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安心
随着涌动的出国潮, 被卷挟到美国快十八年了. 人生能有几个十八年? 这些年里, 经历过自己人生的许多极致, 感受着不同的自然与人文濡染. 该倾诉, 抒发,阐述, 抨击, 指责, 悔悟的很多, 简直是罄竹难书. 家人朋友一定还记得我刚来时曾在信里跟他们说过, 除了结婚, 吃荤外, 我们过着跟出家人差不多的生活. 在这样一个本不属于我们, 但又在精神和物质上极具诱惑的地方生活, 很无奈, 很磨炼, 很挑战, 很修行. 十几年光阴荏苒, 有些感觉变了, 有些感觉更强烈, 到如今,不知该羡慕故乡的亲情友情环绕, 聚会宴席常有, 关系人脉活泛, 生活样样方便, 还是调侃我们处身清洁环境, 有车有房有事干, 出门上学上班, 人情关系冷淡, 事事从头学起, 没少上当受骗, 熬到有些经验, 已近夕阳唱晚.
九四年春节前第一次回国探亲, 六七级大风卷着漫天黄土算是故乡的见面礼, 家人借了车从机场把我们接回去, 北京街上被风刮起来的只是碎纸, 残留的一点树枝草棍儿, 昭示着这里的生活还很节俭. 洗尘的家宴上有家人老早备下的冷冻鱼, 虾, 肉. 他们为很多副食品不再凭票证供应而欣喜, 我心里很觉他们可怜. 次年, 公婆第一次赴美探亲, 特意让我们为他们在超市里录像, 说是回去让大家都开开眼, 看美国的超市有多繁华气派. 九九年夏天第二次回国, 家人有了自己的车, 难耐的暑热也挡不住亲友们的盛情好客, 餐馆, 酒店, 饭庄, 戏园, 冷冻改成生猛, 直吃到肠胃不胜负荷, 靠药支撑到返程. 副食店已纷纷改成超市, 商品的种类和超市的规模一个赛一个. 记起几年前第一次回国那个风天, 如今街上, 不刮风时证明生活富裕了的白色垃圾也挺显眼. 从这以后, 每隔一年回一次国, 每回一次国不仅增几分荣耀, 也会生少许失落. 以前繁华但零乱拥挤的大街, 现在依然繁华但规整有序且颇有现代气息; 以前局促的住房, 不便的交通, 单调的饮食代之以人人都在谈买车, 置房, 送孩子出国留学, 长假期间外出旅游; 以前回国大小礼品几乎使行李超重, 现在每次临返美前, 亲友们都会问想带些什么, 思来想去, 想带诱人的各式豆制品, 令人垂涎的丰富小吃, 方便价廉的家用小百货, 样式, 做工,质料不俗的衣装, 只能意会的京味和各式传说,--- --- 太多了, 想把整个超市搬走, 想把他乡故乡揉成一个. 见我们这么留恋不舍, 亲友们以为我们那里生活很苦, 流着泪说: 哪也不如家好. 回来吧!
回来, 话好说, 可这两个字的分量有多重, 局外人没称过. 当初,自由发达, 清洁富裕的传说使多少人趋之若骛, 有幸或不幸, 我们也加入了这一族. 国内与我们同一年代的人们, 有的下岗, 有的发达, 多数人都在尽己所能, 为社会也为自己的家. 多数家都过得挺潇洒. 不用花太多钱, 外来的民工把脏活累活全包下. 城里人的日子确实比我们舒服多了. 也许是怕新的挑战, 也许是还想留住做为游子的一点尊严, 还可能是更看重这里的教育资源, 唯一最珍惜的倒是事事都需自己动手, 动脑, 摸索, 承受. 有时觉得很累, 但又觉得精神上值得安慰的是, 找到做为人的一种自持, 自律, 自强, 自为的境界.
谁不知道无论走到天涯海角, 还是那生养你的家好. 掂一掂, 量一量, 十几年里, 得多还是失多, 这可没有什么公式计算. 曾经历过大喜大悲: 在经历了十几年的企盼, 将要绝望时, 惊喜地始为人母, 可是上天却给我为人女的历史划了句号, 说不出有多悔恨没能在母亲病重时侍奉床边哪怕一天, 更觉对不起她的养育之恩是家人迟迟不说直到后事办完. 电话那一边尽量平静地告之这是慈母的遗愿, 电话这边已因母亲为儿女思前虑后至死而哽咽泪干. 隔着太平洋, 呼喊着上苍, 请在另一个世界让母亲得到幸福, 女儿会象您那样善待他人, 直到有一天也去另一个世界和您相见. 这段惨痛的人生经历启示: 人生在世, 得无常, 失无常, 得失常. 象当年出国潮, 留学热搅动着一颗颗不甘平庸的心一样, 回国潮和海归热再一次使多少飘流在外的炎黄子孙心潮澎湃. 不能说未为所动, 心里的天平也反复衡量过, 说到底, 随着年龄阅历增加, 顾虑也越来越多. 依我们出国前的基础, 没人能想象出国后我们在精神, 体力, 经济上, 曾经历过多深, 多重的挫折. 回过头去才悟出, 那些都是游子的必修课. 十几年来, 我们不仅一直有躲避或溶入的挣扎, 也见证着同胞们的荣辱起落. 如果再年轻十岁, 还敢拍着胸脯说: 输赢都不是结果. 现在,毕竟已过知天命, 抚着伤疤, 追惜往事, 自问千百次, 到底要不要重新来过? 任何一个新抉择都既有过关斩将的诱惑, 也须面对走麦城的定夺. 自忖自己只是人生大舞台上的小角色, 随着剧情深入, 角色有广大的空间需要揣摩, 探索. 自知自己身价不高, 积蓄不多, 来年不长,只需一个可安身立命的窝. 经常自我安慰, 既然已适应了清静寂寞, 何必要去扬短避常, 和虎虎有生的新一代弄潮儿争角色, 何况多年的力练打磨让我们比起外国人也不逊色, 祖国的崛起使游子们脸上增光, 利用十几年的积累, 留在海外也有许多事可做. 只是乡愁难解, 亲情难舍. 好在不会再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之天分地隔, 只需把积蓄交给航空公司, 供我们在太平洋上来往穿梭. 过段时日, 就给自己放个假, 与亲友重温共剪西窗烛之乐, 聊解离乡后积聚的心灵和情感饥渴. 文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让炎黄子孙可以活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传承中华文明的精华, 吸收人类进步的营养, 播撒和平的种子, 让余年不再虚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