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8日— 9月9日)
美国第一大城市纽约市是我们77军团美国自驾游的第一站。
中国人跟旅游团到纽约旅游一般就参加一个"一日游",到几个著名景点匆匆看一下就走了。我们在纽约玩了3天半的时间。因为旅游的景点都在城里,纽约的公共交通很发达,我们在纽约没有租车,而是充分利用地铁和我们自己的两条腿。所以,在那几天的纽约地铁站里,会看到一堆老中在等地铁;在纽约的大街上,二十几位年纪不轻的老中背着照相机和挎包,前前后后跟着一面自制的队旗东张西望地朝前走。在过马路时非常守规矩,非要等着行人灯亮了,才过马路。
纽约有太多的地方可以参观游览,但我们就这么三天的时间,为了让大家能看到尽可能多的不同方面的景点,我是做足了功课,花了两三个星期上网查地图和资料,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纽约、华盛顿和费城旅游计划。临到纽约的凌晨三点才将计划打印出来,比较自信地到纽约给同学们当导游去了。
由于精心的策划,我们在三天半的时间里,既去了旅游团常去的著名景点,也去了好些旅行团不常去的地方。我们团的财务总管打电话给她爸汇报在纽约去了那些地方,她爸说,哎呀,我去纽约三四回了,都没你去的地方多。纽约市区人多拥挤,地铁站里换乘复杂。一不留,就会走散,幸好导游资料的帮助,他们都找回来了。生出几个有趣的故事。
第一天的旅游路线:中央火车站-联合国总部-洛克菲勒大夏-时报广场
第二天的旅游路线:自由女神像-华尔街-世贸遗址-市政府大楼-布鲁克林大桥-南街海港
第三天的旅游路线:帝国大厦- 宾州火车站-麦迪逊广场花园-法利邮政局-五大道商业街
第四天的旅游路线:大都会博物馆 —中央公园 – 林肯艺术中心
九月八日 周日
第一天的旅游路线:中央火车站-联合国总部-洛克菲勒大夏-时报广场
9月7日晚上准备旅游资料,几乎一夜没睡。8号凌晨6点坐上第一班从波士顿到纽约的大巴,急急忙忙赶到纽约去接我的同学们。他们从中国来美自驾游,今天乘国航飞机抵达纽约机场。10点20分当我跳下大巴,站在纽约市区的大街上,接到舵主打来的电话,说是他们已顺利出关,取了行李,现在正在机场外面。不是说10点多才到吗,怎么都出关了。哦,搞错了时间,是9点20到的。
还好,我在纽约工作的女儿路路帮我去接他们,已快要到机场了。我又马上打电话通知早已预定的电招车。随后路路带领一辆20座的中巴,加上一辆SUV,将21个人和一大堆行李,拉到了纽约的中国城法拉盛。等我12点半赶到法拉盛的那家旅店时,他们已住进去了。老板看见我不停地抱怨,一下来了这么多人,还没到Check-in的时间,搞得她措手不及。这旅店是我从纽约的华人报纸上找到的。纽约曼哈顿的旅店太贵,好不容易发现了这家家庭旅店。七十美金一间双床的房间,算便宜的了。旅店的附近有地铁站,可以直接到曼哈顿。
放下行李,稍许休息,我就带领大家出发了。出发前,我发给大家我精心准备的纽约旅游路线资料。资料很详细,包括每天早上几点出发,到那些景点,每个景点的地址及特色,怎样乘车转车或步行等。如果万一在纽约拥挤的大街上被冲散了,有了这个导游资料帮助,走失的人自己也会找回来。
走在法拉盛的大街上,满眼几乎都是华人,街两边都是华人开的超市、食品店和小饭馆等,水果摊菜摊都摆到大街上了。大家感慨怎么到美国就像回到中国,而且还是比较破旧的县城。街上的人好多,一不留神,就会淹没在人群中。大明举起了在国内准备好的团旗,在人群中特别醒目。
在一个大超市的底层,有很多价廉物美的饮食摊位。花四五块钱,吃了个饱。从法拉盛到纽约市中心曼哈顿最便利的是乘坐七号线地铁。纽约的地铁四通八达,不管你到哪里,只要不出站,转多少次车,都是两块五美元。为方便,纽约的地铁可以四人共享一张卡连续刷卡进站,于是我们马上将二十二个人分成了五个小组,每组由专人保管地铁卡。后来我们到华盛顿乘地铁,必须一人一卡,还要五元的成本费,票价还随车程和时间变化,平均票价比纽约贵,这让我们好怀恋纽约哟。
我们第一个旅游景点是到位于曼哈顿中城的中央火车站(Grand Central Terminal)。从法拉盛开出的七号车可以直达中央火车站。第一次坐纽约的地铁,大家紧张我更紧张,我不停地左顾右盼,看看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跟上来。纽约的地铁远不如重庆的轻轨先进,没有到站的站名显示,舵主时不时地核对车厢上的线路图与每一到站的站名,到了中央火车站,我一招手,大家鱼贯而出,还好第一次坐地铁,人没丢。
