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山眼白 海心明  
有人寻求智慧,有人寻求财富,我寻求侍奉你的道路,所以我一路歌唱  
网络日志正文
有关《沉默》的再讨论——兼谈阅读、话语模式 2012-11-21 16:42:10

去年写了一篇日本作家远藤周作《沉默》的读后感,最近在新浪博客贴出来以后得到弟兄姐妹热烈讨论,呵呵。觉得很有意思。我上星期感冒,今天总算是坐下来,能够好好写一篇回应了。没有逐条回应,而是考虑到由此关联的几个更广的问题,来一并做些探讨。

一、有关基督徒的阅读:

有一个问题其实埋藏在其他问题的底下,就是基督徒是否应该/可以读小说。如果读,以什么态度来读?

因为圣经上说过“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唯有爱心能造就人。”(林前8:1)因此许多人把“知识”,特别是人文类的“知识”当作是世上的小学,不仅认为没有意义,甚至和“骄傲”成为同义词,一概摈弃;对于科技类知识,却又比较推崇。这种想法并没有什么道理。

“箴言2:10节说:智慧必入你心,你的灵以知识为美。”箴言24:5节说:“智慧人大有能力,有知识的人力上加力。”知识与爱心相比,自然爱心是基础,但是没有知识的爱心也并不能造就人。知识本身是中性的,怎样运用全看对待知识之人的信仰背景。

在这个大环境里,对于阅读有不少反对意见。有牧师说,除了圣经,其它都不必要看,甚至属灵书籍都不要看,因为这些都带着人的罪。若是如此绝对,那么讲道也不要听了,因为讲道也都是从人头脑里,嘴里讲出来的。而我们也要承认,每个人自己阅读圣经的时候,都会不自觉掺杂进许多从个人文化背景、经历和性格中的偏好,甚至是“歪解”。我们需要吸纳他人的长处,“慎思明辨”(林前14:29)地读去学习。若是完全凭己意,以为只靠自己可以了解圣经,那倒是会更危险。

对于虚构的故事,文学性的书籍,基督徒中更是少人问津。单以娱乐讲,虽然大多数人都接受电影,但阅读似乎比电影更有毒害性。是文字本身有毒吗?圣经不是文字写成的吗?

诺贝尔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曾经说过:“对于现代的世俗化个人来说,要在世界里理解一种更深刻、更渊博的意义,方法之一就是阅读伟大的文学小说。我们在阅读它们时将理解,世界以及我们的心灵拥有不止一个中心。”新鲜出炉的诺贝尔奖得主莫言曾经说:认识人类之恶、自我之丑,认识不可克服的弱点和病态各异的悲惨命运,这才构成我所要追求的真正的悲悯。莫言在《蛙》的自序里说:“写完这部书后,有八个大字沉重地压着我的心头,那就是:他人有罪,我亦有罪。”

一个好的作家,无论他是不是基督徒,他在笔下和心中都要有对于自我的诚实的解剖,反省和对自我的挖掘。这种直面生命深处的罪性的勇气,也是建立成熟信仰的不可缺的条件。伟大文学小说虽然是虚构的,却一定会非常真实的揭露人性。若对于人性中的“罪”没有观念,又如何能够深入到“赦罪”及“赎罪”的层面呢?所以说好的文学是离信仰很近的。

另外,对于个人来说,信仰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认罪),并且认识世界的过程。文学提供了这样一种帮助和途径。当然,这一切认识的基点源于神。不断的认识和开放,也是在神的光照之下。

不可否认,现代艺术和信仰之间存在冲突。特别是在后现代社会里,通行以艺术为神、极端个人主义的观念,是让人远离神的。然而,艺术本身也是中性的,甚至是神创造出来的美好,关键只在于运用它的人,出于何种心态来运用。信仰是关于神的,也是关于人的,关注人最基本的内核,情感,伤害,盼望,痛苦,这些也是艺术发挥所长的地方。

二、“正确”与“不正确”

基督徒很多时候,特别在意要说出“正确”的话,所以我们频繁套用圣经,潜意识里总想站在“对”的,也就是“上帝”的那一面。这种心态使有些基督徒没有耐心聆听故事的细节,很少站在对方的角度体谅,而是匆匆拿出“属灵”的“真理”来批判。其实,这也是一种自我中心。我们应该快快地听,慢慢地说。因为对于别人的尊重和了解,是爱的一个基本表达。

