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老高的博客  
你未必能看到很喜欢的观点,但一定会进入挑战性的视野。  
https://blog.creaders.net/u/3843/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高伐林
注册日期: 2010-05-22
访问总量: 15,801,038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文章欢迎转载,请注作者出处
最新发布
· “虽九死其犹未悔”?十死呢,该
· 美国红州与蓝州的谋杀率:一个颠
· 宇宙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是……
· 你以为互联网保存记忆?错!中文
· 中国真正退到文革是不可能的,但
· 魔鬼藏在细节里:专制者为何总在
· 绝望的外国人有时更清楚地看到美
友好链接
· 暗夜寻灯:暗夜寻灯的博客
· 旅泉:旅泉的博客
· 怀斯:怀斯的博客
· 海天简牍:海天别院
· 云乡客:云乡客的博客
· 老木屋:老木屋的博客
· 吴言:吴言的博客
· 寡言:寡言的博客
· lone-shepherd:牧人的博客
· 艺萌:艺萌的博客
· 德孤:德孤的小岛
· 虎猫:张石的博客
· 郭家院子:郭家院子
· 山哥:山哥的文化广场
· 史语:史语的博客
· 王清和:《金瓶梅》揭密市井私生
· 晚秋心情:不繫之舟
· 阿妞不牛:阿妞不牛的博客
· 解滨:解滨
· 汪翔:汪 翔
· 星辰的翅膀:星辰的翅膀
· 欧阳峰:欧阳峰的blog
· 岑岚:岑岚的博客
· 枫苑梦客:梦中不知身是客
· 怡然:怡然博客
分类目录
【诗】
· “虽九死其犹未悔”?十死呢,该
· 一部童话引发图书界难得一见的翻
· 读书要读有趣的书:走这一条捷径
· 《长安三万里》藏着大国由盛转衰
· 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是不受瘟疫侵袭
· 推荐三部中国作家描写瘟疫的优秀
· 横跨美国之旅(后记):来,享受
· 母亲节回忆与母亲有关的若干小事
· 中国百姓的诗歌江山被他们这样一
· 余英时先生在“祖国”“故乡”安
【识】
· 中国真正退到文革是不可能的,但
· 绝望的外国人有时更清楚地看到美
· 知识分子在新的时代要逐渐习惯靠
· 要是一条狗救了毛主席怎么办?
· 善良的人必须行动起来,勿以恶小
· 书里的乌托邦是曙光,现实的乌托
· 过去数十万年从动物升为主宰;今
· 孩子一出生,就能算出有多大几率
· 美国驴象两党究竟各自代表哪些选
· 以江泽民冠名的“三个代表”理论
【史】
· 魔鬼藏在细节里:专制者为何总在
· 一文读懂以色列与哈马斯生死拼杀
· 清明时节雨纷纷,推荐一篇缅怀故
· 《青年论坛》鸣谢团中央始末——
· 一个民族需要有英雄——英雄没有
· 人类文明的竞争过程中,病菌插进
· 鲁迅说“民国以来最黑暗一天”留
·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背面
· 夺得了令举世振奋的“大捷”?来
· 文革最大受害者的另一个身份:文
【事】
· 美国红州与蓝州的谋杀率:一个颠
· 你以为互联网保存记忆?错!中文
· 《青年论坛》的触角伸到了天子脚
· “尽到一个历史当事人应尽的责任
· 犹太人和黑人:索维尔笔下的美国
· 一个青年干部的婚姻危机怎样惹翻
· 我的儿子,你的秘书:《进出中组
· 文革多少杀人犯,他是忏悔第一人
·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 袁世凯大哉问:中国实现共和需要
【视】
· 好莱坞科幻题材电影大盘点
· 横跨美国之旅(第17天续):如何
· 横跨美国之旅(第17天):在“91
· 横跨美国之旅(第16天):见识了
· 横跨美国之旅(第15天续):地平
· 横跨美国之旅(第15天):第一位
· 横跨美国之旅(第14天续):一所
· 横跨美国之旅(第14天):不期而
· 横跨美国之旅(第13天):在造物
· 横跨美国之旅(第12天):把开胃
【拾】
· 宇宙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是……
· 是中国权威部门出台一版《仇恨指
· 为何这么多人认为中美难免一战?
· 科技不断进步,过去的社会形态绝
· 几乎没什么比实现中国民主宪政更
· 国家能力过于强大,就只能靠“死
· 你如果不想当井底之蛙,就不能不
· 大数据的神器也救不了计划经济的
· 一种解释:为何中国坚持另搞一套
· 俄乌只能在战场决出胜负?各方基
存档目录
06/01/2024 - 06/30/2024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01/01/2024 - 01/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6/01/2021 - 06/30/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01/01/2021 - 01/31/2021
12/01/2020 - 12/31/2020
11/01/2020 - 11/30/2020
10/01/2020 - 10/31/2020
09/01/2020 - 09/30/2020
08/01/2020 - 08/31/2020
07/01/2020 - 07/31/2020
06/01/2020 - 06/30/2020
05/01/2020 - 05/31/2020
04/01/2020 - 04/30/2020
03/01/2020 - 03/31/2020
02/01/2020 - 02/29/2020
01/01/2020 - 01/31/2020
12/01/2019 - 12/31/2019
11/01/2019 - 11/30/2019
10/01/2019 - 10/31/2019
09/01/2019 - 09/30/2019
08/01/2019 - 08/31/2019
07/01/2019 - 07/31/2019
06/01/2019 - 06/30/2019
05/01/2019 - 05/31/2019
04/01/2019 - 04/30/2019
03/01/2019 - 03/31/2019
02/01/2019 - 02/28/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2/01/2018 - 12/31/2018
11/01/2018 - 11/30/2018
10/01/2018 - 10/31/2018
09/01/2018 - 09/30/2018
08/01/2018 - 08/31/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5 - 08/31/2015
07/01/2015 - 07/31/2015
06/01/2015 - 06/30/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2/01/2014 - 12/31/2014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02/01/2013 - 02/28/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2/01/2012 - 12/31/2012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7/01/2012 - 07/31/2012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4/01/2012 - 04/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11/01/2011 - 11/30/2011
10/01/2011 - 10/31/2011
09/01/2011 - 09/30/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3/01/2011 - 03/31/2011
02/01/2011 - 02/28/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2/01/2010 - 12/31/2010
11/01/2010 - 11/30/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7/01/2010 - 07/31/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5/01/2010 - 05/31/2010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开了名著书单,“剩下的事只是学习”
   

