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不知身是客
本人擁有本博客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未經本人書面許可不得轉載。謝謝合作!
2008年,一部名為《老無所依》(No County For Old Men)的電影一舉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和最佳編劇四項大獎。這部影片改編自美國作家康邁克麥肯錫的同名小說。故事發生在 1980年,前越戰老兵莫斯在德克薩斯州西部,美墨邊界一次打獵中偶然發現了幾具屍體和2000萬美金,那是一次毒品走私黑幫火拼的結果。沒想到,飛來橫財使得莫斯從此噩夢纏身,踏上了亡命之旅,在墨西哥人圍截、追殺中惶惶不可終日,最後仍未逃脫墨西哥人的追殺,死在槍口之下。 這並不是一部簡單的警匪片,恐怖片,而是一部反思美國精神和美國社會的的影片,寓意相當深刻。影片中無邊的荒野隱喻現代人心靈的迷茫和失落。在這個社會中,法律與道德被藐視,正義與公理歸於虛無。影片中的“老人”意指一種沒落的價值觀或生活方式。這和小說的背景有關。在20世紀70、80年代,美國經濟在經歷了二戰後到60年代空前繁榮以後,正處於衰退之中。年輕一代發現,不管他們付出多麼大的努力,他們的前途都將是灰暗的。大量的失業使人們對生活喪失信心,當初的種種理想抱負在現實中顯得荒謬可笑,很多美國人發現自己“處境尷尬”,再也做不起“美國夢”了。 今天,美國在金融危機打擊之下,陷入了更為嚴重的經濟危機。伊拉克戰爭帶來的創傷、不斷增加的政府債務、日益嚴重的經濟衰退使美國實力大受虧損,美國霸權迅速走向衰退。美國人又一次陷入了迷茫之中。他們借《老無所依》又一次發問,美國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美國“老”了嗎?美國病了嗎? 美國立國僅僅二百多年,相對於世界上眾多數千年歷史的古老國家,美國根本不算老。但是,美國的肌體的確出了問題,首先是因為精神出了問題。 走在美國城市大街上,你會看到各種膚色的極為肥胖步履蹣跚的男男女女,更有倒臥街頭的形形色色的癮君子,構成一道美國獨有的景觀。在拉斯韋加斯的下水道里,竟然存在着一個令人震驚的地下社會,這大概只有在美國這種國家才會發生。 昔日清教徒篳路藍縷,歷盡千辛萬苦建立的美國已經變得過於富足了,這個巨人的軀體營養過剩,過於龐大,運轉不靈,由此產生了形形色色的“富貴病”。當美元作為世界通用貨幣,大肆為美國聚斂財富的時候,美國人坐在家裡不動就能賺錢,吃喝無慮,當然沒有必要努力工作了。美國人花錢雇用世界頂尖科技人才來美國的實驗室作研究,自己只用從事管理就足夠了,美國人自己的創造能力焉能不萎縮?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讚美聲透過各種媒體展示在美國人面前,美國人怎能不產生捨我其誰的自滿和優越感?美國人堅信明天會更美好,上帝會無條件眷顧美國,怎能不從個人到國家寅吃卯糧,透支信用卡,高築債台? 美國的所有危機都是由精神危機造成的。因此,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美國“獨立日”呼喚 “美國精神”回歸。奧巴馬希望通過改革來挽救美國的經濟,提升國民信心,同舟共濟,渡過難關。雖然今天的危機並不意味着“美利堅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時刻”,但是,美國人的確面臨着一種生活方式的改變,美國從上到下行事為人方式都需要改變。 美國人寄希望於奧巴馬,奧巴馬則寄希望於美國人民。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視着美國,看這個世界上最富於傳奇色彩的國度能否重新煥發青春活力,戰勝困難,再創輝煌。 美國總統奧巴馬呼喚的“美國精神”就是清教徒精神,而這種精神正在被越來越多美國人淡忘,拋棄。引領美國走向輝煌的正是這種清教徒精神,美國的衰落也是由於清教徒精神的衰落。 著名的思想史專家佩里-米勒說,“不理解清教主義,就無法理解美國”。清教徒(Puritan)在殖民拓荒和美國建國過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雖然清教徒主義發源於 16世紀的英國,但是清教徒精神是借着乘坐“五月花號”的清教徒,在美利堅的土地上才得以發揚光大的。