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万维10周年有奖征文  
庆祝万维读者网创建10周年(1998、4、17~2008、4、17)  
https://blog.creaders.net/u/1337/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万维征文】美国的汽车文化 2008-03-24 16:18:05

     作者: 童雍                                                

                                                          

     1979年我由中国大陆来美国探亲,半年后我找到一份工作,於是就办了移民而留了下来。头五年我在加州州立大学波蒙拿分校工作,距我的居所不过十里。如果开车,二十来分钟就到了。但开始上班的头半年我还没有车,也没有驾照,只好坐公共汽车。离家最近的车站步行需十分钟才到,那一条线路的公车不能直达学校,中途需换乘另一条线路。前者隔半小时才有一趟,后者隔二十分钟一趟。到了学校附近那站下车后,走到我的试验室还需十分钟。连走带等车总要花上一个半小时才能到达,每天上下班来回就要用去三至三个半小时。

 

    在美国坐公车其实很舒服,车上有空调,四季恒温,不冷不热。喏大一辆巴士往往只有“小猫三,五只”,有时只有我一人,不用抢上抢下,想坐想躺悉听尊便。只是搭乘公车太浪费时间,美国人常说:“时间就是金钱”。但凡有法子,谁也不愿去坐公车。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因为公车的班次少,人们都不愿去坐公车;因为搭乘公车的人少,班次就不可能增加。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绝对不会有行人的,在街道上也鲜有人在人行道上行走。来来往往的车辆里,无论大小,百分之九十只有驾驶员一人,别无乘客。

 

     汽车在美国人的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一件工具,既是生活工具,又是生产工具。除了在少数的地区而外,一户家庭如果没有一辆汽车,可以说根本没法生活。首先是没法去上班,没有收入,其它事情自然是免谈了。即便银行里有存款,如果不能去工作,早晚落个坐吃山空的结果。没有车,要出门办事,购物,上学,看病,下饭馆,去电影院,去运动场以及参加各种社交活动都极不方便。因为美国地广人稀,居住分散。除了少数大都会如纽约,旧金山,支加哥等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共交通设施比较完善而外,出门都得依靠自己驾车。洛杉矶地区人口虽然有一千万人左右,但面积宽广,南北宽约35英里,东西长约65英里,市区分散。五年后我改行到一家食品公司工作,离我住处约47英里,每天来回路程为94英里,如果不自己开车,去那么远的地方上班是不可能的事。

 

    我刚到美国时两手攥空拳,身无分文。工作了半年攒了一点钱,一狠心花了八百美元买了一辆已行驶了十万英里的二手车,八个汽缸的雪佛莱大轿车。车身宽大,驾驶座旁可再坐两人,后座可容四人。爬坡有力速度丝毫不减。除了做为交通工具外,我用这辆车还教会了老伴和儿子的驾驶技术,他们用这辆车去参加路考,并各自取得了驾照。这辆车的缺点是耗油量太大,一加仑汽油只能开行十一,二英里。我开了五年后卖掉它,收回了五百元,这辆车实在物有所值。

 

    我在美国只是个打工族,靠微薄薪水养家糊口,其中一大笔开支要用在汽车上。二十年间我先后买了七辆汽车,虽然我们一家五口只有四人在美国(大女儿在加拿大),但人人都需要一部车。头两部买的是二手货,经常需要维修,也不少花钱。长痛不如短痛,只好“喜新厌旧”,“鸟枪换炮”。以后一部本田ACCORD轿车被偷不知去向,几年后另一部丰田CAMRY被撞烂,只好陆续再买车加以补充。孩子成家立业经济独立后,他们各自又买了两部车。除了买车要花一大笔钱外,汽车保险也是一大笔开销,每月所需费用几乎和购买食品原材料的费用相当。此外汽油费,维修费,牌照费加起来也是一大笔。以我们有限的经济能力尚且要“养”这么多辆车,说明在美国生活拥有汽车的重要性。美国现有人口两亿九千万,在机动车辆管理局(DMV---DEPARTMENT OF MOTOR VEHICLES)注册的车辆有一亿八千七百万辆,平均每1.55人拥有一辆机车,每户人家拥有1.72辆。

