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一边跑步一边听”下一本读什么”的油管博主,阅读前哨站,瓦基介绍的一本书,书名叫做《我可能错了》(I maybe wrong, by 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 )
这本书的作者, 比约恩.纳提科.林德布劳是一个瑞典人,曾经是一名经济学家。林德布劳在26岁那一年放弃了企业主管的职位, 出家,前往泰国当了17年的森林僧侣。 纳提科(Natthiko)是他修行时用的名字, 意思是:一个在智慧中成长的人。
他还俗之后回到瑞典。不难想象,重新适应瑞典的现代社会环境对任何一个在17年中几乎与世隔绝的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林德布劳试图在家乡重新定位的同时,他患了很严重的忧郁症和渐冻症。所以与疾病做斗争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他在书中很坦诚地分享了面对困难时的挣扎跟困惑,还有一些修行中得来的智慧和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这些智慧。油管博主分享了其中的五点:
1。应该如何面对每天脑海里冒出来的层出不穷的念头? 林德布劳的答案: 不要相信你的每个念头,尤其是那些带着负面情绪的。如果我们不相信那些坏念头,以旁观者的视角,冷静地看着它来,平静地目送它走,它们就不再来纠缠我们。
作者说在他的一生当中,大部分担心的事情从来都没有发生过,至于大多数确实发生过的事情,他却永远都无法预料。对于这一点体会,我其实非常认同。自己吓唬自己的事儿经常干,这当然算是精神内耗的一种。
2。在人际关系中,面对即将爆发冲突的时候,我们的理智反应? 林德布劳的答案:我可能错了。
这句话是某一次作者的僧人导师跟他们分享的时候提到的,这位导师告诉学生:「下次,当你感觉到冲突开始悄悄酝酿、你和一个人的关系演变到快破裂的时候,只要用任何你喜欢的语言,真诚与笃定地对自己重复这句箴言三次,你的担忧就会云消雾散,就像夏日清晨草地上的露珠。」 这句智慧箴言就是:「我可能错了。」 「我可能错了,或许有更适合你处理问题的方式。」 「我可能错了,或许我没有体验过你们经历过的事情。」 当我们用这种充满谦逊和怀疑自己的方式来思考,更多的「可能性」才有可能发生,我们也不会对于某个观念那么样的执着。 如果一直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早就知道了,你会变得很难接近,也会错过很多有趣的事情。如果我们允许自己可能是错的、可能不知道,就可以放下执念,反而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智慧。
3。我会知道 关于诚信正直,书中有一段引人深思的故事。 在圣诞假期的时候,作者跟一位僧人的家族亲友齐聚一堂。在深夜的时候,那位僧人的堂兄把威士忌推向僧人,问他说:「你要喝一杯吗?」 僧人回答: 「不了,谢谢。森林修行派的僧人禁酒。」 「喔,喝啦!反正又没人知道。」堂兄劝诱着。 这位僧人抬起头看着堂兄,沉静又真诚地回答:「我会知道。」 4。爱他人原来的模样
跟朋友,亲人相处的时候可能会”看不惯”对方的一些做法,神情,语气,更严重一些,如果对方不符合我们的想法的时候,我们甚至会”讨厌”对方。 作者提出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法:”觉得别人很讨厌,是人之常情。如果你想让一个人好相处,行为举止也不会让你太反弹,其实只有一个小秘诀:学会喜欢他们本来的样子。”
这点建议对我特别有启发,让我联想到了上帝对我们的爱。上帝大概始终爱着起初祂造人的时候,人的样子,才会牺牲自己的独一爱子,主耶稣基督,为我们代罪受罚。连我们有时都很讨厌自己被罪污染败坏的样子,何况圣洁,公义又明察秋毫的神。
像在创世纪里记载的,在神造物的最後一天,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創世紀1:26),神看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創世紀1:31)。我们曾经是祂手中最珍贵和完美的作品。爱他人原来的样子应该就是上帝之爱吧。
如果我们爱孩子刚出生的样子,经常回忆起他们的童年趣事,和带来的欢乐,我们大概就不会为他们青春期时的反叛抓狂,甚至崩溃。或因他们没有达到我们的期望值而极度失望。
如果爱家人刚坠入爱河时的样子,心中总存着相识之初的印象,我们大概不会觉得婚后生活了无生趣,其人面目可憎,两看相厌。
如果我们爱朋友刚结识的样子,我们就会变得更宽容更体贴,与朋友相处起来更轻松,愉快。 有谁会因为我们一直评判他,就会变成我们期待的样子?几乎没有,反而我们愈多评判、愈有意见,双方的冲突就只会愈多。
5。关于如何面对人生的起伏。 林德布劳的答案:这也会过去。 无论是美好的体验或痛苦的体验,人生一切的起起伏伏也都会过去。就如同作者所说:「没有什么会持久。一切都是无常的。这是坏消息,但也是个好消息。」
其实今天听到了并收获了第4条:爱他人原来的模样就已经相当满意了,其他的几条有些似曾相识。总之,就算再次被提醒也是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