前捷克总统哈维尔曾是戏剧作家,英国首相丘吉尔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法国总统密特朗有“欧洲最有文学修养的国家元首”之美誉……眼下这样的桂冠眼看就到了中国,看到中国领导人开出自己读过的书单,难道人们不应该庆幸?


老高按:习近平在出访几个国家时有针对性地告诉东道主,自己读过多少对方国家的文学和学术名著。书单陆续披露、并被人汇总之后,议论蜂起,信疑、臧否、赞弹……不一而足。
我不仅想起1982年深秋,在王兆国从位于湖北的二汽调入团中央担任书记处第一书记那次团中央全会上,中组部副部长王照华对几百位团中央委员、候补委员介绍他们未来的领头人,优点说了一堆,缺点有三条,其中之一,就是文史知识相对欠缺,“只读过中国的四大名著(指《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足证就在当时,官方强调干部“四化”时,已经将读书作为干部考核条件之一了——大概是列入“四化”中的“知识化”吧。
从那时至今,官员读书当然是有了长足进步,具有货真价实的法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学位者也成千上万。不过世界名著及其中蕴涵的普世价值,对于他们究竟起了什么作用,是否对他们施政多少具有某种影响,眼下尚没有定性、定量的分析。
根据眼下有限的资料看来,习近平展示自己读过的书单,是着眼于拉近与出访国朝野的感情联系,是否真在自己治国治党中列为参考依据?无迹可寻。这大概也就是中共常说的“内外有别”吧。
中山大学退休的文学教授艾晓明有一篇文章谈习近平晾书单,比较有意思。也让我回忆起我在“文革”那段扫荡封资修的日子里,四处搜寻名著的经历——当知青和当冶金工人的日子还真读了不少世界名著,其中有“文革”前出版的,也有“解放前”出版的,还有“文革”中的“灰皮书”“黄皮书”,也有不少故事可说,有空了当来回忆。
艾晓明文章可能首发于国内某媒体之故,所以不便提“习近平”三字,都用“同龄人”指代。


怎样告诉别人你读过书

艾晓明,纵览中国



有位同龄人发言中读遍世界名著,这在英美国家也许是可能的。比如《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在幼儿园听到的是英雄故事,上小学时读缩略本,上中学读选章,上了大学如果是文学专业可能要求你读全本,读比较文学就甚至要求你读古希腊语了(在不同国家的语言专业要求也不一样)。我退休前给中文系学生上外国文学课的时候,建议学生读英文译本,语义的分量和中文翻译很不一样。

