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二二八集)【日期】2015/8/6【地點】台灣台南極樂寺【檔名】02-041-0228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大家跟我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五百六十二頁倒數第七行: 「專求白法,惠利群生。白法者,白淨之法,指一切善法」。這句話看起來很平常,實在說它非常重要,我們這一生,學佛能不能有一點成就就在這一句。看到這句經文,我們就要想到,從早到晚起心動念是什麼。念老在註解裡面為我們說的,白法,白淨之法,指一切善法。古印度稱善為白法,稱惡為黑法,它用黑白來表,我們中國用善惡。善惡有標準,提到佛教,大家一定會想到十善業道,這個善法就是指十善。 十善是根本戒,不但修學佛法的人必須要遵守,即使是世間人,他要想求得一生的平安、家庭的幸福,也要學習。第一條,不殺生。從不殺生,引申出來,絕不能夠惱害眾生,讓眾生因我而生煩惱,這就錯了。我們從早到晚,念頭、言語、行為能不讓眾生生煩惱嗎?這一點諸位要知道、要學習,這才叫學佛。學佛一定要遵從釋迦牟尼佛的教誨,佛教我們做的,我們認真努力去做,不能做的,我們決定要遵守,依教奉行,這才是佛的好學生。 最近這兩年,我們聽說來佛寺的海賢老和尚一生的行誼,老和尚前年往生的,二O一三年一月往生的,活了一百一十二歲。這個老人一生,從他出家,二十歲出家,佛門裡基本戒條,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三學是戒定慧,三皈、五戒、十善、《沙彌律儀》,他全做到了,確實是我們最好的榜樣。為人老實、聽話、真幹,所以在一生有很了不起的成就。老和尚住世,是阿彌陀佛命令他的,他修得很好,要他住在世間長久一些,多住幾年,給學佛的人做個好樣子,給念佛人做個好樣子,他真做到了。二十歲出家,一百一十二歲往生,學佛九十二年,九十二年,念佛的功夫好! 念佛這個法門,我們這一生遇到了,不能空過。世間太苦,要認識,想做一點好事,障礙重重。所以我們要記住,做好事是應該的,但是要隨分隨力,沒有這個能力要去做,那就很苦。要做事,要有財力,還得有人力。我今天早晨看到,澳洲同學給我寄了一份資料給我看,他們想辦學,辦個小學,辦個一條龍的學校,政府可以批准。錢從哪裡來?我沒有這個能力。人從哪裡來?辦個學校,請誰去做校長?請哪些人去教學?我沒人,孤家寡人一個。澳洲淨宗學院也不過就十幾個人,你們能教嗎?正式的教員是政府承認的,你們沒有這個資歷,怎麼辦?有力量要做,好事,沒有這個力量不能做。 我這一生沒有伸手跟人要過錢,到了晚年,這樣的年齡了,還問人要錢,講不過去。供養是有,不多。我在香港成立了一個基金會,這個基金會專門是去做文化教育事業,佛教是文化教育事業,多元文化,宗教都是文化教育事業。我們從事這個工作有不少年了,從一九九九年,我們就正式跟新加坡九個宗教接觸,在一起辦活動、交流,做出一些成績,對社會、對國家都有利益。這些年來,這個工作沒有間斷,費用不多,我們能夠負擔。現在到處想辦漢學院,好事情,馬來西亞辦起來了。我沒錢,是馬來西亞的一位賴居士,他是華僑,這個學校,土地是個同修送給我的,建築他一個人負責,他是個企業家,這個好辦。我不敢向他化緣,自己發心做,好,我們歡喜。 漢學,從基礎上扎根,那就是文字學,首先要認識漢字。課程用什麼?用《說文解字》,用這個來扎根。今年五月,我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斯里蘭卡主辦的衛塞節,我們跟世界各友好的宗教,在這個地方做了三天的聚會,大家都非常歡喜。這個活動結束之後,我順便到英國去看看,過去去過二次,這次第三次,看看有沒有緣分對漢學有一點幫助。遇到了一個大學,這個大學的校長來看我,我們做了三個小時的長談。他對於漢學非常有興趣,對我們的理念、教學的方法、教材也都很歡喜,確實有意思想跟我們合作。 合作,學校有土地,要辦個漢學院,我們要給它建一個學校,這就為難了,建學校這個錢從哪來?我沒有這個能力。我們今天十方供養的能力,只可以用做獎學金,這個學校我們一年送三十個獎學金,頂多可以到五十個,我們收的供養都是零零碎碎的。去英國那邊念書,一個學生一年要一萬英鎊,我不知道一萬英鎊換多少台幣。英鎊價值最高,一個英鎊我在香港是十二塊港幣,差不多應該相當人民幣十塊錢,一比十。這個獎學金是長年提供,不是短期的,每年都要發,我很樂意培養三十到五十個漢學的老師,漢學太重要了,現在沒老師。