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所謂「恐懼」, 完全和心理學「內在小孩」的受傷無關, 也不是弗洛伊德的童年陰影, 也不是指甚麼事件引發的恐後遺, 都不是。 我在這裡說的這種「恐懼」, 是來自一種原生家庭傳承的有條件的「愛」, 這種有條件的「愛」, 就是不健康的自我意識, 這使我們大部份父母都有一種幻覺, 一種憑藉外在事物的標準性的對錯, 去「發揮」這種「有條件的愛」, 父母都說:「都是想你好。」 這就是一種恐懼, 這種恐懼來自一種定義自身是「受害者」的角色。 好, 我們先來take個break, 聰一個笑話, 不過都幾黑色: 有一班工人每天都帶飯盒回工廠當午飯, 中午放飯時, 幾個工人坐在一張枱吃飯, 其中一個新來的工人, 每天總是邊吃邊罵: 「又是蕃茄炒蛋,餐餐如是!!」 過了一個星期, 那新來的工人每次打開午餐盒, 就是餐餐如是餐餐如是!! 終於, 有一天其他工人真是忍無可忍, 就對他說: 「與其天天埋怨, 為甚麼你不坦白和你老婆說, 叫她不要天天煮蕃茄炒蛋呀?」 新來的工人一面疑惑: 「我哪來的老婆?」 其他工人問:「那麼誰為你預備飯盒你就跟誰說啊!」 新來的工人一面無奈: 「那個人就是我啊。」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