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五十三集)【日期】2014/6/5【地點】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檔名】02-041-0053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二百三十五頁第七行: 「三、帶說淨土經論」,部類差別裡面的第三段。前面我們看到有同部的、有同類的,還有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一切經常常提到淨土法門,提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個都算是帶說,帶說的經就多了。「淨宗經論合刊,內載有二百四十餘種」。在台灣有《淨土叢書》,在大陸有《淨土藏》,這都是後人編輯,凡是經論、古大德說到淨土法門的這些典籍,統統都蒐集在這些書裡頭,叢書裡頭。淨土確確實實這《淨土藏》是相當可觀。 念老在此地跟我們說,「此乃略舉其要,遺漏難免」。可見得世尊當年在世,無論講哪個法門,為什麼?因為眾生根性不一樣,世尊教學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總是隨緣不攀緣,恆順眾生,不特別要求他學什麼法門。連韋提希夫人遇到家難,求佛幫助她,向世尊請教,法界虛空界裡有沒有純淨純善,沒有作惡的處所,她想求往生。釋迦牟尼佛將一切諸佛剎土用神通顯現在她面前,讓她自己去選擇,不是主動教她、勸她念佛求生極樂世界,沒有,讓她自己選擇。她選擇了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這些地方我們要看到世尊如何應機說法。她主動挑的,好,她喜歡,這契機。特別介紹他,很少,只有他的父親,那個關係不一樣,他勸父王念佛求生淨土,不是讓父王選擇的,是他勸的;對韋提希夫人,讓她自己選擇。這都是我們要留意的,佛應機我們如何學習,絕不勉強一個人。 下面這一段,解,是黃念祖老居士在此地略舉十二種,那真是,二百四十多種舉不勝舉。我們看他前面這一句註解,「復有諸經論」,經佛說的,論是菩薩、歷代祖師大德的註疏,都稱之為論,「雖不專論淨土,但亦帶攝稱讚極樂,勸導往生」。其中昭著者:如,昭著是最明顯的,《法華經》、《悲華經》、《隨願往生經》、《文殊說般若經》、《目連所問經》、《十往生經》、《觀佛三昧經》(佛記文殊當生極樂)。《文殊發願經》,是文殊菩薩發願求生極樂世界。《入楞伽經》,佛在這經裡頭授記,龍樹菩薩將來他生極樂世界,所以龍樹菩薩在極樂世界。《毘婆沙論》,這龍樹菩薩造的,《大智度論》也是龍樹菩薩造的。《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造的。這都是非常著名,歷代祖師大德講解淨土經論常常引用的。後面說,「淨土經論約百數十部。以上就本經部類,與帶說淨宗經論略舉其要」。至於還有密部的,密教的,有關淨宗的典籍為數尚多,沒有列入,因為那是屬於藏文部分的。我們還曉得,蒙古《大藏經》、滿洲文的《大藏經》裡面收的都很多。第七部類差別我們就學到此地。 下面看第八,「譯會校釋」。前面有個簡單的解釋,「譯指本經之原譯本」,原譯本總共有十二種,失傳了七種,現在保留下來的五種。佛經傳到中國,翻譯之多,《無量壽經》排在第一,非常可惜,有七種失傳了。會是會集,校是節校,也只有一種,「指根據諸種」,留下來的五種原譯本,王龍舒第一個會集,宋朝時候人,他只看到四種原譯本。唐朝《寶積經》裡面「無量壽如來會」,龍舒居士沒有見到過。這一本裡面也有重要的經文,其他四種本子裡頭沒有的,這就是會集漏掉的、漏失的,不完整。失傳的就沒有辦法了,我們相信,有可能這些失傳的本子裡面有些經文,這個五種本子裡都沒有的。這什麼原因?說明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不止一次,很多次,在不同的地方講的,有不同的聽眾。所以傳到中國來的原譯梵文本就不止一種,就是不相同的,有很多種不相同的。根據古人的判斷,現在五種原譯本裡面,發現梵文的原本至少是三種不同。那就說明釋迦牟尼佛說三次以上,後面喪失的七種我們不知道。 