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名校毕业,美国名校博士,才华横溢,本应有个美好前程的涂序新老师刚刚当了三个月海归,便于9月17日在任职的浙江大学“因病不幸坠楼去世”,终年32岁。消息令人震惊,令人哀叹,令人愤懑。人们想问个为什么?到底是什么力量把他推下了大楼? 涂博士跳楼自杀前留写下的6页遗书披露了一些内情。在遗书中,他痛斥“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据说,自杀前6天,他刚提交了申报副教授职称的相关材料。 相信还会有更多内幕细节有待披露,让人能够理解这桩离奇的自杀案。但是,涂序新一月份和浙江大学联系,三月份到校面试,六月便回国任职,而回国的条件竟然是对方的“口头承诺”。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太草率从事。他在遗书中也透露了自己对困难估计不足:“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 他的大学同学回忆他的为人时说,“如果他觉得他有道理,他是绝对不会低头的。” 一个“自以为是”,满怀抱负的年轻学者在“残酷、无信、无情”的现实面前碰了壁,竟然抛弃妻儿老小,一死了之,不能不让人感到此人做事的轻率不负责任。国内国外大学、研究机构多的是,一条路走不通,为什么不能试着换一条路走走?涂博士,我不说你太自私,你是真糊涂啊! 要说学术圈“残酷、无情。”恐怕国内国外都差不多,国外教授为了获得终身教授头衔,也是受尽煎熬。一位朋友一直在为在Top journal 上发文章而苦恼不已,为此几乎完全牺牲了自己的休闲娱乐,甚至家庭,到现在还不知道能不能顺利通过 Tenure review。硬性标准摆在那里,人情因素不能说一点儿没有,但是很少,特别是名牌大学,三年审查,五六年成果达不到标准就得走人,几乎没有话可讲。但是,“无信”这个特点恐怕只有国内学术圈所独有了。这和国内高校最近一些年急功近利的浮躁学风恐怕有很大关系。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此后,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随后教育部公布了34所被列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名单,浙江大学赫然榜上有名。 这个“985工程”和前几年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一样,动机和出发点都非常好,但是,它体现了中国学术机构一切以长官意志为指针,而不是按照学术规律办事的特色,仍然是一种计划经济的产物。一声令下,全国突然掀起了一个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大跃进运动,声势巍为壮观。有雄厚的国家财政作后盾,榜上有名的大学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纷纷以“重金”面向全球招揽人才。浙江大学制定的“1311计划”内容包括100位大师,300位核心人才,100个创新团队,1000个学术骨干。所需经费以亿万计算。它的“成果”之一大概就是弥漫全国知识界的浮躁和腐败风气;世界上恐怕没有一所知名大学是在这样的宏伟“战略规划”下诞生的。 一个浙江大学就想弄来100位“大师”,全国34所大学起码得有3400位大师,那还能叫啥大师? 把那些现有的所谓的“大师”拿出来晒晒,看看有多少够得上真正的大师标准?据媒体报道,浙大在紫金校区的教师宿舍区里,为这些“大师”预留着近百套没有出售和分配的住宅,而涂序新这样初出茅庐的年轻老师是无缘享用的。凭涂序新的教育背景和天赋,他倒真正有潜力成为大师,可惜浙江大学没有提供大师生长的土壤,而让其过早夭折了。当然也可能是因为这棵苗先天发育不良,过于脆弱,经不起风雨打击。 光有大师还不够,还得有成果才算数。于是,造“成果” ,凑“成果”运动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浙江大学副教授贺海波就是这样的“杰出人才”。这个未来的“大师”级人才东窗事发前共计发表8篇假论文,都存在剽窃、抄袭原博士生导师实验数据,以及一稿两投、部分图表数据张冠李戴、重复发表、擅署他人名字、擅自标注基金资助、捏造知名专家帮助修改英语等严重学术不端行为。8篇假论文可能都已经算做浙江大学的学术“成果”了。真不知道这样滥竽充数的“学术成果” 还有多少。 另据报道,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最近在 “国庆60周年成果发布会”上称:“中国高校按科技论文数排序,自2004年以来,科研能力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 哇赛!“成果”果然辉煌!要是论文抄来抄去,抄出论文数量排世界第一也不是不可能的。只是浪费那么多时间、精力、人力、物力抄来抄去又有什么意义呢?人“无信”不立,一所高校也一样,最好先把学术腐败的毒瘤挖下再谈什么创世界一流大学也不迟,否则一切都是瞎扯,只会给世人留下笑柄。为此挥霍浪费纳税人的血汗钱,更是犯罪。 国内的学术环境恶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竞争日益激烈,人际关系越来越紧张,知识分子中的种种恶习暴露得越来越充分。门户之见,学霸当道,官本位体系,关系学,可能都会使得像涂序新这样满怀抱负,却毫无公关能力的书生一下子不适应,产生强烈的失望挫折之感,并因此走上不归路。中美学术环境不可同日而语,就目前情况看,像涂序新这样的学者可能留在国外比较好。起码也要等到作出一定成绩以后再回国不迟。仅凭着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是不行的,血遇到严酷的环境是会慢慢变冷的。我想,对涂博士这样的知识精英来说,经济上暂时的困窘不一定是导致他的抑郁症的真正原因,他的痛苦是一种精神上的痛苦,是在国内学术圈“残酷、无信、无情”重击下一时无法解脱的绝望。但是,我要再说一句,他这样轻率赴死绝对不值得,他还有很多条路可供选择。 物伤其类,兔死狐悲。涂博士的死让我想起自己认识的一些海归朋友,当初都是以学科带头人,直接带博士的正教授引进的,但是,回国没几年就被排挤走了,不得不二次出国,宁肯在这里开店,打零工,吃劳保,也不愿再回到那个可怕的圈子里去。想到这里,我突然担心起一位朋友来,他今年刚刚回到国内任教,恰好也在杭州,走了以后一直没有消息。于是赶紧写了一封邮件,向他问安。感谢上帝!刚刚得到消息,他在那里一切都好,学生、同事、领导都很尊重他。他的待遇,如二十万年薪,五十万住房补助,半年时间在加拿大远距离授课等是清清楚楚写在合同中的。只是因为他持有加拿大护照,有些福利他不能享受。我真切地希望接受他的那所大学信守诺言,给他提供一个比较好的生活和学术环境。我向全能的上帝祈祷,保护我的朋友。 斯人已逝,不能复生。据说涂序新事件已由浙大上报教育部。唯愿这个不该发生的悲剧能使有关方各猛醒,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避免同样的悲剧再次发生。愿涂博士安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