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周末要出去采买,少不得要先翻翻店家的广告。嚯,头版头条,抬眼便是惊喜:花椰菜和西兰花,特价只要$1.99! 欧耶!
不是我故作大惊小怪,实在是因为近段时间,加拿大的进口农产品价格飙升,已经引起民众不安,其中花菜作为涨价“吃不起了”的典型代表,甚至还登上了《纽约时报》:
“如今一个花菜在那里可以卖到大约8加元(约合38元人民币),价格是原来的三倍,这是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走低连累“吃货”的一个古怪案例。
随着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加元出现贬值,对于一个依赖石油和其他资源的经济体来说,这是一种直接的联动。这就导致进口商品的价格显得格外夸张,比如在天昏地暗的隆冬时节从美国进口的新鲜蔬菜。两年前,一加元相当于93美分。在本周三是69美分。
而加拿大的非时令蔬菜大多来自加州,那里的旱情也加剧了价格的暴涨。由于收成不佳,以美元计的农产品价格要高于正常水平。这样一来,新鲜蔬菜在加拿大消费者眼里就成了奢侈品。”
加拿大本地的媒体当然不甘落后,尤其是诸多中文网络媒体,个个是写段子的好手。不知哪家店里贴出了$21.99/Lb的天价韭黄,被段子手抓住尽情发挥,在中文网上病毒式传播,甚至连咱严肃的新华社都报道了 --
韭黄花菜太贵了,俺这厢只好以牛排龙虾充饥。消息传出,各方朋友纷纷发来慰问电,还有人毫无同情心地说,这是当代版的“何不食肉糜”,哼哼。
现在的媒体就是这样,你信它就输了,可你不信它也不行。
这一年来,加拿大的经济一直坏消息不断:国际油价跌跌不休,加元汇率连连受挫,进口物价飙涨,出口回升乏力,房价居高势危,居民负债追涨,等等。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以资源出口为重心的加拿大经济进入下行周期通道,石油和原材料企业陷入困境,减产裁员。本以为加元的贬值,能够帮助制造业等非资源业的产品出口和投资升级,谁料却迟迟不见起色,从政府、央行到经济智囊,一时都束手无策。因加元迅速贬值,引起蔬果价格飞涨,引起民生忧虑,也让经济学家担心,一旦消费者信心受到影响,一直依靠消费强劲支撑着的本国经济GDP增长,就更要麻烦重重了。
在一片悲观之中,上周三(1月20日)终于传来两个好消息。第一条,是正在瑞士举行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首次发布了一份全球“最佳国家”排名,在约60个国家和地区中,加拿大紧随德国,高居第二名,英美分列三、四。
这份榜单可不是什么野鸡排行榜,而是由《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BAV战略咨询和沃顿商学院等三家权威机构联合推出,他们调查访问了全球16,000余名社会精英、商业领袖和各界人士,对各国的可持续性、开拓能力、文化和经济影响力等24项指标进行了评估。加拿大在商业开放程度、企业家精神、公民指标等多个指标上得到高分,在生活质量这一项上更是高居第一,获得满分。这样的综合评价体系,听起来非常注重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在我心目中,加拿大当然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国家,但是榜眼的好名次,还是让人略感意外。一段时间以来,我对加国乃至全球持续繁荣的前景充满疑问。研读那份240多页的分析报告,或许能帮我解决一些困惑吧。有什么心得感想,回头再来汇报。
第二条消息,是加拿大央行决定维持0.5%的基准利率不变。此前,业内猜测央行降息与维准的可能各占50%,外汇交易市场几乎可以感受到加元空头的蠢蠢欲动。不减息的决定,使得加元汇率瞬间上涨,加拿大人至少能暂时松一口气了。
央行的利率政策声明中,有几个观点比较值得注意:
加元近期的迅速贬值推高了物价,很可能会放大民众对通胀的感受和预期。为了维护央行25年来奉行的低通胀策略,如果需要,即便是加息也是可能的; 低廉的油价和走低的汇率正在帮助着加拿大非能源行业的振兴,效果何时能呈现,且“让子弹飞一会儿”; 更重要的是,货币政策只是一个方面,还要有财经政策,两条腿方好走路。加拿大政府将于2月份推出新的预算案,以投资基础设施刺激经济复苏的具体计划也将推出。央行在决定利率政策时虽未将这些利好预期计算在内,但在展望经济前景时却因此更加高调有信心。
在去年十月的联邦大选之前,自由党提出要搞赤字预算,以投资基础设施来刺激经济走出衰退,当时各方面意见分歧很大。时隔三月,情况大变,各方对此似乎都在翘首以待,媒体上听到看到的都是不同的地区、机构或部门在争论,为什么自己的项目应该优先分一杯羹,从道路桥梁到公共交通,从宽带网络到体育文化设施,叽叽喳喳吵作一团。
其中一个特别响的声音来自产油大省阿尔伯塔,认为好钢用在刀刃上,最值得投资的项目就是修一条横跨加国东西的输油管线(Energy East),把原油从西部大油田运到东部新建的炼油厂来,并从东海岸装船出口。美国的奥巴马,不是小肚鸡肠地否决了Keystone XL计划,让加拿大原油南下的计划受挫了吗?那咱就东进、北上、翻山,在自己的地盘上,坚决打通石油入海口!
