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0日— 9月12日)
9月10日 周二
今天的旅遊路線是:帝國大廈-—賓州火車站—麥迪遜廣場花園—法利郵政局—五大道商業街
曼哈頓是紐約最繁華的地方,也是世界上摩天大樓最集中的地區,到紐約一定要登高望遠俯瞰曼哈頓的全景。911前很多人選擇去世貿中心,現在381米高的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重新成為紐約最高的建築,又受到遊人的青睞。
因為在網上預定的是早上9點參觀帝國大廈的票,我們早上7點半就出發了,坐7號地鐵到5 Ave站,轉D線去34街。轉車時,將人數點齊了才上車,以為萬無一失,可走到帝國大廈門口,點點跟上來的人,發現少了兩個人。吳大哥又不見了,還有我們的周班長。大家不是跟着隊旗走得嗎?有人證實看見吳大哥下車了,還有人說看見老班長在車上。打電話,終於與吳大哥聯繫上了,他就在附近。他說他下車後,稍微謙讓了一下,就被滾滾人流將他與我們衝散了。這是吳大哥第二次走丟,他成了我們擔心的對象,以後不管走在那裡,我們清點的第一句話就是,吳大哥在不在?我們繼續找班長,他沒有手機,到哪去找他呀?我和舵主都返回到地鐵站找,找了好一陣,最後舵主看見一個老中正彎腰看路邊的招牌,那不是班長嗎。他說他坐着坐着,突然發現我們都不在了,原來過站了。慶幸的是他居然找到正確的車坐回來了。他說幸好出發前聽說是到帝國大廈,所以正在路邊看有沒有地圖可以找到帝國大廈,他很輕鬆地說,實在不行,在街邊找個中國人問問。
看來中國人是帝國大廈主要的遊客之一,門口有中文的介紹,還有中文的解說機。電梯將我們引到80層,那裡有關於帝國大廈修建的展覽。然後到了86層的觀景台。如果要到102層的最高點除了這27美元的票外還要另外付錢。今天運氣不好,陰天下的曼哈頓色彩灰暗,遠處朦朦朧朧。
帝國大廈建於1930年,當時正是美國的經濟大蕭條時期,儘管是百萬富翁拉斯科布為了顯示自己的富有,決意修建一座世界最高的大樓,但客觀上卻為當時失業的3400工人提供了就業的機會。帝國大廈的修建創造的最大奇蹟是它僅僅用了410天就完成了,這可是空前絕後,是現代管理的典範。因為那時經濟的原因,為了節約成本,就要縮短工期,而要縮短工期就要周密地策劃管理。為節約儲存材料的地方和勞力,從美國和世界各地運來的建築材料都是在安裝的當天才運到。所以每一項工程的進度都是精密計算的。比如底層的鋼材要厚些,焊接的時間就要長些。為了節約工人吃飯走路的時間,每隔幾層就建一個飯廳。聽到資本家這麼摳門,是不是很殘酷,但修建102層高的帝國大廈僅僅死了五個工人,遠遠少於修一層樓死一個工人的慣例。其中有一個人還是自己好奇地伸出腦袋看電梯來沒來,而不幸犧牲的。那這麼快修好的大樓會不會是豆腐渣工程呢。1945年7月的一天,一架10噸重的軍用運輸機曾撞到大樓的79層。那天大霧,倒霉的飛行員飛到曼哈頓以為已經到了妞瓦克機場,將飛機降到150米,還放下了腳架,當他意識到錯時,已經來不及了,一頭撞了上去。還好,飛機小燃油所剩不多,大樓被穿了個大洞,仍然巍然屹立,但有十四人不幸遇難。
在86層的觀景台上繞場一周可以望見高樓林立的曼哈頓下城和中城,還有遠處的上城以及東河對岸的皇后區。紐約為什麼有那麼多摩天大樓,一是地皮貴,還是就是野心,也是我們中國人常說的攀比之心。你建一個高的我就建一個更高的給你看看。
從帝國大廈出來,沿33街到7大道左拐就可看見賓州火車站(Penn Station)和麥迪遜廣場花園 (Madison Square Garden)。這兩個建築沒什麼亮點,外表平平,就是大城市裡司空見慣的現代水泥建築。我們只是慕名而來。但在1962年前,這裡是一座類似羅馬宮殿式的華麗的宏大建築,從1910年投入使用 ,它的候車大廳就是紐約最大的公共場所。可是到了五六十年代,公路的興起使鐵路客運蕭條,賓州鐵路公司的老闆,為擺脫沉重的負擔,想在此地建大廈獲利,居然將藝術品般的車站大廳給拆了。老賓州火車站被毀,是紐約人心裡的痛。當時的紐約時報忿忿地寫到:?直到第一次爆破拆除之前,沒有人相信賓州車站會被拆除;沒有人會相信紐約政府竟然容忍這種對有着羅馬時代般典雅的最高大,最精緻建築瑰寶的史無前例的破壞行動!?
