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
丙一: 總攝菩提道,六度與四攝;漸入於諸地,圓滿佛功德。
佛的功德,究竟圓滿,從菩薩的修行而成,所以菩薩所修學的,也是『無 [P280] 量法門誓願學』,而不是部分的,少量的法門。但「總」舉大綱而統「攝」起來,證得無上「菩提」的「道」品,不外乎「六度與四攝」,六度是六波羅蜜多的意譯。波羅蜜多,譯義為到彼岸,也就是度。施,戒,忍,精進,禪那,般若,為從世間而達佛道彼岸的法門,所以叫六度。四攝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攝是攝受;這四法能攝化眾生,所以叫四攝。菩薩修學的道品,不外乎為了自成佛道,利益眾生。六度是成熟佛道的要目,四攝是利濟眾生的方便;所以大乘的菩提道,也就是六度與四攝了。但這不過是約特點而作分別的說明,其實六度也可分自利利他二道:如施,戒,忍,是利他的福德道;禪,慧,是自利的智慧道;精進通於二道。進一步說,六度都有自利與利他的二種意義。這裡要特別說到的,佛果決不是一行一法門而可以圓成的。佛在經中,有時約重點說:修行什麼法,就能速得無上菩提。有時約融攝說:修布施或般若時,即具足六波羅蜜多。如因此妄執:只要修某法某行,就可以成佛,不需要修其他功德,那就是顛倒誤解了! [P281]
修學的法門,不是部分的,少量的;修學成佛的道品,也不是一天,一生所能完成的。由湺畹男迣W歷程,經中分為種種行位,其中主要的,是歡喜地等十地。菩薩在修行的過程中,不斷進修,引發無邊功德,如地一樣能長萬物,所以叫地。十地圓滿了,就成佛。初地是歡喜地,在進修入初地時,應修三十心,所以在初地前,豎列十住,十行,十迴向──三十位。十住的初住,名發心住。發心住是修習信等十心已經圓滿成就了;信心等修習而未成就時,就列為十信位。菩薩的修行位次,是這樣的展布開來。總之,由溔肷睿强梢苑譃槎嗌匐A段的。這一進修的歷程,就是「漸入於」歡喜等「諸地」,就能「圓滿佛」果的一切「功德」,達成了菩薩發心修學的究竟目的。
這一頌,總列了:修學的法門,經歷的地位,圓滿的佛果。以下,就這樣的依次說明。
丙二
丁一
戊一
己一: 身及諸受用,三世一切善,為利諸眾生,無惜而行施。
先說六度中的施度。在五乘共法中,布施為三福業的一項。在三乘共法的 [P282] 道品中,是沒有布施的。因為對於厭離世間,急求自證的聲聞,布施是沒有重要意義的。但在這大乘菩提道中,布施又恢復為修道的項目,而且居於第一位。捨己利他,是布施的真正意義,這與利他為先的菩薩心行相合,可知布施在大乘道中的重要性了!大乘的布施,是一般布施的深化廣化。如上面說到,一定要與『菩提心相應,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而修習。布施度如此,其他一切菩薩行,都要與此三心相應而修習,以下不再重說。
布施的意義,是捨己為他。所以不但是破除慳貪,而且是銷除我我所執,達成無我我所(無我執法執)的大捨。一般人不容易布施,問題在執取為自己的。不知道攝取為己有的過失,也就不知道施與眾生的利益。例如財物,世間為了積集與佔有,造成人間的無邊苦難,國際間的無窮糾紛,然而到底是無常過去了。拿人類來說吧,財物,雖經自己的功力而成為自己所攝取的,但實與一切人有關。如沒有社會的關係,怎麼也不會得到現有的財富,及物質的豐富生活。如真的獨居深山,即使無盡的山地是屬於你的,也許對你沒有什麼用處 [P283] ,還是貧乏不堪!不但是外物,就是身體,賴父母的養育,師長的訓導,朋友的扶助,公共的醫藥衛生,國家的法律秩序,才能好好的生存。如專知自己,把身體看成唯一的自己,那不但徒增苦惱,也多增罪惡。就是豐富的學識,科學的發明,道德與宗教的進修,也都是受到人類的恩德。所以如執為自己的,為罪惡與苦痛的根源,而施與他人,則可為功德與安樂的因緣了。能這樣的理解,學習,施心就會增長廣大起來。