“爱心”和“谦卑”都是很重要的,“爱心”不只是行为上的帮助,而是真正把自己放在对方的地步里,耶稣为了“爱”而降世为人,和我们一样形体,一样生活。我们也要学习“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 “谦卑”也是自以为“真理在握”时的一种回退。

正是出于要说出“正确”的话的心态,基督徒的圈子里盛行“属灵”的言语。而一个人的心思,有时不是从话语里,而往是在语气当中,甚至一些无关信仰言论的小细节里,才真正显现。这就构成了许多沟通上的死角。信仰本是给我们开放自己的能力,我们却用一种形式上的信仰把自己捆绑住了,也使“伪善”成为了一个通病。我自己也是如此。当然,这是种从骨子里带来的罪性,需要不断的警醒,不断的了解到:既然神接纳了我们,按照我们本来的样式,我们就不必为自己塑造一个基督徒的光辉形象,不必在意他人的评价和眼光。

另外,一个成熟的生命要看到,这个世界上的确存在着“中间地带”,存在着许多我们不了解的事实、真相。不要急于做《约伯记》里的约伯的那三个朋友,首先带着爱心倾听。因为我们心中知道,上帝是这一切的主宰,审判的是他,而不是我们。

三、《沉默》这本小说

沉默的故事情节我就不再重复了,大家可以看《沉默的背后》这篇文章。

这部小说读起来非常美,情节舒缓,细致忧伤,刻画入微。

1. 远藤周作曾经说过,对天主教徒的迫害那段尘封的历史中,有许多殉道者,然而他的眼光却独独停留在“弃教”的人身上,那些软弱的,被唾弃的人,他们到底是怎么想?于是他选择了一个最终弃教的神甫作为小说的主角。洛特里哥神甫是个悲剧人物,因为他处在一个极端的“道德两难”的境地,他身上存在着理想的崇高(殉道)和现实的软弱(自身的恐惧软弱,对于受酷刑的教徒的怜悯——如果他弃教,官员会停止以令人痛苦不堪的“吊穴”折磨日本教徒;还有,最重要的是,神对这一切苦难的沉默)之间的挣扎,这才构成小说的要素“冲突”,才足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的选取是有意义的,因为类似的挣扎也确实存在每一个人的内心之中。

对于这些人,耶稣到底爱不爱他们,即使他们确实为了逃避自己肉身上的痛苦而弃教?我想,选择这样一个人物本身,也是远藤“爱”弱者的一种表现。


小说中的洛特里哥神甫被逼迫弃教,并踩踏了圣像,甚至同费雷拉教父一样,做一些反基督教的事情。可以说,他自己也被踩到了泥里。也许正因为如此,在内心深处他体会到了耶稣被践踏和羞辱到了极致,那样一个卑微的境地,所仍旧持续付出的爱和怜悯。洛特里歌神甫因此以另一种方式与耶稣联合。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有很感人的力量。

因为越是意识到自己卑微、丑陋、无能、堕落的人,越是能体会到上帝的恩典,这仿佛是一个悖论。 对于恩典的阐述,推荐大家看一下杨腓力的《恩典多奇异》。在一个彻底的堕落的境地里的人,即使是信了主,生命有了更新,但是罪仍会时常在生命里发作,这也是基督徒对永世,一个完全没有罪的世界、与神完全联合的世界的盼望的原因。我们在今世不可能完全。对于人的罪的不清醒的认识,在另一面上削弱了恩典的博大和深重,而且可能导致某种程度上的律法主义。

2. 通常来讲,小说并不提供一个解答,或者说“对”或者“错”。小说是一种“呈现”,虽然作者不可避免的都有着自己的意识态度。但是,一个好的小说家也必须清醒的认识,他的本职工作不是宣讲某种教导,他的价值观要尽可能的隐藏,他/她不能提供一个简单的答案。因此,读者也不需要对于人物进行简单的道德/宗教评判。所以,对于小说人物的指责和批评本身,没有多少意义。

即使作者有明显的倾向性,读者也要学会不被被作者的意识所绑架,着重在“呈现”的艺术性方面,而不是谁对谁错,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这些方面。

