。
三.说杨在附中就读时【法主英辅】则是胡编瞎讲了。 附中66届120个学生分成三个班,两英语班,一法语班,每班40人。英、法班各学各的,杨还在他那英语班担任中队主席,哪会有什么法主英辅? 说个对姐的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事。63年姐入学前学校来通知,说她被分在法语班。我们的外公上大学时是英语和商科双修,后担任过多年英语教学。母亲自己的英语也很强,50年代中期曾在上海市委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翻译处任过要职。母亲当然清楚,若真要以外语为专业,英语肯定比法语的用途宽广。思前想后,考虑再三,还是去找校长打听将女儿换到英语班的可能性。说来也巧,正好分在英语班的学生里,有一人不知何原因要求换到法语班,校长便顺水推舟,将两人作了对换。母亲一生中极少利用关系网,仅有的两三次都是为了子女求学。这是头一回。姐至今十分感激母亲当时的英明举措。这对她后来留美攻读MBA、成为美某大公司在中国/亚洲地区的财务总监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