這個錢有,建學校的錢沒有了。 前年,今天強帝瑪法師中午我們在一起吃午飯,下午他離開了。前年我們訪問他的國家斯里蘭卡,他們提議要建個佛教大學,我很贊成,我把銀行錢全部給他了。因為我問他,你這個大學,建這個學校預算是多少?他們用美金計算,二千五百萬。我把銀行去算一下帳,總共結出來二千七百萬,全給他了。這兩年物價上漲,要追加預算,我就告訴他,我沒有這個能力,但是我給他出主意,我說你不必全建,先建一部分,剩下一部分把地基打好,有錢就蓋,沒有錢就放在那裡。這個方法他接受了,先蓋教室,先蓋餐廳,先蓋宿舍,這個蓋好了,馬上就可以上課,開始上課,其他的建築慢慢來。辦公室可以慢一點,圖書館可以慢一點,這個不要緊,你把學校辦好了,我相信有人幫助你。現在進行得很不錯,今天來的時候,把一些照片拿來給我看,教室、餐廳、宿舍,很難得,依照這個方法去建。 所以,圖文巴這邊的學校就難了。大家對我的狀況要了解,我們相處這麼久了,這麼多年了,還不知道嗎?我能想到的事情很多,未必能做到,就是剛才講的,第一個沒有人手,第二個沒有財力,一定要知道。國內也有同學辦學,也為了建立校舍也是需要錢。我在香港,我們組織了一個漢學院,漢學院的院所怎麼來?有個企業家很發心,想做好事,我說這樁好事給你做,財產是你的。買一個學校,財產是你的,借給我漢學院用十年,這個好,財產是你的,我喜歡這樣做法。十年我們做得很好,希望再做十年,你就再借十年,如果我們不做了,你就收回去。這方法好,乾淨俐落。 早年,我也在香港住了十年,我住的房子是一個老居士的,她的私人產業,我借用,她說我願意住多久他都供養我,我在那住了十年。最近就有一個同修,三年前,他在農村裡頭有個小房子,很小,這棟房子的總面積還沒有這間房子大,大概只有三分之二。沒有,一半,有一半大,總面積,在農村。這個老居士往生了,囑咐他太太,一定要把這個小房子供養給我,希望我在香港長住。我一看很歡喜,住在山上,面對著青山,花草樹木,聽不到人說話的聲音,也聽不到車聲,老實念佛很好的一個小房子,我接受了。我把尖沙咀那個房子還給老太太。這麼大年歲,說走就走了,不再找麻煩了。想做一些事情,讓我提供一些建議,這個可以,我也很歡喜。實際上年歲太大,不能操心,要操心年輕的時候幹,到這個時候操心叫大錯特錯,那惹人笑話。所以我願意幫助大家。 台南極樂寺,這是我心裡想像到的台灣唯一的一個學校的寺院,希望在這邊成就一批年輕的法師,講經教學,希望培養這樣的人。這個地方夠用,條件都能符合,真正來學的人,我們供養他,吃住我們負責,他在此地好好的學經教。這裡沒有人教,怎麼學法?用光碟教學。我們每堂課都錄的有光碟,都保存在這個地方,如果你要學《無量壽經》,這光碟全部給你,你每天聽,每天聽十個小時。像東北劉素雲居士一樣,她專門聽《無量壽經》,一天她是聽一片光碟,那個時候,二十年前,一片光碟只有一個小時,聽十遍,其他的時間就念阿彌陀佛。聽了十年,沒有間斷,每天十個小時,所以這部《無量壽經》聽了幾十遍。現在到處講演,講得很好,非常受歡迎,法緣殊勝。這是用光碟學習成功的例子。 我也常常在想,二十年之後,可能大學裡頭沒教授了。為什麼?學習的人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以我們自己做例子,我這一代,上一代李炳南老居士、方東美教授、章嘉大師,我跟他們比差太多了,差距太大了!我們這一生當中所帶的學生,跟我比也是很大差距,那他們下一代怎麼辦?沒人教了。好在現在有這些科學技術,有這種我們可以利用的媒體,那就不怕了。我們用中國的老辦法,老辦法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學只要學一樣,一樣學十年沒有不成就的。劉素雲成就了,胡小林成就了,胡小林專攻《大乘起信論》,也是將這部書從頭到尾念,念了千遍,註疏看上百遍。現在講《起信論》這是專家,雖然是在家居士,我看沒有法師能夠比得上他,他在這一部書上下十年功夫。現在找這樣的人沒有了。 真正想學的人,這兩個榜樣擺在你面前,你只要依照這個方法去修學,十年保證你成就,而且你成就非常殊勝,不是普通成就。這一部經通了,部部經都通了,沒有學過的經典,你拿到手不會生疏,你只要用短短時間去準備,你就能夠講得很好,一經通一切經通。要發心!真正發心,有三寶加持、有佛菩薩保佑,自己生活一切放下,不要去想它,讓佛菩薩安排。這樁事,早年章嘉大師教給我的,我們只專心在經教的學習上,對自己明天該怎麼辦,怎麼活下去,不要去理會。今天過得很好就好,何必去想明天?你的心能專注,這個東西才能學好。我一生沒道場,住別人道場,有緣多住一段時期,沒有緣少住幾天,歡歡喜喜,互相尊重,互相尊敬。