 

    由於在美国使用汽车的普及性,各行各业都要为开车人着想。反过来说也是业者为了自己的生意兴隆,处处都要为驾车者提供方便。美国的快餐店都设有专门外卖给驾车者的窗口,有专用的车辆入口及出口。车辆入口处安置有对讲机,顾客坐在车上就可以预定食品的种类和数量。缓缓开到售货窗口处,降下左手的车窗,一手交钱,一手接货。开离快餐店后,边吃边开,到了工作地点已吃饱喝足,可以继续工作,充分适应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各邮局附近也都设有便於从车窗口投寄邮件的信箱,开车的人不用下车就可以投送邮件。银行附近也设有专供驾车人使用的自动提款机和存款箱。各大药房同样也设有专用的车道和窗口,以供驾车人取药。当然取药人必须事前与药房通过电话联系,或上网预定,才不致于在窗口久等,影响后边排队取药的车辆。美国的加油站遍布各主要街口。州际高速公路的两旁,每隔数十英里就一定有加油站和速食店,长途旅行的人绝不致于陷入粮尽油绝的困境。沿途间隔一定距离还设有休息站,包括停车场,洗手间(厕所),饮水器,垃圾箱及投币公用电话。除了打电话外,其它都是免费的。有的休息站还设有自动售货机,可买到罐装饮料(不含酒精者)及小包装的零食。遇到较大的乡镇可以找到汽车旅馆,以供倦乏的旅客和货柜车司机过夜。

 

    美国还有“汽车电影院”,它是一个有围栏的广场。广场的一端设有一张很大的银幕,场内规划出一排排的停车位。每个停车位的左前端有一根一公尺高的立柱,柱上挂有一个可以挪动的音响喇叭。看电影的人购买了入场卷后开车入场,停靠在任何一个空的车位上。把音响喇叭挪入车厢内,坐在自己的车厢里面观看电影。正规的电影院是不准幼儿入场的,因为幼儿看不懂电影,又不能安安静静的在放演厅呆上两小时,哭闹都会影响别人的观看。年轻的夫妇想双双一起去看电影,又不能把孩子锁在家里。有了汽车电影院就解决了这个难题,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全家一起去。孩子愿看则看,不愿看可以在车里睡觉或者吃东西。

 

美国有各式各样的汽车协会,规模最大的是美国汽车协会(AMERICAN AUTOMOBILE ASSOCIATION缩写为AAA,简称汽车协会),整个北美洲包括加拿大在内,各城市都设有许许多多的分支机构。加入汽车协会成为一名会员每年只需一次交纳小数额的会费,80年代初为29元,2004年为49元。会员可以免费索取交通地图,旅游指南。在市场上买一张地图就需要5元,一年领取几张地图,两本旅游指南就把会费赚回来了。会员如果要开车做长途旅行,汽车协会可免费为会员绘制最佳路线图,并提供一整套沿途所需的交通地图和旅游指南。汽车协会每年提供两次免费的途中紧急服务,例如汽车在途中发生故障不能继续开行,会员可打800号的免费电话给汽车协会求助。汽车协会就会调度就近的所属服务站,派拖车把瘫痪的汽车拖到就近的修车行以便加以修理。如果途中轮带泄气或爆裂,或是发动机熄火不能再次打燃,汽车协会可派修理车前去帮助更换车带或给电瓶充电。这些服务对老旧汽车的使用人尤为可贵。还有时因为自己的疏忽,把车钥匙锁在汽车里,汽车协会可以派人帮助开锁。也有因为忘了及时加汽油,汽车被迫抛锚于高速公路途中,汽车协会可派人送汽油以解救燃眉之急。汽车协会还经营汽车保险,代办国际驾照,代订机票,船票和旅游团的团票。持有汽车协会会员卡到某些旅馆住宿,到某些餐厅用餐可享受一定的折扣优待。

