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人間菩提 |
|
分享一些好文,自利利他,共建美好的人生。 |
|
|
|
|
|
|
|
|
|
|
|
|
| 淨空老法師: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259 |
|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二五九集)【日期】2015/10/5【地點】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檔名】02-041-0259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六百二十九頁第五行,科題「庚二、十二光佛」,請看經文: 【是故無量壽佛。亦號無量光佛。亦號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等光佛。亦號智慧光。常照光。清淨光。歡喜光。解脫光。安隱光。超日月光。不思議光。】 一共十二個名字。我們看黃念老的註解。「此段是本品之三」,這一品第三段,「顯光明之十二勝名」,勝是殊勝、是超勝。「此十二光明,稱十二光佛,均為無量壽佛之異名,亦正是法藏成佛之果覺」,這些名號都是阿彌陀佛。下面黃老舉《楞嚴經》的話說,「《首楞嚴經》曰: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這是敘述《楞嚴經》二十五圓通裡面「大勢至菩薩圓通章」,這段經文說明大勢至菩薩在久遠劫之前,他遇到無量光佛,十二如來相繼一劫,這一個大劫當中有十二尊佛出世。就像現在這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在這一大劫,這叫賢劫,聖賢的賢。為什麼叫賢劫?你看大勢至菩薩那個時候,一劫才十二尊佛;釋迦牟尼佛這一劫,賢劫,有一千尊佛,千佛出世,所以稱之為賢,聖賢很多。一劫時間很長,是大劫不是小劫。我們從這個經文上來看就知道,就有個概念,很長很長的時間。 大勢至菩薩遇到這十二如來,應該也就是阿彌陀佛,彼佛教他念佛三昧。所以夏蓮居老居士在《淨修捷要》裡面告訴我們,大勢至菩薩是法界淨宗初祖,法界是遍法界虛空界,淨土宗的初祖。為什麼?他是第一個修念佛三昧成功的。普賢菩薩是我們娑婆世界的初祖。釋迦牟尼佛出世,最初講《華嚴經》,在定中講的。《華嚴經》講到最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普賢菩薩是娑婆世界的初祖,這我們得搞清楚。在中國,慧遠大師,在東晉的時候,現在江西廬山,建立一個念佛堂,那個時候佛教傳到中國來還不多久,建個念佛堂,一百二十三個人念佛求生淨土。他那個時候所依靠的就是《無量壽經》,《彌陀經》、《觀經》還沒有翻出來,流通只有一部,那是漢朝時候翻譯的《無量壽經》。這一百多人個個都往生,沒有一個漏掉的,所以遠公大師是我們中國的初祖。從中國傳到韓國、傳到日本,韓國跟日本的初祖就很多了。那個時候很多留學生,佛門的留學生到中國來學,修淨土,善導大師的弟子最多,在日本一共建了十三個宗,實在講是淨土宗的十三個派別,在日本稱為宗。 我們看,「今經之十二光佛,即彼往昔恆沙劫前之十二如來」,大勢至菩薩遇到的,當時遇到的十二如來就是我們此地講的十二光佛。「又密部《九品往生阿彌陀三摩地集陀羅尼經》曰:是內坐十二大曼陀羅大圓鏡智寶像,其名為一切三達無量光佛…智力三明超日月光佛,正與本經相合」。在五種原譯本裡面,「又《唐譯》為十五光,《宋譯》為十三光,乃開合不同」,這個我們要知道,所說的都是一樣,各人講法不一樣,我們明白這個事實真相就行。 下面,這十二光佛一位一位的介紹。第一位,『無量光佛』。「曇鸞大師《讚阿彌陀佛偈》曰:智慧光明不可量,故佛又號無量光,有量諸相蒙光曉,是故稽首真實明。大師此讚深契聖心,直指光明即是智慧,智光不二。是故稽首真實明」,真實明就是真實智慧,真實智慧是自性本有的,我們要知道。《華嚴經》上,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句話就說盡了,這是自性本有的,跟六祖惠能大師開悟時候所說的第三句意思完全相同。惠能大師第三句是「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都具足什麼?《華嚴經》上說清楚了,具足智慧、德、相,智慧擺在第一,德是能力,我們今天講能力,相是相好,依正莊嚴那是相。德,要用我們這部經來說,阿彌陀佛的大德就是四十八願。無量智慧,加上四十八願,再加上所顯現出來的依正莊嚴相好,圓滿的西方極樂世界。 由此可知,修行求什麼?這個要知道,修行是求智慧。