从中央火车站底层的地铁站走到地面,一下被充满古典艺术气息的华丽的候车大厅震撼,这哪里是车站,简直就是一个公共艺术馆。该火车站是由铁路大王范德比尔特家族从1903开始,花了10年时间建造的。可以想象那时的铁路是多么的红火,候车大厅里的主楼梯是法国巴黎歌剧院的风格,大厅的拱顶由法国艺术家黑鲁根据中世纪的一份手稿绘制出黄道12宫图,共有2500多颗由灯光标出的星星。火车站里外还有很多精美的雕塑。火车站大厅中央问询处顶端有一个盘面都镶嵌猫眼石的四面钟,是大中央火车站的震店之宝。东西还是老的好。建筑怎么看怎么好看。经历百年的岁月沧桑,火车站依然高傲地挺立在曼哈顿的繁华大街上,每天不知疲倦地接送75万人次来往纽约和其他城市之间。这是一个难以置信的数字,因为这几乎是曼哈顿现在人口的一半。庞大的中央火车站有44个站台,是世界上最大的火车站。
第二站要去附近的联合国总部大楼。最高效率的找路是找人问路。我找到中央火车站的一位警察,他居然热心地带我们走了十来分钟,一路引到联合国大厦的门口。大家连声称赞美国警察真是活雷锋啊。
耸立在东河边的联合国大厦是一栋蓝色玻璃外墙的现代建筑,在它落成的1952年应该是很时尚的。但在我看来,它与我们刚看过的美轮美奂的中央火车站少了很多耐人品味的艺术内涵。因为是周末,大厦周围的用来悬挂各国旗帜的近两百旗杆空空荡荡,少了些联合国的风采。周末只有大厦里面的纪念品服务部开门,我们转了一圈就出来了。
从联合国大厦顺着二道向北再沿49街向西,走二十多分钟就是著名的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这时是下午4点多,有人已经有时差反应了,但还是昏昏沉沉地跟着大家朝前走。
由19栋商业大楼组成的洛克菲勒中心建筑群在曼哈顿的中部气宇轩昂地展示着它们昔日的辉煌。美国20世纪初最大的财团—洛克菲勒财团投资修建的这些摩天大楼,已成为美国的"国家历史地标"。
这建筑群中最高的大楼—259米高的奇异电器大楼(GE Building )是这建筑群中最高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大楼。上个世纪三十年开始修建的洛克菲勒中心是美国建筑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奇异电器大楼是装饰艺术风格和现代主义风格结合的产物。大楼的入口和门前的场地以及内部的墙上有精致的装饰,但大楼本身又是一个简洁的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建筑。
GE大楼门厅气势宏大的壁画。(来自网络)
我们一行人来到GE大楼门前,门前游人不是很多,下面的溜冰场有人正在布置场地,好像要开音乐会。几年前的圣诞节之夜我来过这里,大楼门口立起纽约最高的圣诞树,人山人海,好像置身于中国某个公园。大家在门口与洛克菲勒中心标示合影,又进去参观,著名的NBC广播公司就在楼里。
连续坐了15小时的飞机,没有休息就出来游览,好些团员已经困得不行了。今天的旅游计划还没完成,我说,到纽约不去时报广场就等于没来过纽约呀。去去,再累也要去。大家坚持着跟我走。
时报广场得名于《纽约时报》早期在此设立的总部大楼,而我们以前老是误称它为"时代广场"。这时天已暗下来,快到时报广场,远远就看到高大的霓虹灯处处闪烁,巨幅的电视广告扑面而来,将一个商业繁华的纽约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在拥挤的人群中艰难地行进,大明高举着团旗,我真担心谁一不留神就不见了。还好,大家眼睛死死地盯着我们的旗帜,来到广场中心一点数,一个都不少。那里已坐满了人,很多的摄像机,好像是要举行一个什么著名的关于体育抽奖的电视转播。
夜幕下的时报广场,人多但不杂,拥挤但不乱。很难相信,就在我来美国时的90年代,这里治安不好,还是藏污納垢的地方,色情电影院云集,时报广场似乎成了纽约市危险与败坏的象征。94年鲁迪·朱利安尼当选为纽约市长,他花了几年时间狠狠整顿纽约包括时报广场的治安。附近的色情电影院和色情商店被赶跑了,增加了好多旅游的景点,用高级的商业区取代了小破烂。周围众多的百老汇剧场也得以发展。时报广场联盟也是在那时成立,商家们联合起来,改善卫生和环境,这一治理,广场大变样,欣欣向荣,蒸蒸日上。这一百多年前的马商、马厩和铁匠铺的聚集地,现在是纽约经济最繁华也是贡献最大的地区。小小广场及附近街区虽然只有纽约市区的0.1%,但这里却汇集了纽约市11%的经济活 动,有10%的纽约市民在这里工作。这里的特色酒店、剧院、音乐厅及商场等每年给联邦和市政府上缴46亿美元的税收。
