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华蓥《我和厨房的不解情缘》文使我回忆起那些过去岁月中家里的厨房,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灶台桌柜,一幅幅的图画在浮现在眼前,似乎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和进步。
没有厨房的家是不完整的。当我们几个孩子慢慢长大,父母就把粮油关系迁出单位食堂,在面积不大的房间里隔出一个角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厨房。当时我已经可以承担些家务,于是拉风箱就成了我在家的本职工作。那时家家户户做饭烧菜都烧煤碳,普遍使用风箱灶。记得那时煤是按月计划供应的,好像是一斤粮一斤煤,必须很节省地使用。风箱灶烧煤时放少许一点煤,但必须不停地拉动风箱,让风箱里的风把灶膛的火吹起来, 煤才能连续地燃烧,锅里的饭菜才能做熟。妈妈要做饭了,我先要用些稻草木柴把煤火生起来。米下锅后得用大火先把水烧开,炒菜时也得用大火,我得猛力快速地拉风箱,把火烧得又旺又猛。蒸饭和炖汤时我得慢慢地拉风箱,把火烧得又细又匀。我们那里拉风箱也叫“拉火”。“拉火”是我最不愿意做的事,因为“拉火”占去我玩的时间,经常是我和朋友玩的最高兴的时候,妈妈却一声吆喝:“回来拉火”。尽管我不情意,但比较其它家务来,如洗衣洗菜洗碗,扫地扫院扫街,我还是宁愿“拉火”。
那时自来水还未连接到户,因此家家厨房都有一个大水缸,装食用水。先前是我父亲挑水,他不再家时就付钱请人挑水。我稍大一点,自来水已经接到离家不远的供水站,去供水站挑水就从此落在我的肩上,直到自来水管接到每家每户。我记得我们家的水缸很大的,要挑好几次才能装满。挑水比“拉火”更有乐趣,因为有很多玩伴会在一起挑水,大家可以嬉笑,比赛,玩耍。
我下乡当知青时厨房里是柴火灶,一口两尺多的大铁锅,做饭烧菜;近烟囱边一个小鼎锅,用柴火的余热烧热水。用柴火做的白米干饭香气四溢,引得同院邻居小孩前来围观。当时农村一年四季的饭菜都是粗细兼搭,就是过年也很难吃到一碗白净的干饭,因此白米饭的香气对农村小孩特别敏感。他们站在门前,不言不语,眼巴巴地盯着灶台。开始时我还分点给他们吃,但他们经常来,弄得我非常尴尬,分给他们吃了我不够,不分给他们吃看到他们的可怜样子又于心不忍。后来我做白米饭时干脆把门紧紧关上,眼不见心不烦,自己吃饱再说。知青第一年有供应粮,还可以经常烧白米饭吃。第二年就不行了,与农民一起从生产队分粮,吃一顿白米饭就很不容易了,除非回家打父母的秋风。
四川农村的柴火灶大多没有烟囱的。因为烧柴火的烟有其它功用的。农村好一点的人家灶上屋梁常挂着腊肉,就是用烧柴火的烟慢慢熏制而成。初冬杀猪时把猪肉切成条形,用盐稍加腌制,就挂在柴灶冒烟出上面屋梁上,不需要做任何其它处理,就可以保存一年。这种农村用柴火烟熏成的腊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入口清香无比,至今也忘不掉。记得当知青时,邻居五妈家的腊肉最为好吃。朋友来串队时,直接先到五妈家,说老谭叫我来借一块腊肉;然后再到我家告诉我,这腊肉是他带来的见面礼。见到朋友带来腊肉,立即眉笑颜开,忙张锅做好饭菜,并拿出深藏的烧酒,一同度过当知青的苦闷岁月。等到酒足饭饱,朋友才悄悄告诉我腊肉是向五妈借的,你自己去还吧。当时把我气得直咬牙顿足,真想揍他一顿。不过知青朋友之间的类似玩笑作弄的事多着呢,大家就是穷作乐,图个开心。
