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百合
记得一位国内来的留学生,苦熬了几度春秋寒窗,终于找到工作时,竟独自跑到河边,挥洒一腔的辛酸泪。正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留学生活之苦可见一斑,而有人更痛惜的感叹:留学这几年,辛苦似同慢性自杀,起码透支了20年的生命。真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还是古人说得好,“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话虽然陈旧了点儿,但拿到学位,结婚成家、找工作、买车子、房子,终于从拼搏人生阶段,步入了享受人生阶段,踌躇满志。这些似乎都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当然无可厚非。然而静思细想,这只不过是漫漫人生中的一段小插曲而已。
常言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君不见人生沧桑多磨难,谁能免得了遭遇生老病死,亲爱别离,怨憎聚会、苦求不得等等诸般苦涩滋味。再加上难以预料的天灾人祸,即使定居生活在地球上最美丽、最富饶、最自由的国度,也不能高枕无忧,抚慰心灵于一世,尽享一辈子的福。大概由于从小过惯了亲友关爱,衣食无忧的甜美日子,许多人并没有用心体会,或者根本不知道去品咂心灵深处的苦涩与挣扎。往往在面向社会、历练沧桑中慢慢品尝到生活中的逆境磨难苦果时,才开始感叹人生,寻觅自己的心灵的解脱与归宿。可以说这才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终极关切和永恒主题。
在博客里我曾写了一篇探讨有关精神信仰问题的文章《进入天国之门的钥匙》,关心的朋友很多,点击率达三千多人次。文中分析说明了进入天国之门的钥匙就在念佛人自己的手中。到了临终时候家里人、莲友或法师都可以帮其助念往生,不必非得烦劳宗教大师来超度。而有人认为很多中国的年轻人,精神世界是空虚的,真空的,没有精神的寄托。对这种看法,我倒觉得是很有见地的。
人在北美,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许主要是为了融入和适应西方主流社会,或出于其它种种原因,许多朋友都加入了基督教。在和谐、优美的唱诗和颂词声中,许多人心甘情愿的把自己交给了主,并且认为,智慧和爱心都是上帝赐予的。我非常尊重他人的信仰,然而更喜欢和欣赏悠久的传统中国文化,尤其是佛教的超凡智慧和个体自性超脱的大道。
先父是一位知识分子和国家干部,并没有宗教信仰。记得在我刚刚开始工作走上社会的时候,他曾教导说:人要做好事不要做坏事,即使孤处独行也要时时注意。举头三尺有神明,十目所视力、十指所指;无论白天黑夜。当时,我很羡慕有神通的气功师。天真的以为,他们一定能看到头上的神明。
后来,从佛教导的智慧中了解到,一切有情众生皆有如来藏或称佛性、或称自性弥陀。不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贫穷富贵的、高贵卑贱的、健康残疾的,甚至飞禽走兽、或是海洋动物鱼类;大到大象,小到蚂蚁,凡是有情众生,都有这种如来藏。这就是说,茫茫众生,每一位都自有佛性,在佛性面前众生是平等的。所以,每个生命都是可宝贵的,都是值得珍惜和尊重的。了解了其中的道理,就可以从一方面理解尊重人权、造福民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必然。政治家们更应该懂得关注民心、倾听民声、取信于民的理念了。
佛经上说如来藏“了众生心行”。原来,这个人人皆有的如来藏,就是无时无刻对自己了如指掌、形影不离又十目所视、十指所指的神明呀?佛教认为, “一切唯心造”,寻找心灵归宿的人们,只要“众善奉行,诸恶莫做”,消除心的沙漠,构建爱的田园。又有什么理由,不能拥抱真正的解脱智慧,开启天国的大门呢? 这正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小百合4-9-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