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山眼白 海心明  
有人尋求智慧,有人尋求財富,我尋求侍奉你的道路,所以我一路歌唱  
我的名片
山眼
註冊日期: 2006-12-24
訪問總量: 523,716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欄
2013年筆名改為艾溪
最新發布
· 獲獎小說《維納斯的春天》出電子
· 直接證據、疑罪從無、以及言論自
· 鳳凰衛視採訪朱令同學童偉峰張利
· 朱令事件面面觀
· 誰毒害了朱令?(最新視頻)
· “打死我也不說”老師的得獎感言
· 聖誕前談慈善機構的效率
友好鏈接
分類目錄
【長篇小說——他鄉(35-38)】
· 他鄉(38):野餐
· 他鄉(37):辦公室漩渦
· 他鄉(36): 惱人的初夜
· 他鄉(35):不眠
【信仰國度3】
· 獲獎小說《維納斯的春天》出電子
· 愛與割愛
· 性自由的哀思
· 我們為什麼會不快樂
· 一線之間
【長篇小說——他鄉(15-18)】
· 他鄉(十八):婆媳風暴
· 他鄉(十七):訴苦
· 他鄉(十六):幸福像小貓
· 他鄉(十五):突然而來的伊妹兒
【長篇小說——他鄉(11-14)】
· 他鄉(十四):不漂亮的周萌
· 他鄉(十三):約會
· 他鄉(十二):許望的覺悟
· 他鄉(十一):許貝之金蟬脫殼
【長篇小說——他鄉(5-10)】
· 他鄉(九、十):周萌和媽媽的信
· 他鄉(八):葬禮之後
· 他鄉(七):春天的嘆息
· 他鄉(五,六):周萌和媽媽的信
【長篇小說——他鄉(1-4)】
· 他鄉(四):她和他的一天
· 他鄉(三):許望的下午
· 他鄉(二):機場初見
· 他鄉 (一):失而復得的護照
【影掠浮生—短篇小說】
· V城市的一天 (四)
· V城市的一天(三)
· V城市的一天(二)
· V城市的一天(一)
【書香餘韻2】
· 生活在別處
· 奏鳴貝多芬及其它
· 黛玉之死
【且歌且行3】
· 願乘泠風去 直出浮雲間
· 讀舊書的好處
· 我的加拿大農耕生活
· 聖誕到來及大洋彼岸的節日
【書香餘韻1】
· 在相對里我們可以走多遠
· 俄羅斯薔薇 中國往事
· 豬年品詩三家(一)
· 陷落與逃離
【信仰國度1】
· 理智與情感
· 好人的悲哀
· 當歷史照進現實
【且歌且行4】
· 朱令事件面面觀
· 誰毒害了朱令?(最新視頻)
· “打死我也不說”老師的得獎感言
· 聖誕前談慈善機構的效率
· 莫言獲獎的魔幻現實
· 《好聲音》裡的故事
· 蕭瑟秋風今又是
· 死亡這道牆
· 去投韓寒和劉曉波一票吧
· 春天裡的冬奧
【且歌且行2】
· 故國千里
· 八月陽光
· 中國的面目
· 寫在六四二十年之後
【且歌且行1】
· 二十年與紀念劉和珍君
· 奧運、殘奧與未來
· 中國元素閃亮登場——奧運開幕、
· 露營,去陽光海岸
【藝文之趣】
· 由《色戒》到張愛玲傳奇
· 三國補丁
· 《論語》歪解與林妹妹出家
· 三峽落木
【惘然舊事】
· 消逝了的職業
· 那時花開
【他山之石2】
· 北京守望教會戶外敬拜一周年紀念
· 天明牧師:我們若靠基督只在今生
· 守望教會 5月29日戶外敬拜通報
· 我們是為了信仰:為政教衝突致全
· 守望教會5月8日戶外敬拜通報
· 王怡:為結束60年宗教逼迫發出聲
· Barnaba:對守望給予支持,就是
· 英雄的頭——為盲人律師陳光誠一
· 盲人赤腳律師的故事
· 柏蔚林:諾貝爾和平獎風波的文化
【他山之石1】
· 直接證據、疑罪從無、以及言論自
· 鳳凰衛視採訪朱令同學童偉峰張利
· 北京守望教會4月24日復活節戶外
· 守望教會金天明牧師的信
【信仰國度2】
· 南韓人質的上帝在哪裡
· 聖潔的專注---法蘭西斯的禱告
· 上帝不要的游泳池
· 我們為什麼會不快樂
【藝文之趣2】
· 《社交網絡》-友誼、成功與失落
· 新紅樓與青樓的曲線距離
【書香餘韻3】
· 有關《沉默》的再討論——兼談閱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與媚俗
· 沉默的背後
· 《呼蘭河傳》與蕭紅悲情
· 歷史那些事兒(二)
· 歷史那些事兒 (一)
【影掠浮生—短篇小說2】
· 踏浪而來(小說)
· 一隻螃蟹帶來的沮喪
· 魚味(微型小說)
· V城市的一天 (完)
【信仰國度4】
· 再論謙卑、中國文化、與守望事件
· 北京守望教會事件:背景與現狀
【長篇小說——他鄉(19-22)】
· 他鄉(22):求婚
· 他鄉(21):愛情,攻守之間
· 他鄉(二十):周萌的信
· 他鄉(十九):戰後余煙
【長篇小說——他鄉(23-26)】
· 他鄉(26):北京早晨
· 他鄉(25):Till Death Do Us A
· 他鄉(24):周末之意外消息
· 他鄉(23):三十年風雨蒼黃
【長篇小說——他鄉(27-30)】
· 他鄉(30):不速之客
· 他鄉(29):富貴的模樣
· 他鄉(28):夜晚、家、母親
· 他鄉(27):同學聚會之交杯換盞
【長篇小說——他鄉(31-34)】
· 他鄉(34):我的運氣哪兒去了
· 他鄉(33):那年的周蓬
· 他鄉(32):父親的悲哀
· 他鄉(31):老照片
【長篇小說——他鄉(39-50)】
· 他鄉(完結篇):二十三年前的秘
· 他鄉(49):所謂幸福
· 他鄉(48):海南暖風
· 他鄉(47):失業
· 他鄉(46):遠去了,我的孩子
· 他鄉(45):聖誕歌劇
· 他鄉(44):買房啊買房
· 他鄉(43):周萌的信
· 他鄉(42):母親病了
· 他鄉(41):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
存檔目錄
03/01/2016 - 03/31/2016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12/01/2010 - 12/31/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7/01/2010 - 07/31/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5/01/2010 - 05/31/2010
04/01/2010 - 04/30/2010
03/01/2010 - 03/31/2010
02/01/2010 - 02/28/2010
01/01/2010 - 01/31/2010
11/01/2009 - 11/30/2009
10/01/2009 - 10/31/2009
09/01/2009 - 09/30/2009
08/01/2009 - 08/31/2009
06/01/2009 - 06/30/2009
09/01/2008 - 09/30/2008
08/01/2008 - 08/31/2008
10/01/2007 - 10/31/2007
08/01/2007 - 08/31/2007
07/01/2007 - 07/31/2007
06/01/2007 - 06/30/2007
05/01/2007 - 05/31/2007
04/01/2007 - 04/30/2007
03/01/2007 - 03/31/2007
02/01/2007 - 02/28/2007
01/01/2007 - 01/31/2007
12/01/2006 - 12/31/2006
發表評論
作者:
用戶名: 密碼: 您還不是博客/論壇用戶?現在就註冊!
     