釋迦牟尼佛講經這四十九年,他辦班教學,我們要清楚,四十九年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阿含,十二年,好像我們現在講辦學,小學。第二個階段方等,好比是中學,小學畢業了再向上提升,中學。中學跟小學合起來二十年。第三個階段講般若,般若是大學。也就是佛出現在世間,想做的是什麼、想教的是什麼?就是教般若,那般若必須得有前面二十年的基礎,你才聽得懂,才能夠修學。說法四十九年,般若佔二十二年,差不多是一半時間,你就曉得,這是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講經最主要的一個階段。末後八年講《法華》,《法華》好比是研究所。《法華》講什麼?《法華》講成佛;般若是菩薩,菩薩最後要成佛,那就圓滿了。佛離開我們,入般涅槃了,一天一夜講《涅槃經》,《涅槃經》是遺囑,釋迦牟尼佛的遺教,最後說的。我們看這個就懂得了。 過去,古時候,唐朝中葉以前,學佛是有次第的,按部就班來,所以中國佛教有十個宗派,有成實宗、有俱舍宗,這兩宗唐朝晚年就沒有了,這兩宗沒有了;經典有,在《大藏經》裡頭,有《俱舍論》、有《成實論》,是他們所依據的。中國為什麼把它丟掉?中國人用儒跟道代替了。儒跟道是本土的文化,特別有親切感,而裡面的內容是小學,是佛法的小學,又比小學高;雖是小學,它比小學高,它可以直接通大乘,所以我們的祖師大德就把小乘放棄了。中國大乘是八個宗派,這個我們要懂。 我們今天問題來了,今天佛法衰了,可以說滅亡。為什麼?基礎沒有了,不學小乘,也不念四書五經,也不念《老子》、《莊子》。古時候念,到清朝中葉那個時候還念,乾隆、嘉慶那個時代還是念,那個時候到現在大概一百五十年,現在不念了。到民國,滿清亡國之後到民國,恐怕小乘不念了,儒、道也不念了。換句話說,佛法的基礎教育失掉了,那再學大乘都是空中樓閣,能讀能講,做不到。現在連讀的人都沒有了,哪個法師讀《法華經》?《法華經》是天台宗的,沒人讀了。哪個法師讀《華嚴經》?沒有了。大概這些經典,只有在現在水陸法會還有個壇,請法師去念一部,從頭到尾念一遍;《法華經》一般是念七部。每個宗派都有主要修學的經論,全都沒人讀了,確實名存實亡。大概藏傳的密宗還有,那也要學經論,不學經論光念咒不行。 剩下淨土宗,淨土宗大概我們這一脈,沒聽說有第二個人講《淨土五經》、依照淨土宗念佛的方法修行,也沒有了。我們現在是得力於高科技的幫助。我們沒有道場、沒有講堂,一生流浪。可是我想一想,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了榜樣。章嘉大師早年勸我出家,囑咐我學釋迦牟尼佛,所以想到釋迦牟尼佛,我們就很安慰。釋迦牟尼佛在世,是樹下一宿,日中一食,去托缽。至少我們現在吃飯不要去托缽,我們還有個地方可以遮蔽風雨,房子不大,小小房間,比樹下一宿好多了。所以想到佛陀,我們就很安慰,我們很感恩。真的,這種修行的方式是正確的,真正是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心是清淨的。如果我們有個道場,每天講經,有幾百人來聽經,那就麻煩大了。我這裡信徒多,別人信徒少,一定會引起佛門自讚毀他,爭奪信徒,爭求供養,這就大錯特錯了。自讚毀他是毀謗,這個果報要照《戒經》上講的是無間地獄,為什麼?破和合僧。五逆十惡,五逆裡面就有一條「破和合僧」,破壞和合僧團,無間地獄,這個是五種重罪裡頭最重的一條,其他都比這個輕。所以我們這個路走對了,是要這個樣。 所以有發心學講經的法師來看我,我就告訴他,你肯不肯學釋迦牟尼佛,一生不建道場,哪個地方請,就到哪裡去;沒有人請,就念佛求往生?真正發這個心,你的法緣,佛菩薩替你安排,到時候自然有人請。講個十年、二十年,真的根柢厚了,解行相應,自己得法喜,佛菩薩給你安排道場;你的聽眾當中聽得很歡喜,有外地人來聽,他就請你到那邊去。我這一生的法緣就是這麼回事情,都是聽眾彼此互相介紹。我們一個人,沒有累贅,哪裡請就可以到哪裡去,講完了,那個地方預約了。一年三百六十天,日子很好過,處處作客。所以記住,作客,不要作主。你能把這一關看破了,走這個路好,這個路是真樂,法喜充滿,真正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 真正做到,我們這個戒律很簡單,五個科目。第一個淨業三福,三條,不難記,出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邊。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個是無論修學哪個宗派、修學哪一個法門,必須要遵守的,這是佛法的根本戒,我們要持這個戒,是根本戒。除這條之外,三皈、五戒、十善,出家再加一個《沙彌律儀》,十條戒二十四門威儀。這是第一個科目。 