這就發現了,世尊當年在世,這樁事情他是多次宣說。在一切經裡頭沒有這個現象,世尊當年講經只講一遍,沒有重複講第二遍的,唯獨《無量壽經》多次宣講,這個就是特別法門。為什麼?我們現在完全體會到,佛出現於世只有一個目的,他為什麼來?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就為這樁事情。苦從哪裡來的?苦從迷失真相來的,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不知道,所以看錯了、想錯了、說錯了、做錯了,這錯誤造成六道輪迴、造成十法界。十法界跟六道輪迴確實沒有,是假的,不是真的,如夢幻泡影。永嘉大師在《證道歌》上說得好,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六道跟十法界在夢中有,醒過來就沒有了,就不見了。六道是夢中之夢,為什麼?六道醒過來還有十法界,十法界再醒過來,真的醒過來了。輪迴,夢中之夢,迷失在這個裡頭怎麼能出得去?佛出現幫助我們,用什麼手段?用講經教學,這是手段。講經教學的目的,幫助我們破迷開悟,迷破了苦就離開,覺悟了樂就現前,目的就達到了。離究竟苦,得究竟樂,只有一個方法,這個方法佛不能不傳,佛要常常傳,令一切眾生都能夠聽到。 佛陀在世我們知道,那個時候人與人之間,這講二千五百年前,三千年前,沒有交通工具。交通工具最高級的是馬車、牛車、鹿車,這些交通工具。所以,許許多多人一生住在他的老家,別的村莊沒去過,叫老死不相往來。佛要度眾生,必須要示現種種不同的身分,哪個地方緣成熟,佛就到哪裡去,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他適合哪種法就教他哪種法。所以現身不定,說法也不定,無有定法可說,這樣才能夠普度眾生。度人如是,度天人亦如是,度畜生、餓鬼亦如是。 現在科學發達,交通方便,媒體傳播快速,把地球變成一家。環球旅行在今天是輕而易舉,許許多多人都有環球之旅的經驗。地球,有人說了地球村,地球變成一個村,人與人的關係密切了。現在宗教一定要整合,跟過去環境不相同。過去宗教信仰都是老祖宗傳的,祖祖相傳大家都相信,學另外一種宗教幾乎都不可能,不知道有別的宗教。現在知道了,每個地方都有土著宗教,必須要統一。怎麼統法?互相學習、互相尊重,沒有高下之分,互相尊重,這就對了。湯恩比說得非常好,在今天核子時代,人要不覺悟、要不整合、要不統一,很難避免文化毀滅的災難,這他說的,文化毀滅意味著人類在地球上消失了。怎麼統合?一定要靠宗教。宗教跟人生關係太密切了,幾乎是任何文明、哲學,包括科學、意識形態,統統不能代替,它跟人類的關係太密切了。 所以世尊多次宣講必須要會合,這就是為什麼會出現會集本。《無量壽經》在中國的會集三次,第一次王龍舒,第二次魏默深,第三次夏蓮居。節校本是前清乾隆年代的彭際清居士,他是根據曹魏康僧鎧的譯本,所以他不是會集,他是一種本子,就一種本子刪繁就簡,成為一個容易讀誦、容易理解的一個版本,也做得很好。民國初年丁福保居士給它做註解,他的註解也是用以經註經,叫《箋註》,以經註經,註得很好。 「釋」,釋就是註解,註解多。這個經在中國古人註解只有兩種,在日本大概有三十多種,日本古大德的註解,韓國也有祖師大德的註解。這個經,《無量壽經》在古代朝鮮跟日本學習的風氣比我們濃。中國人因為看到譯本太多,有五種,而且內容差異很大,這麼多本子用哪個本子好?所以就不願意學《無量壽經》,學《阿彌陀經》,對《阿彌陀經》用的功夫很深。《無量壽經》是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出現之後,我們看到了無量的歡喜。李炳南老居士早年在台中講過一遍,我們這些學生接受了這個本子,所以全心全意的來弘揚。這個本子影響很大,它的好處把極樂世界介紹得清楚明瞭,讓我們真正因這部經生起信心、生起願心,發願求生極樂世界。 這個本子難得去年得到來佛寺海賢法師給我們作證,這個老和尚一百一十二歲,不認識字,他的善根稀有。什麼是善根?老實、聽話、真幹,真誠、清淨、恭敬。有這樣的心態,所以二十歲出家,師父就看上了,這是佛門的大器。就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告訴他一直念下去。他是師父的好學生,真的是依教奉行,這句佛號念了九十二年。