老賓州火車站外貌 (網上資料圖)
老賓州火車站候車廳 (網上資料圖)
現在的賓州火車站入口 (網上資料圖)
雄偉精美的建築逝去了,但賓州火車站地底下的老火車鐵軌和月台還健在,在地下發揮着巨大的作用,每天吞吐43萬人次。在汽車和飛機發達的今天,火車仍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老賓州火車站一部分地基上蓋起的麥迪遜廣場花園(Madison Square Garden)一直是紐約著名的娛樂中心,那裡舉行過許多重要的球賽和流行音樂會。它是NBA的?球館麥加?,也是傑克遜、麥當娜、布蘭妮等世界音樂巨星演出的舞台。廣場花園正在維修,不能像往常可以讓遊人參觀,我們就只好在這白色的圓形大建築外走走。
麥迪遜花園的背後就是紐約法利郵政局,它有高高的台階還有20根廊柱,上方裝飾着雕塑,這氣宇非凡的建築在中國肯定是一個什麼大會堂了。但它卻只是一個郵局,紐約的郵政總局。這建於1912年的歐式建築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又一建築傑作。
我們走進郵局,看到那長長的寬大營業大廳,尤其是大廳精美的天花板,不禁連呼,?太美了?。這美國人也太奢侈了,這豪華高貴的大廳就用來寄信寄包裹。吳大哥用這裡10001郵政編碼的給遠在重慶的妻子寄了一張祝生日快樂的明信片,好浪漫。
郵局的一個角落有一個小小的展區,擺放着以前送信的郵車,還有老式郵筒什麼的。美國歷史不長,但很喜歡收集歷史。我們不是老愛說一句話?忘記了過去就意味着背叛。?老美大概也有這意思。
從郵政局出來沿34街向東到5大道,左拐就到了紐約市公共圖書館。
走進紐約市公共圖書館,我們真正體會到什麼是?公共?的含義。我們和其他人一樣可以隨便地走進這位於繁忙五大道旁的圖書館,不需證件不需檢查,就像走進自家的大門。如果我們願意,可以在閱覽室里找一本喜歡的書,坐在那裡閱讀一下午。作家卡爾文·特里說,紐約公共圖書館是?紐約偉大的文化機構中最平等待人的地方,不需要票子,不需要會員證;也是最高水平的地方,任何進出圖館者都能自我感覺有與哈佛大學學生同等的資格。?
紐約圖書館是美國最大的市立公共圖書館。私人捐助修建,圖書館於1911竣工。它是二十世紀初"美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又一傑作,宮殿式的館舍建築具有新古典主義的風格。
在二樓的拐彎處有一個詢問台,一位七八十歲穿着如英國女皇般的女士非常優雅地坐在那裡,笑容可掬地回答任何人的提問。我想她一定是紐約的活地圖。
任何人都可以進出並不意味這就是一個普通的圖書館。這裡有非常豐富的藏書其中還有很多珍貴手稿,有先進的電子設備,許多的學者和作家在這裡完成了他們的研究和作品。一位作家來尋找太平洋小島國瑙魯的資料,開始並不奢望能找到,但一查竟有70條有關這個小國的資料,包括那裡的憲法,簡直驚呆了。
圖書館內的主閱覽室,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無柱房間之一。天花板上是精美的繪畫,坐在裡面讀書真是藝術享受。
我們悄悄地走進去,舵主在桌子上拿了一本書,裝模作樣地看起來,不懂英文的他能看懂嗎?