因此,小说也不会成为一种简单的宣教。如果我们内心希望读到的是一个见证,那我们最好不要读小说。生活不可能总被简化为我们在福音杂志上常见的信主见证。

3. 日本的天主教经过德川幕府之后的迫害,几乎夭折。如今在日本,天主教和基督教仍旧式微。目前并没有看到那种殉道士的血所带来的复兴。这中间到底有怎样深层次的原因?远藤认为这是天主教代表的西方文化和日本文化的不相容。作者写作的一个想法,也是在作品里探讨天主教文化和日本本土文化的冲突。

4.洛特里歌神甫选择了宣称弃教。他解救了日本信徒的肉体折磨,却背负上了弃教者的痛苦,虽然体会到耶稣的带着悲哀的怜悯,却经历了自我的完全摧毁和否定(从高尚的殉教者到泥土中的叛徒),精神上仿佛已经死了。

如果他坚信那些受刑的基督徒所受的只是暂时的苦痛,几天死亡之后,就会去到没有痛苦和眼泪的天家,得到神的赏赐,也许他会有不同的选择。但是他可以听不到那些痛苦的呻吟声吗?如果是我,我会如何,这是每个人要问自己,而不是要评判洛特里哥神甫的。

对于这个小说所抛出的诸多难解的问题:苦难中神的沉默,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人的深入骨髓的软弱(因此他非常需要神的声音对他说话),我只想到:“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林前13:12)

浏览(1091) (0) 评论(10)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山眼 留言时间:2012-11-27 23:15:35
宣教士,你这种自以为站在上帝一边(扮演上帝),拿起大棒挥打别人的人,我见的多了。不过你算是说的比较凶的。
不再多罗嗦了,几点。
1:你没有权利评判我或任何一个人“真信”还是“假信”,你知道什么,知道多少?这事只有上帝有权判断。
2.:保罗说:“向猶太人,我就做猶太人,為要得猶太人。向律法以下的人,我雖不在律法以下,還是作律法以下的人,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向沒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沒有律法的人,為要得沒有律法的人。”
3: 耶稣确实是那么说话的。但我不是耶稣,你也不是。
回复 | 0
作者:宣教士 留言时间:2012-11-24 11:33:51
补充一点,耶稣基督传道的招牌话语是:“我实实在在告诉你、、、、”、“我的血是可喝的,肉是可吃的、、、、”耶稣从来都是直白地说出十字架的道理的;刚才说过保罗了,再看看彼得给犹太人传福音是非常直接了当的点出:正是“你们”,而不是“别人”,借着不法之人的手,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杀了、、、、耶稣、保罗、彼得、、、、从来没有象你那样子传道的,而他们那种放胆直白的传道方式才叫做谦卑的方式,因为他们高举的是那叫人出死入生的十字架信息,而不是高举人。
回复 | 0
作者:宣教士 留言时间:2012-11-24 11:21:00
博主,其实我早知道你会这样回答,你的回答是种非常流行的回答,因为绝大多数“基督徒”都是这么说的,耳熟能详了,但遗憾的是你的这种说法恰恰是跟圣经相抵触的,确切地说你和所有持这些说法的人实际上不是真信基督的,这话听起来颇有点危言耸听,但实际却不然。
关于传道的场合和方式,圣经是有明确教导的,只是很多基督徒不知道,或者说不愿意知道。保罗对提摩太说:“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提后4:2);传道的方式是“放胆”(徒4:29,31;9:27;13:46;14:3;26:26;28:31;林后7:4;弗6:19-20;腓1:14;提前3:13)。翻译成汉语“放胆”这个字的希腊文原文的意思,不光是说有胆量,还有plainly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传讲十字架的道理时,不要“羞耻”,要以非常直白的话语将出来。保罗说:“我不以福音为羞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罗1:16),意思是这福音被用直白的语言大胆地说出来的时候,这个十字架的信息——道——基督,就会具有神的大能,把不信的人给扭转过来。真信徒相信的正是这样的传道方式能救人,保罗说得很清楚,我们本不是传自己,我们要传的是“道”——十字架的信息(林后4:5),而且保罗说得很清楚这十字架的信息对不信的人是愚拙的(林前1:18),那些要灭亡的人自然会对忠心传主道的人加以逼迫的。所以当我们不能按照圣经教导的传道方式传道时,我们实际上内心深处是惧怕这世界的,是不信神的道大有能力的,我们信的是自己的聪明而已。
回复 | 0
作者:山眼 留言时间:2012-11-22 09:45:43
宣教士,你说的完全正确。就是基督徒的认罪悔改与非基督徒的内省是不一样的。不过,我也要提醒你,如果你想要和非基督徒沟通,首先要尊重并使用大家都能听懂的语言。我觉得一个朋友说的好:耶稣是“丰丰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这种恩典所表示的“宽恕和接纳”用来对别人,“真理”所着重的对罪的“义”多一点用来对待自己。我觉得这样比较好一些。因为我知道我希望别人对我宽容多一点,所以,我也尽量如此对人。