二十歲出家那一天開始念,一百一十二歲往生,念了九十二年,沒有拐彎、沒有失掉。我們還記得諦閑法師的徒弟鍋漏匠,也就一句佛號,諦閑法師教他一直念下去,他念了三年,站著往生。鍋漏匠的善根跟海賢法師一樣,老實、聽話、真幹,往生的時候預知時至,自在往生。鍋漏匠我們知道的不多,海賢法師住世一百一十二年,一生的行誼知道的人很多。晚年大家給他錄了個光碟,這個光碟應該不是有計劃去錄的,人家帶著小攝像機,看到之後就給他錄,然後把它湊在一起。不是有計劃的,沒有設計,隨便錄的,那就非常真實、非常可貴。我們看了,這個光碟他的徒弟送到我這邊來,我看了三十多遍,印志法師帶給我看的。我看出來了,他開悟了,哪一個等級?最高的等級,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我們淨宗初祖慧遠大師,當年在世的時候,見到西方極樂世界四次,他從來沒有跟人說過。第四次是往生,佛來接他往生,他告訴人,這個境界我過去見過三次,從來沒提過,沒告訴過任何人。人家問他,極樂世界什麼樣子?他說了一句,跟《無量壽經》上所說的完全相同。我們知道,遠公當年建第一個念佛道場,帶著大家一起念佛求生淨土,那個時候的經就一部,《無量壽經》,《彌陀經》、《觀經》、《往生論》都沒有翻譯出來。淨土宗開宗只有一部經,所以稱為淨土第一經。連往生,四次,都是現前見佛。 海賢老和尚一句佛號念了九十二年,他見佛多少次?我最保守的估計,至少十次以上。換句話說,他跟阿彌陀佛是老朋友了,見面次數太多了。有人問他,你見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給你說什麼?他說我有好多次要求阿彌陀佛帶我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讚歎他,你修得不錯,修得很好,留在世間表法。表法是什麼?做念佛人的好樣子,你不要名、不要利,萬緣放得下,又非常勤快,不偷懶,做事情認真,待人謙虛,真的是持戒修福,太難得了,做個好樣子給大家看。所以我們相信,一百一十二歲這個年齡大概是阿彌陀佛幫助他延長的。他自己的壽命我們估計應該是七、八十歲,佛給他延壽至少延壽了三十年,表法。 實際上表法裡頭最重要的法,就是《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這部書,見到這部書之後,他就可以往生了。所以在去年年初的時候,有四個居士帶著這本書去看他,他不認識字,他問他這書什麼書?人家告訴他,這本書叫《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他一聽到這個名字歡喜得不得了,好像等了很多年,想的寶貝一下得到了。馬上穿袍搭衣,他最喜歡的衣服穿上,拿著這本書要求大家,來給我照相,最後一個表法。這個法表完之後,阿彌陀佛就接他到極樂世界去了。 這本書表什麼意思?表他給我們做證明,第一個,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是真的,不用懷疑,真經。會集,從佛教傳到中國來,翻經的祖師大德就曾經做過會集,這些會集的經書都在《大藏經》裡頭。這本書末後《幻住問答》裡面講得很清楚,把這個會集的原原本本說出來了,沒有問題。而且會集裡頭還有人把經文裡面的字改了,《大藏經》裡都有。這是一般反對會集本,是會集跟翻譯不一樣,不能用自己的意思去改變字,每一個字都要是原經本上有的,不可以改動。夏蓮老花了十年的時間,三年完成,七年校對,一次一次的校有沒有這個問題,字字句句都是原本的原文;換句話說,會集本裡頭最好的會集本,沒有改動一個字,決定沒有自己的意思夾雜在裡頭,忠於原譯本。證明這是會集本裡頭,不但是《無量壽經》,所有一切會集的經書裡頭,這會集得最好。確確實實字字句句都是佛說的原話,原汁原味。第二給我們作證的,黃念祖老居士的集註。那個時候他身體很不好,六年的時間,集經論八十三種、祖師大德的註疏一百一十種,總共一百九十三種,註解這部經,正確的,沒有錯誤。第三個給我們證明,我們這些年來,十幾將近二十年來,十幾二十年,就依這個《無量壽經》,每天讀誦、講解、學習都依這個本子,沒有錯。 老人最後的表法就這樁事情,因為這樁事情,國內外反對的聲音、反對的浪潮,是佛教史裡頭史無前例的。這麼多的人,這麼嚴厲,幾乎讓我們對這個本子喪失信心。