走出圖書館,站在34街與五大道路口,這裡正好是34街到60街之間被稱為第五大道?夢之街?的起點。這一段聚集了許多品牌商店。雖然我們不買什麼,但到紐約是一定要在五大道上走走的,體會一下引領世界潮流的紐約的時尚和繁華。說好五點鐘在五大道的59街口集合,大家就三五成群地淹沒在熙熙攘攘的路人之中了。
幾位老大哥夫婦緊跟着我逛街,他們覺得有我當翻譯,進商店就有了底氣。其實現在愛買名牌奢侈品的中國人在商店最受歡迎,當我們跨進那些營業員比顧客還多的世界頂級名牌商店,總是受到主動的笑臉相迎。據說這裡商鋪的租金是世界上最貴的,年租金可超過每平方英尺1000美元,怪不得這裡一個包動輒就幾千上萬的。
對我們喜歡逛商店的人來說再多的時間都不夠,等我們意猶未盡地趕到集合點59街,其他團員已在路邊的小花園等候多時。對面是蘋果店,在古典的五大道上很張揚地展示着它的新潮。
9月11日 周三
今天是我們在紐約遊覽的最後一天,還是在五大道。五大道是紐約最有特點的地方,它不但是商業中心,也是文化中心,有許多的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就是其中最著名的。
建於1880年的大都會博物館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它有代表世界各種文明的藝術珍品 330余萬件。這是一個絕對不能錯過的地方。不懂英文,看不懂介紹,大家依然興致勃勃。一件件展品本身就有足夠的魅力,讓人流連忘返。
世界級的博物館都有中國的古代珍品,大都會博物館也不例外。在二樓大廳正中兩側的展覽櫥窗中全是中國的古瓷器。我們走馬觀花一晃而過,迎面碰上懂行的吳大哥,他有點興奮地說,你們看到元青花了嗎,哎呀,那是稀世之品,中國都沒幾件。
四五個小時的參觀時間遠遠看不夠目不暇接的精品,走出博物館,郝兄大呼沒過癮,說是以後要專門來紐約看個夠。吳大哥掂了掂三斤重的圖文並茂的《大都會指南》,因為太喜歡,咬咬牙跺跺腳還是買下了,再重也要背它回中國。
很多遊人在博物館外的台階上休息,我們也吃點乾糧充飢。
出了博物館,我們左拐進了旁邊的中央公園。這是一片很大很大的人為建造但又如自然風光的城市綠地。裡面草地起伏,綠樹成蔭,湖水蕩漾。好多跑步騎車鍛煉的人從我們身邊匆匆而過。
在地價昂貴高樓林立的曼哈頓中心位置,居然有340公頃大的城市公園,免費提供給紐約市民和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休閒玩耍,太不容易了。我仔細閱讀了歷史資料,才知道中央公園的建立、存在和發展歷盡坎坷,幾起幾落。
十九世紀中期,隨着經濟的發展,紐約的人口迅速膨脹,擁擠的居住和渾濁的空氣使人們想在城市中尋找一塊讓人回歸自然的綠地。於是,在一些畫家、文人和風景園林設計師的極力宣傳和爭取下,新當選的市長動用權利,要求市議會以立法的方式保證公園的建立,隨後在1856年市政府終於拿到了這塊土地。
在為建立公園舉行的設計比賽中,美國大器晚成的著名園林師沃姆斯特德和具有藝術才華的畫家和建築師瓦克斯脫穎而出,他們倆的具有自然主義和英國田園風光風格的?綠草坪?方案得到評委的青睞。
1857年公園動工了,首先是拆遷,原來居住在那裡的貧窮的非洲裔美國人、德國或愛爾蘭移民被迫搬走,然後是建造,挖土整地,14,000立方米的表土被運送過來種樹和各種植物。這之間美國還發生了南北戰爭。經過十六年的修建,中央公園終於對公眾開放了。不幸的是,當時紐約最強大的一個政治集團對公園不感興趣,公園無人管理,慢慢衰敗,到處是枯枝敗草,一片淒涼。
1934年中央公園?悲慘?的命運被新上任的市長費雷羅·瓜迪亞改變了。他任命了得力的人負責重整公園。於是公園舊貌換新顏,草又綠了,水也清了。到六十年代初,中央公園一改過去僅僅是欣賞田園風光休閒散步的地方,增添了運動場、遊樂場和音樂場等娛樂消遣設施,公園一下熱鬧起來,成了政治集會、示威活動、慶祝活動及大型音樂會的場所。但好景不長,70年代紐約的經濟及社會危機使公園缺錢缺人,又是每況愈下。直到八十年代,幾個慈善家和市政要人挺身而出,成立了一個私人的非營利組織?中央公園管理委員,與市政府簽合同來管理中央公園。他們籌集了大量的資金,又一次地恢復和發展公園。現在中央公園在他們的管理下,生機勃勃,處處美景,每天有兩萬五千人在中央公園四周的入口隨意進進出出。我女兒周末經常來這裡打拳。