在烧完柴火灶的炭灰里放入红薯或嫩玉米烧烤,其味最香。烤红薯,皮焦肉嫩,十分可口;烤嫩玉米,绵软甘酥,十分香甜。收工回家从灶膛里取出咬上一口,其味道之美是现在的任何零食都不能比拟的,没尝过的人很难体会的。当时我们那出一种土豆颗小粒多,新鲜的皮一搓就掉,叫米洋芋。由于个小,一般人很少把它烤熟吃,而是用它来蒸饭或烧菜。用柴火蒸出来的米洋芋饭味道特别鲜美,尤其是蒸米洋芋留下的一层薄薄的锅巴,至今只能在梦里才能尝到。另外,用柴灶直接蒸白米干饭产生的锅巴,也甚是香脆宜口,用其它炉灶做白米饭产生的锅巴都达不到如此效果。
烧柴火是一门手艺,烧得不好弄得整个厨房烟雾腾腾,咳声大作,两眼出泪,我想许多知青们都经历过类似的情景。烧柴火久了就慢慢地掌握其窍门,今后不管烧什么柴,树枝或是禾秆,都可以运用自如,大火炒炸或细火焖煮,火候适当到位。知青们能把柴火烧好,也不枉到农村接受了贫下中农再教育一场。
不知道什么时候蜂窝煤炉开始流行起来,慢慢地取代了风箱灶。蜂窝煤炉应当比风箱灶更节省煤,不再需要一个专职的“拉火”人,而且可以把火口闭住,让煤缓慢燃烧直至过夜,第二天不必再生火。蜂窝煤是圆柱形的,布满了蜂窝样的小圆孔,使空气可以流畅,从而煤可以充分燃烧。蜂窝煤炉最大缺点有二:一是要大火时它不给力,二是熄火后再生火艰难。
蜂窝煤炉冬天可以用于取暖。烧风箱灶时,我们家冬天还要用炉子烧煤块或焦炭来取暖。冬天烤火在当时是一种奢侈,一般的家庭是不能提供的。我父亲在县物资局跑采购,顺便开下后门,卖些焦炭或煤块回家。自从烧蜂窝煤炉,我们家就很少烧煤块或焦炭取暖了,主要原因是烧煤块或焦炭每天早上都得生火,而烧蜂窝煤可以把火保存过夜,早上起来通通炉子加一个蜂窝煤就成。给煤炉生火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先要加柴把煤球烧红,使得煤球能连续燃烧,这不要半个小时是搞不定的。此外,加上煤球后柴不能充分燃烧,还得用扇子猛力扇火,这事大冬天的谁也不想干。
那时候冬天一家人都围着煤炉坐着,非常的温馨。常会用粗铁丝做一个夹子,用来烤馒头之类的吃食。烤馒头如果有功夫把上下都烤得焦黄,剥下拷好的外皮,其香味扑鼻而来,看着里面冒出热气,无论是咬进脆脆的外皮,或是吞下甜甜的内心,那味道之爽,绝对是人间美食。
七八十年代住在企业厂矿和事业单位大筒子楼里的居民共用厨房,其厨房里摆满来自各家的煤炉,煤球,柴禾,以及锅碗瓢盆等杂物,其景象蔚为壮观,现在是难得一见。在做饭的时候大家凑在一起,一边炒菜做饭一边聊家常,东家长西家短,奏鸣着锅碗瓢盆交响曲,甚是热闹非凡。有一部电视剧《筒子楼》,就真实呈现了筒子楼里的动人故事和戏剧人生。大多筒子楼是由单身集体宿舍改造而成,住在单身宿舍的人成家后一般都要在筒子楼住上几年,直到分配到住房为止。还好,我住筒子楼不到一年,就在分到住房,面积小一点,离单位远一点,但我拥有了自己的厨房。
从进厂当工人开始,直到有了自己的厨房,尽管主要是吃食堂,煤油炉是必备的,在周末或闲暇时自己开个小灶,改善下伙食。读大学那段时光比较忙,用煤油炉相当少。当工人时和读研究生时,用煤油炉就很频繁了。一般主食还是在食堂去买,煤油炉被用来偶尔煮一碗面条。如有是女友来访,煤油炉就成为维系和增进与女友关系的纽带,或烧一个蛋汤,或烹一条鲜鱼,或炒一份小菜,你帮我助,其乐融融,比现在谈恋爱到餐馆里搓一顿更加浪漫和实在。