另外,我们是不是有一些因为“认识到自己罪”的骄傲呢?这种基督徒的优越感我时常能看到。这是一种隐藏很深的,阻碍非基督徒认识神的罪。

另外,我相信不同人对于信仰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我可以接受你不同意我的想法。你是否也可以接受别人与你不同的态度?
回复 | 0
作者:宣教士 留言时间:2012-11-22 06:55:09
山眼,我完全理解你在说什么,却清楚不敢苟同你所说的,非基督徒的“内省”跟基督徒的完全是两回事,前者是以人的义为标准,后者是以神的义为标准。非基督徒经常以这种人的义来挑战基督徒,以显示他们其实比基督徒还好,最终的落脚点就是:其实人不需要基督。天主教其实就是这类的人,企图考自己的行为得救,把所受的困难归结为为主受苦,其实他们跟旧约被掳的犹太人,顽梗地不认自己的罪,沉溺于所谓罪的“挣扎”当中,以为那就是对付罪。信与不信中间是没有什么“中间地带”的,企图寻求这种“中间地带”其实就是不信。能对付罪的唯独十字架,别无它路。
回复 | 0
作者:山眼 留言时间:2012-11-21 22:20:34
宣教士说的有一定道理。读小说或者其他任何东西,都要以一种不同的眼光来看,这应该是发自基督徒内心的不同的价值观。不过也不要轻视非基督徒,如果有一些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有些非基督徒的内省精神超过某些基督徒。孔夫子还说”吾日三省吾身。”
至于直面“罪性”,如果对于非基督徒,你可以换个词,就是“人性”,我以为“人性”基本上就是“罪性”。认识“人性”深的,就认识“罪性”深。当然,如果以信主为坐标开始看,一个信了主的人,如果真心追求,那么他对于自己的“罪性”,对比自己以往,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认识,这也是一个过程。你那样笼统的比较,得出了一个缺乏细节观照的结论。若对人有爱心,最好多一些耐心在细节上。不要急于得出太多结论,呵呵。
回复 | 0
作者:宣教士 留言时间:2012-11-21 21:30:36
不敢苟同博主后半部份,按照你对这部小说人物的描述,这位主人翁显然没有真正认识耶稣基督,他本身就是一个“背道”人物,却自以为是一个有殉道精神的信徒,自以为是在为主受苦,但若看圣经中那些因“背道”而被掳的人所受的苦难其实跟这小说的主角一样,他们所受的苦比起他们当受的刑罚要轻得多,他们当受的已经加在了耶稣身上,按照他们实际所受的,对比耶稣所受的,就不难明白上帝是如何恩待他们,好让他们有悔改的机会,但他们仍不悔改,还自以为义,以为自己是有殉道精神的信徒,其实他们根本就不信耶稣是替他们受了他们本该受的刑罚。

