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山眼白 海心明  
有人寻求智慧,有人寻求财富,我寻求侍奉你的道路,所以我一路歌唱  
我的名片
山眼
注册日期: 2006-12-24
访问总量: 523,724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2013年笔名改为艾溪
最新发布
· 获奖小说《维纳斯的春天》出电子
· 直接证据、疑罪从无、以及言论自
· 凤凰卫视采访朱令同学童伟峰张利
· 朱令事件面面观
· 谁毒害了朱令?(最新视频)
· “打死我也不说”老师的得奖感言
· 圣诞前谈慈善机构的效率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长篇小说——他乡(35-38)】
· 他乡(38):野餐
· 他乡(37):办公室漩涡
· 他乡(36): 恼人的初夜
· 他乡(35):不眠
【信仰国度3】
· 获奖小说《维纳斯的春天》出电子
· 爱与割爱
· 性自由的哀思
· 我们为什么会不快乐
· 一线之间
【长篇小说——他乡(15-18)】
· 他乡(十八):婆媳风暴
· 他乡(十七):诉苦
· 他乡(十六):幸福像小猫
· 他乡(十五):突然而来的伊妹儿
【长篇小说——他乡(11-14)】
· 他乡(十四):不漂亮的周萌
· 他乡(十三):约会
· 他乡(十二):许望的觉悟
· 他乡(十一):许贝之金蝉脱壳
【长篇小说——他乡(5-10)】
· 他乡(九、十):周萌和妈妈的信
· 他乡(八):葬礼之后
· 他乡(七):春天的叹息
· 他乡(五,六):周萌和妈妈的信
【长篇小说——他乡(1-4)】
· 他乡(四):她和他的一天
· 他乡(三):许望的下午
· 他乡(二):机场初见
· 他乡 (一):失而复得的护照
【影掠浮生—短篇小说】
· V城市的一天 (四)
· V城市的一天(三)
· V城市的一天(二)
· V城市的一天(一)
【书香余韵2】
· 生活在别处
· 奏鸣贝多芬及其它
· 黛玉之死
【且歌且行3】
· 愿乘泠风去 直出浮云间
· 读旧书的好处
· 我的加拿大农耕生活
· 圣诞到来及大洋彼岸的节日
【书香余韵1】
· 在相对里我们可以走多远
· 俄罗斯蔷薇 中国往事
· 猪年品诗三家(一)
· 陷落与逃离
【信仰国度1】
· 理智与情感
· 好人的悲哀
· 当历史照进现实
【且歌且行4】
· 朱令事件面面观
· 谁毒害了朱令?(最新视频)
· “打死我也不说”老师的得奖感言
· 圣诞前谈慈善机构的效率
· 莫言获奖的魔幻现实
· 《好声音》里的故事
· 萧瑟秋风今又是
· 死亡这道墙
· 去投韩寒和刘晓波一票吧
· 春天里的冬奥
【且歌且行2】
· 故国千里
· 八月阳光
· 中国的面目
· 写在六四二十年之后
【且歌且行1】
· 二十年与纪念刘和珍君
· 奥运、残奥与未来
· 中国元素闪亮登场——奥运开幕、
· 露营,去阳光海岸
【艺文之趣】
· 由《色戒》到张爱玲传奇
· 三国补丁
· 《论语》歪解与林妹妹出家
· 三峡落木
【惘然旧事】
· 消逝了的职业
· 那时花开
【他山之石2】
· 北京守望教会户外敬拜一周年纪念
· 天明牧师: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
· 守望教会 5月29日户外敬拜通报
· 我们是为了信仰:为政教冲突致全
· 守望教会5月8日户外敬拜通报
· 王怡:为结束60年宗教逼迫发出声
· Barnaba:对守望给予支持,就是
· 英雄的头——为盲人律师陈光诚一
· 盲人赤脚律师的故事
· 柏蔚林:诺贝尔和平奖风波的文化
【他山之石1】
· 直接证据、疑罪从无、以及言论自
· 凤凰卫视采访朱令同学童伟峰张利
· 北京守望教会4月24日复活节户外
· 守望教会金天明牧师的信
【信仰国度2】
