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老木屋的博客  
小酒庄走出的故事是我一生的天方夜谭  
我的名片
老木屋
注册日期: 2013-05-11
访问总量: 630,519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阅读建议
最新发布
· 静静地碾磨岁月《二十五》金色的
· 静静地碾磨岁月《二十四》哪吒
· 细细地碾磨岁月《二十三》同样的
· 静静地碾磨岁月《二十二》写在5.
· 静静地碾磨岁月《二十一》2018世
· 静静地碾磨岁月《二十》潘涌五月
· 静静地碾磨岁月《十九》选项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细细地碾磨岁月】
· 静静地碾磨岁月《二十五》金色的
· 静静地碾磨岁月《二十四》哪吒
· 细细地碾磨岁月《二十三》同样的
· 静静地碾磨岁月《二十二》写在5.
· 静静地碾磨岁月《二十一》2018世
· 静静地碾磨岁月《二十》潘涌五月
· 静静地碾磨岁月《十九》选项
· 细细地碾磨岁月《十八》人是命写
· 细细地碾磨岁月《十七》群聊
· 细细地碾磨岁月《十六》群聊笔记
【豆腐块】
· 惊险一幕
· 山中宰相
· 乔治进医院了
· 人要过得开心
· 我的菜园
· 空军后代小熊
· 文人和小偷
· 阿大葱油饼
· 人类的灯塔
【走向终点】
· 走向终点(8)再写几句
· 走向终点《7》大选随笔
· 走向终点《6》人会做梦
· 走向终点《5》应运而写
· 走向终点《4》顺时而生
· 走向终点《3》收摊
· 走向终点《2》温和的嵇康
· 走向终点《1》翻开新的一页
【幸亏地球上有个美国】
· 幸亏地球上有个美国《31》重游
· 幸亏地球上有个美国《30》旧地
· 幸亏地球上有个美国《29》榜样
· 幸亏地球上有个美国《28》饺子
· 幸亏地球上有个美国《27》新年
· 幸亏地球上有个美国《26》感恩
· 幸亏地球上有个美国《25》芥菜
· 幸亏地球上有个美国《24》诗情
· 幸亏地球上有个美国《23》品酒
· 幸亏地球上有个美国《二十二》静
【过客系列】
· 我们大家都是过客《六十三》天津
· 我们大家都是过客《六十二》淡定
· 我们大家都是过客《六十一》盐世
· 我们大家都是过客《六十》平静像
· 我们大家都是过客《五十九》包容
· 我们大家都是过客《五十八》放飞
· 我们大家都是过客《五十七》改良
· 我们大家都是过客《五十六》美国
· 我们大家都是过客《五十五》心灵
· 我们大家都是过客《五十四》聪明
【商海浪虽深】
· 老不炒楼,少不炒网
· 冬天来了,大家都喝糊辣汤
· 从阶级“烙印”到时代“烙印”
· 从传呼机的兴衰谈起
· 老板的心
【中国现代史谜团解析】
· 饭局的意义
· 知白守黑,强国留言《八》《完》
· 知白守黑,强国留言《七》
· 知白守黑,强国留言《六》
· 知白守黑,强国留言《五》
· 知白守黑,强国留言《四》
· 知白守黑,强国留言《三》
· 知白守黑,强国网留言《二》
· 知白守黑,强国网留言《一》
· 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和不要论断人
【我的小酒庄】
· 我们大家都是过客《六十四》遗产
· 我们大家都是过客《六十五》幸福
· 谁是美国抢险救灾的中流砥柱
· 救灾直升机消失之谜
· 蓝山咖啡蓝山心《六》《全文完》
· 蓝山咖啡蓝山心《五》
· 蓝山咖啡蓝山心《二》
· 谈史论今---兼和我的小酒庄庄主
· 过五逢十,从纪念到怀念
· 行业有变迁,人间有沧桑
【无花果】
· 有儿常思念,有情上碧霄
· 母校,母亲和人生最好的投资
· 思儿最是月圆时
· 又见密西根州大的雪松河
· 从口吃到演说家
· 激情未必都在燃烧
· 一件难忘的往事
· 二十一岁是花季
· 孝子
· 情商EQ《二》
【安徽大学】
· 写作灵感:潘涌2007在同学网上的
· 写作灵感:潘涌2007在同学网上的
· 写作灵感:潘涌2007在同学网上的
· 写作灵感:潘涌2007在同学网上的
· 写作灵感:潘涌2007在同学网上的
· 写作灵感:潘涌2007在同学网上的
· 写作灵感: 潘涌2007在同学网上
· 写作灵感: 潘涌2007在同学网上
· 写作灵感:潘涌2007在同学网上的
· 写作灵感:潘涌2007在同学网上的
【空军大院】
· 黑鹰,你在哪里?
· 黑鹰直升机在空陆航最初的飞行岁
· 雕盼青云睡眼开,望着黑鹰高高飞
· 大黑子,我儿时的好伙伴
· 宁生,我的大哥!
· 茅台酒的联想
· 潘顾问在西安空军通校《下》
· 潘顾问在西安空军通校《上》
· 空军大院的父债子还
· 空军大院的高山流水
存档目录
11/01/2018 - 11/30/2018
09/01/2018 - 09/30/2018
08/01/2018 - 08/31/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5 - 08/31/2015
07/01/2015 - 07/31/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2/01/2014 - 12/31/2014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人生哪有不振荡
    