至于你说"一个好的作家,无论他是不是基督徒,他在笔下和心中都要有对于自我的诚实的解剖,反省和对自我的挖掘。这种直面生命深处的罪性的勇气,也是建立成熟信仰的不可缺的条件。"这就更不敢苟同了。一个非基督徒对生命深处的罪性怎么有可能自我解剖、自我反省、自我挖掘呢?简直是笑话!若那是真的,还需要耶稣基督干什么?只有一个被圣灵重生的人——出死入生的人才有可能那样。所以,基督徒不是不可以读世俗的小说,但一定要以圣经的眼光来读,说白了,就是批判着读,点出他们自以为有自救能力的荒唐,才会明白唯独基督、唯独圣灵、唯独圣经才赋予直面生命深处的罪性的勇气,才会俯伏在神的面前。
回复 | 0
作者:山眼 留言时间:2012-11-21 21:12:09
谢谢克里西亚和寡言。这本书确实也是我最喜欢的几本之一。从可读性,节奏感,文字美到信仰深度,综合起来令人不得不爱而敬。
回复 | 0
作者:寡言 留言时间:2012-11-21 19:04:11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从思想而言, 几乎算得上我之至爱。
回复 | 0
作者:克利西亚 留言时间:2012-11-21 18:49:20
"一个好的作家,无论他是不是基督徒,他在笔下和心中都要有对于自我的诚实的解剖,反省和对自我的挖掘。这种直面生命深处的罪性的勇气,也是建立成熟信仰的不可缺的条件。"
Amen!
回复 | 0
我的名片
山眼
注册日期: 2006-12-24
访问总量: 523,756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2013年笔名改为艾溪
最新发布
· 获奖小说《维纳斯的春天》出电子
· 直接证据、疑罪从无、以及言论自
· 凤凰卫视采访朱令同学童伟峰张利
· 朱令事件面面观
· 谁毒害了朱令?(最新视频)
· “打死我也不说”老师的得奖感言
· 圣诞前谈慈善机构的效率
分类目录
【长篇小说——他乡(39-50)】
· 他乡(完结篇):二十三年前的秘
· 他乡(49):所谓幸福
· 他乡(48):海南暖风
· 他乡(47):失业
· 他乡(46):远去了,我的孩子
· 他乡(45):圣诞歌剧
· 他乡(44):买房啊买房
· 他乡(43):周萌的信
· 他乡(42):母亲病了
· 他乡(41):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
【长篇小说——他乡(35-38)】
· 他乡(38):野餐
· 他乡(37):办公室漩涡
· 他乡(36): 恼人的初夜
· 他乡(35):不眠
【长篇小说——他乡(31-34)】
· 他乡(34):我的运气哪儿去了
· 他乡(33):那年的周蓬
· 他乡(32):父亲的悲哀
· 他乡(31):老照片
【长篇小说——他乡(27-30)】
· 他乡(30):不速之客
· 他乡(29):富贵的模样
· 他乡(28):夜晚、家、母亲
· 他乡(27):同学聚会之交杯换盏
【长篇小说——他乡(23-26)】
· 他乡(26):北京早晨
· 他乡(25):Till Death Do Us A
· 他乡(24):周末之意外消息
· 他乡(23):三十年风雨苍黄
【长篇小说——他乡(19-22)】
· 他乡(22):求婚
· 他乡(21):爱情,攻守之间
· 他乡(二十):周萌的信
· 他乡(十九):战后余烟
【信仰国度3】
· 获奖小说《维纳斯的春天》出电子
· 爱与割爱
· 性自由的哀思
· 我们为什么会不快乐
· 一线之间
【长篇小说——他乡(15-18)】
· 他乡(十八):婆媳风暴
· 他乡(十七):诉苦
· 他乡(十六):幸福像小猫
· 他乡(十五):突然而来的伊妹儿
【信仰国度4】
· 再论谦卑、中国文化、与守望事件
· 北京守望教会事件:背景与现状
【长篇小说——他乡(11-14)】
· 他乡(十四):不漂亮的周萌
· 他乡(十三):约会
· 他乡(十二):许望的觉悟
· 他乡(十一):许贝之金蝉脱壳
【长篇小说——他乡(5-10)】
· 他乡(九、十):周萌和妈妈的信
· 他乡(八):葬礼之后
· 他乡(七):春天的叹息
· 他乡(五,六):周萌和妈妈的信
【长篇小说——他乡(1-4)】
· 他乡(四):她和他的一天
· 他乡(三):许望的下午
· 他乡(二):机场初见
· 他乡 (一):失而复得的护照
【影掠浮生—短篇小说2】
· 踏浪而来(小说)
· 一只螃蟹带来的沮丧
· 鱼味(微型小说)
· V城市的一天 (完)
【书香余韵3】
· 有关《沉默》的再讨论——兼谈阅读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媚俗
· 沉默的背后
· 《呼兰河传》与萧红悲情