故乡县城可能是在四川最早使用燃气灶的地方之一。县城10公里远白庙镇有一个废弃封闭的油井,盛产天然气。由县城各单位集资,自行铺下管道把天然气输送到县城,父母家因此受益。据说这口井就是当年闻名全国的3211钻井队当时战斗过的那口井。当时石油大会战在四川找油,钻井时发生了井喷,钻井队工人奋不顾身,扑灭了大火,封闭了油井,有许多工人因此献身。事迹很快传遍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3211钻井队热潮。我当时目睹了这次井喷和灭火的情景,但并不知道这就是3211钻井队。说是3211钻井队留下的井已经是全县人民用上天然气以后了。不过现在我在网上查了以下,3211钻井队的事迹发生在合江县,不是故乡县城远着哩。
除了天然气外,燃气灶还可以烧煤气,沼气等。很多没有铺上燃起管道的地方就买压缩的然气瓶回家供气。燃气灶的出现可以说是一场厨房革命。自从烧天然气后,再也没有搬运煤球,每天必须呵护煤炉,加煤,通火,闭火和生火这些烦心事了。父母的厨房变得干净整洁多了,做饭烧菜也省事多了。后来父母的厨房又慢慢地引进了油烟机,热水器,微波炉,电饭煲等厨具,厨房的灶台水池墙壁铺上了瓷砖,尽管厨房仍然很杂乱无序,但比以前已有天壤之别了。
结婚后分到的住房面值仅48平方米,厨房小得可怜,面积怕只有4平方米左右,只能一个人在里面上厨,两个人在里面就显得拥挤不堪。不过比较仍住在筒子楼里的同事们,有这样的厨房我们已经心满意足。当时新建楼房都通天然气,因此我们的厨房虽小,那个时代必要的厨具,如天然气灶,油烟机,热水器等,一应齐全。我们小两口子在这房子过着自己的日子,一日三餐,昼作夜息,养育女儿,侍候老人,这小厨房功不可灭。
到了国外才见识了现代开放式的厨房。现代厨房不再位于偏房角落,不再显得黑暗油污,不再狭小杂乱;现代厨房干净整洁宽敞明亮,与客厅、餐厅连成一体,把烹饪、饮食、休闲融合起来。进入厨房,不再会有丝毫苦恼,它带来的是烹饪的快乐。朋友来了你可以请他们到厨房喝茶吃点心,你可以在朋友面前一展示你的厨艺,你还可以一边做饭一边和朋友聊天。
随着重过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现在中国也开始推广现代厨房。不过在内地的城市现代厨房还没有普遍流行起来,尽管环境与灶具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升级。去年回国去父母亲戚朋友家访问看到的厨房都比早先宽敞明亮清洁,现代的厨具也一应俱全,但基本感觉还是原来厨房的升级版,从房间的布局,物件的摆放,以及环境的装饰,都未脱离过去厨房的概念。也许是过去的住房建造格局不适合现代厨房设计,也许是人们的习惯还不愿意向现代厨房迈进。然而,纵观中国厨房几十年变迁史,厨房现代化一直在潜移默化地进行,悄悄发生着革命。总之,用过去一句时髦的话说,这不为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厨房的变迁最能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变化。但愿我们大家的厨房里充满阳光,充满温馨,充满快乐!
文中相片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