因此,本頌說:一、自己的「身」(身心全體):或以自己的身體去為人服務,或將自己身體的部分甚至生命,為國家為人類的利益而犧牲。二、「諸受用」:就是可為自己受用的一切資財,能在悲田,敬田中,如法的施與。三、善法:自己在過去世,現在世,及未來世──「三世」所有的「一切善」法。或是世間善法,或是出世間善法,或是出世間上上的大乘善法。這一切,不佔為己有,而願意施與眾生,這是法施與功德的迴向眾生。這三類,一般都是看作自己的,以為屬於自己才有意義。但菩薩能「為」了「利」益「諸眾生」 [P284] ,毫「無」顧「惜」的修「行」布「施」,捨給眾生。拿修行的功德來說,菩薩是願意修集一切功德,迴施一切眾生,使眾生因而成佛。等一切眾生成佛,再修集功德而利益自己,自己成佛。能這樣為他忘己而布施,才是菩薩的布施。
己二: 下士為己施;中士解脫施;利他一切施,是則名大士。
同樣的施捨,由於施者的動機觀念不同,功德也就不一樣。發增上生心而求人天功德的,名「下士」。下士的布施,看來是道德的,其實出於功利心,「為」自「己」的人天福樂而布「施」。布施的功德是有的,但極其有限。發出離心的,名「中士」。中士是厭離生死苦,為求「解脫」而「施」的,著重於解脫,不受財物等所累,而不重視利人的積極意義。所以聲聞法中,有人寧可將財寶投入大海,卻不想用來利濟貧窮。發菩提心的,名大士,就是菩薩。菩薩的布施是:一、為「利他」而施:這不是說否定自己的布施功德,而是不從自己的功德著想,專為與樂拔苦的利他而布施。二、「一切施」:菩薩是內 [P285] 而身心,外而財物,一切功德善法,什麼都是施捨了的。一切施,是菩薩的淨施。在發菩提心時,即將自己所有的一切,無條件的捨與眾生。雖然還在保有,使用一切,但菩薩不再作自己私有想,覺得這是一切眾生的。自己如雇員或公僕一樣,代為管理經營,如物主需要時(有人來乞求時),就無條件的奉上。自己的享受,正像雇員的取得合法的生活費一樣。能這樣的布施,才「名」為「大士」。大士的利他一切施,才是最可稱歎的!
己三: 財法無畏施;難施殷勤施。聞施心歡喜,勝於寂滅樂。
從所施的種類來說,有三類。一、「財」施:身外財物的布施,叫外財施。身體,生命的施捨,叫內財施。二,「法」施:以自己所解所行的佛法,教化眾生;或以醫藥,工巧,文學等種種有益的知識技能,教授別人,都叫法施。三、「無畏施」:或是惡王,盜伲髅サ韧{迫害的怖畏;或是獅子,虎,狼,毒蛇等威脅傷害的怖畏;或是水災,風災,地震,瘟疫等傷財失命的怖畏。對這些,菩薩都能給以力量,協助他,保護他,使人獲得沒有威脅,沒有 [P286] 恐怖的自由,叫無畏施。所以菩薩的布施,不僅是慈善救濟性質,而含有知識,技能,道德的教化,扶危濟困,除暴安良的積極援助。
在菩薩的布施中,有兩點值得提到。一、「難施」:或是自己還不夠用的財物,或是自己最心愛的物品,或是以極大努力與犧牲而得來的東西,菩薩也能樂意的施捨出去,所以是不容易的布施。二、「殷勤施」:一般人每是因人求上門來,不得已才布施;或自以為有錢有勢,隨便叫人拿一些給他;或是冷譏熱諷的說上一頓,再給他多少,這不是如法的布施。菩薩總是以清淨心,恭敬心,歡喜心來布施,而且親手布施,決不使人有難堪的感覺。