真正經教裡頭對我們要求的,我們盡力努力都把它做到。 下面你看引用《大乘義章》第七卷說的,「善法鮮淨,名之為白」。《大乘起信論》註解裡面說的,祖師大德講的。鮮是鮮明,淨是清淨,沒有染污,鮮是沒有過時,挺新鮮的。佛法永遠不會過時,過去適合,現在也適合,未來三千年還是適合,所以叫鮮淨。稱之為白法,善法,真正的善法。《魏譯》,我們《無量壽經》康僧鎧翻譯的本子,「清白之法」,經文它用這個,清白之法。這邊這一句是「專求白法」,意思完全一樣。《淨影疏》,隋朝慧遠法師《無量壽經》的註解,《義疏》對這一句的解釋是「所顯之法,出離邪謗」。邪是不正,謗是毀謗,對於正法的毀謗完全沒有,這叫清白。 「《嘉祥疏》曰:是無漏明,故云清白。」這都是給我們解釋清白兩個字的意思。無漏是善法,有漏是不善,這是用比喻說的,佛經上用得很多。漏,譬如茶杯,茶杯有破損,水放進去之後漏掉了,這叫有漏;無漏,這是很完善的器皿,水放進去不會漏掉。這是比喻我們學道,煩惱重,習氣深,這就是有漏,所學的怎麼樣?都漏掉了、漏失了。如果意志堅決,真誠、清淨、恭敬,你學這個法完全接受了,變成你自己得受用,這叫無漏。無漏法是清白,清是離開染污,白是離開邪惡,離開黑暗,智慧,白從智慧上講,清從戒律上講,戒律,持戒清淨,有定有慧。所以清白兩個字,也可以說就是戒定慧三學。「《會疏》云:大乘法,名為清白。」所以清白兩個字意思很廣,凡是大乘法都名清白。 「惠利」,惠是惠施,布施,就是贈送給別人;利是利益,這個地方講利濟,是利益,是幫助別人,別人有困難,我們應該去幫助他,這叫利濟。「故經義為:專求無漏大乘清淨之法,用以普施有情,利樂群生。」這幾句講得很明白,把這兩句話的意思說出來了,要專求。大乘無漏清淨之法是什麼?廣義的說,所有大乘經論都是。那今天我們學這個法門,是大乘裡面無比殊勝的一門,稀有難逢。為什麼?所有大乘法、小乘法都要斷煩惱證菩提,沒有一個例外的,斷煩惱難!我們的煩惱習氣能斷得掉嗎?你去試試看,看能不能斷掉? 大小乘最低的階位,小乘是初果須陀洹,大乘是十信裡面的初信位菩薩,十信好比小學,有十年級,你是一年級。一年級的條件是什麼?見思煩惱五種見惑斷乾淨了,才能證得初信位,小乘才能證得須陀洹。我們能做得到嗎?太難了,一生都做不到,那麼這一生的修行不能證果。有沒有好處?有,什麼好處?可以幫助你生天,來生人天福報,這個就是利益。今天我們看到這個社會上,人天福報的人很多,什麼原因?過去生中修行沒上得去,這五種見惑沒斷掉,所以變成福德了,功德沒有了,變成福德,人天福德,是這麼回事情。真修,他不是假的,沒斷惑。 這五種惑是什麼?我們要知道,不能忘掉,時時刻刻提醒、觀察就曉得這路走不通。第一個身見,哪一個人不把身看作我,我,我就是這個身,這個事情難了。有我就有自私自利、就有名聞利養,這個是煩惱的根。佛告訴我們,身不是我,為什麼?有我,有個真我,真我不能說是身,也不能說不是身。它到底是什麼?它是我所有的,像衣服一樣,衣服不是我,這我們很清楚,不會執著它是我,它是我所有的。這個身是我所有的,不是我,我不生不滅。這就搞清楚了,這個身有生有滅,我不生不滅。 現代科學家也搞清楚了,也知道這個身是假的,不是真的,剎那生滅。我們看不到,它頻率太高,速度太快。我們今天看電視,電視一秒鐘畫面生滅多少次?有幾個人知道?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一百次。電視的畫面,一秒鐘生滅一百次,也就是說一百個畫面一秒鐘播放完了,電視。那我們現實的環境,一秒鐘生滅多少次?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個念頭,前念滅後念生,三十二億百千念,一彈指,不是一秒。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每一個念頭是一次生滅,前念滅後念生,一個接著一個,一彈指。一秒鐘能彈多少次?年輕人體力好的可以彈七次,我大概能彈到五次,年老體力衰了,年輕可以彈到七次。三十二億百千念乘七,這就是一秒鐘生滅的次數,得出來的結果,二千二百四十兆,單位是兆,不是萬。二千二百四十兆次一秒鐘,我們怎麼會知道它是假的?大概所有的物質現象都是在這個頻率裡面產生的幻相,不可得。《般若經》上說得好,「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所有一切物質現象,還包括精神現象,精神現象是念頭,統統都是在這個頻率之下產生的。 這個奧祕,宇宙的奧祕,被現代量子力學家揭穿了,也不過才二十幾年,科學家明白了。他們搞清楚、搞明白之後,看到佛經上說的,佩服得五體投地。