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近流行“传统”或“古典”。比如孔老夫子几千年前开出的老药方,几尽被人遗忘的“仁义礼智信”,经由现代包装和重新调味,就被煲成了风靡华夏的心灵鸡汤,而且看来还是老少咸宜的一味。
孔子坚持的“仁者爱人”有其非常积极的一面,他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很简单直白,而且也适应普通人的心理。在这一点上儒家与基督教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耶稣还要更进一步,“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们,也要怎样待别人”。另外,儒家的入世精神,对人类历史和群体生活的反观、参与和责任感,磨练出了非常忠厚和圆韧的道德承载。这可能也是两千年来儒家文化主宰中国人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孔子喜欢将人分类,所谓圣人、君子和小人。他说圣人已经不存在了,只有努力做君子吧。君子是现世的理想人物,小人是君子的一个对立面,比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等等。孔老夫子眼角边上还有一类人,就是女人。不过他老人家对女人一般不屑多言,偶尔发怨言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老夫子深受其害,不得已休了自己的老婆。
这一句带有点儿性别歧视,要是放在后现代的今天,可是犯了天下之大不韪,众多职业妇女家庭妇女都要群起而攻之的。然而,讲解《论语》的于丹女士,非常可爱地将它解释为“女人和小孩性情相似,让男人难以捉摸” ——一洗迂腐的酸臭,居然装点了些有心无意的粉红色调。如此皆大欢喜——我认为于丹是好心为圣人避过来着,并不是真的不懂他老人家的心思。
易中天的三国,和于丹的论语,对古典洋洋洒洒的各自发挥,自是有人欢喜有人忧。要在我看,讲错几个地方并无大碍。对民众来说,这个古典的普及工作还是相当有成效的。有了大众影响力,做了学校遗漏的事——现代教育体系走出来的大学生普遍存着文化冷淡和无意识。虽是人人常谈爱国,可中国人的意义总不只是中国式的吃穿住和政治,也应该知道或存着些爱慕中国渊源的情致吧。
古典如何转化为流行的语汇,可以切入现代的生活节奏和认知方式,躲过被快速时代抛弃的厄运;同时又如何能够保有悠远深厚和原初生涩的美,成为凝固了历史尘烟和怀念的主题,是一个需要高度智慧来运作的现实课题。我想,在不同的领域时空和不同的人群里,对古典之形态的期望和对其涵义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吧。
比如新近抛弃一切出家的林妹妹,把她付诸终身的佛教理解为一种人生哲学或教育。她所说的佛教仿佛是一个大概念的文化传统,这样的参悟确实不是宗教,而是比宗教还低;因为只有宗教借着神秘的超自然力量完全指导人生,而哲学就只有理论的短暂份量和浅近位置。在我粗浅的认识里,儒释道虽然并称为中国文化的三要素,其实本质上它们是有明显差异的。在几千年中国历史风云当中,也是此消彼涨,充满张力地互存着。惑然:一贯强调四大皆空,充满出世意味的佛教,竟然如此与时俱进,演变成了中国大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当仁不让的代言人、守护者和执行者?
我曾经是很喜欢陈晓旭的,喜欢《红楼梦》也就喜欢她,电视剧也实在是个精品。记得书里有一段,慧黠的林黛玉用一道偈子打消了宝玉蠢蠢欲动的参禅出世思潮。禅的玄机似乎就在顿悟到的“空”,而悟本身也是“空”。事事、时时,一切都 “无立足境”,没有什么可说的,应该将言语斩断消失…不过也没有什么分别。
从基督徒的立场,我不赞同她的选择,不过还是多少倾佩她为自己认准的信仰付出代价的勇气,这确是难得的。在世间,有的人红尘翻滚,顾左右而言他;有的人痴心寻找;也有的人认为他已经找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