 

汽车拥有人必须为车辆购买汽车保险,否则是违法的,对驾车的人来说也是绝对必要的,“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如果一旦出了事故,有人员受伤,医疗费用就会使人倾家荡产。我开车发生过两次交通事故:第一次是在清晨天还没亮时,在一个十字路口被横向开过去的一辆车撞上,那是一辆美国生产的老旧大轿车,出事的附近住有许多墨西哥人,开车的可能是位老墨,他的车没事,一溜烟跑掉了。我开的是一辆日产本田,不经撞击,后车厢被撞歪了。当时我也看不清对方的车牌号,也没有第三者在场,找不到旁证。后来向保险公司报案,修车费近两千元报销了一千七百元。第二次也是在街口被另一辆车撞上,那是中午时分,路边有人看见,并愿为我做旁证。找了律师打官司,双方保险公司经过调查后决定庭外和解,对方保险公司赔赏了我的全部修车费,租车费还有理疗费。1993年我的一辆丰田车被盗,那辆全新的车买时花了约两万元,开了五年,保险公司赔了我七千八百元。这也是买了保险的好处。

 

    在美国驾车远比在其他国家,特别是比东南亚国家容易。因为美国的车道宽广,路面平整,交通规则完善,交通标志显著易看。更主要的是绝大多数驾车者都会自觉的尊守交通规则,互相礼让。美国没有交通警察在街上站岗,但有警察驾着汽车或摩托车巡逻。平时不易碰见警车,但一旦违反了交通规则,警车就会神不知鬼不觉的“钻”了出来,跟在后面,闪动着车顶的红蓝警示灯,命令你靠边停下,检查你的驾照,车辆所有证以及保险证明。告知你违反了那几项规则,并开具一张交给法院的违规报告单,让你签字后给你一份复写件。过若干日子后,你会收到地区法院出具的罚款通知书,告知你于某月某日之前到何处交款。如果对此判决不服,可于某月某日某时到某个法院与警察对质。除非那天开罚单的警察缺席没去出庭,无人对证,有可能胜诉外,撤消挨罚的机率不大,如果证据充分,理由充足,也有改判的可能。

 

    我第一次被警车拦住是在我买下第一部车后不久的一个深夜。那天晚上我一人开车去汽车电影院看电影,散场后已近半夜十二点。在回家的途中,由於当时我对那一带的街道还不熟习,迷失了方向。我慢慢的开行,东张西望的观察路标,车子稍微有点“蛇行”,警察以为我喝醉了酒,发出信号令我停下。警察对我的态度起初很凶狠,检查完我的证件后,看我这样不像个坏人,又没闻到酒味,认为我的解释也合情合理,就指给了我回家的方向和路线后,放我走了。

 

    我吃的第一张罚单是美国东北部缅因州的高速公路巡逻警给开的。1988年我和老伴去加拿大看望大女儿一家人,然后我们租了部汽车,由渥太华出发,先向西开行,游览了多伦多市和尼亚加拉大瀑布后,向东南开抵美国首都华盛顿。在那里游览访友后,再向北开行,游览了费城,纽约,波士顿。然后经由新罕普夏州和缅因州回到加拿大的魁北克市,再由那里向西,经蒙特利尔返回渥太华。缅因州位於美国的东北角,比较偏僻,人烟稀少。高速公路上也没多少车在行驶。有一段路在我的前方只有一辆小卡车在开行,而我的后边则是空荡荡的一无所有,在我左方向南开行的车道上也空无一车,我紧紧跟着那辆小卡车奔驰。突然间我看见南向北向的两条公路之间的低洼处,有辆警车埋伏在那里,我赶快减速。说时迟,那时快,那辆警车呜的一声就窜了上来,尾随我车后并亮起了警灯,我只好乖乖的靠边停下。警察看了我的有关证件后对我说:“先生,你超速了!”。我说我开车时只注意前方的动态,没有看我的车速表。我跟着前边那辆小卡车走,它比我开的还快,你为甚么不抓他?警察说:“你们两辆车都超速了,但我不可能同时抓两部车,你距我较近,所以我先抓你”。我很同情他终日在那寂寞的荒野上守株待兔,我住在远离缅因州的西部加利福尼亚州,能碰见这位警察也算有缘分。所以就痛快的在罚单上签了字,然后和他说“拜拜”。回到洛杉矶半个月后收到了该地地方法院寄来的罚款单,我如数开了张支票寄去,了结这桩案件。

