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来到加拿大,人民日报海外版就好像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今我仍然源源不断地免费收到邮寄来的海外版,无论住址变动或工作变化,一期一期地从未间断。看完后的报纸也大多没扔掉,堆在地下室里,像小山似的。 订阅人民日报海外版可不都是免费的,在记忆中似乎公派留学生可以,自费留学生有折扣价一年30多加元,其他一年当时得掏$180左右,现在$250多。初到加拿大时读书咱是自费的,不知道可以订阅海外版这档事,就是知道也无法享受免费待遇,自己掏钱咱穷又舍不得。一次大使馆教育处来看望留学生,带来了《神州学人》杂志,免费分发,第一次给我们带来祖国的温暖,其中带队的是咱大学老师,自然亲近得很。完后请他们一行参观了咱的小窝居,问候寒暄完毕他仍不忘教书育人,要我好好学习并多多了解祖国动态。临走时给我留下几期海外版和未分发完的《神州学人》杂志。 过去在国内很少读人民日报,无事偶尔翻翻,开会学习时念念。当时在加拿大能免费获得的中文报刊杂志渠道不多,主要有华人杂货店附送的五花八门的报纸,电子版的《华夏文摘》、《枫华园》等。可能是在异国对来自故土的东西有天然的亲和感,这几期海外版我仔细翻了好几次,以前从来没有这样读过人民日报,觉得还办得不错,不完全是那些想象中的说教和宣传,有些版面办的挺好,还可以读读。 几天后大使馆教育处的老师给我电话,问我还有那些校友在这个城市,我告诉了我知道的校友们的名字和电话。他也问我愿不愿意订海外版,免费的,我说可以,正期望不得。不久我收到他寄来的订阅表,按照吩咐也复印给校友们。我们填好表后寄到海外版多伦多代办处,很快就收到寄来的海外版。 自此,人民日报海外版就与我结下了缘。每年结束后海外版代办处就寄来续订表要求重新申请续订,以后年年如此。大概过了两或三年后,寄来的续订表有所不同,要求付钱并叫附上在校学习证明。好在大使馆教育处的老师还在,他又帮我们搞定了免费订阅。 大使馆教育处的老师离开之后,大学的同学又来到大使馆教育处,大使馆教育处的同学离开之后,大学的校友又来到大使馆教育处,这使我长期的沐浴着祖国的温暖,免费的海外版源源不断地邮寄到家,从来未断过。最后,大使馆教育处的校友离开了,再也没有认识的人来大使馆教育处了。他离别时,我很是伤心的:你走了,祖国的温暖可能也该结束了。 果然,那张要求付钱的续订表不久又来了,这时再无地方可寻找免费的午餐了,续不续订海外版就成了个费思量的问题。不订,咱读海外版已成习惯,特别是在睡觉前和解大便时,翻阅下报刊已是一种享受。那时没有iPod或Playbook,华人杂货店附送的那些报纸也的确是差劲、不耐读,真还没有其它可代替海外版的。而且,如果父母探亲来加拿大,海外版也可以打发他们无聊的时间。续订,咱已不是学生了,没有了折扣价,一年得付全价200多银子,还是有点舍不得,怎么办? 管它的,咱把续订表填了寄去,支票就免了,附一封表扬信,美美地夸了夸海外版。就是不给咱续订,也该表扬,咱毕竟免费享受了十多年的祖国温暖,知足了,得了好处必报答嘛。 尽管已不期望再收到海外版,但海外版仍然不停地给寄来。有几次可能是邮局罢工或其它缘故,几天在邮箱里未发现海外版,心想这下终于停了,但几天过后又来了,还有点喜从天降的高兴。从这以后五六年,我再也没收到过续订表,海外版也从未停止过,包括在这期间搬家改地址,也没有出现问题。 我真不知道是这封表扬信起了什么作用,或是大使馆教育处的校友离开前为了我能继续感到祖国的温暖做了什么手脚,或是代办处搞错了什么。我周围曾经给免费订阅海外版的朋友都停了好多年了,他们听说我还在免费收到海外版,感到奇怪,说还有这等好事。总之,就算是祖国的关怀吧,享受也是应当的是不是?不过我得说声谢谢了。 我看海外版是一到四版扫标题,五到八版寻文章。一到四版大多是些会议报道政治要闻,扫描标题即可,如遇感兴趣的再读不迟。五到八版有《海外学子》《文化万象》《体坛纵横》《健康生活》《旅游天地》《焦点关注》《环球扫描》等等专题版面,里面有好些文章写得的确不错,值得一读。 有了掌上电脑后,海外版就显得有点用处不多也。掌上电脑也可像报纸一样随时随地阅读,睡觉前,入厕时,晒太阳时,看电视无趣时,朋友聊天兴尽时,等等,掌上电脑基本可代替海外版。更重要的是,掌上电脑还可以进入不同的中文网站,读到不同观点的文章,获得更多的信息来源。不过掌上电脑还是有缺点,如外出钓鱼或野营,海外版不仅可阅读打发时间,还可垫坐,裹东西,挡阳光等,这些是掌上电脑无论如何也赶不上海外版的。 我真希望我和海外版的缘分就这样继续下去。 写于2012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