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山眼白 海心明  
有人寻求智慧,有人寻求财富,我寻求侍奉你的道路,所以我一路歌唱  
我的名片
山眼
注册日期: 2006-12-24
访问总量: 523,724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2013年笔名改为艾溪
最新发布
· 获奖小说《维纳斯的春天》出电子
· 直接证据、疑罪从无、以及言论自
· 凤凰卫视采访朱令同学童伟峰张利
· 朱令事件面面观
· 谁毒害了朱令?(最新视频)
· “打死我也不说”老师的得奖感言
· 圣诞前谈慈善机构的效率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长篇小说——他乡(35-38)】
· 他乡(38):野餐
· 他乡(37):办公室漩涡
· 他乡(36): 恼人的初夜
· 他乡(35):不眠
【信仰国度3】
· 获奖小说《维纳斯的春天》出电子
· 爱与割爱
· 性自由的哀思
· 我们为什么会不快乐
· 一线之间
【长篇小说——他乡(15-18)】
· 他乡(十八):婆媳风暴
· 他乡(十七):诉苦
· 他乡(十六):幸福像小猫
· 他乡(十五):突然而来的伊妹儿
【长篇小说——他乡(11-14)】
· 他乡(十四):不漂亮的周萌
· 他乡(十三):约会
· 他乡(十二):许望的觉悟
· 他乡(十一):许贝之金蝉脱壳
【长篇小说——他乡(5-10)】
· 他乡(九、十):周萌和妈妈的信
· 他乡(八):葬礼之后
· 他乡(七):春天的叹息
· 他乡(五,六):周萌和妈妈的信
【长篇小说——他乡(1-4)】
· 他乡(四):她和他的一天
· 他乡(三):许望的下午
· 他乡(二):机场初见
· 他乡 (一):失而复得的护照
【影掠浮生—短篇小说】
· V城市的一天 (四)
· V城市的一天(三)
· V城市的一天(二)
· V城市的一天(一)
【书香余韵2】
· 生活在别处
· 奏鸣贝多芬及其它
· 黛玉之死
【且歌且行3】
· 愿乘泠风去 直出浮云间
· 读旧书的好处
· 我的加拿大农耕生活
· 圣诞到来及大洋彼岸的节日
【书香余韵1】
· 在相对里我们可以走多远
· 俄罗斯蔷薇 中国往事
· 猪年品诗三家(一)
· 陷落与逃离
【信仰国度1】
· 理智与情感
· 好人的悲哀
· 当历史照进现实
【且歌且行4】
· 朱令事件面面观
· 谁毒害了朱令?(最新视频)
· “打死我也不说”老师的得奖感言
· 圣诞前谈慈善机构的效率
· 莫言获奖的魔幻现实
· 《好声音》里的故事
· 萧瑟秋风今又是
· 死亡这道墙
· 去投韩寒和刘晓波一票吧
· 春天里的冬奥
【且歌且行2】
· 故国千里
· 八月阳光
· 中国的面目
· 写在六四二十年之后
【且歌且行1】
· 二十年与纪念刘和珍君
· 奥运、残奥与未来
· 中国元素闪亮登场——奥运开幕、
· 露营,去阳光海岸
【艺文之趣】
· 由《色戒》到张爱玲传奇
· 三国补丁
· 《论语》歪解与林妹妹出家
· 三峡落木
【惘然旧事】
· 消逝了的职业
· 那时花开
【他山之石2】
· 北京守望教会户外敬拜一周年纪念
· 天明牧师: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
· 守望教会 5月29日户外敬拜通报
· 我们是为了信仰:为政教冲突致全
· 守望教会5月8日户外敬拜通报
· 王怡:为结束60年宗教逼迫发出声
· Barnaba:对守望给予支持,就是
· 英雄的头——为盲人律师陈光诚一
· 盲人赤脚律师的故事
· 柏蔚林:诺贝尔和平奖风波的文化
【他山之石1】
· 直接证据、疑罪从无、以及言论自
· 凤凰卫视采访朱令同学童伟峰张利
· 北京守望教会4月24日复活节户外
· 守望教会金天明牧师的信
【信仰国度2】
· 南韩人质的上帝在哪里
· 圣洁的专注---法兰西斯的祷告
· 上帝不要的游泳池
· 我们为什么会不快乐
【艺文之趣2】
· 《社交网络》-友谊、成功与失落
· 新红楼与青楼的曲线距离
【书香余韵3】
· 有关《沉默》的再讨论——兼谈阅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媚俗
· 沉默的背后
· 《呼兰河传》与萧红悲情
· 历史那些事儿(二)
· 历史那些事儿 (一)
【影掠浮生—短篇小说2】
· 踏浪而来(小说)
· 一只螃蟹带来的沮丧
· 鱼味(微型小说)
· V城市的一天 (完)
【信仰国度4】
· 再论谦卑、中国文化、与守望事件
· 北京守望教会事件:背景与现状
【长篇小说——他乡(19-22)】
· 他乡(22):求婚
· 他乡(21):爱情,攻守之间
· 他乡(二十):周萌的信
· 他乡(十九):战后余烟
【长篇小说——他乡(23-26)】
· 他乡(26):北京早晨
· 他乡(25):Till Death Do Us A
· 他乡(24):周末之意外消息
· 他乡(23):三十年风雨苍黄
【长篇小说——他乡(27-30)】
· 他乡(30):不速之客
· 他乡(29):富贵的模样
· 他乡(28):夜晚、家、母亲
· 他乡(27):同学聚会之交杯换盏
【长篇小说——他乡(31-34)】
· 他乡(34):我的运气哪儿去了
· 他乡(33):那年的周蓬
· 他乡(32):父亲的悲哀
· 他乡(31):老照片
【长篇小说——他乡(39-50)】
· 他乡(完结篇):二十三年前的秘
· 他乡(49):所谓幸福
· 他乡(48):海南暖风
· 他乡(47):失业
· 他乡(46):远去了,我的孩子
· 他乡(45):圣诞歌剧
· 他乡(44):买房啊买房
· 他乡(43):周萌的信
· 他乡(42):母亲病了
· 他乡(41):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
存档目录
03/01/2016 - 03/31/2016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12/01/2010 - 12/31/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7/01/2010 - 07/31/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5/01/2010 - 05/31/2010
04/01/2010 - 04/30/2010
03/01/2010 - 03/31/2010
02/01/2010 - 02/28/2010
01/01/2010 - 01/31/2010
11/01/2009 - 11/30/2009
10/01/2009 - 10/31/2009
09/01/2009 - 09/30/2009
08/01/2009 - 08/31/2009
06/01/2009 - 06/30/2009
09/01/2008 - 09/30/2008
08/01/2008 - 08/31/2008
10/01/2007 - 10/31/2007
08/01/2007 - 08/31/2007
07/01/2007 - 07/31/2007
06/01/2007 - 06/30/2007
05/01/2007 - 05/31/2007
04/01/2007 - 04/30/2007
03/01/2007 - 03/31/2007
02/01/2007 - 02/28/2007
01/01/2007 - 01/31/2007
12/01/2006 - 12/31/2006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在相对里我们可以走多远
   