广场有很多有趣的地方,但此时,我们的人许多已是疲惫不堪,处于半睡眠状态,像在梦游。打道回府吧,当我们在时报广场坐上7号地铁回法拉盛,随着车的摇晃,大家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9月9 号,周一
旅游路线:自由女神像-华尔街-世贸遗址-市政府大楼-布鲁克林大桥-南街海港
昨天下午我的强行军式的旅游将大家累惨了,但得到的正效果是大家晚上睡得特别香,时差似乎一下就倒过来了。
早上8点我们又从法拉盛坐地铁进城。今天第一站是去自由女神像,中途要在时报广场转一号线到南渡口(South Ferry)。8点正是上班的高峰,让大家亲身体会到了纽约上班的拥挤,地铁里到处都是匆匆赶路的上班族。我们在时报广场站下车,裹夹在人流中急步走到一号线,正好一辆车进站,大家跟着我一下就冲进去了。车启动才发现,糟了,好像差了几个人。下车一数,真有四五个人丢了。怎么办,我一下想起我的导游资料,反复问,你看到他们拿了导游资料了吗?好像拿了。果然,等了好一会儿,他们从下一趟车里笑呵呵地钻出来,还有点得意地说,幸好我们带了资料,上面写了转几号车,在哪站下,不然就迷路了。有这次事故后,我们约定,以后转车时,一定要将人等齐了才能上车。
出了地铁不远就是南渡口。9月好像是旅游的淡季。几乎没等候就买了去自由女神像渡船的票,$17一张,包括门票和解说机。
渡船离开港口行驶在哈德逊河上。微风吹来,站在二层甲板看到最美的风景是河边耸立的错落有致的一栋栋摩天大楼构成的现代都市图画。
自由女神像矗立在纽约海港哈德逊河口的自由岛上,其实我们站在对岸就能远远看到它隐隐绰绰的身影。当渡船离自由岛越来越近,女神像变得清晰可见。
上岛后,说好1点钟在渡船口集合,大家就自由参观去了。我去领了一个中文的解说机,边看边听介绍。
自由女神像是法国人民为纪念美国独立战争100周年赠送给美国人民的礼物。雕像由法国雕刻家维雷勃杜克设计,里面的钢铁骨架由设计巴黎铁塔的埃菲尔设计,并在巴黎完成。历时10余年,1884年5月才完成。当时的美国人为塑像募捐修建了与塑像同高的底座。1885年6月,法国运输船"叶塞莱"号运载着210箱塑像主件抵达美国。1886年10月由当时的美国总统克利夫兰亲自在纽约主持揭幕仪式。
站在自由女神像前,仰望塑像,清澈蓝天下的女神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美国的《独立宣言》,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美国人民为追求自由而不懈地畚斗,自由女神就是美国精神的象征。
很有意思的是,在1892年至1954年的60年移民潮期间,一千多万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是乘船到纽约的爱丽丝岛上的移民局入境的。他们为追求自由和幸福乘船来到美国,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女神高举的象征自由的火炬,那给他们带来的是何等的喜悦和希望。
中午1点大家准时回到集合点,我们乘船回到了南渡口,我又带着队伍步行去纽约著名的金融区华尔街。
在去华尔街的路上最先看到的是那只意大利艺术家设计的力大无比的著名大铜牛,许多人围着它的正面在照相,挤不进去,在它的侧面合个影也行。
等我们走到华尔街,发现 吴大哥不见了,估计是在铜牛那里走散了。正着急,吴大哥来电话,说是自己已经打的到了华尔街。好牛逼,才到美国,语言不通,就知道怎么打的了。我们东张西望找他,好奇怪,华尔街就是前后都能望穿的短短一条街,怎么不见人影,几个电话来回,才知他被出租车司机扔到附近的一条街了。找回吴大哥,松了一口气,我这导游不好当呀。
华尔街的名字如雷贯耳,但走进才知它不过是一条仅宽11米长500米的狭窄街道。两旁高楼鳞次栉比地排列着,这里曾经是许多大名鼎鼎的金融公司和大财团的所在地,是美国和世界的金融和证券交易的中心。但现在许多著名的金融机构搬到更多发展空间的纽约其他地方和附近的州,而只有纽约证券交易所等几个主要交易所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等还固守在这里。大名鼎鼎的摩根大通总部也改成了公寓。但华尔街及其附近的区域依然是许多金融机构的聚集地。