科學搞了四百年,一代接著一代,到現在憑著經驗、先進的儀器觀察發現了。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沒有科學,沒有儀器,他怎麼會知道的?而且講得比科學家講得還清楚、還詳細。所以,大乘佛法是究竟科學,究竟就是到頂點了,再上去沒有了,究竟哲學。我們看到科學家的報告一看就懂,大乘佛法內容講些什麼,我們就完全明白了。 佛法是教育,宗教是教育。中國這個宗,有三個意思,你們查字典都可以查到,宗有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這三個意思;教也有三個意思,教育、教學、教化。這兩個字連起來,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如果說得更清楚一點,上面加個人類,宗教是人類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它教什麼?佛法是最標準的,佛陀的教育它分兩部分,一部分是世間法,一般教育,一部分是高等教育,也就是出世間法。世間法,佛經上給我們講戒、定,世間智慧,倫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講這三種,三大類。向上提升,高等科學、高等哲學,全世界哲學跟科學都達到登峰造極,最高峰,上去再沒有了。我們有理由相信,再過二、三十年,科學家承認佛教是高等科學、高等哲學,不再說是迷信了,這得認識清楚,搞明白。 我們學的什麼?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通達明瞭,這叫成佛,大智慧現前。小智慧足以,也是聖賢說的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小智慧,小悟。大徹大悟,作佛去了,有能力去教化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這一切眾生,最上面的包括法身菩薩,下面到無間地獄,你都有能力、都有智慧、都有方法去幫助他們。這就成佛了。 你看成佛之後,以無漏大乘清淨之法,普施有情,利樂群生,這個群生就是剛才講的,從菩薩到三惡道,幹這個事情,這個事情是最有意義的大事,不怕沒老師。釋迦牟尼佛慈悲,為我們做出的示現,釋迦牟尼佛的老師是誰?沒人,他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他沒有找到老師。十九歲出家,放下煩惱障,出去幹什麼?求學,做一個苦行僧,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印度在那個時候,宗教之國、哲學之國,這兩樣東西印度非常發達,他去親近、去學習,所有宗教他都學了,所有的學派他也學了,用了十二年時間,發現怎麼樣?不能解決問題。什麼問題?超越六道輪迴的問題,學那些宗教,學那些哲學,出不了六道輪迴。放棄了,三十歲,這一年三十歲,放棄了,放棄了是放下所知障。這兩種障礙都放下了,他到畢缽羅樹下去打坐,入定。出定那一剎那,開悟了,見到天上一顆明星很亮,豁然大悟。畢缽羅樹以後就稱為菩提樹,因為佛在這個樹下示現開悟證果的。 開悟之後他並沒有起來,他依舊在入定。在定中,二七日中,二七十四天,也有說三七日中,三七二十一天,都有這個說法,時間總不長就是了,最長也不過二十一天,定中講《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經》不是在我們世間講的,在定中講的,哪些人聽眾?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換句話說,沒有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你入不了他的境界,不能參加他這個活動;參加這個活動,一定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法身菩薩。這個經講完之後,出定,出定起來之後,到鹿野苑去找五比丘,這五個人是他的同伴。他出家,他的父王不放心,派了五個隨從,這就是以後的五比丘。在鹿野苑給他們講《阿含經》,講四諦苦集滅道,憍陳如第一個開悟,證阿羅漢果。那麼這個世間三寶具足,有佛、有法、有僧。從這天就開始辦學,每天講經教學,阿含這一個大的單元講了十二年,這是佛所辦的小學,大家程度都不夠,很低,要從扎根做起。 