       ――兼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最近看了几个有意思的博客,那种轻飘飘的茫然的瞬间像久未谋面的老朋友,不客气地提醒我的健忘。曾经,我和迎面而来的生命,像两个疲倦的路人,没有热情的握手,只是匆匆交换不解和冷漠的凝视……

 

还有那些遥远,黯淡,不确定的歌声,像列车里面看到的晚霞,行将结束的春天留在草尖的卑微热气,永不停歇、没有目地的旅途……

 

What does it matter, a dream of love Or a dream of lies We’re all gonna be the same place When we die Your spirit don’t leave knowing Your face or your name And the wind through your bones Is all that remains And we’re all gonna be We’re all gonna be Just dirt in the ground…

 

                             ----Tom Waits /Dirt in the Ground

 

当我更多地远离了这种似乎没有痛苦,也没有未来的轻,我觉得我在它的面目中已经渐渐有了审视的自由。轻与重,在米兰昆德拉的世界里是最重要的选择。托马斯是轻的一个形态,追逐不受约束的自我,延续没有意义的放浪。爱情起初使他恐惧,后来也没能让他放弃性的游戏,虽然这种游戏并不真正带来任何快乐。托马斯为了坚持在政治高压下说话的权利,丢掉了医生职位,成了一个刷墙的工人。他的行为是在顺习一种惯性,与性游戏类似,并没有丝毫道德的主观背景。他的重复和坚持, 倒是可以理解为一种行为语言, 即不断地对抗着“媚俗”。

 

媚俗到底是什么呢?在昆德拉著名的耶路撒冷文学奖获奖演说词里,媚俗(Kitsch) 被着意地分解了一番:

 

