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化 感谢万维博客“远方的孤独”首先提出了这个命题:“去中国化”。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很多不同的反响。很显然,一个话题之所以热门,没有别的,只意味着大家感到有兴趣。比如我就是很感兴趣的一个。今天看到远方和特有理二博在特有理《去啥化不重要,去啥和怎么去才重要》博文后的一段对话,兴趣更大,忍不住写下这一篇。 远方在留言中首先表示,“ 我专门写了,也解释多次,我说的中国化不是中国文化,我甚至表达多次中国文化是个胡编出来的东西。 ”这让我也糊涂了,如果中国化不代表去中国文化,那么去的是什么?还是特有理直率,他一语道破:“中国文化是代表中国的核心本质。如果代表中国的不是中国文化,到底去什么你就根本没说清楚没说明白。而且,其他人谈了半天中国文化不是成了瞎起哄嘛。” 我理解,远方博当初提出的“去中国化”概念,只是一个不成熟的框架。至于里面究竟包含什么,还没来得及细细理清。这很正常。人在灵感来的时候,往往就是一个火花。火花不等于熊熊大火,但很重要,没有它就没有接下来的山火。 下面我想着重讨论,什么是中国化,中国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去中国化到底去什么,有没有必要和可能? 什么是中国化?中国化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但不论装什么,一定同中国有关。比如中国的人种特点,思维方式,价值体系,审美标准,生活习惯,社会习俗,语言,交流方式,以及一切保留下来的传统典籍。等等。这个清单一列出来,马上就会发现,这不就是文化吗?所以,很难划一条红线,把中国化与中国文化分割开来。或者这样理解,中国化是远方博设想的一个巨大的思想范畴,里面包含着中国文化,但又超出这个文化。具体是什么,可以留出想象空间不断往里填充。但不可否认,中国文化将是主体。 想到这里,大家就自由了。接下去的讨论,可以谈中国文化,也可以超出中国文化,当然追根究底离不开中国文化。可以涉及的内容很多很多,不受限制。思想的死敌就是限制。凡是有限制的地方,一概没有思想,只有行政命令。 既然有了宽松的环境谈论去中国化,下面的问题自然是,去什么?正如特博所说,去啥和怎么去才重要。 凡是提出去中国化的人,无疑都看到了历史大趋势。因为中国历史几千年,不变化是不可能的。2021年的今天,还有几个说话用古音,写文章用文言文的中国人?消失了,去掉了。万物的发展规律遵循的都是变,不变等于死亡。变的含义中,肯定包括清除一些东西,吸收一些东西,新陈代谢。所以,讨论去中国化是顺应规律,坚守中国化,则是违反规律。对去中国化心惊肉跳的朋友,完全可以放松一点。 说到去,去啥呢?首先要去掉祖传下来最违反人性,最阻碍人的发展也就是社会发展的东西。中国化里有没有?有。不但有,而且还把这种东西当作法宝和命根子。那么,这种东西是什么呢?正是中国文化赖以构建的基本价值。 中国文化的基础,统统建立在维护帝王统治的法家和儒家价值上。这个价值万变不离其宗,即用教化民众来建立牢固的上尊下卑的等级制度。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法家的“弱民贱民”,不约而同都出于这一宗旨。穷尽中国古籍经典,如果有人还能发现比这更高级的基本价值,我立刻拜他为师,认错认罚。别告诉我什么“中庸之道”,“与人为善”,都是唬人的把戏。 抄一段陈寅恪大师一针见血的针砭:“中国人的进步,其实目标很低:你是人,我也是!然而,就是这最低的努力,都要耗费几千年还是一直在努力之中。经常时不时弄成:我,是人上人,你们都不是人!谁能服?几千年,其实都在为一个是人不是人的问题而纠结。悲乎!” 我在二十年前写的《妈妈的遗产》里也说过: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中国从古到今,没有一种文化或思想把普通的个人当成优先尊重的价值和对象。古代伦理以帝王为牧,百姓为羊,最高地位的人不过是家奴。照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普通人被当作生产力,地位与牛马也差不多。毛泽东的阶级斗争理论把一部分人当成力量,另一部分人当成被力量消灭的对象。为世界革命的胜利不在乎牺牲三亿人。在“三个代表”理论下,人还是生产力,有价值的人只限于“先进”的生产力。 既然你连人都不是,那么,欺骗你,迫害你,凌辱你,做掉你,对我而言,根本没有任何道德障碍,任性而自由。这种价值下的中国,早已不是人间,而是炼狱!鲁迅看出中国文化“吃人”,柏杨看出中国文化“酱缸”,一点都不值得惊奇。 写到这里,我不由感到心内流血般的疼痛。不知为什么,已经被中国文化教化了大半辈子,竟然还没有麻木?或许,还是鲁迅的药方灵验,熟睡别醒来,或者装作一只醉虾。 其实我们的前人已经做了大量去中国化的尝试,比如“西学为用”,洋务运动,改革开放。不过皆治标不治本。最超前的可能是《河殇》,主张黄色文明向蓝色文明开放。不过无疾而终。直到2021的此刻,我又看到了一次曙光。有人说,大瘟疫之后一般都有大觉醒,是吗? 2021-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