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是汉人口中首屈一指的汉奸,近千年来饱受诟骂。有趣的是,英明聪慧的康熙皇帝并没有把秦桧当作奸臣佞贼。他的《御制文集》第三集卷十九《宋高宗父母之仇终身不雪论》中说: 金兵破辽之后,兵已满万,人强将猛,非宋之所敌,明矣。备责不能卧薪尝胆,以雪父兄母后之仇,则高宗何辞?若论李纲之忠言不听,岳飞之丹诚不用,设使谏行言听,则必胜金兵于朱仙,生还二帝于汴京,朕实不信也。何也? 根本已久不固,人心已久不一,上无惯战之良将,下无用命之士卒,天下虽有勤王之名,真伪莫测,虚实难分。高宗久在金营,孰强孰弱,自有切见,若使复仇雪耻,再整江山,实不能也,势使之也。孟子曰:“寡众弱强不敌也。” 若论讲和之非,我太祖高皇帝因祖之仇,戊午起兵,战必胜,克必取,所向无敌,有往必成。神威圣武,深仁厚泽,犹念中国涂炭,数次议和。明朝引南宋讲和之非,始终不悟, 归罪兵部尚书陈新甲为秦桧,弃市示众。发天下兵迎战,如袁崇焕、毛文龙、洪承畴、祖大寿、唐通、吴三桂,前后千余员,凡出关者,非死即降,靡有孑遗。财赋因之已竭,人心随而思乱。百万雄兵,尽没东海,亿兆穷民,罹于边戍。元气尽伤于关东,闯贼蜂起于陇西。贼至京师,文武逃散,无一死于难者,岂非当日不主议和者乎? 偏安社稷,犹存一线之脉络,若为雪耻复仇,同死于国难者,尤不知于明末同乎?异乎?文天祥云:“社稷为重,君为轻,立君以存社稷,存一日则尽臣子一日之责。”实千载忠君之语,君与社稷并而为一也。使高宗匹夫之勇,死而无悔,不顾社稷,以死雪仇,又不知当时议论如何耶? (以上摘自维基百科的秦桧词条) 康熙没有认为汉奸秦桧和宋高宗的议和策略是错误。当然,康熙的论断前提是基于不同的历史认知。汉人的历史记载,当时宋朝军事形势大好,岳飞很快就可以打垮金兵,收复失地。但是康熙认为岳飞李纲等主战派当时并没有能力彻底击溃金兵。康熙是满人,是金人的后代,可能他别有金人历史的来源。我看汉人历史的记载也未必就准确。如果宋高宗只是害怕他哥哥宋钦宗回来当皇帝,也不至于私心到胜利在望的时候,不愿报仇雪恨,反倒俯首称臣给金国进贡去。 这里我们不争议当时双方军事实力究竟孰强孰弱。假若军事实力不济,言和是务实理性的选择,“偏安社稷,犹存一线之脉络”。 康熙并不认可和谈就是耻辱和错误、或者寸土不让血战到底之类的匹夫之勇就是道理。 康熙再举明朝灭亡的教训为例。明军与满人久战不胜,满人要议和,但明朝拒绝做第二个南宋,把主和的兵部尚书陈新甲作为新一代的秦桧杀了。明朝倾全国之力打仗,民穷国蔽,前线勉强堵住满人,后方给农民起义端掉京城。假如明朝的秦桧成功,明朝当时还不至于全盘输尽。彻底亡国了,还谈什么报仇雪耻、民族大义?待满清入关了,不愿做汉奸也得做,反清复明的口号喊个几十年也只能不了了之。 这本来是很简单的道理,许多汉人居然不懂。爱国就非得是主战,一副敢死敢拼的样子,凡主张和谈理性的汉人都打成汉奸。敢死敢拼就能救国?僧格林沁的八旗骑兵还不勇敢,八里桥之战不只有挨枪子的份?以前愚昧的年代不明白,今天还不明白。这当然得归功于共产党愚蠢的历史教育。鸦片战争以来,凡是议和条约,都是丧权辱国;凡是签约谈判的,都是汉奸国贼。中国的历史教科书就是这么评价的。