文革中外国文学毫无疑问都是禁书,1974年我上大学时(工农兵学员)图书室里的外国文学只有前苏的革命文学例如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等。记得一位教授发配到我们那个京山分院,带了不少世界名著,趁他回城我们几个同学在他书架上偷名著看。我抱了几卷本《战争与和平》,老师十来天就回来了,我也根本没可能看完。但是那个时候,能够摸到这样的名著,已经是巨大的幸福,就像中了头彩。

十六岁到农村去后有没有可能接触到世界名著呢?也有的。因为当时回城讲出身,一些成分好的知青同学都回城当工人了。留下的知青有很多是知识分子“臭老九”的子女,他们开始把父母的藏书带到乡村。感谢我的知青朋友刘晓林,从他那里我读到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那也是多卷本,我们是隔山涉水传递交接着看了几本。英国名著《奥列弗尔》也是那时我在灶火边读完的,因为两个人不能同时看一本书,我一边塞柴火一边读书,就有先睹为快的乐趣。雨果的《悲惨世界》和狄更斯的《艰难时世》我也是那时看的,但我不知道《悲惨世界》的故事并非只有一卷。

今天我不是在英国皇室或乡村酒会,引经据典来颂扬他国文明是外交官的事。说实话,我年轻时可怜的阅读经验,置身文明教养深厚的人群,无地自容。提起旧事只是想说,文革期间禁书并非不可得。有微信传,莎士比亚作品迟至1978年才出版,不是这样的。别忘了,中国文学家遭遇政治重创后,大量转向了翻译界。
还记得王小波的文章吗?在《我的师承》中他写道:

我们年轻时都知道,想要读好文字就要去读译著,因为最好的作者在搞翻译。这是我们的不传之秘。

同文中他还说:我觉得我们国家的文学次序是彻底颠倒了的:末流的作品有一流的名声,一流的作品却默默无闻。最让人痛心的是,最好的作品并没有写出来。这些作品理应由查良铮先生、王道乾先生在壮年时写出来的,现在成了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了……
王小波青少年时代读了查良铮、王道乾、傅雷、汝龙,王小波的兄长王小平在回忆中补充了安徒生、马克吐温;还有现在读者不再沉迷的武侠小说家金庸、温瑞安。假如王小波成为国家领导者出访,他会不会说到,当年我读武侠,“就像十世饿鬼看见佳肴”,并且还自创功法“将一手弯曲如勺,将气从胸前舀起,在空中把气倒出,以另一手为勺以接之。如是反复倾接”……
禁书年代的阅读堪称遭遇奇特,如精神病人隔着铁窗栅栏看桃花嘚瑟。有一天我与小记者思乐分享手机视频:文革时山东大学的年轻人狂跳“大海航行靠舵手”。她笑,我笑出眼泪。我说你总问文革经验对今天的我有何影响,看看这胳膊一个弯一个直的弓箭步;现在我堪称一个平常人(不是疯子或者神经病),就该谢天谢地了。我容易吗我?

王小波的阅读说明了禁书未必不可得;再一个,不容遗忘的是,一部当代翻译文学史,多少惨遭毁灭的文学大师以此寄托哀思。那时有没有莎士比亚(别想歪了),有的。有关朱生豪的莎剧翻译,在网上可以查到很多资料,一位比较文学学者“乐其可知也的博客”中有详细说明:

朱生豪的31个莎士比亚戏剧翻译是现代中国一个不可忽视的翻译成就。朱生豪的翻译主要是在1942-1944年间完成的,主要依据牛津版莎士比亚全集。1944年12月朱生豪去世时仅完成31种戏剧的翻译,以及未完的《亨利五世》译稿。1947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朱生豪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27种。1954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朱生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31种。1955年台湾世界书局出版朱生豪翻译、虞尔昌补译《莎士比亚全集》(5卷本)。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朱生豪翻译、吴兴华等校订、梁宗岱等补译《莎士比亚全集》(11卷本)。1998年译林出版社出版裘克安等修订、辜正坤等补译《莎士比亚全集》(8卷本)。虞尔昌补译本和梁实秋全集译本(1967-68年台湾远东图书公司出版《莎士比亚全集》)在大陆中国的隔离,可以说,50余年间(1947-98)朱生豪的译本被多家出版社不断刊行重印,其声誉也因此被高频重复和强调,并赢得了几代读者的喜爱和推崇(例如黄雨石),由此确立了朱生豪译本丰碑式的地位。
1944年之前,莎士比亚的翻译已经取得一些不可忽视的成果,朱生豪显然熟知这些早期译本,朱生豪《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译者自序”(1944.4)写道:“中国读者闻莎翁大名已久,文坛知名之士,亦尝将其作品,译出多种,然历观坊间各译本,失之于粗疏草率者尚少,失之于拘泥生硬者实繁有徒。拘泥字句之结果,不仅原作神味,荡焉无存,甚且艰深晦涩,有若天书,令人不能卒读,此则译者之过,莎翁不能任其咎者也。”