· 南韩人质的上帝在哪里
· 圣洁的专注---法兰西斯的祷告
· 上帝不要的游泳池
· 我们为什么会不快乐
【艺文之趣2】
· 《社交网络》-友谊、成功与失落
· 新红楼与青楼的曲线距离
【书香余韵3】
· 有关《沉默》的再讨论——兼谈阅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媚俗
· 沉默的背后
· 《呼兰河传》与萧红悲情
· 历史那些事儿(二)
· 历史那些事儿 (一)
【影掠浮生—短篇小说2】
· 踏浪而来(小说)
· 一只螃蟹带来的沮丧
· 鱼味(微型小说)
· V城市的一天 (完)
【信仰国度4】
· 再论谦卑、中国文化、与守望事件
· 北京守望教会事件:背景与现状
【长篇小说——他乡(19-22)】
· 他乡(22):求婚
· 他乡(21):爱情,攻守之间
· 他乡(二十):周萌的信
· 他乡(十九):战后余烟
【长篇小说——他乡(23-26)】
· 他乡(26):北京早晨
· 他乡(25):Till Death Do Us A
· 他乡(24):周末之意外消息
· 他乡(23):三十年风雨苍黄
【长篇小说——他乡(27-30)】
· 他乡(30):不速之客
· 他乡(29):富贵的模样
· 他乡(28):夜晚、家、母亲
· 他乡(27):同学聚会之交杯换盏
【长篇小说——他乡(31-34)】
· 他乡(34):我的运气哪儿去了
· 他乡(33):那年的周蓬
· 他乡(32):父亲的悲哀
· 他乡(31):老照片
【长篇小说——他乡(39-50)】
· 他乡(完结篇):二十三年前的秘
· 他乡(49):所谓幸福
· 他乡(48):海南暖风
· 他乡(47):失业
· 他乡(46):远去了,我的孩子
· 他乡(45):圣诞歌剧
· 他乡(44):买房啊买房
· 他乡(43):周萌的信
· 他乡(42):母亲病了
· 他乡(41):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
存档目录
03/01/2016 - 03/31/2016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12/01/2010 - 12/31/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7/01/2010 - 07/31/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5/01/2010 - 05/31/2010
04/01/2010 - 04/30/2010
03/01/2010 - 03/31/2010
02/01/2010 - 02/28/2010
01/01/2010 - 01/31/2010
11/01/2009 - 11/30/2009
10/01/2009 - 10/31/2009
09/01/2009 - 09/30/2009
08/01/2009 - 08/31/2009
06/01/2009 - 06/30/2009
09/01/2008 - 09/30/2008
08/01/2008 - 08/31/2008
10/01/2007 - 10/31/2007
08/01/2007 - 08/31/2007
07/01/2007 - 07/31/2007
06/01/2007 - 06/30/2007
05/01/2007 - 05/31/2007
04/01/2007 - 04/30/2007
03/01/2007 - 03/31/2007
02/01/2007 - 02/28/2007
01/01/2007 - 01/31/2007
12/01/2006 - 12/31/2006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历史那些事儿(二)
   