接著下面修六和敬,別人不修,我一個人修。「見和同解,戒和同修」,住哪個道場,守哪個道場的規矩,這就叫戒和同修。我們不標新立異,恆順眾生,皆大歡喜。「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法喜充滿。最後一個「利和同均」,這條最好不要放在心上,不求利養,每天吃飽就行了。寺廟的供養,如果方丈住持包個紅包給你,可以收;不包,不包就算了,不必過問,這樣就好,大家對你放心,不爭。永遠這一生不跟人對立,這條很重要。對立就造業,造業果報很麻煩,生生世世沒完沒了,很可怕。不跟人結怨,修忍辱波羅蜜,成就自己的德行,這一生最後的目標定在西方極樂世界,多好!你們喜歡這些統統給你,我不要了,我到極樂世界去。我到極樂世界去,什麼也不能帶,連這個身都不能帶,統統放下。 所以三福六和、三學六度,這都是戒律。三學是戒定慧三學,這個戒裡頭主要的是講求學修道。我們這個五科就是屬於戒,我們自己必須要嚴格遵守。戒的目的是什麼?是得定,定的目的是開慧,所以終極的目標是開智慧。智慧怎麼開?心定就開了。心裡面有染污,不開智慧;心裡面有分別,不開智慧;心裡有起心動念,不開智慧。戒是幫助你得定,定是幫助你開智慧。定的樣子是什麼?我們這個經經題上說得很好,標準的樣子。你看清淨,清淨是阿羅漢的定,心不染污。清淨心現前,是阿羅漢、是辟支佛,開小智慧;這個定再提升一個階段,大定,菩薩修的,開大智慧,這個智慧是世尊第三時所講的般若智慧,開大智慧;後面還有個覺,你看,「清淨平等覺」,覺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成佛了。這是究竟圓滿的智慧,戒定慧三學。佛用這個方法,幫助多少人一生當中成阿羅漢、成菩薩、成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成佛有四十一個等級,《華嚴經》上說的,圓教初住菩薩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了,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真佛不是假佛,但是沒有圓滿,為什麼?習氣沒斷。習氣不好斷,阿羅漢沒有執著了,他有執著的習氣,所以證得阿羅漢之後,他的功夫完全用在斷習氣,見思煩惱習氣。見思煩惱習氣斷盡了,他升級了,他是辟支佛,不是阿羅漢,比阿羅漢高一級。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辟支佛見思煩惱習氣斷了,辟支佛在這個位次上,他要斷塵沙煩惱,就是分別,塵沙煩惱就是分別,要練習不分別。真的不分別了,他升級,他是菩薩。菩薩分別習氣沒斷,所以在菩薩這個階段當中,他修什麼?斷分別習氣。分別習氣完全斷了,他升級,那就是十法界的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就是佛,佛住哪裡?住實報莊嚴土,住在那個地方,等無始無明習氣斷掉。因為無始無明習氣沒有方法斷,你有方法你就添煩惱了。它怎麼斷法?經上有比喻,習氣,什麼叫習氣?佛用酒瓶做比喻,酒瓶盛酒的,把酒倒乾淨,擦乾淨,確實一滴酒也沒有了,可是聞聞還有味道,那叫習氣。有沒有方法斷?沒有方法。怎麼斷法?不要去理會它,日久天長,你把瓶蓋打開放在那裡,半年、一年之後再去聞就沒有了。所以斷習氣只有這一個辦法,不能起心動念。要多長時間習氣斷掉?佛告訴我們,三個阿僧祇劫。這個時間可不得了,天文數字,三大阿僧祇劫。習氣斷乾淨,證究竟圓滿佛,《華嚴經》叫妙覺;等覺上面是妙覺,等覺是最後一品無始無明習氣斷乾淨,就真成佛了。 妙覺佛不住實報土,住哪裡?住常寂光,常寂光是法身。法身就是常寂光,常寂光就是法身,常寂光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我們都在佛常寂光之中,佛的常寂光跟我們的常寂光是一不是二,我們今天為什麼見不了常寂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障礙了。果然能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放下,常寂光就現前。所以「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句話是千真萬確,絕不是妄語,是真的。這樁事情很難講清楚,一般人很難有一個正確的概念,因為常寂光跟一切萬法融成一體,根本就沒有分開。我們用電視多,天天在這學習,所以我常常用電視屏幕做比喻,常寂光是什麼?是屏幕。我們打開電視一定先把屏幕打開,打開怎麼?一片空白,光出來了;再按頻道,頻道就是能生萬法。常寂光跟萬法,就是屏幕跟頻道,是融在一體的,是分不開的,但是它是兩碼事,它不是一碼事,你把頻道按掉之後,色相沒有了,一片光明,你就看到不一樣。