以上都是那位学者博文所述。下面是我的话:朱生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民国时代的版本在过去老大学的图书馆是有收藏的,新版本31种也在1954年面世。1970代如果要读莎士比亚,可以来自后面这个版本。但也需要一些前提条件,你的密友中有这类藏书人,家世注定不凡,这个敢于藏书并携往乡间者,当如王小波感叹杜拉斯之《情人》的第一段:“无限沧桑尽在其中”!而那个年代又能进入到与中国的政治厮杀绝然不同的精神世界,需要何等叛逆的胆识,又正可以成为一种契机,即对那个乌托邦世界的审视与决裂。去读徐晓的《半生为人》,或者请教徐友渔、崔卫平教授吧。如果研究七十年代末民间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那通向民主墙的思考一定可以追溯到叛逆性的阅读这条暗河。奇怪的是,在这些自由派著名知识分子的朋友圈里,怎么没有当代一位最伟大的同龄人。
王小波读了他说的那些经典,至今无人质疑。他写的《我的师承》一文,我读过很多遍。它像“乌兰巴托的夜”那首歌一样,让你对自己说,不许掉眼泪。他引用的诗行,那雍容华贵之美或永难忘记的韵律,连同他对之深怀不露的爱恋,本身就是诗品。一直到他完成了黄钟大吕般的《青铜时代》系列,他才说:“我终于有了勇气来谈谈我文学上的师承”。这勇气什么意思,是敬畏,是敬业,用今天的流行语是跪了。这态度在中国当代作家中罕见。王小波将翻译文学和近代创作区别开来,以此评价中国语言文学的水准,并将文学家和翻译家的政治命运与之联系,这是对当代文学命运的远见卓识。他一个人说出的判断,与为君王拟稿的所谓当代文学“浩如烟海”、“灿若晨星”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从书单来看,同龄人的阅读经验,的确浩如烟海,我不是开玩笑。假如这是真的,把国家交到他手里,大家还有什么不放心?试想如果王小波是文化部长,岂不是人人得以大闹天宫?前捷克总统哈维尔曾是戏剧作家,英国首相丘吉尔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法国总统密特朗有“欧洲最有文学修养的国家元首”之美誉……眼下这样的桂冠眼看就到了中国,为什么人们不庆幸?

我用另一个例子来说吧,我们中山大学中文系有一个写作训练程序。新生一年级写一百篇笔记,二年级八篇书评,三年级学年论文,四年级学位论文。学生刚从高中毕业进校,说老师啊一百篇哪里写得出。于是连编带抄,包括星期一食堂卖什么菜,我喝了一瓶可乐。星期二食堂又卖了什么菜,我又喝了一瓶可乐……诸如此类。我给他们的题目是写自己的阅读经历,你来上大学的,又不是将来出去送盒饭,你不写读书对得起爹妈交的学费?这样学生开始入门,不过刚开始写的也是报书单:小学我读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中学读了琼瑶这学期我读了《简爱》、《傲慢与偏见》、《呼啸山庄》(男生另有所爱)……这样的作文通常我打回去零分也不给。搞啥呢,中文系是这样混的吗?

就写到这里吧,其实我们也要充分肯定,同龄人的书单开了那么多,和大学新生的水准也有一比嘛。不是另有读者开始条分缕析,潘恩怎么讲,政府权力如何限制等等吗?我不是“学习小组”的,但也要说,这个书单比我当年上大学时批林批孔的书单,要好了几百倍了。剩下的,用王小波《我的师承》的话来说:“剩下的事只是学习”。不学怎么办——(王小波说)脱裤子:
“有时我也写点不负责任的粗糙文字,以后重读时,惭愧得无地自容,真想自己脱了裤子请道乾先生打我两棍。孟子曾说,无耻之耻,无耻矣。现在我在文学上是个有廉耻的人,都是多亏了这些先生的教诲。对我来说,他们的作品是比鞭子还有力量的鞭策。提醒现在的年轻人,记住他们的名字,读他们译的书,是我的责任。”


近期图文:

中国式病毒:人类文明面临一个新挑战
习近平告诉我们,他读过哪些世界名著
他铭刻历史,也把自己铭刻在观众心中
共识网举办袁世凯逝世百年征文
中国民主化还需要多少殉道者?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