凡不知積聚的過失,布施的功德,在布施時,每有捨不得的心情,或者心裡不樂意,特別是比較重大的布施。而菩薩卻是:一聽「聞」到求「施」的人來了,要求什麼,「心」裡就「歡喜」得了不得。這種歡喜,不要說勝過世間的第三禪樂,也「勝」過了二乘聖者證得的「寂滅樂」,可說是無上的歡喜。因為菩薩覺得:功德送上門來了!沒有乞施的,就不能圓成布施功德;由於來 [P287] 人的乞求,才使自己的功德增長。而且自己的財物,身體,知識,技能,如不能好好地使用,一旦損失,死亡了,豈不可惜!有人來乞求,使自己的無常物,能投入波羅蜜多大海,成為成佛的資糧,無窮無盡,這真是世間第一等好事!所以菩薩聞施心喜,真能體驗到『為善最樂』的境界。
己四: 或有不應施,自他及所為。
菩薩是應該一切施的。然在事實上,也「有不應」該布「施」的。布施,是為了於他有利,於自己的道業有益。如違反了這一原則,那就不應該施給他。因為布施了,徒增自他的煩惱與罪惡。不應該施的具體事實,真是說不完,現在且約三方面來說。一、「自」:菩薩是應該不惜身命財物來布施的,但這要漸漸修學,忍力強,悲心深,不帶一分勉強才得,否則會障礙修行的。如要力氣小的,挑起重擔子,結果是反而使人畏怯退心了。又如自己對甚深經典,還沒有熟習明了;出家人必備的衣缽等,都不應該施捨,以免障礙自己的道業。二、「他」:從求布施的人來說,如是邪魔外道,故意來搗亂;或是瘋狂, [P288] 或是幼稚,作不正常,不需要的求索,都不應該施給他。如布施了,反而有過失的。三、「所為」:要求布施,到底為了什麼;如為了小小事而乞求身命,那是不應該施的。所以說:「為小勿捨大」。又如要求你幫助他,供給他,助成他的殺盜淫業;或者乞求的目的,是為了損害眾生;或為了賭博遊蕩,這都是不應該施的。總之,於他無益,於自己的道業有損的,都應該謝絕他。
己五: 施以捨心勝,常修於意樂。
修布施度,當然要作實際的布施,利益眾生。但在事實上,這樣的布施,怎麼也不能滿足一切的。要知道,從自成佛道來說,布「施」度以圓滿「捨心」為最「勝」,重在養成一切能施的意欲。而且在菩薩的修學歷程中,初學菩薩有時也會貧窮艱苦,沒有什麼可布施的。所以菩薩應「常」常「修」習勝解的布施,使能施的「意樂」增長。什麼叫勝解的意樂施,這是沒有實物的布施,是在安靜的禪心中,以勝解力,現起廣大無量的種種資財,拿來上供諸佛,下施眾生。見到他人布施而生隨喜之心,還有大功德,何況自心現起種種資財 [P289] ,在悲田敬田中,廣行布施呢?這是布施中的善巧布施。
己六: 三輪處處著,是施名世間;三輪空相應,出世波羅蜜。
『從三界中出,至一切智智中住』,叫波羅蜜多;所以波羅蜜多是『到彼岸』,也是『事成辦』的意思。如修布施,怎能成為到彼岸呢?經上說:五度如盲,般若如導;布施等所以能趣入佛道,完全是般若(慧)攝導的力量。所以布施而成波羅蜜多,一定要以無所得的般若為方便而修。說到布施,就有「三輪」,三輪是三處的意思。一、施者,是能布施的自己;二、受者,是受布施的人;三、施物,是布施的那個東西。有了這三處,才能成為布施。但如對於這三處,沒有法性空慧的照見,在布施時,就著這三處為實有的。如實有能施的自我,以為我是能行布施的;實有受施的受者,以為他是受我施與的;實有所施的東西,是大是小,是勝是劣的。