 

     此后的十几年间我又吃过三张罚单,“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我这样的记录就算是非常良好的驾驶员了。加州规定:在18个月之内第一次违规,可以去驾驶学校学习八个小时。考试合格取得证书者将免于把违规事件记录在汽车局的个人档案里。这样也就避免了保险公司涨你的保险费。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去驾驶学校学习,还可免除罚款,但要付入学申请费,以及付给学校的学费。这两笔费用加起来一般都会比罚款少。进入九十年代后,不再免除罚款了,一共要缴三笔费用。对当事人来说这还是值得,因为这是一次性的付款。如果放弃去驾驶学校学习的机会,虽然免去了交付申请费和学费,但在汽车局留下了违规记录,汽车保险费上涨了,年年都要缴较高的保险费,开支就大得多了。

 

    美国的汽车之所以如此普及,是由於美国具备了许多特殊的条件。美国地广人稀,居住分散,私人拥有汽车是生活上的需要,而并非是一种奢侈品。美国有充足的土地以供修筑大量的公路,上百万公里长的公路网遍及城乡各个角落。除了几个大都会的市中心区而外,任何机关,学校,公司,商场,酒店,餐馆,娱乐场所,体育场馆及机场的四周都有足够的停车位。美国的公共停车场更有一个特点,就是按比例设有一定数量的残障人士专用停车位,其位置距所要到达的建筑物最近,出入最方便。每个家庭的独立房屋都有自己的车库和车道(DRIVE WAY)。多数的共渡屋(CONDO)和公寓(APARTMENT)也备有必要的停车位,以供居民使用。上亿辆车的停车位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和空间,这在人口稠密的国家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汽车工业的发达也是美国发展公路交通的重要条件。1896年亨利福特制造了第一辆汽车,1914年建立组装生产线开始批量生产,是世界上第一个大批量生产汽车的国家。1958年美国汽车产量超过了其他国家年产量的总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综合企业。其后欧洲及日本的汽车工业发展加速,抢占了不少市场。但美国仍保持了汽车生产大国的地位,1978年生产的各种汽车就达1290万辆。汽车价格对美国人的经济收入来说,相对的比许多其他国家要便宜很多,这也是美国汽车普及的原因之一。以家庭使用的小轿车来说,全新的中级车约为两万美元左右,高级一些的在五万元左右。二手车则由数百元至上万元不等。收入多的人可以买豪华车,经济拮据的人可以买二手车。此外,购买汽车常常可以得到低息贷款,因此绝大部分的人都有购买汽车的能力。

 

    不过,我们不能以拥有汽车的多少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先进与否,汽车多固然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提高国民经济的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以汽车的普及率为指标。汽车太多了会造成许多其他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问题。纵然美国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在大都市的周边和境内有多条纵横交叉的高速公路,每条每个方向都有三,四以至五个线道,在上下班时间仍有塞车现象发生。一辆汽车只坐着一个人实在是极大的浪费,特别是能源的浪费,解决交通问题还是应该从发展公共交通方面着手。

                                                                                            

 