陽光燦爛,空氣新鮮,我們在一片草地上坐下休息。
男同胞們又跳起了他們拿手的天鵝湖。
在中央公園稍許休息,我們準備穿過中央公園到林肯表演藝術中心。在公園裡問路,路人說,哎呀,這裡沒有巴士,我們說我們走路去,那人有點驚訝地說,要走很遠喲。其實也就半個小時。我們這幫人很能走路,除了早晚坐地鐵來往旅店和紐約市中心之間,我們每天都在市區里走啊走,穿大街過小巷。舵主說這幾天走的路比他在成都一年走得路都多。這步行多好呀,又省錢、又鍛煉身體、又可深入考察紐約市區。
穿過中央公園沿65街向西,來到百老匯街,不遠處就是著名的林肯表演藝術中心。我曾在這裡的阿麗斯托利音樂廳(Alice Tully Hall)舉辦過三次音樂會,對這裡比較熟悉。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建立的林肯表演藝術中心是世界最大的古典音樂藝術會場。圍繞着中心噴水池的是紐約州劇院、大都會歌劇院和愛弗莉費雪音樂廳,在附近還有古根漢露天廣場、紐約表演藝術圖書館、美國最好的藝術學院茱利亞學院及阿麗斯托利音樂廳。
九月初的藝術中心還沒從夏日的休閒中走出來。繁忙的演出季要兩周后才開始。水池邊坐滿了悠哉游哉的遊人。
進不了藝術中心裏面參觀,我們就在外面閒逛。突然發現好多摩登女郎迎面走來,原來這裡的一個廳要舉行以奔馳車冠名的時裝周。那些時尚的模特大方瀟灑,很樂意地停下來擺着姿勢讓路人照相。於是我們也加入了攝影的人群中,在太太的鼓勵下周班長拍得最積極。
紐約就是紐約,世界級的大都市,開放、時尚、自由和充滿藝術氣息。三天半的紐約游就要結束了,明天我們要駕車離開紐約去費城和華盛頓,我們也接接這裡的地氣吧。
9月12日 周四
從今天起我們要開始自駕游了。租的車要到紐約的JFK機場取,為了避開上班的交通擁擠,早上7點我們就坐上四輛電招車,裝上滿滿的行李,朝JFK機場開去。
車是在網上訂的。 七月中旬開始自駕游的準備。那時我回重慶探親,打算通過網上租車。為了找到便宜的車,反反覆覆在網上搜索。我們準備從紐約開到舊金山,異地還車有手續費,如果兩地距離遙遠,費用就很貴,可能貴於租車的錢。我找了好幾家公司,不是沒有這個服務,就是貴得嚇人。最後在美國較大的租車公司Avis的網上發現了一款7座車,異地還車手續費很便宜,租車和雜七雜八的費稅加起來,不包括保險費,45天才$2334。樂死我了,但有點不相信,趕緊叫在美國的鑽鑽同學打電話到Avis去問,果真如此。我瞎猜,可能是正好有幾輛大車要運到舊金山,就讓我們充當運輸司機,少收點費了。於是我們馬上訂了四輛,二十三個人,再裝點行李,應該還寬鬆。
當我們到了機場Avis的取車處,管理人員說服我們將4輛7座的車換成3輛8座的稍大的車。他給我們展示那車,"啊,耗油是一樣的,後箱還大些,可以多裝一些行李,你還可以省一個車的保險、汽油還有過路費。""那租車費是不是要貴很多呀?"他算了一下,加上全保險$28一天,租車費用是$3700一輛。我心算了一下,總的費用跟以前租四輛差不多,少一輛便於控制。"好吧。"
在開出紐約機場後,心裡一直打鼓,怎麼會有這麼好的事,仔細查看租車的單子,才發現他們玩了一個小花招,居然將我這數學優秀生給懵了。原來他們給我的報價是30天的而不是我們在網上訂的45天。我馬上打電話與他們理論,最後那經理同意在以後15天以原來較便宜的日租金計價。在舊金山機場還車時,
吸取教訓,仔細看單,發現後15天的收費又出錯了,多收了保險費,給每個車找回了四百多美金。最後計算,我們租的三輛8座的車與以前四輛的7座車的總價基本一樣,但節約了一個車的汽油、停車費還有過路費等,還是划算。 我們準備了六位駕駛員,當我們辦手續時,意想不到的問題出現了。我們拿出在國內翻譯公證的駕照和一個軍團公用的信用卡,他們卻要我們有每個駕駛員姓名的信用卡,不行,老婆名字的信用卡都不行,他們回答得斬釘截鐵。不幸中的萬幸,正好有三位司機有自己名字的信用卡,可以開走這三輛車了。我呢,就成為這三輛車的備用司機了。說實話,在美國呆了這麼多年,租了好幾次車,正好都是用自己名字的信用卡,從來沒想到租車必須用司機名字的信用卡。後來想想好可怕,如果他們都沒有自己的信用卡,那我們策劃已久的美國自駕游,不就陰溝裡翻船,全部泡湯了嗎?
