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驶在天路上,不由得对修路和维护道路的人们肃然起敬。艰苦的环境下他们年复一年地生活和工作在这里,没有他们的付出,那有我们的享用。

听说现在正在修建雀儿山隧道,当隧道修通,天堑变通途,人们就不会为翻越天险提心吊胆了,但也失去了征服天险的刺激和欣赏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机会。(菁摄影)


下午四点半左右,我们赶到了位于德格县城的德格印经院。还有半小时印经院就要关门,但主管大师格荣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领我们楼上楼下地参观,包括平时不让游客上的屋顶,有求必应地回答了我们的每一个问题,还破例让我们照相。

位于德格县的德格印经院是藏传佛教印经中心之一。原是著名的德格土司官寨所在地。清雍正七年(1729),第十二代德格土司却杰·登巴泽仁,为发展佛教,在其家庙贡钦寺内另建佛殿,刻版印经。其子杰色·索朗贡布继位后,又大兴土木,加以扩建,前后历16年始具规模。

据介绍,德格印经院在藏区三大印经院(另两个是西藏拉萨印经院和甘肃拉卜楞印经院)中,以收藏文化典籍最广博、门类最齐全、管理完备而严格、原材料制作考究、印刷高质量,以及对古建筑物、壁画、印版和其他文物全面而有效的收藏和保护而位居首位


格荣大师介绍说,德格印经院是中国藏有印经刻板最多的印经院。一部大藏经有317册,每册几十页到几百页不等,所以全部刻板有三十多万。(但印经院的官方网站说是21万余块经书刻版和少量佛教画版)走进印经院,就闻到浓浓的酥油味,一问才知,所有刻板是经过酥油处理,以防虫防腐。



参观印经工场。我们的陈大哥正在考察油墨质量。


用朱砂印出的经书更高级。


原生态的手工印经方法。工人们借助窗口的投进的自然光,印制一张张佛像。



郝总到底是郝总,他非常详细地询问了印经院管理体系,从人员编制到单位属性,从经费出处到善款来源,从藏经版的数量到内容等等,都不漏下。不知他是不是想开一家现代化印经公司。

大师介绍,印经院的管理人员只有十几人,印经的工人都是临时工,现在正是草原挖虫草的季节,所以印经的人不多。到冬天,天寒地冻就不印经了。


我们在印经院仔仔细细参观了近两小时。走出大门已近黄昏。虔诚的信徒们正围着印经院行走,这是转经的一种方式。




今天真不容易,紧赶慢赶,按计划完成了一天的活动。大家在印印院外等待张舵主和大明财务总管去找旅店。


 
 
舵主回来说,找到德格县城里的雀儿山宾馆,条件还不错。舵主经验丰富,精明强干,与大明配合默契,总能以最好的价钱找到旅店。

住宿解决了,就是解决吃的问题。有人提议吃藏餐,一呼十应,但以郝总为首的顽固派对我们的选择冷嘲热讽。

宾馆的隔壁就是一家藏餐厅,由一对藏族夫妻经营。我们吵吵闹闹地走进这个小藏餐厅,里面就餐的藏民们有点惊诧地望着我们。来的都是客,管他藏族还是汉族,老板热情地将我们一行十人引上楼上的包间。

打上酥油茶呀,斟上青稞酒啊,来,为我们的友谊干杯!


原本以为喝不惯酥油茶,没想到这么可口,我们一人喝了三四碗。15元钱一大壶的酥油茶让我们赞不绝口。

我们又点了酸奶、牦牛小包子、牛舌、牛排骨、锅魁、土豆及血肠。老板慢慢地煮慢慢上,他给我们解释,我们藏餐是现吃现煮,不像你们汉族,先煮好了,放在冰箱里。



一顿饭吃了两个小时,大家酒足饭饱地回到雀儿山宾馆。

今天这一天好爽。

图/文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