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是这样找来的吗? ——从西点军校华裔女生说起
作者:亦风
前一阵子,国内外的华文媒体很手舞足蹈了一气,有两大理由致使他们荷尔蒙升高——第一是,据说在西点军校有一个华裔女生,毕业考试得了第一名(不知道美国别的学校为什么从来没有毕业考试第一名第二名的排名?),又据说这是一百多年来头一回由华裔学生得第一名。第二是据说哈佛大学的一个华裔女生作了学生总会的主席,也据说此乃哈佛校史上370年中,华裔学生做学生总会主席的头一遭。于是中国媒体就兴奋得要命,几乎夜不能寐,等不到天亮就不遗余力地大肆喧哗,似乎这是中国强盛起来的标志,中国人的肚子从此腆起来了!且不论这两条新闻的真实性,单看新闻媒体好像打了鸡血似的激动,就叫人觉得莫名地悲哀——那两个女生和中国大陆真的有什么关系吗?她们的“成功”真的标志着中华民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强盛了?
对于这种兴奋和自鸣得意,我向来是不敢苟同的。就像当年,女排拿了个冠军,全国人民激动不已,“振兴中华”的口号也喊出来了,好像振兴中华的关键,就在于女排是否赢了那场排球,好像赢了那场排球,中国就进入了世界强国之林!那么后来,女排又输球了,“振兴中华”的口号该怎么改呢?我们的国运又因此而衰败了吗?我还记得许海峰在奥运会上一枪打了个“零的突破”,举国欢腾,许海峰立马成了民族英雄。我一直就纳闷:体育上拿几个金牌,至于提到“振兴中华”的高度吗?至于把本是健体强身或者竞赛游戏的事,生生提高到国家民族的尊严或者国力强盛与否的高度吗?照那个逻辑说,建国之后,咱中国的乒乓球从来就是综合实力世界第一,可是咱们的综合国力可从来没有达到过世界第一,咱们一直自称第三世界,被国际社会划到发展中国家——也就是穷国家。在美国,优秀运动员很多,没见过美国人为得了个奥运冠军举国欢庆,也没有哪个人由此喊出“振兴美国”的口号,乔丹那样的明星,更多的是具有商业意义,大约最多只是令球迷们欢呼而已。为什么咱们中国人会把体育比赛这种很不起眼的事,看成不得了的发扬国光的荣耀?
同样的事,也发生在科学界。似乎中国人有相当严重的“诺贝尔”情结。遍寻中国,找不到“诺贝尔奖”得主,很少有人去考证为什么我们不出“诺贝尔”奖得主这个量级科学家的原因,倒是有不少人挖空心思、掘地三尺,从那已经获奖的“诺贝尔”们的祖缘上,找到了我们终于可以腆一腆肚子的理由——丁肇中、李政道、杨振宁、朱隶文,他们的血管里都留着中国人的血!这一惊喜发现,使我们自得了好几十年。没有人指出来他们都不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也没有人设想他们如果当年回到中国大陆,是否还有可能取得如此成就。尽管某些人费尽心机回避真实和本质问题,但事实却铁面无私:他们与中国大陆几乎没有任何关系。那么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用这些与我们几乎不相干的人,来作为我们自信自得的依据呢?难道我们那么缺少自信,以至于“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后来,文化界也害了单相思一样地患上“诺贝尔”和“奥斯卡”综合征,时不时地,传出某中国大陆名作家被推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还有某中国大陆著名文学家毅然决然拒绝了既定要颁发给他的“诺贝尔”文学奖,另有舆论说“诺贝尔”评奖之所以不给中国人,是因为跟中国人在历史上有过结,佐证就是“诺贝尔”基金的设立者曾经有一个女朋友,被一个数学家抢走了,于是“诺贝尔”奖就不设数学奖。我无法考证其真伪,但很是怀疑。事实上,华人作家中,除了那个中了六合彩般真的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是在大陆却因为政治原因不被人提起的高行健(此人旅居法国,《灵山》大约也是在国外写的),其余的都是空穴来风,一切都不过是一种酸酸的自慰。而电影界,则整年有人喊“冲击奥斯卡”,公开说明“我这是和国际接轨,迎合好莱坞口味的电影”,结果呢,他们用最好的班底,花的钱动辄几千万甚至几个亿,拍出来的电影,故事和人物支离破碎,不知所云。虽然中国人不爱看,可外国人对故事看不懂,但片中的人物飞来飞去却是看着新鲜,于是就客气地说:“very good!”对于这类神秘又“神圣”的电影,多数中国人还是头脑清醒的,尖刻一些的人认为导演神志不健全,不要说“奥斯卡”了,简直就是“懊丧看”那部电影!但是,当年在《茶馆》里,小刘麻子说:“人家沈处长说了:‘蒿(好)!’你看看人家,‘蒿(好)!’多带劲!”于是今天也有人说:人家美国人说了:“歪瑞古得(很好)!咱今年不行,明年再来呀!明年不行,还有后年。屡战屡败,冲击奥斯卡,这也叫为国增光。”殊不知,美国人再怎么说你“歪瑞古得”,到真刀真枪评“奥斯卡”奖的时候,人家可没有把奥斯卡小金人“歪瑞古得”给你。其实人家也不傻,就像美国人见了你就说你英语“歪瑞古得”,那是因为人家不把你和他们放在一个水平上比。但是,就是有那么些中国人,不知是弱智还是缺乏自信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总是试图从这些很不说明问题的问题上寻找民族自信,还自说自话地以为我们已经真的全方位“歪瑞古得”了。万幸电影界比较“争气”的是,终于有一个叫李安的华裔导演,他的作品先后两次得了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奖和导演奖),中国人的脑袋再一次热了,那可是某些著名中国大陆导演垂涎多年,始终连味儿都闻不上的!这回报界更加有理由兴奋不已——和那些科学家一样,李安的血管里流着中国人的血,于是我们又可以腆一腆中国人的肚子了,虽然那李安是地道的台湾导演,虽然台湾的独立正闹得欢,暂且不去管它了。我心里嘀咕:轮得着咱们乐吗?