但是頻道打開的時候,你看不到哪一個是頻道、哪一個是屏幕,它融成一體;雖然融成一體,頻道不妨礙屏幕,屏幕不妨礙頻道。用這個比喻,我們才有一個概念。所以我們都在常寂光當中。 怎樣才能見到常寂光?眼見色,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起心不動念就是常寂光。起心動念就錯了,不可以起心動念,但清楚明白,那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真的清楚、真的明白。眾生說真的清楚明白的時候,未見得是真的,他產生錯覺,他看錯了、想錯了。佛菩薩決定沒有看錯、決定沒有想錯,為什麼?他沒有看法也沒有想法,好,純真,那叫真實智慧。我們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想法,那叫造業,業有善惡,善業感三善道,惡業感三惡道;換句話說,你出不了六道輪迴,麻煩在這裡。 佛教我們,六根在六塵境界當中,真修行是在這裡修,你不能離開,離開到哪修去?眼在色當中修,耳在聲當中修,修到什麼?最粗顯的先下手,那就是從不執著,真放下了。眼見色,不執著就是阿羅漢,再加上不分別就是菩薩,不起心不動念就是佛,你看這三個等級,確實大道至簡。用什麼方法修,沒有一定,所謂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哪個方法都行,沒有一樣不行,就是在境界裡學個什麼東西?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妙極了!你還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錯了,理上跟事上全錯了。這是佛法深妙之處,不起心不動念,還不礙辦事,還什麼事都幹,就是《金剛經》上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是什麼?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生心,什麼都幹,樣樣都不礙事。心一動念頭就錯了,不起心不動念是用真心,真心完全用自性的性德,就是智慧德相,它用這個,所以它不礙事。起心動念就變成阿賴耶,阿賴耶是妄心,妄心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凡夫他不知道用真心,他用妄心,凡夫就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就用這個,這就錯了。所以修行要把總綱領、總原則掌握到,與這個相應就是對的,跟這個不相應就是錯的。不是說一天念多少經、念多少論、拜多少佛,那都不是的。不是的,真正修行人也要做這個樣子;他不礙事,他心裡沒有,他天天在拜佛,一天拜三千拜,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真高明。為什麼拜這麼多?拜給別人看,希望別人學習,別人肯拜佛的,修點福報也不錯,成不了佛,修善業、修福報,用意在這個地方;自己真的是無住。無住就是不起心不動念,菩薩的無住就是不分別不執著。我們凡夫,學佛學了幾十年,還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就應該慚愧,應該懺悔。 遇到淨宗才能得救,遇不到淨宗救不了。淨宗怎麼?淨宗可以帶業往生,其他法門沒有聽說帶業的。帶業就是換個環境,這個地方境緣我們沒有能力克服,往生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緣好,都是殊勝的緣分,障礙的緣分沒有,所以這是個好地方,最安全的地方,修行不招魔事,那裡沒有魔。這個世間魔太多,無量無邊,凡是叫你起心動念、叫你分別執著的統統是魔,所以要認識。現在什麼招你快速起心動念?大概第一個魔頭就是手機。你看,裝在身上,不定什麼時候一下叫起來,趕快拿來聽,又去胡思亂想去了。所以要認識它,這不是好東西。沒有這個東西照樣辦事,以前沒有發明這個東西,不是很好嗎?發明這個之後,多少人墮落了。所以你要認識它,不受它的傷害。 我們要真實明、真實智慧,是故稽首真實明。以此光明就是真實,真實智慧應該稽首禮敬。「因此大經,唯一真實」,這是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無量壽經》,把五種原譯本裡面的真實,三個真實統統收進來了,好!這才圓滿。這三個真實就是,「真實之際」,真實之際是自性、是本體,就是法身;第二個、第三個都是德,自性的性德,不是外來的,一切眾生本具,也沒有失掉,現在是迷,破迷之後它就出現。為什麼讀經,讀一千遍會開悟?