· 历史那些事儿(二)
· 历史那些事儿 (一)
【影掠浮生—短篇小说】
· V城市的一天 (四)
· V城市的一天(三)
· V城市的一天(二)
· V城市的一天(一)
【且歌且行4】
· 朱令事件面面观
· 谁毒害了朱令?(最新视频)
· “打死我也不说”老师的得奖感言
· 圣诞前谈慈善机构的效率
· 莫言获奖的魔幻现实
· 《好声音》里的故事
· 萧瑟秋风今又是
· 死亡这道墙
· 去投韩寒和刘晓波一票吧
· 春天里的冬奥
【书香余韵2】
· 生活在别处
· 奏鸣贝多芬及其它
· 黛玉之死
【且歌且行3】
· 愿乘泠风去 直出浮云间
· 读旧书的好处
· 我的加拿大农耕生活
· 圣诞到来及大洋彼岸的节日
【书香余韵1】
· 在相对里我们可以走多远
· 俄罗斯蔷薇 中国往事
· 猪年品诗三家(一)
· 陷落与逃离
【信仰国度1】
· 理智与情感
· 好人的悲哀
· 当历史照进现实
【且歌且行2】
· 故国千里
· 八月阳光
· 中国的面目
· 写在六四二十年之后
【且歌且行1】
· 二十年与纪念刘和珍君
· 奥运、残奥与未来
· 中国元素闪亮登场——奥运开幕、功
· 露营,去阳光海岸
【艺文之趣2】
· 《社交网络》-友谊、成功与失落
· 新红楼与青楼的曲线距离
【信仰国度2】
· 南韩人质的上帝在哪里
· 圣洁的专注---法兰西斯的祷告
· 上帝不要的游泳池
· 我们为什么会不快乐
【艺文之趣】
· 由《色戒》到张爱玲传奇
· 三国补丁
· 《论语》歪解与林妹妹出家
· 三峡落木
【惘然旧事】
· 消逝了的职业
· 那时花开
【他山之石1】
· 直接证据、疑罪从无、以及言论自
· 凤凰卫视采访朱令同学童伟峰张利
· 北京守望教会4月24日复活节户外
· 守望教会金天明牧师的信
【他山之石2】
· 北京守望教会户外敬拜一周年纪念
· 天明牧师: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
· 守望教会 5月29日户外敬拜通报
· 我们是为了信仰:为政教冲突致全
· 守望教会5月8日户外敬拜通报
· 王怡:为结束60年宗教逼迫发出声
· Barnaba:对守望给予支持,就是
· 英雄的头——为盲人律师陈光诚一家
· 盲人赤脚律师的故事
· 柏蔚林:诺贝尔和平奖风波的文化
存档目录
2016-03-07 - 2016-03-07
2013-05-07 - 2013-05-11
2013-04-29 - 2013-04-29
2012-12-06 - 2012-12-11
2012-11-13 - 2012-11-21
2012-10-05 - 2012-10-29
2012-09-05 - 2012-09-12
2012-08-29 - 2012-08-29
2012-05-02 - 2012-05-28
2012-04-03 - 2012-04-29
2011-05-12 - 2011-05-30
2011-04-17 - 2011-04-29
2011-03-06 - 2011-03-09
2011-02-27 - 2011-02-27
2010-12-03 - 2010-12-05
2010-10-15 - 2010-10-15
2010-09-01 - 2010-09-15
2010-08-03 - 2010-08-29
2010-07-01 - 2010-07-28
2010-06-02 - 2010-06-27
2010-05-26 - 2010-05-30
2010-04-07 - 2010-04-07
2010-03-05 - 2010-03-05
2010-02-12 - 2010-02-23
2010-01-16 - 2010-01-28
2009-11-04 - 2009-11-04
2009-10-20 - 2009-10-29
2009-09-10 - 2009-09-14
2009-08-06 - 2009-08-30
2009-06-04 - 2009-06-11
2008-09-17 - 2008-09-17
2008-08-12 - 2008-08-17
2007-10-14 - 2007-10-14
2007-08-13 - 2007-08-30
2007-07-11 - 2007-07-29
2007-06-05 - 2007-06-14
2007-05-03 - 2007-05-22
2007-04-12 - 2007-04-26
2007-03-01 - 2007-03-27
2007-02-10 - 2007-02-10
2007-01-03 - 2007-01-27
2006-12-23 - 2006-12-23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