                                                                        人生哪有不振荡


  我上网有一怕,怕见泪水帖子,一旦看出人家含着泪水给你写回帖,心里总不是个滋味儿。上个星期写糊辣汤,本来想让大家暖暖和和过个好冬天,不知是谁扯到《血色浪漫》上去了。我综合一下两个大网的回帖内容,这两个网的风格确实不一样,这里略微感觉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回帖糊辣汤多的那个网网友觉得糊辣汤好亲切,都说上学时学校附近的小吃店就有卖,分析这些网友的年龄不应高于四十五岁。我年轻的时候中国餐饮很死板,那是人为造成的死板,各地小吃只有在当地才能吃到,小吃走出本地应是八十年代末以后,我知道糊辣汤是几个月前,在纽约吃到也是上个星期。同样一篇文章,对糊辣汤不感兴趣,反而引发了《血色浪漫》大讨论,这里我感觉到岁月的真正沧桑,是网友和写手相近年龄的共鸣。


  我说,最近反复在看《血色浪漫》,王海鸥该写的都写了,就是没有想到军队七十年代还有做买卖的。大家谈起了钟跃民,看来我搞错了,我看的是《大校的女儿》,也不知是谁编成了《血色浪漫》续三,主人公是姜士安,一个农民的儿子,刚当兵的时候能吃十二个包子,最后成长为年青的将军,成为大校女儿心中的偶像。我欣赏大校的女儿,也为她没有考上大学而感叹过,她当年要报考安大多好,安大的老师特别喜欢解放军。我有位何老师,安徽生,安徽长,今年快七十岁了,他一生都在安大教英语,最近他在博客里写到,我们安大曾经有过辉煌,当年还招收过解放军呢。


  大约半年前,在网上看到一个泪水帖子,写贴的人应该同我年岁相近或者略大,他把我看成钟跃民,他说你看看钟跃民三个字,总要跃于民众之上,你们当年这些靠父辈的成功耀武扬威军队干部子弟都觉得一生活下来不容易,你们想到北京平民百姓的子女没有?想到“地富反坏右”的子女没有?他们是怎么过来的。我连忙解释,我是个新社会红旗下长大的孩子,用这个孩子的眼光和视角来回忆自己走过的路。过去古今中外只见到成功人士写回忆录,出版回忆录,我这个人皮厚,人生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开小酒荘也论天下大事,我向他保证我会把网友感觉写进后续文章的。


  由于远离北京,电视片来源有限,我刚来美国的时候还发过誓,只喝咖啡不喝茶,《血色浪漫》至今没有看到,其它关于《大院子弟》的片子看过几部。我非常熟悉那个时代,熟悉那个社会环境,熟悉里面的人物,人物有个性也有共性。总结那个时代北京十六七岁军队干部子弟可以说是个“狂”字,我想这个“狂”字大部分来自上一代成功的基因,是雄性最重要的特征,是“兽王”的意思,换句女人的话说是“男人中的男人”。狂的半谐音是闯,骑马跨出门,是不是每个那个时代的人都能保持这种特征呢。


  人生像股市,经过几次振荡以后,绝大部分都心平气和面对现实。空军大院有个孩子,憨厚老实,我们称他“二傻子”,比我大两岁,从小到大对我特别好。我来美国的前夜,他执意要来看我道别,那天他换了好几趟车手里拿着方便面,我问带方便面干什么,他说牙已经掉光了,晚上只能泡点方便面吃。他又说,当兵复员以后一直在中科院研究所看大门,最近又离了婚。我当时的境况很不好,可以说已经失去一切处于绝境,但对外不能公开,还得硬挺着:新平,瞧你那个熊像,跟着我到美国闯一圈。最近,我看到新平的聚会录像,气色很好,可能当上了保卫部长,因为北京看大门的已经换成外地民工了。