阿彌陀佛留海賢老和尚給我們作證,讓我們信心堅固,願心不動搖,好好的學習,信願持名,決定得生淨土。所以我看完碟,看完他的報告,我就跟大家說,我說這個碟、這個報告,我們要把它當作《無量壽經》來看,它是《無量壽經》的總結。《無量壽經》所說的理、所說的事、所說的修行方法,海賢法師統統做到了。他把這部經論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我們要認真向他學習,他是我們修淨土,念佛往生最好的榜樣。 三天之後他就往生了,往生表演的令我們讚歎、佩服。他晚上往生的,沒有告訴人。往生這天,從早到晚他在菜園裡面整地,從天亮一直做到天黑。有人看到了:老和尚,天黑了,可以休息了。他的回答說:快做完了,做完了我就不做了。大家聽到以為是平常的話,就沒有想到他那個不做了是一語雙關,他往生了,那天晚上往生的。然後大家回味回味,這段時間當中老和尚有很多事情是跟平常不一樣,原來他早就曉得他哪一天走,各個地方老朋友都去看看去辭行。有人說你往生我來給你助念,他說不必,助念不牢靠,靠不住,往生要自己有把握往生。 老和尚生活習慣,晚上睡得早,早晨大概二、三點鐘就起床,燒香、拜佛、念佛、繞佛,這就是他的功課。平常念佛,大概開頭念十分、八分鐘大聲念,大聲念完之後就小聲念,小聲念完之後默念,不出聲,這金剛持,口,嘴唇動,沒有聲音。無論是工作、日常生活當中,他的佛號從來沒有間斷過。為我們表法,讓我們對淨宗,特別是對這部經典、這部註解要有堅定信心。因為夏老說得好,梅光羲老居士的序文說得好,世尊末法九千年,這九千年當中,真正能得度的就是這部經,就是這部註解。我們的選擇選對了,一點都沒有選錯。所以,有會集、有註解的必要。 下面這段,第二、「本經譯本」,原譯本,翻譯的。「自漢迄宋」八百年間,一共有十二次的翻譯。宋元以後,非常可惜只留下來五種譯本,另外七種失傳了。我們知道中國印刷術,印刷宋朝時候發明的,宋以前這些書本全都是手抄本,所以知道手抄很辛苦。佛這麼多的經本,大量的翻成中文,到宋朝,主要的經典全都翻出來了。隋唐是最盛的時代,從漢到宋,宋以後翻譯就不多了。這個本子,經名、翻譯的人都列在此地。 第一個是《無量清淨平等覺經》,這是按翻譯先後順序,這是漢朝時候,最早的譯本。「月氏沙門支婁迦讖譯於洛陽」,洛陽是那個時候的首都,這個本子現在在。第二種,「《佛說諸佛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一名《無量壽經》,一名《阿彌陀經》」。這是「吳」,這個吳是東吳,三國時代的,三國時代的吳國,「月氏優婆塞」,在家居士,「支謙」翻譯的,以下簡稱為《吳譯》。第三,「《無量壽經》」,「曹魏」,也是三國時代,三國是曹操、孫權、劉備,這大家都知道,「印度沙門康僧鎧譯於洛陽白馬寺」。這個本子譯得好,在現在五種原譯本裡頭,這個本子翻得好。所以大家讀《無量壽經》都採取這個本子,傳到日本、傳到韓國全是這個本子。也稱作《魏譯》。 第四,「《無量壽如來會》」,唐朝時候「南印度三藏菩提流志」翻譯的,這個經出自《寶積經》,《寶積經》裡面的一會,叫「無量壽如來會」。這稱《唐譯》。《無量壽經》宋朝王龍舒居士第一次會集,這個本子他沒有看到。讓我們聯想到,龍舒居士的身分,他的學問、他的地位都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五種原譯本他都沒有找到,只找到四種,這一種沒有找到。人身難得,佛法難逢,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他的本子不圓滿,缺了這一種,這一種裡面有些重要的經文他的會集本裡頭沒有。知道古人付出的心血,留下來的這些典籍,今天我們得到了。難得夏蓮居老居士在抗戰時期,戰前他就開始會集,抗戰將結束的時候才校正圓滿,前後用了十年時間,給我們留下最寶貴的會集本,讓海賢老和尚來給我們做證明。末後一本是宋朝翻譯的,最後翻譯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宋西域沙門法賢譯」,這稱《宋譯》。 下面接著看是失傳的七種,我們看二百三十九頁,念老的註解原文。「據《開元釋教錄》」,就是說這個經在譯經史裡頭有,有經名、有翻譯的人、有卷數,但是書找不到了,書失傳了。