修输油管的主意听上去似乎蛮有道理,至少跟修座桥、建个冰壶馆之类的项目比起来,从经济拉动力到长远效用都要巨大得多。反对的声浪也很大,主要来自管线经过地区的居民和地方政府,他们最重要的理由,一是担心油管可能泄露引起的安全威胁和不可逆转的环境破坏,二是应当减少化石能源消耗,控制全球气候变暖。支持方则坚持认为,石油业到底还是加国经济的支柱,现在的困境是暂时的,先咬牙过一段时间紧日子,坚持等到国际市场油价回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可是,事情真的会如此简单吗?
每一次的经济危机/衰退都是经济的一次自我清理/调整,有些是周期性的,有些是结构性的。我倾向于认为,近十几年来在以新兴市场为主的全球经济增长模式带动下,各种石油资源开发技术臻于成熟,产能的全面井喷,可能已经在2014年前后达到了顶峰,严重供大于求。石油价格的急转直下,跌跌不休,在种种理论解释或阴谋论背后,其实可能反映了石油需求长期性的、不可逆转的萎缩。
2015年底,联合国气候大会一致通过《巴黎协定》,释放出全球将实现绿色低碳,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信号。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各种清洁能源和可替代能源正在崛起。石油、石化行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当然还会存在甚至发达一阵子,但毕竟已是夕阳西下。回首过去,曾经同样执产业界牛耳的钢铁业,煤炭业,传统电信业等等,一旦度过鼎盛的历史阶段,就再难重现“过去的好时光”。明日黄花,风光难在。
加拿大已经尝到过度倚重资源出口、经济结构单极化的苦果,需要汲取经验教训,寻找新的可持续发展机遇。事实上,产业结构问题导致的困境和经济增长乏力,不仅困扰着加拿大,也同样困扰着诸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怎样解决,自然是一个巨大的课题,各种经济理论都可以搬来纵横捭阖一番。
海天不是经济学家,管不了那么多,对着盘子里的龙虾、西兰花和屏幕上的油价曲线,琢磨出一套“能量层级”的歪理,各位看官看看有没有道理 --
简单地说吧,人类经济活动中可以用来交换的产品都可以视为某种能量的载体,比如农作物中蕴含的生物能,化石能源中贮藏的热能,人类体力劳动与脑力活动产生的“动能”,等等。这些能量类型可分为不同的层级(如下图所示),低层级能量往往是基础而相对不可缺少的需求,高层级能量则通常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不同的国家/地区/经济体具有不同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资源配置模式,因此能提供不同能量层级的产品组合,参与国际交换。
跨区域贸易中有一个有趣的特征,即绝大多数生物能层级的物资由获得太阳能量多的地区向获得太阳能量少的地区流动,比如自地理大发现以来的香料、茶叶贸易,后来的蔗糖、橡胶,现在的粮食、咖啡、蔬果(自然也包括花菜和韭黄)等;热能层级的产品,比如石油、煤炭等等,是由能量高储存地区向能量低储存地区流动。到了工业革命后的现代,由人类体力和脑力劳动创造的产品,则从富有生产力和创新力的高能量产出地向低处流动。
以加拿大为例,气候寒冷,地大物博,人口稀少,教育科技水平较高。从能量层级上分析,“势能”谈不上,“软动能”有条件,“硬动能”凑合,“热能”强大,“生物能”则呈现出鲜明的季节性。夏日的艳阳可以使中部大平原成为“世界粮仓”,到了严冬却难以保住几块菜地,可是人们什么时候都需要吃菜啊。从人类社会的需求角度讲,生物能是基本必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热能是高一层的需求,所以当石油不值钱的时候,能交换到的花菜和韭黄就变少了。
俺瞎琢磨出来的这个“能量层级”模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实在浅陋得很,更多的引申扩展先免了,且借它来概括我的几点基本想法:
能量 = 财富,是可用来交换的价值; 拥有多层级的能量 = 实力,是持续繁荣的基础; 拓展自己的能量层级 or 实现层级间的能量转换 = 巨大的机遇。
在2016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期间,加拿大获得了世界“最佳国家”第二名的殊荣。但是要保持这样的荣誉,也许必须认真思考本次论坛中传递出的一些重要理念:
“即将迎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彻底改变我们生活、工作和社交的方式。无论从其规模、影响范围还是复杂性来看,这场转型都将和人类以往经历的任何一次工业革命截然不同...创业精神和敏捷程度,会成为愈来愈重要的胜出关键...未来的竞争,将不会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的新世界。” --克劳斯·施瓦布(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
相关博文: 海天:《美国加拿大,世纪大兼并?》 昭君:《读海天博文有感-- 再谈国家竞争力》 怡然:《如何评估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 相关网文:
郭晓明:《国际低油价是大变局的前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