車租好了,六位駕駛員都很鬱悶,不愛開車的非開車不可,愛開車的開不了車。不喜歡開車的郝兄和吳大哥準備做付駕駛,但偏偏因為有自己的信用卡,被?綁上?了主駕的座位。而最喜歡開車的川川和折政委因信用卡是老婆的名字,卻沒辦成手續,開不了車。川川早上想到馬上要開車了,激動不已,為準備足夠的體力多吃了好幾個麵包。但後來,因一路長途開車很辛苦,我們也顧不到這麼多了,還是讓他們幾位時不時替換一下疲倦的主駕,過足了開車的癮。一路上,我們非常注意遵守交通規則,不超速,只要不引起警察的注意,車子不出事,就沒問題。
兩輛黑色的福特和一輛銀色的通用排成一行,停在租車的行門口,大家很興奮,這就是將要帶我們走東闖西的車隊。大明拿出早已準備的編號貼在後窗上,四輛變三輛了,但還是貼上了2號、3號和4號的標示。說是這樣看上去車隊龐大有氣勢。後來開了沒幾天,編號就變得模糊不清,但那長方形的A4紙還是忠實地貼在左後窗,為我們跟車做出了巨大貢獻。在繁忙的公路上,車型一樣的車何其多,我們的司機兩眼就死死盯着那塊白紙,不管幾輛車插在我們中間,都不會丟。
我們開始往車上裝行李。到美國前,憑我以前在德國自駕游的經驗,給舵主建議大家儘量帶小箱子。現在一裝車,優勢出來了。小箱子像搭積木一樣,8個人的行李全裝下了。
然後我們給每輛車裝上早已準備好的GPS。有了導向儀,心裡就不慌了。但後來證明,有時導向儀也不可靠。以郝兄的話講,就是你糊塗的時候,GPS也糊塗,它清楚的時候,你也清楚。最糟糕的一次是我們在猶他州找一個州立公園時,GPS將我們帶進了荒漠的土路,引起了一段有趣的故事,這是後話。
舵主給每輛車配備了對講機,通話距離有兩公里。後來的行車經歷證明,這對講機在車隊的行駛中起到關鍵的作用。
一切準備就緒,9點多鐘,我們終於開車出發了。2號車的舵主很興奮了,充滿自信心。我說我來開吧,他卻把着方向盤不放。初來乍到,看不太懂英文路標,對美國的交通規則和GPS還不熟悉,機場的路又複雜,岔道多,雖然我在一旁幫着看路,剛發出拐彎的指令,他已錯過路口,開錯了好幾次,這東拐西拐,後面兩輛車跟得好痛苦,一會兒,走在最後的郝兄開的4號車跟丟了。好在有對講機,4號車停在路邊,我們就在附近一邊轉,一邊呼叫,終於4號車看見我們跟了上來。大家鬆了一口氣。
車終於開上了正道95號高速公路,我們放鬆地一路向西朝費城奔去。
蔣 紅
2013年11月25日 於美國波士頓
相關鏈接:
《橫跨美國》
《重慶大學77軍團美國自駕游紀實-序》
《重慶大學77軍團美國自駕游紀實-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