悟是你本有的,你的心不清淨,讀一千遍心清淨了,妄念沒有了,雜念沒有了,智慧就冒出來,所以這個經的意思就浮出來,你就懂了。你再念第二個一千遍,你悟的深度就更深,面就更大。你再念第三千遍,又不一樣。一般真正修行用功的人,欲望很淡薄的人,三千遍,古人達到明心見性,不少。現在人難,現在外面誘惑的力量太大,裡面欲望膨脹沒有止境,所以三千遍還不行,三千遍能得小定,不能得大定。那怎樣?五千遍就可以得大定,念上一萬遍可以大徹大悟。你要相信這個道理,要相信這個方法,這個方法妙絕了。 你要知道,海賢老和尚給我們做了最好榜樣,他就念什麼?就一句阿彌陀佛。念了多久?念了九十二年,未曾丟失,這就是他的功夫,他確確實實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你看他那麼自在,一百一十二歲還攀著樓梯爬樹,你看他的本事多大,身體靈活不亞於年輕人,耳沒有聾,眼沒有花。這是個老實人,他的根器好,根器是什麼?老實、聽話、真幹,這種人現在很難找。父母教孩子都不行,他都不老實、都不聽話。到哪裡去找?說老師去找一個學生,找個老實、聽話、真幹的學生,找不到。必須要這樣的人,他才會成就。不是這樣的人,很難,世智辯聰沒有用,不能成就。海賢二十歲出家,師父就看準了,這個徒弟有出息,將來會有大成就,就把最簡單、最殊勝的法門傳給他,「南無阿彌陀佛」,就這一句佛號,告訴他一直念下去,明白了不要亂說,不能說。他老人家記在心裡一輩子。他是不是明白?明白了,大徹大悟就明白了。所以我們在他光碟裡面,透露一句,偶然透露的,「我什麼都知道」,他說出這句話,那就是大徹大悟;不是大徹大悟,說這句話那是騙人,那是大妄語,大妄語要墮拔舌地獄,所以他真的什麼都知道。為什麼不能說?環境不許可。師父肯定是大徹大悟的人,要不然說不出這個話來;他怎麼這樣教他,知道他又能遵守?所以他如果出現在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他就是法身菩薩;他要是出現在唐朝盛世,惠能大師那個時代,他就是祖師;但是出現在今天這個時代,不可以,懂得佛法的人知道,不懂佛法的人瞧不起你。瞧不起好,你一生平平安安過日子。 所以智慧,利是利益,後頭真實之利,這個都是自性的德能、相好,我們把德能歸納在「真實之慧」,把相好歸納在「真實之利」。像海賢老和尚,身體健康,那就是利益,一般人在這個年頭不能動。你看他老人家往生的那一天,他是看到《僧讚僧》這本書三天之後往生,往生那一天他在菜園工作一天,整地、澆水、拔草,幹了一天,晚上往生,這是表演給我們看的。晚上要走了,還不休息一下,還不找幾個老朋友聊聊天,他沒有,他去幹他的活去了,到第二天早晨喊他,走了。 這個偈子裡頭很有味道,真實明,「真」是真實之際,「實」是真實利益,「明」是真實之慧,你看這三個字妙不妙?「可見極樂依正因果純一真實」,這個世界能不去嗎?這個世界還要留戀嗎?能往生極樂世界,是真正留戀這個世界,為什麼?你有本事,你到極樂世界,這裡可以常來,自由自在,沒障礙。你要不去極樂世界,這一輪迴,不知道,古人講的是五千劫,你沒辦法,你沒有能力,照顧不到。到極樂世界,立刻就可以回來,化身回來、分身回來,你的家親眷屬全都照顧到,這叫什麼?真正愛護家族,真正愛護親人。要往生極樂世界,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才能做到;要靠自己修行證得這個境界,很長很長的時間。 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又宋大慧禪師曰」,他說的這幾句話說得好:「只以此光宣妙法,是法即是此光明,不離是光說是法。」這個是法指真實法,真實法就是真實之際,真實之際就是真心,真實之際就是本體,哲學裡面所講的本體。我們舉比喻,是用電視機的屏幕。沒有打開頻道,你看到這個屏幕,屏幕一片光明,把這個比喻作本體,能生萬法,頻道一按下去就能生萬法;萬法不離本體,本體不離萬法,它各不相礙。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的,幫助我們建立信心,幫助我們把性德挖掘出來。「只以此光宣妙法」,這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這部《無量壽經》就是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說明書。「是法即是此光明」,是法,淨土法門,就是此光明。此光明,前面講的十二光,十二個名號都是形容阿彌陀佛,十二代表圓滿具足。阿彌陀佛有哪些智慧?這十二個名號就是代表,圓滿智慧。後面這一句,「不離是光說是法」。佛滅之後,歷代祖師,弘宗說法的這些大德,為我們講經說法,就包括海賢老和尚為我們現身表法,都沒有離開這光,這十二光統統具足,這個我們要懂得、要明白。 