這樣的不能通達無自性空,就會處處「著」相,著我相,著法相。有取有著,就為我我所執所繫縛,不能出離三界而趣入佛道。這樣的著相布「施」,「名」為「世間」的施波羅蜜多。其 [P290] 實,這不成波羅蜜多,不過假名為波羅蜜多而已。反之,如布施時,對於施者,受者,施物──「三輪」,能與無所得的「空」慧「相應」,或是無分別智相應,深入法性空,不取我相,不取法相,那就是有方便善巧的布施,不為煩惱所繫縛,『能動能出』,名為「出世」間的施「波羅蜜」多。真實的出世波羅蜜多,是大地菩薩與無分別智相應的布施。發心住以上菩薩,能與法空慧相應,名為近(似)波羅蜜多,也能趣向佛道了。
布施度要三輪體空,一切修行,一切波羅蜜多,都應這樣的修習。
戊二
己一: 戒斷於損他,普施無所畏。
次說戒波羅蜜多。
如修布施行,而不能使自己的身心如法,所作所為,時常損害惱亂眾生。這樣的慈濟利他,是不能達成利生的目的。就是孩子,一面給他吃糖,又一面打他罵他,孩子也不會與你結善緣的。而且,如果自己墮落不堪,事業與財富也一定喪失;來生失卻人身,這還能布施利他嗎,所以修行布施,更有修持淨 [P291] 戒的必要。
戒,雖有世間的,出世間的,出世間上上的,但原則是一樣的──護生。護生,就得同情別人,尊重別人;尊重愛護別人的權利與自由,就要使自己的身心如法持戒,不損害他才得。所以,「戒」以能「斷」「損他」的願心為本。從不損他的意願,而表現於對人類,對眾生的身語行為,就是守法的戒行了。因此,戒是對人類,對眾生,而「普」遍的「施」與「無」「畏」,造成彼此間,無威脅,無恐怖的和樂與自由。如持不殺戒的,不是不殺甲,不殺乙;或今天不殺,明天不殺,而是從今以後,於一切眾生離殺害心。持不殺戒的,什麼時候,誰也不會對他有被殺害的威脅與怖畏了。這是約律儀戒說,就有積極的利生意義。能這樣,才能說得上攝善法戒,饒益眾生戒。
己二: 失戒眾患本,惡趣亦貧困。持戒三善本:增上決定勝;為他淨尸羅,則入於大乘。
為什麼不能受持淨戒?因為不知道犯戒的過失,持戒的功德。重戒──性 [P292] 戒,不問有沒有受戒,犯了都是罪惡的。所以有的聽了犯戒的過失,而不敢受戒,極為可笑!實際上,外依三寶的加持,內發深切的誓願而受戒。是更能做到清淨不犯的。從違犯而「失戒」的過失來說,這是「眾患」的根「本」,主要是墮落三「惡趣」,及受「貧困」的果報。平常說:慳吝不捨得貧窮報,犯戒得墮落惡趣報,這是約特殊的意義說。生在鬼畜,有墮落而受福報的,在人中,有貧苦不堪的,這是施與戒的不同果報。如犯重戒而墮地獄,一定貧乏得什麼都沒有;如持(世間)上品淨戒而生天,一定是非常富樂的。可見犯戒也是貧乏因,持戒也是富樂因了。要知道,專知私德而潔身自好的,(如不布施)才會生人而得貧乏報。如與慈心相應而持戒,充分表現積極利他的意義,生天是一定能得富樂尊榮的。
從「持戒」的功德來說,那是「三善」的根「本」。三善是:一、以增上生心而持戒的,能得「增上」生,生人天而得富樂自在的果報。二、以出離心而持戒的,能得「決定勝」果。決定,是證得聖果勝法的,一得永得,決定不 [P293] 再退墮生死。三、如以菩提心持戒,「為」利樂「他」而持清「淨」的「尸羅」(戒),這就「入於大乘」,名大乘戒,為成佛的因。所以,優婆塞戒也好,沙彌戒也好,比丘戒也好──七眾的別解脫戒,從菩提心出發而受持的,就是菩薩的別解脫律儀。有人以為:七眾別解脫戒是小乘的,我是大乘學人,所以不用受持聲聞的別解脫戒。有人聽到持戒,就以為是小乘。這是大邪見,為佛教衰落與混亂的原因!
