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的《父亲与民国》,先睹为“憾”(实在不能用“先睹为快”这个词)。因为读后,除了遗憾,还是遗恨。 白崇禧将军有几大遗恨,令人扼腕长叹息。 遗恨一:北伐胜利后,蒋介石谋求削藩。裁军不当,激起兵变,演变成蒋桂战争,而后是中原大战。中国形成四分五裂局面,让业已羸弱的共产党死灰复燃,并且使日本有入侵中国的可乘之机。 遗恨二:抗战胜利,蒋介石再次未听从白崇禧的劝谏,骤然裁军,导致东北数十万伪军投向共产党军队。一增一减,国共的实力差距迅速缩小。 遗恨三:1946年,第一次四平街战役后,东北林彪军队溃不成军,逃到东北的重镇哈尔滨市。孙立人的新一军已经追过松花江北岸,距离哈尔滨不足一百里。蒋介石在美国调停的压力下,宣布停战,给与林彪军队喘息的机会,整军反扑,东北形势自此逆转,乃至东北沦失。 遗恨四:1948年初,李宗仁在美国怂恿支持下,参选副总统,白崇禧劝阻无效。蒋桂嫌隙又生,蒋介石解除白崇禧的国防部长职务,直接影响到徐蚌会战前的错误军事布局。 遗恨五:1948年,徐蚌会战(淮海战役)前夕,蒋介石没有采纳白崇禧的“守江必守淮”,“统一指挥”,“五省联防”的战略,却将华中战区分割两块,以易攻难守的徐州为战略中心。大战前夕,蒋欲起用白崇禧为总指挥,白已无暇重新部署;见败局已定,白拒绝指挥。徐蚌溃败,国民党精锐尽失。至此,大局已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