我們再看念老的註解,「是法,指真實法,即真實際也。不離是光說是法,智慧光明不二也。此光即真實慧也」,這意思我們剛才都說過。「只以此光宣妙法,乃惠以真實之利,亦即光中之妙用」,這十二光的妙用。「是故《讚佛偈》云:有量諸相蒙光曉。因此智慧光明之真實明,能開曉諸有中一切之相,亦指開曉一切諸有中之眾生。故云有量諸相蒙光曉」。這裡面含藏的意思,因此智慧真實明,真實的光明、真實的智慧,他能開示,他能曉了,諸有中一切之相就是萬法。能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個一切之相就是萬法。所以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之後,就是自性的真實明出現了,對於宇宙之間一切法統統都曉了,都明白了。也指開曉一切諸有中的眾生,能夠幫助一切眾生,誘導一切眾生,幫助他覺悟。 阿羅漢能幫助人小悟,菩薩能幫助人大悟,佛能幫助人大徹大悟。佛、菩薩、阿羅漢的身分,可以說是一個人,可以說是多人,他對小根性的人說小法,他是阿羅漢;他對大根性的人說大法,他是菩薩;他對大徹大悟差不多的時候,只差那麼一點了,他去幫助他開悟,那就是佛陀。所以一身、多身沒有一定,沒有定法,他面對一切眾生根性不相同,他的示現也不一樣。佛無有定法可說,佛無有法可說,佛也沒有一定的形相,千變萬化。所以《普門品》裡面觀世音菩薩現三十二應身、千手千眼,那都是表法的。千手千眼是表萬德萬能,表這個意思,德是你見到了,能是你伸出援手幫助眾生化解災難;頭上還有面孔,有三十二個面孔,代表三十二類的眾生,那是代表一切眾生,無量無邊眾生。這就說明,一身、多身是一不是二,一身就是無量身,無量身就是一身,完全在神通妙用。 智慧從哪裡來的?智慧本有的,自性裡頭本自具足的,能大師一句話說得好,「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外求法叫外道,決定是錯誤。心外沒有,你怎麼去求?你哪裡去求?心外全是生滅法,生滅法就是假的、就不是真的,真的不生不滅。哪一法不生不滅?自性不生不滅,自性之外的萬法統統是生滅法。所以《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所有相就是萬法、就是一切法,要知道它都是假相,都不是真的。所以菩薩應世,不會把這些假相當真,這就是他的高明處,他不迷。我們把假相當真,迷了;這一迷,自性的智慧德能全迷了,全不見了。不見還就罷了,它還起作用,起什麼作用?煩惱。煩惱跟智慧是一體,覺的時候起作用是智慧,迷的時候起作用是煩惱。所以煩惱也不能斷掉,煩惱斷掉智慧就沒有了;轉煩惱為菩提,要懂得轉變,妙就妙在這個地方。 這是告訴我們,古聖先賢教我們的方法絕對正確,「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為什麼?一門就是一切門。為什麼?他見性;只要見性,一切門就見到了。只要得定,就開智慧。讀書千遍,目的在得定,小孩也在得定。現在的小孩,從一出生睜開眼睛,他看到什麼?他看到電視機。稍稍大一點的,一、二歲了,就看到電腦,就玩電腦遊戲。那個裡頭什麼東西?殺盜淫妄,什麼玩意都有。那麼小,他就扎這個根,根深蒂固,以後怎麼辦?這不是小事,大事!底下一代、再下一代怎麼辦?方東美先生說得好,做不到。民主國家,台灣曾經有一度,政府在提倡恢復傳統文化,只喊口號,沒有真做。我有一天在老師家裡,遇到教育部三個官員向老師請教,政府提倡復興文化,請教老師要從哪裡做起?老師聽了,態度非常嚴肅,沒有笑容。沉默了五、六分鐘,大家都定下來,老師說方法有,首先台灣三家電視台關閉;第二個,台灣大概有幾十個無線電台,關閉;第三個,報紙雜誌停刊。這官員聽到了,老師,這做不到!老師就說,這些東西天天在破壞中國傳統文化,有這個,還能恢復嗎?現在這個世界,能辦得到的只有共產黨。他不是投票選出來的,不靠選票,真正下命令說這樣做,他能做得到,別人做不到。方老師說的話是不是真的?真話,一點都不假。你看看現在這些東西,從小孩到老人,全被迷了,多可怕!所以我們只有自己保護自己,不接觸它,跟它距離遠遠的。我們還利用它來講經教學,這好事情。這個實在講,也是方老師教給我的。他那時候指著電視給我,他說電視它沒有善惡,它是中性的,就看你怎麼用它,你要能用到講經教學,救世界;你要搞那娛樂節目這些東西,害世界,看你怎麼用。他跟我說,這是好東西,不是壞東西,希望我能用。那個時候,這都是成本太高,我們連作夢也不敢想。沒有想到,晚年還真用上了。我們用電視,今年十三年,用網路有二十多年,收的效果很大。現在聽說成本愈來愈低,愈來愈方便,效果也比過去提升,好事情。 文化水平大幅度的降低,將來讀書人可能沒有了。為什麼?現在是把賺錢放在第一位,讀書不賺錢,不賺錢不能誘惑人,那將來沒讀書人了。人都不讀聖賢書,這個世界會有大災難。