己三: 受持淨戒者,如護於浮囊。不輕於毀犯,持犯俱不著。
「受持淨戒」而又毀犯,不是環境的誘惑力太強,就是煩惱的衝動力太強。但重要的,還是自己淨戒的力量太弱。否則,如城防堅固的,雖有強大的敵人來侵襲,也能堅持而不致陷落的。所以護持淨戒而使戒力增強,是重要的修習。沒有犯重戒以前,一般總是忽視輕微的過失,而不知這是大失敗的遠因。如涓滴不塞,會造成提防的潰決一樣。舉不肉食來為例,如素食成了習慣,內心有對肉食腥臊的厭惡心,這是不容易犯的。如本沒有不肉食的決心,或者會 [P294] 想到肉食而生快感,那雖然素食很久了,由於戒力的羸弱不堪,還是容易破戒的。如持戒而時有微小的違犯,不知道警覺,不知道懺悔而使淨戒清淨;積小成大,就隨時有犯重的危險了,所以戒經有「如護」「浮囊」的比喻。浮囊是游水所依而不致沈沒的,如現代的橡皮圈。這應該特別珍惜愛護他,如小小洩氣,不知道補救,一定會滲水而有滅頂的危險。菩薩在未得忍力以前,在生死大海中,常願生在人間,見佛聞法,利益眾生;淨戒就是確保人身而不致失敗墮落的浮囊。所以菩薩的受持淨戒,『輕重等護』,比聲聞人的持戒,還要謹嚴得多。
菩薩淨戒,是不離三心而修的,所以菩薩雖自己嚴持淨戒,而決「不輕」視「毀犯」戒法的眾生。從大悲心來說,這是可憐憫,而不是可輕視的。雖然犯戒,不是不可能還復清淨,不是不可能成佛的。凡輕視毀犯的,一定是自以為持戒,自己是怎樣的清淨如法。不知道這早落在我執我慢的分別心中,不成菩薩的戒波羅蜜多了。而且,如輕視毀犯,由於意識上的對立,不容易教化他 [P295] ,也就失去菩薩利他的方便。倒不如不輕毀犯,憐愍而安慰他,容易把他感化過來。所以菩薩的淨戒,是無所得的空慧為方便,對於「持」戒「犯」戒,都是「不著」相的。能達『持戒犯戒不可得故』,就是三輪體空的淨戒波羅蜜多了。
其餘如上面菩薩學處中說。
戊三
己一: 攝護於眾生,菩薩修忍度。耐怨安受苦,及諦察法忍。
再說忍度。菩薩行是為了成佛。成佛一定要「攝」化眾生,「護」念「眾生」;修集攝受眾生的布施,護念眾生的淨戒,才能利益眾生而後成佛。但眾生是愚昧的,可能會給予布施而不知感恩,或反而相仇害的;護念眾生而持戒,眾生卻偏要來嬈害的。如不能堅忍,施與戒的功德,都是會因而破壞的。世間尚且要『相忍為國』;『小不忍則亂大帧唬缓螞r在無量生死中度眾生而成佛的大事,那有不修忍而能成就呢!所以「菩薩」非「修忍度」不可,而忍成為菩薩的大行之一了!忍是忍耐,忍辱不過是忍的最重要的一項。忍是意志堅 [P296] 定,經得起打擊,受得了磨難,不問怎樣艱苦,都能保持自己,不受外來的影響,而改變宗旨,或者引生罪過。從前,舍利弗六十劫修菩薩行,有人來乞求眼睛。舍利弗對他說,這並無用處,他卻一定要乞化。等到給了他,他又嫌他腥臊,丟在地上,很不滿意的走了。舍利弗覺得眾生難度,因此退了大心,這就是不能忍而失敗的一例。
忍,分為三類:一、「耐怨」害忍:如有怨仇來損害,或是刀杖傷害,或是挾怨誣害,或者是惡意誹毀,因而損害名譽,利養。這是一般人最難忍受的,菩薩應修安忍:憐憫對方,覺得他為煩惱所驅迫,為惡勢力所轉動;忍受怨敵的傷害而不生瞋忿,不加報復。二、「安受苦」忍:苦是各式各樣的,有從外界的無情物來的,如風雨寒熱等苦。有從外界的有情來的,如蛇蠍蚊蝨等苦。有從自身發生的,就是出家,乞食,遊化,修行,也都是會引生苦痛的。這都要磨練心志,安心忍受;不能忍,那不是引起煩惱罪惡,就是障礙自己的修行。三、「諦察法忍」:法是佛法,審細諦察而悟入佛法,忍是安心入理的意 [P297] 思。如浮光掠影,不能安心深入,就不能獲得深廣的法益了!
