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性及融合性 ——哲学·五千零三十四 哲学 前人及西方总是把哲学吹得神乎其神,其实哲学就是种简单的且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东西。 何以见得?因,哲学就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每一天的每一件事之中。比如,你若是与谁发生了矛盾后,就至少有「人怂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两种以上的为人、遇事、处世的态度;而这些,就不折不扣地属于哲学。 哲学,时时刻刻且永远存在于每一个人的生活中,也每个人都在不断地运用,只是大多数的人、身在哲学之中却不知不觉罢了。 身在其中却不知不觉,其实就是被动接受。有被动接受,自然就有主动接受;所谓主动接受,也不是接受者多积极,只不过比被动者稍好些。 此外,有接受,自然就有传承。积极的传承,在中国,有社会上较为广泛的孔孟之道的儒家,以及道家、墨家、法家等等。相对消极些的接受,则有看旧的戏曲、听说书等等;还有的,则是由老话怎么说、古人怎么讲等实施之。 除传承外,很多哲学是应运而生的,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悄然形成的。这一类哲学,是横向的、受周边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的;它们,分别或综合受时代、社会、思潮等等的影响。 有的,甚至受政治、经济等的影响。比如,美国大选之类。 政治、经济等,也能产生哲学吗?是的。比如说,川普与拜登的行事风格就是完全不同的,这区别、甚至大相径庭,不就是一种行为哲学吗? 哲学,不是啥神秘的、不可接近的东西;相反,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如果我们比周边的人更了解、掌握其规律,那么,为人、遇事、处世,自然就更游刃有余。 社会认知标准 本篇之前的一篇,是〈人类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与选择〉。该文完成之后,我不想再叫它「随笔」。那么,该叫它什么呢?我几乎没有思考,就确定叫它「哲学」。为什么呢?因,我的〈人类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与选择〉一文,就应该属于哲学之分类。 那么,是不是社会认知标准、隶属于哲学范畴呢?不是。相反,倒应该是哲学、属于(人类的)社会认知标准,是其中的之一;因,于社会认知标准,还有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伦理的等等。 2024-1-10,将〈人类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与选择〉发出后,已很晚了;第二天,我在顾粉团看到劳力的话,他道「把人们常见又认识模糊的问题讲清楚,其实是非常需要功力的。先生这篇文章太赞了,喜欢!」 1957-3-8,毛泽东接见代表时说,「我看鲁迅在世还会写杂文……大概是文联主席,开会的时候讲一讲。这33个题目,他一讲或者写出杂文来,就解决问题……」 两者,说的都是功力。但,鲁迅写不出〈人类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与选择〉;因,他的认识能力低了个层次。 此外,我的〈人类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与选择〉一文的原标题,是〈认知标准是多重的与如何选择〉;然,文章贴出后,就改了。 显然,「认知标准是多重的与如何选择」之表达不正确——其一,意识到了认知标准的多重性,也就明白了——不同认知,在一定时间内的共生关系。如此,便不能指导他人「如何选择」。其二,事实上,文章也没有教人如何选择,只是指出了——怎样的,是返祖、是自甘堕落等。 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性 一如劳力的「把人们常见又认识模糊的问题讲清楚,其实是非常需要功力的……」等等之类,我于「人类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性」的重大发现,无论在哲学上、还是在社会学等学科上,对于人类社会、这都是一非常巨大的贡献。 如前所述,既然、我已在古往今来的唇枪舌剑的纷争之中,理出了人类社会认知标准(含哲学)的多重性(它们同时存在),那么,也就很好理解它们在一定时间之内的共生关系。 而既然有某种意义上的共生关系。那么,虽不好说是兄弟姐妹,也至少可算作一种邻里关系吧?而邻里,谁又能够消灭掉谁呢? 如此,以哲学为例,认识论中的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方法论中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之间的长久的、且你死我活的争论,是否也算是一种过激呢?我不反对思想交锋,我说的是——长久的、且你死我活的。 哲学如此,其他的呢? 社会认知标准的融合性 认识到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性(含一定时间内的共生关系)后,我进而意识到了——社会认知标准的融合性。 融合性,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以社会学的、也算哲学的民主社会(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总体性或整体至上)的纷争而论之。 谁说资本主义不能容纳社会主义?西方社会的高福利,不就是劳工运动、社会主义思潮的结果?按资本唯大而论,又哪能容得下啥高福利呢? 谁又能说社会主义容不下资本主义?按说,社会主义经济、不就是计划经济吗?然而,需要的时候,社会主义不也改革开放、不也把市场经济搞得轰轰烈烈吗? 这不就是融合性?既能融合,又何必你死我活呢?我总觉得,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为民主社会更好而写的。 更何况,阶级成份、也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的——穷小子变成资本家、资本家变成穷光蛋……这样的情景,我们见到的还少吗? 化繁为简与立体思维 「人类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性及融合性」这样的重大发现,还有个重要意义——就是「顾晓军主义哲学」的化繁为简、立体思维的重大胜利。 试想,能够淡化纷争的「多重性」这样的命题,为何资中筠、胡舒立、秦晖等,发现不了呢?海外的胡平、王军涛、陈破空等,也发现不了呢?大陆的司马南、孙立平、胡锡进等,更发现不了呢? 因为,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们都没有「顾晓军主义哲学」的化繁为简的思想武器,也没有致力于将高深学问扁平化、让普通民众都能够弄懂的心胸与境界。 而「顾晓军主义哲学」的立体思维,就更甭说;如果没有立体思维,又咋能发现社会认知标准的多重性呢? 顾晓军 2024-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