災難怎麼來的?不善的念頭造成的;只有讀聖賢書,才能把不善的念頭化解。為什麼?你把它真搞清楚、真搞明白,就是我們經典裡說的這一點點你要真聽懂,就開悟了。這個世界萬法是假的不是真的,你只曉得這樁事情,你就不受干擾,你不受蒙蔽,全是假的,人間是假的,天上也是假的,十法界也是假的。遍虛空法界一切諸佛剎土,除了實報莊嚴土之外,統統是假的!假的放下就對了。你為什麼不肯放下?你知道得不透徹;知道透徹,給你你也不要,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徹底放下,妙,真妙!真有人聽幾次經,聽懂了,他真變樣子,連相貌都變了。佛經不能不讀!好像是瑞典一個漢學家,高本漢,我最欣賞他三句話,「正體字不能丟失,文言文不能斷掉,經書不能不讀」。這是聖賢人說的,這是真正開悟人說的,這個話能救中國傳統文化,能救全世界的災難。那些都是菩薩,外國也有,不僅在中國,外國有。這些菩薩在他們在世的時候說出這些話,多數人不重視。 我記得我第二次訪問倫敦,是二OO六年。我在倫敦大學,倫敦大學的漢學教得不錯,他們的教授、同學,我們舉行一個交流。我就提出這個問題問同學,我說湯恩比說的,「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你們相不相信?這些同學聽了之後對著我笑,不說話。我等了好半天,都沒有人講話,我就提第二句,我說難道湯恩比博士講錯了?他們也不答覆我,對著我傻笑。逼著我沒有辦法,最後我告訴他們,我說如果你們把這個話來問我,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他的話沒有說錯。你們為什麼不敢說話?我明白,我看出來了,不敢說話是因為你懷疑,你不敢說他說得對。怎麼懷疑?如果中國那麼好,為什麼中國人不要?這個我也懷疑,中國人自己要才對,為什麼他們也不要,還到外國來學,這麼多留學生來學?我說這是一個原因,你們有懷疑。第二個,湯恩比名氣太大,不敢反對。他們就笑起來了。我說原因,你們不了解中國最近兩百年的歷史,如果你了解,你會跟湯恩比博士一樣。湯恩比博士對中國近代史、古時候中國歷史,他非常清楚,比中國人還要深入,非常難得,我們佩服到極處,一點都沒講錯。最近這一、二年,好像漢學,就是中國古文,中國的漢字、文言文,在國外逐漸有人在談這個問題,好現象。還有不少地方都想辦漢學院,馬來西亞有,印尼也有。有些朋友來找我,問我應該怎麼辦。漢學的目的是什麼?是把中國傳統文化復興起來。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是主流。三教九流,這三教是儒釋道,這主流。過去沒有人說,最近這幾年說的人愈來愈多,還有些人真想學,非常難得。 保存傳統文化頭一個,第一樁大事就是典籍,這些經典不能丟失掉。好在乾隆皇帝,他在任的時候做大規模的整理、審定,哪些該保留的,哪些可以剔除的,國家不保留它,編成《四庫全書》。乾隆自己喜歡這東西,想讀的東西編成一套《四庫薈要》,《薈要》的分量是《全書》的三分之一。這兩套東西是國寶,是中國老祖宗、古聖先賢留給後代、留給整個地球人類無比的瑰寶,真的是寶。這些東西你要是學了,只學個少分,你得到的好處,身心健康,法喜充滿。《論語》頭一句話就說道:「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個悅就是佛家講的法喜,那個快樂不是從外頭來的,內心裡頭生出來的,智慧,智慧冒出來歡喜,那是精神的養分,比物質的養分還重要。你看,個人得到的,家庭一定美滿,家和萬事興,事業一定順利,社會一定安定,國家一定富強,世界一定和平,你說這個寶還得了!它能真正幫助你做到,所以湯恩比博士選中了。誰幹,誰就領導全世界,是真的,一點都不假。 中國人對這個喪失信心,是因為這一百五十年來,由於清朝晚年的腐敗,讓許許多多讀書人喪失民族自信心,崇洋媚外,這麼造成的。不是古人有問題,是我們現在人自己出了問題,對古人就不尊重,不尊重就學不到東西。精神的糧食,聖賢的典籍,你要想去接觸它、學它,最重要的,第一個就是真誠心,第二個就是恭敬心。沒有真誠、沒有恭敬,孔子來教你都沒用處,這個太重要了。 現在問題來了,《四庫全書》、《薈要》,我想大概不會失傳了,台灣商務印書館跟世界書局印的分量不少,我跟它買《四庫全書》一百一十二套,世界書局的《薈要》我買了三百二十套,分送給全世界大學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去收藏,我相信整個世界有災難也不會完全毀掉,總還有一些留下來。現在第二個問題,要是沒有能夠讀的人,沒有講的人,沒有人把它翻譯成白話文,這個東西還是不起作用,救不了世界。現在接著擺在面前最嚴重的問題,如何培養一批喜歡傳統文化的年輕人,我們要全心全力幫助他、照顧他,讓他在物質生活沒有後顧之憂,能吃得飽、穿得暖,有小房子可以遮蔽風雨,就可以安心去讀這個書。