类似的轻松说史成了一种潮流,最近又读了一本《孟子他说》。语言上,《孟子他说》也是循着《明朝那些事儿》的套路,“深入浅出说历史”。 就好像自认为相貌英俊的导演当仁不让演了主角,熊老师也不甘寂寞,时不时出来跑跑龙套,扮个鬼脸什么的。有时更成了小品主演,山南海北,那叫一个乱侃,孟子老先生充其量只是他的配角。可叹如今孟大师的版权早已过期,形象没有商业价值,所以实在是也插不上嘴了。

平心而论,熊老师的小品比春晚还是好看许多。不仅山东快书唱的响亮,股市投资策略也是急人所需,与时俱进。作者有言“用历史擦亮思想“,光说小品品味不够,就算是再谈笑,也还得点睛吧。于是常常需要跳出传统的儒家框架,校正历史教科书后遗症。

书中提到的两件事在我看起来很有意思,似乎可以产生某种对比,。其一是“扬州十日”。扬州城在清军夺城之后,曾经被屠城十日。“据焚尸薄记载的数字,扬州城内总死亡人数有八十万上下。这还不包括投井投河,闭户自焚,以及在偏僻处自缢的死者。”南京大屠杀是三十万,可见扬州屠城的惨烈。

清军入城之前的扬州,是“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温软悠闲的扬州,也是“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繁华城市。一场浩劫,城市尽如鬼城。

然而,如此的惨象,不久就被人遗忘了。仅八年之后,诗人吴梅村途径扬州,只见一派莺歌燕舞,楼观亭台,处处繁华生平。Life will go on. 似乎没有谁好怪罪的。而残暴清军后来也演变成了当之无愧的祖国大清。四百年之后,有无数的满清子民为了保卫辫子而奋战,而清初的一部“剃发令“,曾使同样志高胆壮的民族义士人头落地。这之间的反讽,恐怕不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那么简单了。

满清一度的强盛和版图的扩张,特别是康乾盛世那说不尽的风光,也使得无数子民心生骄傲。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民族大融合吧。可是,假如,当年清军未能成功攻城略地,被汉人扫回了老家,那他们在史书上/电视里,也就不过是些面目可疑的蛮夷贼寇罢了,哪里来的皇家气派,呼啦啦一片扑倒山呼万岁,皇上顺势来个优美的转身——

音乐达到高潮。。。(——此处插入广告)

闲话少说,说起外族的统治,蒙古人在南宋末年不是也有过惨烈的屠城之举吗。不过蒙古王成吉思汗如今堂堂成了我中华民族一位英雄人物,实在归功于当年的版图无敌威风凛凛。至于杀了多少南宋子民,就可以忽略不计了,谁让他是伟人呢?我们对伟人总是格外宽容的。

至少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可以跟着蒙古王风光一回。

事件之二是睢阳守城。

唐朝安史之乱爆发,张巡和许远坚守睢阳。城内粮草断绝,张巡杀了自己的小妾,许远杀了自己的书童,给大家做肉汤喝。不知道滋味怎样,大概比饿着肚子强。后来据说守军坚贞不屈,城内人易子而食,前后吃了三万人,守城两年,最终寡不敌众,城破。晚唐韩愈大师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说”所欲忠者,国与君耳“,在忠君爱国的大旗之下,吃人也是要吃的。

如此极端的忠君爱国,成大义而废人命,怎么就挺不过那扬州的八年,将家国恨轻易地抛弃了呐?是因为这城人和那城人的不同?

孟圣人的“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凛然正气,和“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被流传膜拜千年以后,居然产出了这么一个爱国以至于吃人的怪胎。封建王朝不必提,当下偶尔到个论坛看相关话题,留言大多对守城英雄表示无上敬佩。大家对这悲壮而大义的事件非常理解,不得已而为之呀。这足以说明,我们中华民族一贯是很爱国的,而且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继续这样爱下去。

草民,自己是草,也视人如草。

只是这晚唐气数已尽,虽然安史之乱得以平息,不过又苟延残喘了那么一二百年,终归江山易主,大唐王朝烟消云散。仁人义士们只好接着充满理想地为大宋鞠躬尽瘁了。

中国历史上清风明月的事实在是太少,而明着吃人、暗着吃人和为吃人喝彩的,倒是满篇皆是。 如果戏说或者大什么帝国的电视看多了,倒也会产生出美好的幻像。觉得我们煌煌大国,五千年文明;上亲下慈,忠孝节义;古有明君,今更辉煌。

前途不可限量。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