这不能不叫我想起著名的阿Q。
阿Q有一些名言:“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我们祖上的毛是真金的!”阿Q是从来不需要认真考证自己的祖上是谁,也不需要认真考证真实的历史,他只要认定“比你阔”和“毛是真金的”就可以了,并且一口咬定是自己的祖上,不管那“祖上”是否承认自己这个多少世之后的“曾曾曾孙子”。阿Q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赵太爷看不起自己,假洋鬼子对自己抬手就挥哭丧棒,王胡和小D也敢轻贱自己,连吴妈和尼姑也看自己不上、要骂自己“断子绝孙”,这挨了打、受了气的阿Q,只能用“儿子打老子”和“我们祖上”来安慰自己。现如今,中国人倒是进步了,不再骂“蛮夷”,不再喋喋不休地说四大发明,也不再考证“其实足球发源于唐朝宫廷的女子藤球”——据某些人考证,此球武则天还踢得很好,并因此被皇上看中——今天的中国人聪明多了,既不考证史料,也不再当祥林嫂,改为像举人老爷那样排“转折亲”,这便是知识分子的变通之聪慧。我不想再挖祖坟一样地给这种人寻找“祖上”,于现实,除了悲哀,别无意义。我本人也无心与他们攀“转折亲”。而斥责痛骂的事,鲁迅先生做得比我好,但是几十年了,阿Q们不仅没有断子绝孙,反而子孙繁茂,我自然没有信心骂得比鲁迅先生更加有效。
但是,我还是想指出,阿Q们之所以这样,并且在今天“与时俱进”地发扬光大阿Q的衣钵,实在是有它的原因。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强烈的自卑,强烈的崇洋媚外,甚至到了失去自我、唯洋人为是的地步。做北大的学生会主席,自然不能与做哈佛大学的学生会主席相比,拍了中国人爱看的电影,远不如拍一部叫洋人偶尔客气地说一句“歪瑞古得”的电影彰显身份。费尽心思东拽西拉,能刮得上边儿的,就这样在无形中使中国人民从精神上站起来了,肚子趾高气扬地腆起来了。实在沾不上边儿的,就去排“转折亲”,管你是国民党后裔,或者是早年的南洋华侨后代,还是早已移民美国三五代以上的华裔,不管你是不是以中国大陆为祖国,咱们是坚决以你为亲人,只要你能使我们由于自卑而发虚的肚子腆起来,你承不承认我们没关系,即使你用屁股对着我们,我们仍然是你痴心不改的父老乡亲!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到了需要用这种强心针来支撑自己的地步,不能不说是极大的悲哀。好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和地位,不是由它自身的价值决定的,却要通过洋人放下雪茄之后,漫不经心地点个头,方可得到标定,那双膝,显然是跟阿Q一样,“自然而然的宽松,便跪了下去了。”再看看我们对于体育金牌的兴奋,好像一个人处处受人欺压,处处不如人,忽然有一天,发现自己长了六根指头,而大多数人只有五根手指!于是就兴奋:今天我终于比你强了!这是典型的弱者心态。
我无法不指责中国的媒体,却又无法单单指责媒体,这不是一个人的病,也不是小范围的疫病。我希望的是,有一天,咱们能自信起来。自信心,并不是都必须作了比尔•盖茨之后才有,自信和自尊,也不专属于王公贵族,不专属于世界强国和强势民族。少一些虚荣,少一些好大喜功,多一些踏实和豁达,自尊就会有,自信就会有。
千万记住:“祖上”为你增不了多少光,“转折亲”不会给你带来任何真实的荣耀,而热脸贴人家冷屁股的事,就更加颜面扫地,万不可再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