像我們現在,希望在大學裡面辦漢學院,沒老師,怎麼辦?最好在大學下面設一個實驗班,漢語文言實驗班,培養什麼?培養基礎,漢學的基礎要從這扎根,三年到五年,最少三年,最多五年。這個根扎下去,他才能取得漢語教授的資格,就是他能拿到博士學位,有學位,他能接受大學聘請為漢學教授。我們希望這三、五年能培養三十到五十個人,能有三十個這樣的好老師,就可以把這個實驗班提升正式辦漢學院,這漢學院有三十個老師可以了,再大規模的招生,正式成立。我們有這麼個想法。諺語說得很好,「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們有這個想法,有這個願望,天是什麼?要有人來幫助,要有人才出現,要有財力支援,這是天意。如果沒有人才、沒有財力支援,這就做不成了。 所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哪一樣好?前面這樣好,為什麼?謀事在人,沒有人協助,也沒有財力幫忙,辦不成,你的功德是圓滿的。為什麼?緣的條件不合,功德是圓滿的,《楞嚴經》上說,「發意圓成,圓滿功德」,你只要發心,功德就圓滿了。不是不做,真想做,但是緣不足,沒有幫手,沒有財力,所以功德是一樣的。我缺乏這個外緣,有這個外緣我會做得很好,沒有這個外緣,逼著我做不成。但是我不是沒有心,有心,這個有心的功德不可思議。 底下這一段也解釋這一句經文,『志願無倦』,我剛才講的。我們的志願是一定有的,不會懈怠,不會疲倦,問題就是有沒有幫手,有沒有財力。這是天意,這不是人意,為什麼?我們命中沒有,過去生中沒修。這個道理我們懂,六十四年前老師就告訴我,命裡沒有財,過去生中沒有修財布施;命中還有一點智慧,過去生中修過法布施;壽命短,四十五歲就完了,過去生中沒有修無畏布施。所以老師幫助我把這個福慧補足,就教我要勤修財布施。我說沒有錢,生活都很困難,哪有錢布施?老師問我,一毛有沒有?一毛有。一塊有沒有?一塊有。你就從一毛一塊開始布施。這一毛一塊到哪裡去布施?寺廟裡頭有,寺廟裡面印經,你看有發心的人印經,在外面募捐,大家隨便寫,多少不拘,一毛他也收,他不是不收,他也收,一塊也收,這是個修布施的好地方。另外一個地方,放生,放生是修無畏布施,廟裡頭常有,常常遇到。所以身上有多少都可以拿多少,圓滿功德。 老師告訴我愈施愈多,三種布施得三種利益,財布施,財用不缺乏;法布施,智慧增長;無畏布施,健康長壽。我就真幹,我能有一點成就,也就是有這麼一點底子,老實、聽話、真幹。我相信老師,老師不會害我,老師希望我好,真修。修五個月,半年,效果就出來了,收入就多了一些。這以後就發心出家了。佛法確實能改造一個人的命運,命運是自己造的,家運也是你一家人經營的,國運是全國人民經營的,大家都能斷惡向善,國運就好,一個道理。 我出家,章嘉大師教我的,我一個人在台灣,沒有牽掛,沒有後顧之憂,他說最好的方法,出家。出家,學釋迦牟尼佛,教我看兩部書,《釋迦譜》、《釋迦方志》。這兩部書那個時候買不到,《大藏經》裡頭有,我就到善導寺把經書借出來抄,《大藏經》不能帶出門,只有星期假日去抄經。前後我還抄了十幾部,分量都不太大,老師教的。現在人福報大,台灣印的經書太多了,不是賣,都是結緣,跟全世界結緣。出家之後,我讀了《印光大師文鈔》,懺雲法師教我讀的。讀了之後,對淨土尊重,還是不願意學,但是印光法師的行誼我很佩服,我這一生學他。四眾對我的供養我幹什麼?我沒有蓋廟,我完全印經布施,幹這一樁。印光大師一生就幹這樁事情,遇到有災難了,旱災、水災這些災難,老和尚也救濟,救濟錢從哪來?印經款項裡面提出一點去賑災。是以印經為主,以救難為第二。這個我學到了。 所以,我先後印的經書,大部頭的,《大藏經》,這些年來到現在大概應該有七、八千套了,我的目標是一萬套,送一萬套《大藏經》。還有,你們在我這個地方書庫裡看到,《四庫全書》、《四庫薈要》,這是中國傳統文化寶典,中國傳統文化這代表了。商務印書館印的,我向它買了一百一十二套,他算我特價,每一套美金五萬,差不多將近六百萬。世界書局出版的《四庫薈要》,分量是全書的三分之一,乾隆皇帝自己讀的,這個價值比《四庫全書》還要高。我這些年來,先後跟他買了三百套,送給全世界大學圖書館、國家圖書館,給他們收藏。為什麼?我怕災難,災難的謠言太多,我是不相信,但是也不能不防著一點,萬一災難來的時候,這書沒有了多可惜,那真是人類無與倫比的損失。所以我印這麼多,到處放,災難不可能統統把它消失,總會留一些保存下來,我是這樣想的。古人藏諸名山,刻在石板上,埋在洞裡頭,像房山的石經,《大藏經》,我去看過。那一套石藏經雕刻了八百年,是一套完整的《大藏經》,如果一個大地震,就完了。