評論:
當歷史照進現實
   

這一周聽完了一個講述基督教會簡史的課程。兩千年教會的歷史,和世界特別是歐洲大陸的歷史交織滲透,幾乎不能各自獨立演繹。宗教、政治和文化勢力此消彼漲,東風漸於西風。初期教會在荊棘中的建立,殘酷中的堅固以及中世紀華麗腐敗的過程,是歐洲的一個縮影;歷史就像是一隻由人類的盼望、野心、上帝的手所共同抽動的陀螺,一直在不停地、似乎是無目的地旋轉下去。

 

可喜的是,無論在什麼時代都有清潔執着的基督徒,在教會和世間發出清醒的聲音。初期教會裡眾多基督追隨者在真理召喚下的順服和他們樸實忠貞的腳步,帶來信仰在世俗和強大政治壓力下的茁壯,這是一個神跡。在中世紀天主教會已經演變成了臃腫的人間權力的殿堂,但總是有黑夜裡的呼聲響起,宣告清新的、既沒有政治權勢、亦違背當世規則的神喻,呼求反璞歸真的靈魂之路。

 

先賢的爭戰,歷史的風雲,或喜或悲的往事,在這一切面前,作為小學生的我們如果願意聆聽,終將會有所領悟。在幾乎所有的時代,都有被某種宗教片面的愁苦所壓抑的人,過苦行的生活;也總人被利慾和聲色所降服。優秀的領導者往往會要求高於他人的地位,讓自己的意見能夠通行無阻;而當這一切以神的名義來運作,就比世俗的命令有了更多的蠱惑和權威。強烈的“惟我獨尊”,自然而然會開始排除異己,即使是一日數遍禱告的教皇。而這類領袖的世俗權力的膨脹,不僅沒有為信仰帶來更新與力量,反倒成了制度化敗壞的溫床。他們似乎忘記了耶穌說過“我的國不在這個世界上。”

 

觀照今天,眾多的宗教派別和理念,並不意味着各自的“狹隘”;反之,這倒是總體“豐富”的一個側影。信仰就如同一片浩瀚的大海,每一個愛它的孩子也許有幸能夠拾取一兩隻貝殼。普通個體的領受,在他的教育背景、文化心理、個人經歷上會有獨特的折射。當信仰的執行進入到具體而活潑的生活層面時,這些折射會一再閃現出其各自精彩之處。其實,個人對神的心,恐怕只有在神的面前才有真實的展現,在那裡塵埃落定。往往當信心在浮躁中顫動時,人們渴望尋求到一些細瑣的行為標準,或“准標準”,可以用來衡量自己和他人,滿足自己的虛榮。人同時也以一種不自信希望這些標準可以被更高的名義所確認,所以動輒引經據典。如果這種浮躁成為一種群體的共性,就有可能造成慘痛的傷害。歷史上種種以神的名義公然進行的傷害,足可以作為當今的借鑑。

 

不論過去還是現在,人們時會忘記信仰豐富而淡定之“核”,而窮索一些簡易及生硬之“表”,而這一趨勢好像傳染病或酒精那容易在人群中擴散。十八世紀美國大覺醒運動領導者之一的愛德華茲,在《宗教情操真偽辨》裡對諸多似是而非的宗教表象有富有真知灼見的剖析。

 

如今,當我們在歷史的光照下,對神終極的愛與自我的微小多一點體味,我們就有可能走上一條更為樸素然而卻是堅實的道路。這不是僵化的宗教儀式所堆積成的,不是空洞的屬靈言詞所能表達的,也不是簡單的行為標準所能夠公平衡量的。踏實而無須表白自己,謙卑而不做作,超越而不失親切,充滿自然的感染而不刻意鋪張,基督心靈的惠然而至,應當只是如此吧。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