鸦片战争以来,明明打不过,非要蛮干,谁蛮干谁爱国;签了和约,又常常不遵守,于是再打再议和。奕訢是卖国贼,李鸿章是汉奸,郭嵩寿是汉奸…… 到义和团的时候,对洋人只有一个“杀”字,用洋货、信洋教、与洋人打交道的都是汉奸。 中华民国在大陆的覆亡,与明末就颇有类似处,外患内乱并起。明朝若单线做战,还可以支撑;而同时与农民起义军和满清做战,就必然倾覆。民国其实更不济,光对付个日本就必败无疑,更不要说中共还在内部搞苏维埃政权红色恐怖。对江西苏区的第三、四次围剿都是因为日军在北方发动侵略而中途告吹。攘外还非得安内不可。蒋介石无日不想雪耻,忍辱负重,为抗战作战略准备。当时国际列强惟有苏联与日本直接对立,也只有苏联出于私心愿意支援国民党抗战。蒋介石意图枚平中共后再联苏抗日,这是当时最正确的战略选择。可是蒋的意图不能公开讲。当时苏联要利用中国牵制日本,是不会为了消灭中共而与蒋翻脸。无奈人算不如天算,蒋被张学良绑上抗日的战车,共产党这内患被姑息下来。最终犹如明朝,民国为抗战打得国蔽民穷,固然侥幸撑到日本败亡,却被共党内乱所摧毁。重蹈历史覆辙。 汪精卫与蒋介石都看到了中共的威胁,也都知道自身的军事不济。蒋为军事领袖,必须表现得坚强无畏;汪主管行政外交,必须理性主事。两个人都是中国政坛不可或缺的角色。结果蒋就成了爱国敢战的岳飞;汪就是主和卖国的汉奸秦桧。汪还挨了愤青军官孙凤鸣的三颗子弹,简直冤透了。蒋与汪之间有芥蒂,蒋不容汪插手军事。西安事变,蒋被迫允诺积极抗日。但具体对中共许诺了什么,对汪等许多人是个谜。西安事变被逼抗日,汪更加警惕中共和苏联的渔翁之私。汪精卫知道对日全面作战,民国政府是没有胜算的,最后不是亡于日本,就是亡于中共。后来军事上节节失利,汪精卫去南京组织伪政权了,两人分道扬镳。可以做个类比:汪精卫要选择的是南宋的议和妥协的道路(但可以不偏安);蒋介石被逼走上明朝两线做战的道路,最终也是败亡。 在理性评价汪精卫妥协道路的时候,我们不仅仅只是用蒋介石的失败来印证汪精卫的先见之明,我们还要考虑在领土主权上的“寸土不让”是否是天然的最高的价值。我们是否该考虑老百姓的意愿和生活? 战场设在中国,“焦土抗战”“全民抗战”,结果总是生灵涂炭。花园口决口,固然阻碍日军机械化部队行进,淹死若干有限日军,但是淹死几十万中国百姓,造成千万流民;长沙大火,几千人丧生,长沙城尽毁;重庆遭空袭,光大隧道惨案就窒息而死数千人…… 我们是否想过:如果有选择,这些死于抗战的百姓,他们是否愿意被牺牲还是宁可做沦陷区的次等皇民?我们是否有权选择让他们死于焦土抗战,而决不允许他们做亡国奴?黎民苍生的苟活价值,是否就低于民族尊严的价值?尤其是焦土抗战到底还是失败了?汪精卫一直顾念的为国家多保持一丝元气、为百姓多减少一份苦痛,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后来美英参加对日作战,国际形势逆转;而日本并没有如其宣传地以防共为第一要务。这是汪精卫所无法预料可测的。但是,汪精卫的汉奸之路,不是卖国求荣、不是贪图富贵、也不是贪生怕死,而是承载了民族痛苦的无奈与顽强的奋斗,并非肤浅的嗤之以鼻所可以体会。 相关链接:第三只眼睛看汉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