  一生带着“狂”字走还真带来不少好处。鲁迅写出了《狂人日记》,成了代表作,年青人读鲁迅文章这篇一定要必读,李扬教英语也教出疯狂,他的《疯狂英语》国人不知道的会很少。十六七岁的孩子发狂是体力上的,具体表现是打群架斗殴,因为那时的智力还没有发展成熟,成年人发狂主要体现在思维上,敢想敢作敢写敢为,最后的结果是发狂的人脱颖而出,循规蹈矩的人旋入俗套,感叹岁月没有给机会。


  我写饱经沧桑的空军大院,大黑子提醒我要站在珠穆朗玛峰上看那个空军大院,把人都看成小蚂蚁,这里显出大黑子的狂想,我想一般人会说,站得高就能看得远,没有人会说站在世界最高峰上看人世间。我坐在小酒荘里,稍微狂想了一下党史军史研究,还真有新意和新的观点,这里先简要几笔提出两例。


第一,   我发现红军时期干部与抗日干部有本质上的不同,参加革命的性质不一样。红军干部农民起义成份偏多,目标是闹革命打土豪分田地,翻身求解放,是造成中国内战的主因。抗日干部全部是国共合作以后参加革命,目标是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情形像一九五零年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和上世纪六十年代打的中印边界反击战和七十年代的中越边界反击战,参加的是国际战争。主要成员来自共产党占领区的民众和全国各地的青年学生。后来中国的现实先是抢占地盘接着是同胞们拼死相杀,我想绝大多数抗日干部在参加革命的初期是没有想到的。现在市面上看不到抗日干部写的回忆录,我也曾劝说过空军大院的老部长们留下一点笔墨,但直到他们去世谁也没有写。


  解放战争确实是由红军干部指挥的,对于那场战争很多将军多年以后也是不愿回忆,不信,可以问问他们的子女,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将军的人性。当然必须要指出,红军中有一些人是靠整自己人,杀自己人,杀战友起家的,有的也坐上了将军,这些人手狠没有人性,后来无情整人也是这些人。我将人性问题再次提出,是希望多少年后年轻一代理解这些老军人。蔡长元将军是兰州战役的马前军,去世前一直在思考当年是什么思想使得那些战士战胜死亡恐惧的,他去世后留下几百本日记和作战记录,这些是将军心理的真实写照。


第二,   我军有李云龙式“另类拼杀英雄”,也有优秀知识分子型英雄。空军大院文革前就有清华大学毕业生当部长的,还是两口子。这空军甚至全军值得骄傲的光辉史实应该在知识走红的时候向世人公布,不应该人为抹去,更不应该让我坐在小酒荘里含泪叙述。傅英豪和夫人唐旦文革前分别为空军雷达兵部部长和付部长,清华大学毕业生,傅英豪是五五上校,六十年代提为大校,他的跌宕戏剧性人生很像巴尔扎克小说《夏培上校》。夏培上校在孤儿院里出生,在养老院死去,中间做过帝国将军。我很想写一篇《空军大院的夏培上校》,但苦于没有同傅的子女联系上,一直没有成文。


  小时候体力发狂的孩子,换句话说,爱打架的孩子要想发展成为成年人的发狂,最后有所成功,唯一的途径是第一的美事是读书,吸收天下知识和经验。我认识的空军大院的孩子后来在各个领域有所造就的都是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读书,包括上学和自学。后面的人生风太急浪太高,稍遇振荡,就会给甩出去。时间老人最明白这件事,我国改革开放第一批万元户许多是不读书的,那是一个不发达社会一定时期的特有现象,存在时间很短。现在记不起来北京人最早做股票的确切时间,只记得五十万元的大户室是在北京工人体育馆里面,最早做的是“老八股”,那段时间北京市里一个腾空的四合院要价是十二万元,等到我有了钱想起做股票,他们早输得无影无踪了。


  时间老人也记得,一九七八年中国开始走向公平了。以后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千千万万个读书的年青人脱颖而出。这时候稳定富裕法制健全教育体制完善试验手段先进的美国利用奖学金和绿卡移民身份网收中国才子。坦诚而言,自己属才子级,但没太多的研究学识,不过还是喜欢做一些简单的社会研究,用的方法也是直观的比较方法,《圣餐和忆苦饭》《芒果和五饼二鱼》还真引起专业人员的兴趣,我下功夫最多的还是全方位深层次报道跟踪研究近二十年来出国的中国人在美国的心理变化情况,包括工友层和知识层。个人觉得用这种观察解剖的方式写作会比王安忆的《母女畅游美利坚》增加可读性。