清教徒崇尚自由、勤勞務實、開拓進取,並把這種精神代代相傳,綿延不絕,激勵着美國人民建立起令世人艷羨的“山顛之城”。 清教徒倫理、精神和信念對美國的主流文化產生了非常深刻的影響。清教徒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把它看作是上帝的呼召(Calling)。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榮耀上帝。他們深信,上帝呼召她們來到北美的蠻荒之地開疆拓土,艱苦創業。清教徒肯定現實生活,決不悲觀厭世。他們認為:“世界就是我們的修道院”(加爾文)。而塵世中的工作就是修道的方式,因此每個信徒都應該把自己在世上的工作做好。他們肯定正當的經營活動,認為人是上帝財富的託管人,因此,有責任將上帝的財富增值。清教徒崇尚一往無前的的創新精神,他們敢於冒險,探索未知。他們認為,創業要求人們適當禁慾和節儉。他們限制縱慾、過度享樂和消費行為,而將消費性投入和支出用在生產性投資和擴大再生產上,因此導致資本的積累和產業的發展。清教徒積極開展商業和工業活動,講究商業道德,重視信譽。在追求利潤增加財富的同時,也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維護社會公正,回饋社會,贊助社會公益事業。 但是,資本主義在美國經過220 多年的發展,使得美國一躍而成為世界上國力最強大的超級大國;與此同時,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的弊病也在美國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現,這些弊病逐漸侵蝕了美國的優秀政治文化。在後工業時代,美國主流文化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對競爭和成功的無限推崇使得美國成了一個鼓勵個人奮鬥、竭力追逐財富的戰場,市場競爭規則取代了各種神聖的道德教條;憲法和政治制度保障了每個美國公民反傳統的自由,導致了一波又一波的反叛運動,女權主義運動,以及同性戀權利運動;商品不再是僅僅為了滿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而是成了人生價值的炫耀符號。清教徒量入為出的節儉生活方式早已被消費主義所取代,美國人物質欲望不斷膨脹,追求新潮和時尚,影視廣告不斷喚醒、刺激、激發大眾消費欲望,中產階級嘗試着富人們濫用信用卡隨心所欲的消費方式,豪宅、名車成為理所當然的消費品,有些人甚至購買了遊艇、私人小型飛機和度假房產。人們在互相攀比,競相消費,超前消費。 隨着互聯網泡沫和房地產泡沫、華爾街金融海嘯和經濟衰退出現,無數人的“美國夢”頓時變成了一場噩夢。在失業大潮中,越來越多中產階級入不敷出,跌落到貧民階層,豪宅、名車被次級債風暴“刮飛了”,許多人積攢了一輩子的養老金在金融“海嘯”中大幅縮水,甚至化為烏有。 痛定思痛,嚴重的經濟危機促使美國人反省,奧巴馬在呼喚 “美國精神”的回歸。美國人不能再跟着感覺走了,必須拋棄虛幻的夢想,讓崇尚自由、勤勞務實、開拓進取的清教徒精神為美國社會重新注入活力。這個世界因美國而精彩,美國能否儘早擺脫危機,再造輝煌,人們拭目以待。
文章評論
作者:km
留言時間:2009-10-15 17:47:07
作者:楓苑夢客
留言時間:2009-10-15 11:04:04
謝謝匪連長的進一步分析。不知為何,我突然發現我其實並不了解美國。除了精神世界的問題以外,我還在想,美國真是一個“民有、民治、民享”的國家嗎?老百姓選出了總統,總統組成了政府,可是政府卻被銀行家操縱着,老百姓的錢袋子被它們捏着,美國的內政、外交、軍事也被它們左右着。也許不久會有人說,別迷信奧巴馬,奧巴馬也就是一個傳說,所謂的希望,改變也就是說說而已。歷來美國總統倡導改革,特別是金融改革、銀行國有化的鮮有好下場的。
作者:匪連長
留言時間:2009-10-15 08:40:03