第一個是「《無量壽經》二卷,漢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慧遠大師在廬山創辦東林念佛堂,這淨土宗第一個道場,遠公領導大家一起共修,所用的經本《無量壽經》,這個《無量壽經》非常可能是安世高翻譯的,但它失傳了。安世高是早期翻譯史上最重要的一個人,他翻的東西翻得好,完全用意譯,不是直譯,非常適合中國人的口味。以後就是鳩摩羅什大師,也是用意譯。在中國翻經史上,這兩個人是最受歡迎的,最受尊重的兩位大德。 第二種,「《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曹魏沙門」,這是出家人,「帛延譯於洛陽白馬寺」,這也沒有了,這經失傳了。第三種叫「《無量壽經》二卷,晉沙門竺曇摩羅多」,晉那個時候翻成中國的意思是「法護」,他翻譯的。第四種,「《無量壽至真等正覺經》二卷,一名《樂佛土樂經》,一名《極樂佛土經》。東晉西域沙門竺法力譯」。第五,「《新無量壽經》二卷」,第六、第七經名相同,翻譯的人不同。「東晉迦毗羅衛國沙門佛陀跋陀羅」翻譯的,佛陀翻作覺,跋陀羅翻作賢,這是晉朝時候中國話,「譯於道場寺」。第六種名稱相同,《新無量壽經》,「宋涼州沙門寶雲譯於道場寺」,這道場寺兩次翻譯。最後第七種,也叫「《新無量壽經》二卷,宋罽賓國沙門曇摩羅蜜多」,宋朝翻成中國意思叫「法秀」,他翻譯的。 以上,連現存者,總共八個朝代十二次翻譯。「《甄解》云」,《甄解》日本淨宗祖師的註解,「凡於諸經中,傳譯之盛,無如今經」。從印度傳到中國來的經,十二次翻譯的大概只有《無量壽經》。有多次翻譯的,像《金剛經》六次,但是是同一個經本,內容大同小異,跟我們這個經不一樣。我們這個經差別非常大,特別顯著的是願文,這是絕對不應該翻錯的。你看,有兩種二十四願,有兩種四十八願,還有一種《宋譯》的,《宋譯》的三十六願。就是不可能有這樣的差誤,任何翻經的人都不可以這樣,哪有這麼大差別,這肯定是梵文原本不同。那就說明世尊當年宣說多次宣說,不是一次。特別看到,就是帶說的,說《華嚴》的時候說了,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法華經》裡面說了,在說其他經部裡頭常常提到淨土,勸大家念佛求生極樂世界。這種事情很多很多,古人統計,應該有兩百多種經論裡頭有這樣的經文。無如今經,傳翻譯之盛,無如今經。「斯乃以出世正意,利益無邊」,這是真的。《會疏》裡頭說:「凡於一切經中,傳譯盛然,無如今經,斯乃道理幽邃,利益最上故也。」這兩個註解都是日本古大德著作,兩個人對於這個看法完全相同。 最後這一段說明「本經為佛多次宣說,且誦習者多,梵本傳寫者多,梵本有多種」,「存」是留下來的,「沒」是失傳的,「詳略不同,梵筴寫本又易脫落,故今諸譯本甚有差異。若細究存世之五譯,可推知當年梵筴」,就是梵文本,「至少有三種,必是所據之原梵本不同」,才有這樣的差異,「可見會集諸譯,實有必要」。這是我們節錄念老註解裡頭重要的文句,在一般場合介紹本經。 下面是念老註解的原文,我們看他的原文。「存世五種,差異較著」,著是顯著,非常明顯。「不似《阿彌陀經》之兩譯與《金剛經》之六譯」。《阿彌陀經》,鳩摩羅什翻譯過,姚秦時候。唐朝時候玄奘大師從印度取經回來,帶的有梵本的《阿彌陀經》,他也把它翻出來了。所以《彌陀經》有兩種不同的本子,但是內容大同小異,能夠看得出來羅什的譯本跟玄奘譯本是同一個梵本。《大藏經》裡頭現在《金剛經》有六種翻譯,「其文之詳略雖稍有異,而內容實是相同」。《金剛經》六種的譯本,原本大概是一種,六個不同的人翻譯,當然文字不完全相同,裡頭說的意思完全一樣,證明他們使用的是一個梵文本。 回頭再看《無量壽經》,「今經」就是《無量壽經》,五種翻譯本「不但文字詳略差別懸殊,且內容深廣亦復有異」。下面舉最明顯的例子,「例如彌陀因地大願」,漢譯、吳譯這兩種本子是二十四願,宋譯的是三十六願,魏譯的,康僧鎧,跟唐譯的《大寶積經.如來會》,這兩種譯本是四十八願。「且願之內容,各譯亦復不同,可見出入之巨」。這就出入太大了,不像是同一個原本。「現世流傳,魏譯較廣」。現在流通的,就是五種原譯本流通的,康僧鎧的本子最多,大家喜歡看他的本子。「《甄解》指出,以漢吳兩譯,對校魏本,粗舉大者,計有八異」,最明顯的八種很大的差異。「如與唐本對檢,略有七異。今不詳錄」,這就沒有寫在此地。「至於宋譯,與諸譯差異更大」,它的願文只有三十六。 