  如果说我的小酒荘是我观察美国社会的窗口,那么纽黑文的中国教会是我了解海外中国人的最佳地点。这个教会靠近耶鲁大学,人员流动极大,可以说每隔半年就会换一茬新人,十年来,我风雨无阻每周必去,不知不觉成了唯一的元老。有了这些要素,看问题可以更全面一点,必尽我是在研究心理变化。有一次我说漏了嘴说是来教会“卧底的”,被牧师趁机炒作引起一片恐慌,都说万一老潘把我们的言行汇报到国内怎么办?我听后哈哈大笑:第一,各位在美国实在不太重要,即使有人写回去也没人看;第二,我年青的时候从事过多年党团政治思想工作,来到教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一九九六年感恩节的时候,我到达美国,正好赶上美国计算机联网大潮,给来到美国的中国学子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机会和成功机会。每个传统企业公司都要建立自己的网站,很多原来在国内学英语的,在美国读个两年计算机硕士,还没有毕业就会被公司高薪聘走。美国专业大调整,许多专业又让出空缺,也就是说那时只要能安心攻下一个学位,前(钱)途都是无量。美国政府又对读学位的配偶大放签证绿灯,有房有车,老婆孩子热炕头整版搬进美国。


  现在研究文革,进行人群分类,人们会把以钟跃民为代表的大院子弟列为强势群体,把小混蛋为代表的胡同子弟列为弱势群体。那么,在美国当时的大环境下,有学位的年青人前途光明,靠自己的努力上名校出国读学位,我见过不少他们的父母可以说是农村的文盲,这些人不言而喻成为强势群体;而我刚来美国的时候在餐馆打工,工资很低,前途十分渺茫,看不清方向,被人划入弱势群体也理所当然。我长期观察过,纽黑文教会很少能留住属于弱势的人。我这人还是皮厚,一直喜欢同强势群体思想“交锋”,虽然这些“交锋”早已成为昨日花絮,但记录这些真实内容极具人文研究价值。上个星期我再次去教会礼拜,看到里面的教友一个个像被霜打了一样,因为美国大环境又变了。


  现在的强势群体有点像我小时候大院子弟爱骑锰钢车穿马裤呢展现自己一样,喜欢利用教会的空间在上帝面前展现自己。先说自己是北京人,因为北大如今可以大到半个北京城,非常奇怪,这里很少见到海外华人打上海牌的。接着感谢上帝的恩惠,是上帝的美意让大家得到“五子”,当然最重要是介绍自己的“博士帽子”。有位女教友特别爱在上帝面前展示自己,只要她在,一有机会一定要上台说几句,先夸自己老公多么能干,接着骂自己的老公如何不爱靠近主,最后潸然泪下:因为最近买了房,无法为神奉献了。


  攻击大陆的政治体制前几年是教会永恒的主题,也是我们交锋最激烈的地方。这里很多人来到美国,并没有进入美国社会,更不要说融入美国了。经济发展的时候,人的欲望也在扩张,国内出现大批贪官是自然现象,而且更多的是苦孩子成了贪官,因为他们的贪欲要比从小富足的人大得许多。美国是成熟的社会,还不是一样贪,康州州长和两个市长因为贪进了监狱。从最近揭露的美国黑洞看,各种贪法手段多么高明,贪心能把一个最强大的国家蛀空。现在看来两种社会制度都走了可怕的极端,绝对公有制不好,绝对私有制也不好。一九二九年美国经济大崩溃,大批移民前往苏联寻找避风港,这次也一样,大批心理脆弱的强势群体开始不顾一切吃起了回头草。中国的社会主义和美国的资本主义都让我看到不该发生的人间悲剧,像吴京华这样优秀的顶级精英如果在大陆公有制环境下处境要好得多,不会最后如此绝望。


  我非常喜欢教会里的台湾人,爱在上帝面前展现自己是人的天性,男人展现才干,女人展现容貌,更重要的是许多人具有美国人的大度和宽容,尽管不少台湾同胞有亲属在大陆死于非命,我也同他们长期交锋过,总的感觉还是能做到心平气和。他们也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喜欢同大陆教友在一起,但最后选择是坚决离开。我始终觉得一个教会应该包容各种群体,这些群体在里面产生思想交锋是好事绝对不是坏事,反而给教会带来生气,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讨论。《血色浪漫》最激动人心的地方我想是大院子弟和胡同子弟不同层次,不同方位,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激烈交锋,交锋的结果交给读者根据自己的背景再次思考。我去的那个教会缺少这种高层次理念,所以十年前是三十到四十人,如今还是这个数。


  上帝是最公平的时间老人,她隔三差五给人类制造各种振荡,创造各种机会,让你强变弱,弱变强,有人出局,有人进场。这些故事写成小说会畅销,拍成电视剧会火爆,写成历史,后代会看书掉泪,替前人担忧。



11/26/2008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