所以最好的方法還是多印多散,到處都有,這就不會喪失。這是我幹的一樁大事情,希望把中國文化在這個世界上永遠傳下去。 書沒問題了,這問題解決了,擺在面前一個大問題,誰去念這些書?這些書是文言文,現在人看不懂。我著急了,所以我想出漢學院,培養這些漢學家,他們有能力讀文言文。也就是標準他們將來能夠讀《四庫全書》、能夠讀《四庫薈要》,有能力把《四庫薈要》這些典籍翻譯成白話文,供養大眾,然後再從白話文翻譯成外國文。像現在我們的《群書治要》,有英文翻譯的、有德文翻譯的、有法文翻譯的,好像還有西班牙文翻譯的,現在有日文翻譯的。好的翻成白話文,再翻成全世界各個不同國家語言文字,全世界人都學《群書治要》,全世界的人都學中國傳統文化,中國文化統一全世界,天下就太平了,災難就化解了。我們幹這個事情。 所以學習漢學,《說文解字》這是漢學的根,就是首先要學習認識中國文字。中國文字怎麼來的,從文字起源,到這兩千年的演變,都要知道、都要認真學習。對於古聖先賢留下來的這些智慧、理念、方法、經驗,非常豐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才是真正的寶,世間所有的寶藏跟這個不能比,這是我們要知道的。希望年輕人發心,用十年的時間學習漢字、文言文,然後這部書就變成你自己的,你自家的寶貝,你有能力閱讀,你有能力翻譯、有能力講解、有能力弘揚。現在傳統文化迫切需要這些人,所以我們要把這一點不太多的金錢來做這個工作,照顧這些人,讓他們安心好好讀書。我們來請教授,教授很少,對文字學有研究的人不多,很少,只要有二、三個教授來教就能傳下去。「志願無倦」。 「《華嚴經》普賢大士十大願王,概括其願末之意為」,十大願王我們都很熟悉,從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到普皆迴向,最後的意思,「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至迴向)乃盡」。這個我禮是禮敬諸佛,迴向是迴向眾生、迴向法界、迴向菩提,到這個地方才圓滿。下面說,「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這真的,虛空界真的是無盡,普賢菩薩的禮敬,乃至迴向,也是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這兩句話重要。你看念念相續,這個念念就是願心,他的志願,念念相續,永遠相續。無量劫前念念普施有情,利樂眾生,到未來際劫還是志願無倦,還是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這三業無有疲厭,身是身行,語是言教,意是弘願,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就是意。這個十願,都是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日常處事待人接物,範圍遍法界虛空界,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普賢菩薩的大願。我們要學習,不是我們學佛成佛就沒事了,成佛那一天是我們普賢大業開始的那一天。我們現在雖有普賢願,做不到,為什麼?沒有德能,沒有智慧。 我們今天遇到這個法門,無比的殊勝,這個法門是什麼門?淨土法門,這個諸位要知道。淨土法門什麼意思?一生必定成就。能行嗎?能。憑什麼?憑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這個法門不靠自己,靠阿彌陀佛,全心投靠。靠自己不能成功,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個法門都不能成就,能夠成就人天,就是來生來世不失人身或者生天就不得了,就很難得了,成佛是不可能的。但是你遇到淨宗,你信願持名,你就能往生,往生到極樂世界,你就能成佛,它太容易了,太簡單了!海賢老和尚給我們做證明。他的像我們印了很多張,這邊,掛在這邊,你天天看他向他學習。他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他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一生沒有念過一部經。他也沒有上過殿,他五堂功課不會,在別人寺廟裡頭,別人上殿,他站在殿門口念阿彌陀佛。 