浏览(3283) (0) 评论(9)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评委E 留言时间:2008-04-13 22:43:30
75
回复 | 0
作者:评委H 留言时间:2008-04-13 15:55:10
美国,汽车的王国
80
回复 | 0
作者:评委B 留言时间:2008-04-13 01:27:12
80.很简朴的文字。
回复 | 0
作者:评委D 留言时间:2008-04-08 16:56:55
75分
回复 | 0
作者:评委F 留言时间:2008-04-05 17:31:34
80
回复 | 0
作者:评委M 留言时间:2008-03-30 19:37:38
75
回复 | 0
作者:评委A 留言时间:2008-03-26 15:17:30
75
回复 | 0
作者:评委G 留言时间:2008-03-25 17:00:16
78
回复 | 0
作者:评委K 留言时间:2008-03-24 19:46:45
70
回复 | 0
我的名片
万维10周年有奖征文
注册日期: 2008-02-23
访问总量: 1,421,259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评委名单(共10人)
万维读者网十周年有奖征文启事
最新发布
· 万维读者网十周年有奖征文评选结
· 【万维征文】故乡
· 【万维征文】安息地
· 【万维征文】賀新郎(3·22之夜)
· 【万维征文】一个“自讨苦吃”的劳
· 【万维征文】林忠祥和他的小餐館
· 【万维征文】凡人的烦恼
分类目录
【评选结果】
· 万维读者网十周年有奖征文评选结
【征文启事】
· 万维读者网十周年有奖征文
【散文随笔14】
· 【万维征文】安息地
· 【万维征文】一个“自讨苦吃”的劳
【散文随笔13】
· 【万维征文】林忠祥和他的小餐館
· 【万维征文】凡人的烦恼
· 【万维征文】燕情
· 【万维征文】我的门特老道
· 【万维征文】在美国入选陪审团的
· 【万维征文 】心灵巧克力
· 【万维征文】芝加哥铲雪趣闻
【散文随笔12】
· 【万维征文】有梦最美 美梦成真
· 【万维征文】出入签证
· 【万维征文】 “吃醋记”
· 【万维征文】山下有面叶子湖
· 【万维征文】来自大自然中的噪音
· 【万维征文】那家餐馆的变迁
· 【万维征文】南半球的植物
· 【万维征文】白云和蓝天
【散文随笔11】
· 【万维征文】故乡
· 【万维征文】侯先生,侯太太
· 【万维征文】天涯何处
· 【万维征文】成功魔方 + 幸运彩
· 【万维征文】重回洛杉矶
· 【万维征文】十年一瞬间
· 【万维征文】我的美国妈妈
· 【万维征文】红河谷
【散文随笔10】
· 【万维征文】离开家乡最后的日子
· 【万维征文】老张
· 【万维征文】逛赌城
· 【万维征文】失约
· 【万维征文】疯狂高尔夫-急诊室
· 【万维征文】纽约急诊散记
· 【万维征文】母亲的水仙花
【散文随笔9】
· 【万维征文】梦见回家
· 【万维征文】快乐的“感恩节”
· 【万维征文】牵狗窈窕女-房客故
· 【万维征文】留学众生相
· 【万维征文】我的劳力士梦
· 【万维征文】多用途的女人月经垫
· 【万维征文】我的一个特殊的洋学
【散文随笔8】
· 【万维征文】父子灵犀
· 【万维征文】移民感悟
· 【万维征文】洋邻居
· 【万维征文】从要不要付小费说开
· 【万维征文】今天就拥抱
· 【万维征文】眷念
· 【万维征文】澳洲老板
· 【万维征文】我的第一份工作
【散文随笔7】
· 【万维征文】纽约姑苏情
· 【万维征文】房客G8
· 【万维征文】创业有成-房客故事
· 【万维征文】清真寺记事
· 【万维征文】加拿大的烦恼