我们走在华尔街金融区的街上,正好是午饭时间,只见一栋栋大楼里走出许多西装革履的金融专业人士,其中不少帅哥美女,看过去赏心悦目。
走过华尔街,继续往北走,不远处就是世界贸易中心遗址(Ground Zero)。因为我们人多,我早早就在网上预定了团体票(免费,但有$2
的手续费)。世贸遗址已被开辟为永久的纪念地。新的世界贸易中心在附近拔地而起,已近完工。遗址中双子楼的地基修建了两个大的四方水池,水从水池的四壁顶端如瀑布般地向下流,水池的四周平台上刻着此楼遇难者的姓名。有些名字上插着玫瑰花或美国国旗。站在水池边,心情很沉重。瀑布般的流水像遇难者家属的眼泪长流不止,哗哗的流水声如同呐喊谴责着恐怖主义的罪行。
从世贸遗址沿百老汇街(Broadway)向北走不到二十分钟就到了纽约的市政府大楼。美国有200年历史的地方就是个历史古迹了。纽约市政府大厅建于1812年,1966年被收录至美国国家史迹名录,成为美国国家历史建筑。它是美国最古老还在使用的市政府大厅。
市政府的旁边是一个美丽的小花园。走到那里,大伙儿已经累得不行了。赶紧找到几个长靠椅坐下休息。然后拿出干粮出来当午饭。市政府里面不让进,就只好在外欣赏大楼外观的建筑美了。
补充能量后,到下一景点—布鲁克林大桥。
布鲁克林桥是一座跨越东河连接曼哈顿岛和布鲁克林区的悬索大桥。站在市政府门前,远远就看见大桥了,但饶了好些路才找到上桥的入口。布鲁克林大桥是我纽约工作的女儿强烈推荐的。这桥很了不起哟,建桥时,还没有汽车,但现在六道的汽车在上面跑都没事。
感动我的是布鲁克林大桥设计师约翰·罗布林一家两代三人的故事。设计师约翰·罗布林带着在德国学到的桥梁技术移民美国创业。1869年,经过15年的游说和努力,他的建造布鲁克林大桥的计划力排众议,终于得到了批准,而他自己却在一次河边勘察时因事故去世。他32岁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临危受命,担任建桥总工程师。不久却在施工中患了沉箱病,他只能每天在自家的窗户用望眼镜观看大桥的施工,然后口述各项指令,由他的妻子艾米莉记录后,到工地转交给施工人员。艾米莉本是一个家庭妇女,为了丈夫的事业,自学了高等数学等各种工程技术,非常出色地完成任务。从1869年开工,到1883年竣工,前后长达14年,投入了2500万美元的资金(在那时是巨款),终于建成了这座世界桥梁史上的丰碑。大桥全长1834米,高出水面41米,是当年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
布鲁克林大桥非常的繁忙,下面的六个车道上汽车川流不息,上面的行人道上,自行车不停擦肩而过,游客和居民来来往往。想当年约翰·罗布林花了十五年的时间才艰难地争取到修建这座大桥,而现在每天从桥上经过的车辆约十四万辆,自行车千多架,行人两千多。它成了纽约人不可缺少的交通要道。
大桥的桥面正在维修,但不影响交通,也不影响情侣们在在纽约的地标建筑上拍结婚照。
走在大桥上,细看世界上第一座钢材大桥,那钉是钉铆是铆的,连得是那么的结实。上万的钢索左拉右拉,是那么的给力,难怪历尽130年的风吹雨打还巍然屹立。
参观完布鲁克林大桥,我们队伍中有好几位都已经累得抬不起腿了。五六十岁的?老头老太太?们穿巷走街都快一天了。一些人犹豫是否要到下一站的南街海港。张班长两口和吴大哥在附近乘地铁提前回旅店,其他人还是跟着我顽强地走向南街海港。
南街海港(South Street Seaport)是纽约市曼哈顿下城的一个历史街区,就在东河边上。时间倒回两百年,这里是海运和渔业很兴旺的地方。在布鲁克林大桥通车前,人们就从里乘渡船来往曼哈顿和布鲁克林区之间。曼哈顿下城最古老的建筑都集中在这里。楼房不高但看上去饱经风霜,好像每个门里都有一个神秘的故事。经过两百年的商业变迁,港口边两层大厅里做买卖的已不是鱼市场的老板而是旅游商品的小业主。
码头上依然停靠着桅杆林立的帆船,远处水面上有船缓缓驶来,但那不是渔民或航海家归来,而是游客们的水上游结束了。
南街海港的17号码头是观赏布鲁克林大桥英姿的绝佳地方,同时还可以看到东河上的另外两座著名的桥威廉斯堡大桥和曼哈顿大桥。我们的摄影师们对着美景一阵猛拍。一边拍一边说,来对了,来对了。
蒋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