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信、願就是取得往生的條件,我真正相信有極樂世界、真正相信有阿彌陀佛,就能往生,阿彌陀佛就會來接引你,臨終一念十念決定得生。平常我們念佛,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這個功德,是你往生到極樂世界你的品位高下。經上說得很好,念佛功夫深淺,不是多少,多少沒關係,一天念一聲佛號也行,不在多少,在功夫。功夫在哪裡?功夫在放下,你是不是能把這個世界放下?所以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這是功夫,對這個世界沒有絲毫留戀,也沒有瞋恚,知道這個世界是虛妄的。記住《金剛經》上一句話做我們平常觀照功夫,經上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管是世法佛法,都包括在其中。經文還又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個法是佛法,佛法這麼多,我們只取一門,其他的要放下;經典那麼多,我只取《無量壽經》,其他的統統放下。 「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兩句話是戒定慧,統統具足。讀書千遍是祖師大德教的,這是戒律,我們就持這個戒。這一千遍沒念錯,沒念漏掉,規規矩矩,這是修定;自見是智慧現前,其義自見,不要求人。所以在過去教學當中,很多高明的老師教學生,只是盯著學生念書念多少遍,講不講?不講。為什麼不講?講把他的悟門堵死了,他不會開悟。所以不講,就教他這樣一直念下去,把妄想念掉、雜念念掉,心裡頭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清淨平等現前。清淨心,阿羅漢的禪定;平等心,菩薩的禪定。定久了,不定什麼時候覺了,覺就是自見,就是明瞭了,這經全明白了。明白之後怎麼辦?講給老師聽,老師給你點頭,沒錯,講得很好,你就畢業了。老師給你印證,不給你講解。你所悟到的那個,老師也悟到了,你一說,跟老師一對,一點不錯,這就畢業了。你就可以離開道場,到四面八方去弘法利生,教化眾生去了,哪個地方有緣,多住幾天,沒有緣少住兩天。 這個方法,東方人知道的人還有,不多,西方人沒人知道,他們可能完全不能接受、不能相信。你看我們今天做實驗,三年、五年,真的有一、二個開悟了,西方人就相信了,無師自通是真的,不是假的。只要你真的從定慧上下手,經幫助你開慧,讀佛經,選一部經,一天讀十個小時,愈讀愈熟。像《無量壽經》,剛剛開始讀,大概要兩個小時讀一遍,念上一年大概一個小時,一年半,大概就四、五十分鐘,最快的半個小時。但是怎麼樣?念到半個小時念一遍,一天還要念滿十個小時,這個重要,十個小時你念二十遍。開頭念,十個小時念五遍;一年之後,十個小時念十遍;一年半之後,十個小時二十遍。為什麼?你不念經就會胡思亂想,有妄想、有雜念,妄想雜念是煩惱。用念佛這個方法、念經的方法,把妄想念掉、雜念念掉,清淨心現前,這是功夫。這樣的功夫,往生極樂世界品位高。 凡夫往生沒有功夫,我們去都是沒有功夫,沒有功夫生凡聖同居土。它那裡凡聖同居土是淨土,我們這個地方凡聖同居土是穢土,不一樣,完全不一樣。如果有一點功夫,清淨心現前了,也就是我們講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往生就不是同居土,方便有餘土,下面兩品,就是中品、中下兩品。如果念到事一心不亂,平等心現前,對一切萬物,人事物都不分別,不分別就平等了,這是菩薩的定力。這個人往生到極樂世界,方便有餘土上輩往生,品位高了。如果念到開悟了,開悟就是覺,清淨、平等、覺,覺是理一心不亂,生實報莊嚴土。所以念佛功夫的淺深,是往生極樂世界你是哪一個品位,它那裡也是學校,同居土是小學,方便土是中學,實報土是大學,等覺是博士班。它也是一個階級一個階級,所以你到極樂世界插班,你插哪一個班、插哪一個等級,那是念佛功夫的淺深,沒說多少。 由此可知,最重要的關鍵是要去,就是被他錄取,他錄取你的時候,真信、真願,我真想到極樂世界去,我不想再留在這個世界,這樣的心願就取得阿彌陀佛那邊錄取了。這是第一個條件,念佛功夫淺深是第二個。先要錄取,然後再談功夫,功夫再淺都不怕,哪怕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值得。為什麼?極樂世界雖然有品位,它待遇是平等的,這是跟一切諸佛剎土不一樣,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那什麼待遇?