下面這就大家來研究這樁事情,「諸譯何以不同?」留下來這五種原譯本,為什麼不一樣?清朝沈善登居士《報恩論》裡頭有段話說,「其所以不同之故,略考諸經,約有三端」,第一個,「譯手巧拙不同」,翻譯的人程度不一樣。第二,「梵本傳寫不同」,古時候經都是手寫的,手寫的,有的手寫漏掉了,這個很有可能。還有梵本是穿線,很容易斷,斷掉之後那個貝葉失掉了,丟掉幾片,這也常有的現象。第三種,「本師前後多次宣說不同」,釋迦牟尼佛在不同的時候、不同的處所、不同的聽眾,看到眾生裡頭有這類根機,就是說他能信、他能願,真正能信、真正發願求生,佛是決定要把這個法門告訴他。為什麼?這個緣分太難得了,這是當生成佛的佛法,跟其他的經不一樣,其他經你學了未必一生能成就,這部經一生決定成就。所以遇到根熟眾生,佛一定會說。縱然一、二個人得利益,大眾都聽了,都種善根了,所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這就是多次宣說。「本師三百餘會說法,既多指歸淨土,則自然屢說不一說」,每次說的不盡相同。「而亦隨時隨機,開通大意,依義不依語,顯然可知」。這個推理很正確,符合邏輯,正確的推理,一定是世尊多次宣說。 「故知《無量壽經》,乃佛多次宣說」,阿難結集,「梵本不一」,每一次宣講的做一次結集。「譯者」,翻譯的人所據版本不同,「且譯筆之巧拙有差,於是譯文自然差異」。這是我們,特別在《金剛經》六種翻譯裡面很明顯的能看得出來,它是同一個底本,梵文的原本同一個,六個不同的人翻,翻的文字不一樣,但意思大同小異。 「沈氏」,沈善登居士,「復明梵本易誤之因」,說明梵本容易差誤,什麼原因,「蓋梵筴皆寫本,易致脫誤,如漢譯大本經,乃爾劫時下,脫誤數十字,文義不貫」。經文的意思不能連貫下去,當中斷掉了,這什麼原因?貝葉經可能丟了一頁,當中有一頁不見了。那個時候的貝葉經,大概是一片上寫四行,貝多羅的樹葉,不是在紙上寫的,我們在故宮博物院能看到,看到貝葉經。一部經用個布包起來的,兩面打洞用細線穿起來,那個斷掉之後,一散開就很難把它兜起來,所以有這個問題在。「又《四十二章》藏本,與石刻趙文敏寫本」,就是趙孟頫寫本,「及藏外」,《大藏經》沒收的,「流通各本,章節前後多寡各各不同」,這是我們很容易看到的,《四十二章經》最初翻譯的,「而與《法苑珠林》所引又不同。且有《一切經音義》所摘字,而諸本皆無者。大抵誦習多,則傳寫多,而得失異同亦多」。因為都是手抄本,我借你的本子來抄,可能漏掉幾個字,可能寫錯幾個字,這都很難講的,而且很普通的事情。何況在那個時候,經本全是手抄的,宋朝以後才有木刻本出現,宋朝以前全是手抄的。「又曰」,這也是沈居士的話,「《甄解》云:以審諸譯」,審是審查,《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本,「是梵本廣多,致使傳譯文義,存沒詳略不同耳。可見《甄解》與沈氏意同」,對這個問題看法,他們的意見是一樣的,有相同的看法。「梵筴寫本又易脫落,故今諸譯本甚有差異」,就是很多差異地方。 「日本日溪師亦同沈氏之說」。日本這些法師都是在隋唐時代在中國留學的,他們大多數是善導大師的學生。回國之後,把淨土宗帶回去了,所以現在日本的淨土宗派別很多。他說,「異譯文句,與今經」,他們現在所採用的經就是魏譯本,康僧鎧的本子,跟這個本子來對照,「稍差異者不少」。這什麼緣故?「思夫」,思夫就是想想,我們想到,「多異本」,異是不同的版本,每個人抄的都不一樣。有些人抄的時候,不知不覺加了幾個字進去,有時候漏掉幾個字,這都是很常見的。我們抄過書,把我們所抄的抄完了之後,再去跟原本對照一下,裡面就有差錯,有多了幾個字,有少了幾個字,所以這都很平常的事情。「傳者不一,故致斯異」。「亦或非一時說」,這也有想到的,也有可能或者不是釋迦牟尼佛同時所說的。「例如般若諸經,以此經如來本懷,處處異說,致此多本,蓋此大悲之極處也。」這個意思講得好! 為什麼?這部經、這個法門是釋迦牟尼佛本懷,懷是希望,佛希望什麼?佛希望眾生一生圓滿成佛。就像父母對子女的期望,不希望他拖很長時間,愈早愈好。這部經可以叫你在這一生當中成就,不但成就,是圓滿的成就,太稀有、太難得了。佛遇到眾生,不說這個經說什麼經?不說這個經說別的經,是那些眾生跟那個經有緣,是這個緣故。過去生中他曾經學過,現在再講這個他一聽歡喜,他聽得懂,很熟悉,這是佛應機說法。說淨土他不相信,難信之法,那不相信就不說了,你喜歡的我就給你說。