奧8馬是什麼樣的人,信什麼,從他過去的言行,朋友圈子,基本可以看得一清二楚。美國人選他, 有的是出於瘋狂的認同,如我上列的那些團體,有的是不能戰勝人性弱點選擇性地無視,有的是看了太多美國偶像之類pop culture大腦被洗白任媒體操縱,有的是懲罰執政不力的執政黨...... 但總體來說,清教徒精神和新教信仰正在淡出美國人的精神世界,這也是世俗政治權力擴張所千方百計要達到的目標。人民獨立自主的人格,和政府操縱人民的欲望,總是水火不容的。面對世俗政權勢力里的武器 - 達爾文主義的反科學落後標籤,種族主義標籤,操縱的媒體,篡改和任意解釋的歷史,私生活靡爛卻被世俗權力大力樹立成功例子的各類明星的榜樣誘惑,等等,一個平常人是很難維持清教徒的精神和生活方式的。 霸主孤身取二江,兒孫多以百城降。從四百多年前坐50噸小木船過大西洋冒死追求freedom的先民,到如今為了各種freebie就賣出freedom的痴肥選民, look what they have become. 有時本人也在想,這些人配享有一個偉大富饒的國家麼。
作者:楓苑夢客
留言時間:2009-10-15 08:00:10
松風閣, thank you for sharing my thoughts and feelings. 田木山獄, 信仰流失的確是一個普遍的問題,同意你所說的根源在於物質的豐富和科技信息的高速發展。飽暖思淫慾,人總是在面臨危難之時才會產生強烈的信仰追求。 山哥。謝謝來訪。 匪連長,您的見解很獨到,謝謝!奧巴馬是誰?老實說,我到現在還沒有完全看清楚,可能很多把票投給他的美國人也不一定很清楚。他是白人和黑人的混血兒,他的背景、國籍、身份、宗教、政治傾向很模糊。有人說他是救世主,有人說他是穆斯林,更有人說他是敵基督。從他得到諾貝爾和平獎可以看出,歐洲人對他抱有希望。但是,我希望他聲稱的 change 能把美國引向一條光明的道路上,而不是相反。
作者:匪連長
留言時間:2009-10-15 07:34:21
樓主真會開玩笑呵。新教倫理清教徒精神,正是奧8馬和其支持者們苦心要摧毀的東西, "Hope" 和 "Change" 要改變的正是此立國精神支柱。 清教徒們作為老歐洲的叛逆,只要有詆毀者出現,都會在歐洲得到一片叫好, 比如那幾個和平獎獲得者。 具體到各價值觀的細節,清教徒崇尚個人奮鬥,崇尚家庭價值社區組織,警惕政府權力對個人生活的干預, 看看奧和其陣營里:組織賣淫販賣人口,搞voter fraud的ACORN, 尸位素餐卻激烈阻止民間教育機構(charter schools, private schools)參與的公立教師工會,政府工會,反市場經濟資本主義的michael moore,人流診所,給,禁槍組織,反基督教團體......哪個不是和清教徒精神南轅北轍的東西。
作者:山哥
留言時間:2009-10-15 07:16:37
“美國精神”就是清教徒精神,而這種精神正在被越來越多美國人淡忘,拋棄。引領美國走向輝煌的正是這種清教徒精神,美國的衰落也是由於清教徒精神的衰落。 Great points.
作者:田木山獄
留言時間:2009-10-15 05:28:13
的確是很好的文章,但這個也多少是一個普遍的問題。不僅僅是在北美,在歐洲也依然非常明顯。我個人認為信仰的逐漸流失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而造成流失的原因也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物質的豐富和科技信息的高速發展。2005年的一個統計中,在歐盟25國中信仰上帝的比例為51%,而這個數字在美國是91%。無神論者在法國比例為最多,占到33%,其次德國為25%。經預測統計,德國的無神論者將在2030年超過50%。數據也許不會很精確,但是趨勢卻是不可避免的,一旦沒有信仰,很多道德約束力將會喪失,隨之很多只有道德可以約束的問題會接踵而至,因為法律上總是有很多盲點的。
作者:松風閣
留言時間:2009-10-14 22:03:49
A good article. If you are in Canada, then as someone who live in the US, I deeply share your insight and feelings.
作者:楓苑夢客
留言時間:2009-10-14 21:59:27
謝謝寄自美國。真有意思,你把我最後一句給完整地恢復成了原貌。這樣的危機美國人經歷了不少了,都挺過來了,當然希望這次也能挺過去。
作者:寄自美國
留言時間:2009-10-14 19:30:03
夢客如此好文,不頂不足以平民憤。:-) 但願美國能擺脫這精神和經濟危機,“重新煥發青春活力,戰勝困難,再創輝煌。” 向你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