法身菩薩的待遇。所以你到極樂世界,下下品往生也是這樣的,智慧、神通、道力跟法身大士是平等的。不是你修的,是阿彌陀佛加持你的,所以彌陀的恩德太大了!這些人有這麼高的待遇,有這麼高的智慧、神通、能力,統統是佛力加持,如果不得佛力加持,那不可能。你要把這些東西搞清楚、搞明白,你才曉得淨宗多麼殊勝,淨宗遇到多難!遇到之後,真正相信,西方極樂世界錄取了,真正念幾聲佛,到那邊去插班了。決定不能放棄,如果放棄,真可惜!所以要發願、要立志。這個世間一無所求,真正是於人無所爭、於世無所求,每天能吃飽、能穿暖,有個小房子可以遮蔽風雨,夠了,不再多求。再求的就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求早一天見阿彌陀佛。 往生到極樂世界花開見佛,不管什麼品位,平等待遇。進入阿彌陀佛大講堂,彌陀在那裡講經說法,這講堂有你的座位,給你安排好了,你坐在座位上聽經。聽到什麼時候離開?聽到你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你才會離開;如果沒有徹悟,你不會離開的。換句話說,進入講堂是凡夫,離開講堂是佛,你成佛了,你不成佛你不會離開講堂。多長時間?不定,每個人根性不相同,有人時間長,有人時間很短。多難得! 到極樂世界,身體不是肉身,肉身是個生滅身,還要補充營養,天天吃飯,還要休息、要睡眠;極樂世界不需要,金剛不壞身,身體是紫磨真金色身,法性身。我們這個身是法相,阿賴耶識的相分,有生有滅。到極樂世界的人,統統轉識成智,換句話說,轉八識成四智,所以他的身是法性身,法性身沒有生滅。所以你是無量壽,阿彌陀佛無量壽,每個往生的人都是無量壽,你說多難得!這個身體不需要吃飯、不需要喝水、不需要睡眠,精神永遠飽滿,體力充沛。在講堂,等到大徹大悟之後就拜佛離開了,離開幹什麼?到十方世界供養諸佛如來,修福,聽經聞法修慧,供養是修福,福慧雙修,很短時間就修圓滿了。 自性裡面的福慧自然現前,就是圓滿,你就有能力在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幫助諸佛教化眾生,以聲聞、菩薩,不定什麼身分,像觀世音菩薩一樣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你就現什麼身。應該給眾生說什麼法,你一看就曉得他是什麼樣根性,你就給他說法,沒有不當機的,沒有聽不懂的,沒有不歡喜的,得大自在。我們一生當中,三年、五年就可以取得,為什麼不幹?這個要是不幹的話,真叫吃大虧,太可惜了!希望同修頭腦要清楚,這個機會百千萬劫難遭遇。前清彭際清居士說過,眾生有幸聽到這個法門,那是無量劫來稀有難逢之一日,他怎麼會遇到?怎麼這麼好運?我們多少人遇到之後不知道珍惜,當面錯過,太可惜了! 早年我在台中求學,李老師告訴我,台中蓮社是他創辦的,那個時候的蓮友有二十多萬人,我在台中住了十年,我離開的時候,蓮友增加到五十萬人。老師說,我們自己的同學、蓮友,一萬個人能往生的大概只有三、五個。萬分之三、五,也不少了,五十萬人,要是五個的話,有二百五十個人往生,真的很難得,往生就成佛了,度眾生成佛道。不能往生,就是沒有把這個機會抓住,對這個世間有留戀,放不下,這就苦了,我們不能幹這個傻事,這很重要。除非是阿彌陀佛有使命交給你,像海賢老和尚,這有使命,阿彌陀佛如果不是囑咐他長住世間表法,給大家做個好榜樣,他早就往生了。我們相信,他取得往生的把握,二十五歲的時候就可以取得。在世間住這麼多年,是阿彌陀佛囑咐他的,他修得很好、修得不錯,一直就這樣保持下去,給佛弟子做個好榜樣,給淨宗同學做個好樣子,給我們念佛人,他怎麼往生?怎麼那麼自在? 所以我們今天修淨土,抓住三樣東西:第一個《無量壽經》,這是根本法。第二個黃念祖老居士《淨修捷要報恩談》,這本書,後面有個光碟,非常重要。這本書裡頭很簡單、很扼要把整個佛法都介紹出來了,顯教密教、大乘小乘、宗門教下統統都說出來,像一個佛學常識一樣,你就不外行了,你全都能懂得。第三種就是《來佛三聖永思集》,這一本,海賢老和尚的,已經整理成一本書,這是最後印的,裡面有個光碟。我介紹同學這三樣東西,這三樣東西常常讀、常常看、常常念,往生就有把握了。我們真正要做到,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這就是真正「志願無倦」的意思。今天我們就學到此地,時間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