八萬四千法門是這麼回事,我們不能不知道,這不是如來的本懷,如來的本懷就是這部經。 阿彌陀佛看到如來本懷的經出現了,會有這麼多人懷疑,會有這麼多人來反對,怎麼辦?所以說海賢修得好,什麼叫修得好?他老實,別人相信他,他來給大家做證明,大家沒話說。所以用他來表法,用他來作證轉,三轉法輪他來做證明。證明會集本是真經,大家不懷疑了;證明黃念祖老居士的集解是沒有錯誤的,是可以信受的;再證明依照這個本子、依照這個註解修行,沒有走錯路,信願持名,必定往生。這是如來本懷,我們要知道。 所以處處異說,異說是說的不一樣,但是勸你往生念佛是一樣的。這就是為什麼《無量壽經》各種版本差別這麼大,所以致此多本。蓋此大悲之極處,釋迦牟尼佛大悲心到極處,希望眾生一生得度。不管怎麼個說法,裡面最主要的就是叫你信、發願求生、執持名號,這是最重要的,這個決定沒有錯誤。 「以上諸德」,上面所說的這些大德,中國的、外國的,「皆主本經乃世尊多度宣說之法,實有所據」。很多人有這個看法,釋迦牟尼佛在世,勸人修淨土絕對不是一次,常常勸人學淨土。所以阿難的結集,在不同場合不同的說法,他全部都把它集成經藏,提供後人做參考。這個裡頭還含著一個密義,這個密義是什麼?這個地方揭穿了,佛陀大悲極處,看出佛陀度眾生的心切,處處宣說。信願持名,求生淨土,這一句是主軸,千變萬變都不離這一句話。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把它約為四個字,「信願持名」,這就是淨宗無上法門,這就是淨宗圓滿成就。下面他舉例,「例如本經《唐譯》本名《無量壽如來會》,乃《大寶積經》中一會之文。足證佛說《寶積經》時,亦宣說本經」。佛講《大寶積經》也勸人念佛求生淨土,把西方極樂世界做詳細的介紹,這就有例子,證明說《寶積經》時說了這部經。 「沈氏又云:魏譯文辭詳贍,義理圓足,故自來講家多據之。」這是說康僧鎧的譯本,為什麼自古以來,中國、外國講《無量壽經》的都採取這個本子。就是這個本子翻得好,文字翻得好,在這五種本子比較,你一看就曉得,無論是講理、講事都講得很圓滿,圓足就是圓滿的意思,所以大家都用這個本子。「唐譯差與相近,蓋同一梵本」。《大寶積經》裡面所說的,跟康僧鎧的可能是一個原本,為什麼?裡面的義理大同小異,這就說明是一個本子。「宋譯亦甚明暢」,最後這個本子,「而辭句前後大異」,差別太大了,這是另一個本子,不一樣。漢譯、吳譯二譯,文辭比較拙澀,不好讀,「而義有相補備者,則又一梵本」。這是古人的看法。所以,「沈氏雖未能直從古梵筴取證,但今若細究存世之五譯,可推知當年梵筴至少有三種,故知沈氏之說可信」。沈居士在佛門也是知名的學者,他這個說法可以相信。 「至於他師有認為五譯祗是同本異譯,各本差異,祗因譯者意樂不同,實未能服人」。這個說法一般人不服,說得太牽強。「例如本經小本秦唐兩譯,羅什大師因秦人尚簡,乃攝十方佛為六方佛,此誠譯者應機之妙。文簡應機,而經義無失。」這舉個例子,《彌陀經》,玄奘大師翻譯的這個本子,跟羅什大師的本子是同一個底本。但是羅什大師用意譯,你看十方佛,中國人喜歡簡單,不喜歡麻煩,他只說六方,東南西北上下。玄奘大師的本子直譯的,除六方之外,還有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十方。這個是文字不相同,但是意思是圓滿的,六方就是十方,十方就是六方,所以這是應機之妙,經義不失。「是始為譯者之意樂與善巧」。這是對於中國人愛好了解,對於中國文化他深入了,他了解,才能翻得出來。意譯最好的,前面是安世高,後面是鳩摩羅什,安世高是漢朝,鳩摩羅什是六朝時代姚秦。「至於本經諸譯之差別,大異於是」,跟前面所舉的例子不一樣,且義理之深廣也不相同,「故不應是譯人意樂不同」,不應該這樣看法。 「例如彌陀大願」,這舉個最明顯的例子,「乃淨宗之緣起,與本經之綱宗,而十念必生之願,正是彌陀大願之髓」,精髓。這個願見於魏唐兩譯,而漢吳兩譯之願文當中沒有,這個不應該沒有的。「若謂魏唐兩譯之四十八願,與漢吳兩譯之廿四願,祗是譯筆開合之不同,則實難自圓其說。世間焉有如是大膽之譯人,敢率自意,妄刪大願之心髓」。把第十八願十念必生給刪掉了,這個翻譯,古人說,錯下一個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這樣翻譯是墮無間地獄。