Kitsch这个字源于上世纪中之德国。它描述不择手段去讨好大多数的心态和做法。既然想要讨好,当然得确认大家喜欢听什么。然后再把自己放到这个即定的模式思潮之中。Kitsch就是把这种有既定模式的愚昧,用美丽的语言和感情把它乔装打扮。甚至连自己都会为这种平庸的思想和感情洒泪。

这里面有一个预定,即大众的心态总是平庸、无味和没有价值的。也许价值这个词语不确当,因为抗拒媚俗隐含了抛弃价值,以及任何公众口味的倾向。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里,可以看到昆德拉反对的中心并不在于“不择手段去讨好”,而是大众心态和做法本身:

 

……媚俗所引起的感情是一种大众可以分享的东西……

 

于是,以普罗大众为对象的理念,追求大众普遍认同和分享的价值及形式,都可以被称为是媚俗的。共产主义是一种媚俗,民族主义也是,宗教特别是基督教就更是。

 

问题是,在大众可能享有的所有的意愿,感受和追求里面,有没有一些确实存在而且共通,因而建立在其上的喜悦感和价值感并不是羞耻的?如果有,那么不择手段地讨好是一种愚昧,但是共性本身的存在却不能忽视。不仅不能忽视,更是值得探索的。

 

反媚俗的本意可以理解为一种知识份子的冷静和勇气,反对造作和虚假的粉饰。不过,在对真实的追寻路途中,它在独立自我的城堡里迷失而止步。将世界内化成为一种自恋的影像。就像希腊神话中的纳西索斯,只顾欣赏自己的倒影,无暇在意外面世界的生息和存亡。如果以此为生活的最高精神抱负,人们也就丢弃了相信人类共通点的广角,将外面世界的通感拒绝。

 

由此可以看出,对媚俗的反抗,是站立在本世纪个人主义高张的旗帜下的一次呼喊。也是另一角度的相对主义。如果大众的基础被撤离,那么个人的感受总是相对的,终极的价值自然也就不存在。孤立的思维本体,使彼此间不可能存在最终谈话的通道,我们就尽可以自说自话,也只能自说自话了。

 

昆德拉认为:媚俗起源于无条件地认同生命存在。因此,昆氏反媚俗这个视角建立在对生命存在的终极来源的否认,和对人群的反感之上。否认了终极意义,生活也就失去了重心和分量:

 

……无论它是否恐怖,是否美丽,是否崇高,它的恐怖、崇高以及美丽都预先已经死去,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许了…..

 

没有恒久的、共通的、朴素的意义和情感,这是后现代的迷思之一。生命是偶然的、荒谬的、莫名其妙的出现。生命只是随意的路过,其内涵如何,甚至存在与否全都看个人的体验和诠释。一切都可以在其基础上自圆其说。因此,沉重的意义寻求岂不是显得可笑,自嘲和嘲笑别人也自然成为了一种清醒和高明的宣告;相对和自恋恰恰是最安全的存在态度。

 

这样的存在是着意选择的孤独;也是选择放弃责任、意义和由此而来的沉重负担。这种孤独可以被享受,交缠着空洞不可知的未来,混杂着中国道家的一点无为,品味自己倒影时无人喝彩的孤芳自赏,驾驭着意义丧失之后的轻:没有答案,无需着力。

 

不过,吊诡的是,人类内心里确实存在对意义和认同的深层渴望。其实,昆德拉的努力也在为自己树立一个标杆,即反媚俗的正直勇气。

 

反媚俗看起来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坚持;相对主义宣告的是意义恒常丧失后的虚空。在我看来,这只是人们视角缩向自己和拒绝谦卑后,所能抓住的一点安慰。仿佛讨厌泥土的黑暗沉闷,于是从沉重的大地里掀开自己的根土,不知道要将明天抛洒向何方。轻则轻矣,却未必明达通晓。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兼具故事性和哲思性的作品,轻盈自如的文字和结构,呈现的是后现代和人类的迷思之一。所谓一叶知秋,这部小说显露了作者生存意义寻索的着力点,也是相对世界里人类生态及心态的百味杂陈。是困境,或是解答?在这个芜杂的世界上,真的没有什么是纯正,恒久和美好的吗?而那些被称颂的高尚,难道都是我们媚俗的头脑分泌出的短暂的荷尔蒙,为了给自己的悲惨人生一点点可笑而可怜的麻醉?

 

答案在相对主义之外。世界还很大,不只是自己水中的倒影,在自我城堡之外的景色,其实也并不孤独。而在相对中,我们只能走到自己影子的边缘,那么远。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