所以我們就想到漢學院,真正的漢學院,完全用古老的教材《四庫全書》,用古老的教學理念,用古老教學的方法,沒有新東西,完全是舊的,我們來做實驗。不通過實驗,人家不相信;必須通過實驗,能找到三、五十個人,做五年實驗,用這古老方法。實驗成功了,大家信心就有了,才能向全世界推展,大學正式成立漢學院,這個漢學院完全用古老的,古老的教材、古老的教學法、古老的教學理念,古跟今結合起來,古不妨礙今,今也不妨礙古,反而有互補,今之不足古人來補,古之不足現在來補,好!它不障礙,活學活用。 文言文,世界上有許多專門研究中國文字的漢學家,沒有一個不稱讚,這個東西好。希望二、三十年之後,文言文是全世界通用的文言;語言沒有關係,不一樣沒有關係,寫出來的文字是一樣的。這樣什麼?這可以造成世界大同。這個方法不是我想出來的,也是湯恩比博士想出來。我猜想,他大概是看到中國古時候的夏商周,夏商周的統一是文化統一。那個時候諸侯國,你看周朝的時候八百諸侯,就是八百多個小國家,現在的方言就是人家的國語,不同的國家語言不同,但是文字同,寫成文字統統是一致,小篆。所以他就想到,如果中國漢字文言文變成世界的文言,全世界就統一。這個統一什麼?第一個好事,化解國際戰爭,第三次世界大戰永遠不會爆發。實際上,這也就是他談話的目標,他最擔心的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他自己本身經歷過兩次大戰,他說這第三次大戰,因為發明核武、生化武器,這個戰爭打不得,這個戰爭要是真打起來的話,就是人類走向最愚蠢的行為,集體自殺。這個戰爭沒有勝負,同歸於盡,所以非常可怕。晚年念念都是想這個問題,怎麼樣能化解這種戰爭。所以就想到世界國家,不像這聯合國,聯合國沒有權,世界國家。所以就像夏商周那樣的,世界上這麼多國家,政治是分立的,不是政治統一,不是武力統一,不是經濟貿易統一,也不是科學技術統一,文化統一。什麼文化最好?中國文化最好,他講是東亞,東亞文化是以中國文化為主體、為核心,還有三個衛星文化,這三個衛星就是韓國、日本、越南,所以他說這四個國家合起來就能領導全世界。這是他的話,說得好,是真的不是假的。實際上,任何一個國家,它真的明白了,有這個條件。 我早年在新加坡,我是離開太早,那是時勢逼著我不能不離開,如果我在那裡要是住到現在這十幾年,我一定有機會跟李光耀見面,我就會把這個問題告訴他。新加坡是城市國家,一個國家就是一個城市,在這一個城市裡頭把中國傳統文化興旺起來,做為一個實驗點,那不就等於像夏商周一樣嗎?雖然是小國,可是是周天子,文化是整個世界所有城市的榜樣,大家都來向你學習。不在乎國土大小,在乎文化道德水平的高低,你真正做到了,人家不能不佩服,不能不向你學習。一定要把功利轉變成道德,用什麼?用教育。教育裡頭最重要的教育,要知道,是宗教教育。歐洲能夠綿延這麼多年,靠宗教。中國幾千年教育,靠儒釋道。所以他說得好,宗教,人類的歷史是先有宗教、後有文化,文化是從宗教裡面產生的,宗教是文化的根,如果宗教沒有了,他說這個文化頂多兩百年就會消失。所以宗教要團結。我們在新加坡團結九個宗教,我們是沒有財力、沒有能力,為什麼?宗教必須在一起活動。新加坡是很有這個條件的,國家建一棟大樓,不要搞賭場,這棟大樓做什麼?宗教活動中心。它現在有十個宗教,有個五、六層大樓就行,宗教信徒多的可以佔一層,還有信徒少的,兩個宗教在一層,我相信有六層樓大概就差不多,就夠了,一個大樓有三、四千平方米就夠用,讓宗教天天見面,在一起辦公,在一起研究教義,在一起活動。我要是有能力,我會建一棟大樓送給他們。新加坡的房地產太貴,寸土寸金。我在澳洲就建立一個道場送給澳洲圖文巴這個城市,他們宗教活動中心,這用一個城市來帶頭,做一個榜樣,做一個實驗點。六月我訪問英國,在英國他們也特地給我安排一場跟宗教領袖們見面,一共有十一個宗教,有政府官員、駐英國的大使參加這次會議,很好,我看到很歡喜。團結宗教能夠幫助化解衝突,能夠幫助世界,促進世界永久和平。 宗教要教學。我們現在是佛教淨土宗教學,天天不中斷。每個宗教都每天在講,播出去,用電台播出去,全世界可以收看,這個成本很低,收的效果太大了。每個宗教培養幾個好的老師,有德行、有學問,對於教義很通達,講得清楚、講得明白,全世界人都在收聽。不可以自讚毀他,我們提倡每個宗教都第一,每個宗教的神都是第一,「眾神一體,宗教一家,平等對待,和睦相處」,我用這十六個字。現在慢慢的,談這個問題愈來愈多了,好事情,希望在最近幾年當中能夠落實。有一個榜樣,大家就會辦。不要搞自己的道場,搞整個的,宗教都應該在宗教活動中心來舉辦,這樣讓大家真正看到宗教對社會產生的效果,宗教對國家、對全世界帶來的真正安定和諧。它是搞文化,會得到大眾的歡迎,我相信不會再說宗教是迷信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