這麼重要的經文怎麼可以把它漏掉?這是決定講不通的,念老在此地給我們把這個問題講透了。「故知必是所據之原梵本不同,方有此異」,換句話說,決定是釋迦牟尼佛當年多次宣說。佛宣說是因人而異,佛是應機說法,一定是讓聽者生歡喜心,讓聽者生信發願,求生淨土。根性不同,佛說法不同,譬如《論語》裡頭孔子講孝,學生來問他什麼是孝,孔子答覆每個人講的不一樣。這就是什麼?應機說法。孔子一生提倡仁,「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仁怎麼個講,什麼意思?學生問他,他的答覆也不一樣。這就是大乘教裡面所說的,無有定法可說。 中國古時候的教學,老師教學生是一對一,完全契機,所以學生有成就。現在的教學,古時候教學是縱的,像竹子一樣一根一根的,能出人頭地。現在教學是一刀切,橫的,一班幾十個人,程度是一樣的,就一刀切了。一刀切什麼?那個苗子能出頭的糟蹋掉了。所以想想中國從前東西它真有道理。私塾學生,一個老師教二、三十個學生,這裡頭有悟性很高的,我們講反應很快,人很聰明,這種反應快、悟性高能成就聖賢,要幫助他提升,成聖成賢;遲鈍的、笨拙的,不能舉一反三的,這個人就不教了,知道什麼?他提不上來的。只教他認字、讀書、寫作,將來他可以學手藝、學經商、學務農、學工業,可以養家活口,他走這個路子,不是各各人都能成聖成賢的。所以老師高明,學生當中哪幾個看中了,要好好教,這人有出息,將來可以出人頭地。個別教學,頂多程度差不多的,兩個人,不可能有三個以上的。兩個人,從前坐方桌,老師坐當中,一邊一個。中國古時候的教學符合人性,性是根性,容易成就。真有好學生老師是真教,老師沒有嫉妒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老師可高興了,學生出人頭地,超越自己。自己一生是秀才,學生中了狀元,他老師最開心。 我們再看後面這一段,「又如《吳譯》廿四願中有國無女人與蓮花化生之勝願」,《吳譯》的本子。「而魏唐兩譯雖具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沒有這兩句,國無女人、蓮花化生,沒有這兩句。「若謂原本是一,諸譯只是開合不同,則請問《吳譯》此二願從何而來?何以廿四願中有之,四十八願之本竟然無之?可見諸譯所據之原筴不一。」這是很明顯的證據,就是他們用的原譯的底本不一樣,都是《無量壽經》,底本不一樣。證明這麼多的底本,阿難結集時候,都是照佛在什麼地點講經,在什麼處所對哪些人講經,不一樣,佛說法也不一樣。所以一定是不同的原本。 「從上之例,可見會集諸譯,實有必要」。這個狀況古人就有,佛經從印度傳到中國,早期翻譯的時候就有這個情形出現。這個譯經大師怎麼樣?把幾種經合在一起,就等於說會集,合在一起,有用原經題,有用會一個經題,另外用一個經題。像我們這個本子,經題是會集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是宋譯本,「清淨平等覺經」是漢譯本,你看兩個經題合上,把裡面重複的去掉。連經題都是原譯本的經題,這個會得好。很多會集本把題目改了,像王龍舒居士的會集本叫《大阿彌陀經》,他把經題改了,經題上沒有「大阿彌陀經」,他稱「大阿彌陀經」。可見會集諸譯,實有必要。「是以從宋至今,王龍舒、彭二林、魏默深與先師夏蓮居諸居士」,這些人統統都是在家的,都不是出家的,「先後均曾校會本經」。校是彭際清,節校,王龍舒、魏源(魏默深)、夏蓮居這是會集。 有四種,會校的本子有四種。第一種,「《大阿彌陀經》,宋國學進士」,這個國學進士,他的學位,像現在的博士學位,這是最高的學位,「龍舒王日休」,龍舒就是現在安徽舒城。舒城、桐城,我們那個小縣叫廬江,這三個小城距離很近,明清桐城派的根據地,桐城派就從這個地方發揚光大的。王居士他校輯。第二個,「《無量壽經》,清菩薩戒弟子彭際清節校」。第三個,「《摩訶阿彌陀經》,清菩薩戒弟子承貫邵陽魏源會譯」。第四個,「《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民國菩薩戒弟子鄆城夏蓮居會集」。這是會校本有四種,我們今天所選擇的就是最後這一個,夏蓮居的會集本。為什麼要選這個本子?後面黃念祖老居士有詳細說明。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