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的电视剧《渴望》有一首歌风靡一时:好人一生平安。唱得真切,略有丝无奈。其实,好人的道路未必一生平顺,这实在只是一种单纯的愿望罢了。天灾人祸,生老病死,谁又能知道人生的旅程上潜伏着什么呢?如果说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安,好人也未必能够躲过许多的斗争与磨砺,那种磨砺也许是粗韧难忍的伤口,随着岁月过去渐渐地结了痂。
周遭看起来,几乎人人都会觉得自己是好人。奉公守法,勤恳养家或读书;在这日渐艰难的世界上,每人都在竭心尽力地行生存之责任,还要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责任与保护,使人无暇顾他。难得的是有人心底良善乐于助人,也愿意一定程度放弃自己的利益。
真心的好人也有一个困局,也是人间的实在:如果诚心待人,对方的反应却与期望相差甚远,该如何应对?偶有状况,对方会暴露出一种令人震惊的粗暴和丑恶,突如其来地毁灭了初始单纯的愿望,而我们又不得不与之面对;那么,可想而知地,平静自足的内心会泛起诸多怀疑和对世界的失望。此时,又该如何继续自己的良善之路呢? 不断的退让在人类的社会岂不是一种羞耻,选择“以牙还牙”来得到现实的公平吧――即使力有所及,内心却会一再失去自我立足和向往的精神高洁。美国电影《Email》里有一段很有意思:当内向温存的梅格瑞恩终于如愿以偿,将隐忍以久的怨恨统统宣泄在了她的“敌人”面前,她却并没能得到想象中的快乐。实际上,这为她带来一层更深的难过,因为她感觉失却了自己。
这是好人的悲哀,也在不同程度上是每个人的悲哀。因为我们对他人和自我的道德水准有着美好的期待――往往高过事实,而自己的心态行为却是有分寸,有限制的。而且,我们用以衡量世界、并建立自我分寸的那种公平,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周遭人群的同感,因此有可能并不存在。这样看来:好人实在只是半条路,这半条路或许会给人些道德上的安慰和满足,却也可能带来更多的迷惑和冲突。
好人最终的出路是彻底的宽恕,这样才可能体验彻底的平安。我们也需要了解为何要付出宽恕,以避免这只是一时冲动。这意味着我们放弃用显微镜察看对方的缺点,将最终判断的权利交给神。主动和完全的宽恕,也不是世人眼中的软弱,而是秉持着生命力量的智慧之举,这必然发自极富安全感的人格特质,对事物全面恳切的了解,和丰厚笃定的内心平安。这些,耶稣在十字架上做到了,对将祂钉死的的人,他说“父阿,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加福音 23章 34)
这并不是说,人们必须放弃一切权利,以及维系人类社会运作的法律和秩序。但是法律的疆界和它所限定的公平,实在只是权宜之后的一种相对。在法律解决了表层问题之后,在许多纷争的灰色地带,我们需要一个心灵的决策,那是法律的刀剑难以平复的地方。
当然,我们总是无法做到耶稣那样纯全,就像保罗说的“我所作的,我自己不明白… 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 …(罗马书7章)” 虽然有时,莫名的情绪和狭隘的自我前来阻挠,让我们一再陷入半条路的苦境,我们也不必沮丧,人本是如此。而这条彻底的道路对我们的价值,也丝毫不会被一时的难处所减损,因为这将是一生的出路和无愧的价值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