己二: 瞋他有何益?自他增憂苦。瞋火燒善根,忍則五德具。
受到名譽,財產,事業,身體的損害,是一般人所最難忍的,所以特再為開示。受人損害時,會引起瞋忿的反應,取敵視,反抗,報復的行動,這確是凡夫的本性。但在人類德性的進展中,尤其是通達甚深法義,忍就被發現而尊重起來。因為如不忍而「瞋他」,向他報復,這到底「有何」利「益」呢?這真是不必要的。要知自身的失敗,決不單是為了他人的損害破壞,主要還在自身的不健全。換言之,自己才能損害自己。古人說:『君子有終身之憂,而無一日之患』。眼前的受損害,受冤曲,在自己如法的進修中,沒有不被了解而恢復的。惟有自己不向上,到死而德業無成,才是可憂慮的。依佛法,不要說一日之患,就是一生的冤抑,屈辱,犧牲,在無盡的生死過程中,這算得什麼?惟有不能趣向佛道,永遠在生死中頭出頭沒,才是可悲哀呢!所以不應該瞋忿報復,而應該安忍。而且,向怨敵瞋忿報復,並不就是恢復已受的損害。不 [P298] 忍而瞋忿報復,徒然使「自」己與「他」人,「增」長種種的「憂苦」。向他報復,他當然受到憂苦,而自己瞋心發作,身心煩躁不安,有時會不顧一切,造成更大的錯誤,招致更大的損害。以怨報怨,這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所以說:『不可怨以怨,終已得休息。行忍得息怨,此名如來法』。
修集布施,持戒,好不容易。但由於一念的不忍,瞋忿心發,全部都被摧壞了。如說:『若有瞋恚諸佛子,百劫所修施戒善,一剎那頃能頓壞』。所以形容「瞋」是「火」一樣的,能焚「燒」一切功德「善根」,非下決心修忍不可!假使能知道瞋恚的過失,安忍的功德,多多的考察,自會以理智來制伏瞋忿煩惱。那麼,瞋恚有什麼過失呢?一、壞色:瞋心一起,全身血脈沸騰,面色會立刻變成醜惡的樣子。研究美容學的說:如人而多起瞋怒,面貌是很快的衰老了。二、失辯:瞋心一起,情感壓倒了理智,有的連對方說話的意義都聽不明白。衝動緊張,當然失掉了論辯的才力,為自己申訴,有時也會說錯了。三、善士遠離:凡性情暴躁,多起瞋忿的人,良善的朋友,都會為了不值得 [P299] 結怨而離去的。四、毀戒:瞋忿發作,只圖達到報復目的,什麼都顧不得了。殺盜淫妄,無惡不作。五、墮落:這樣的積集瞋業,一旦老死到來,還有什麼善報,只有墮落惡趣的一路了。一念的不忍,產生這樣的惡果,怎可不加以制伏?反之,如能「忍」怨,那末,相貌端嚴,辯才明晰,善友共聚,不犯禁戒,死後上升而向佛道──「五德」都「具」足了。在五乘共法中,雖也有忍,但真能『難忍能忍』,就只有菩薩行了。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10/yinshun10-1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