· 【万维征文】圣地亚哥, La Jolla
· 【万维征文】英吉利小伙子--房客
· 【万维征文】我所认识的德国人
【散文随笔6】
· 【万维征文】跑堂轶事
· 【万维征文】锲而不舍的精神
· 【万维征文】美国的汽车文化
· 【万维征文】当一回国际顾客
· 【万维征文】独有游子,偏惊刷卡
· 【万维征文】海一样博大的温情,
· 【万维征文】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
· 【万维征文】禁烟记
【散文随笔5】
· 【万维征文】赌场人生
· 【万维征文】头顶的晴空
· 【万维征文】一次面试小记
· 【万维征文】大奶二奶闯荡美国:
· 【万维征文】我的家庭主妇生活
· 【万维征文】逝去的浪花
· 【万维征文】美国-体育造就的国
· 【万维征文】球场人生感悟─在美
【散文随笔4】
· 【万维征文】又是情人节
· 【万维征文】远离尘嚣的七天 --
· 【万维征文】百尝美国梦 (1-10)
· 【万维征文】“自留地” 随想
· 【万维征文】多元文化节见闻
· 【万维征文】小儿拔牙
· 【万维征文】狗权的差异
· 【万维博客】爱的方式
【散文随笔3】
· 【万维征文】说“外嫁”太沉重
· 【万维征文】瘪掉的梦想
· 【万维征文】记忆打工生活
· 【万维征文】在多伦多的周璇纪念
· 【万维征文】上庭见法官记
· 【万维征文】我爱雪佛兰 也爱酷
· 【万维征文】母女情深
· 【万维征文】老友已进天国去 新
【散文随笔2】
· 【万维征文】恶梦醒来是早晨
· 【万维征文】在爱立信总部做客
· 【万维征文】风花雪夜的那顿晚餐
· 【万维征文】成功和失落的归结
· 【万维征文】享受温暖的美好
· 【万维征文】足球运-我的世界杯
· 【万维征文】丹麦炒票记
· 【万维征文】宝马与大发-丹麦买
【散文随笔1】
· 【万维征文】没有美国梦的硅谷生
· 【万维征文】游子抒怀
· 【万维征文】一次交通事故
· 【万维征文】游子·天堂·地狱
· 【万维征文】桥牌博士
· 【万维征文】在美国读书/教书的
· 【万维征文】梦里不知身是客
· 【万维征文】忆苦思甜会
【议论2】
· 放养老公,你准备好了吗?
· 放养老公,孩子怎么办?
· 听听海归老公怎么说
· 【万维征文】心灵的归宿
· 【万维征文】澳洲的苍蝇
【诗词2】
· 【万维征文】賀新郎(3·22之夜)
· 【万维征文】选择
· 【万维征文】蓝色的爱
· 【万维征文】短歌 腊梅 (外四首)
· 【万维征文】海外忆江南
【摄影录像】
· 【万维征文】摄影3 张
【小说戏剧】
· 【万维征文】铁塔下的油菜花儿
· 【万维博客】网恋-上网来最荒唐
· 【万维征文】爱情是王八蛋(电视
· 【万维征文】出轨的中年女人
· 【万维征文】豆腐的天空(剧本+剧
· 【万维征文】中国的月亮
【诗词】
· 【万维征文】相见欢
· 【万维征文】秋日
· 【万维征文】移民十年谋生记
· 【万维征文】丁亥丢车记
· 【万维征文】人生的班车 班车的
· 【万维征文】思乡曲 (外五首)
· 【万维征文】追寻的唯一 (外三
· 【万维征文】愤怒的干净(外三首
【议论】
· 【万维征文】自信是这样找来的吗
· 【万维征文】情有独钟
· 【万维征文】学会抗孤独
· 【万维征文】身在北美: 从做手工
· 【万维征文】小论衣装打扮
· 【万维征文】西人谈‘色-戒’
· 【万维征文】归去来兮
· 【万维征文】移民的既得利益 VS
存档目录
2008-04-01 - 2008-04-17
2008-03-03 - 2008-03-31
2008-02-22 - 2008-02-29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