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个人扒着死人箱,呦呵呵!朗姆酒一瓶,快来尝!……”
小时候第一次读到史蒂文森的《金银岛》,就记住了里面的这首海盗号子。同时记住的,还有朗姆酒的美名,海盗故事的惊险,无名荒岛宝藏的神秘。据说,“金银岛”故事的地理原型在就在维尔京群岛一带,而更多的海盗传奇仍流传在加勒比海星罗棋布的岛屿之间。
右图所示为“海洋绿洲”号游轮的东加勒比海巡航路线。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Ft.
Lauderdale港出发,一路停靠:
第一站:巴哈马群岛首府Nassau 第二站:美属维尔京群岛St Thomas
第三站:荷法共管的St Maarten
三个停靠港中,我特别感兴趣的是第二站,不仅是因为《金银岛》的故事,还有维尔京群岛的历史,更向往那里天堂般的海滩。美属维尔京群岛(USVI)包括三个大岛,游轮停靠首府Charlotte Amalie所在地St Thomas岛,有渡轮去毗邻的St Croix和St John。经过一番研究,我们决定跟团去St John岛上举世闻名,号称“世上最美丽海滩”之一的象鼻湾(Trunk
Bay)浮潜。
清晨,“海洋绿洲”号缓缓抵达St Thomas岛,在并不宽阔的港湾表演了一个轻松的原地旋转,稳稳地停进泊位。Oasis因为船体大,吃水深,对停泊的港口要求比较高,我们停靠的码头与其他游轮都不在一起,而是利用了一个从前美军潜艇使用过的军用泊位。浮潜团预订中午出发,看看还有些时间,我们便跳上由大皮卡改装成的敞篷观光出租车,先去Charlotte Amalie的市中心逛逛。
可惜天公不作美。早晨起来天色就阴沉沉的,本指望过一会儿能云开雾散,可谁知竟淅淅沥沥下起雨来。先是像牛毛像细丝,转眼就像黄豆像柳条,湿了薄薄的夏衣,打在为阳光而裸露的皮肤上,纵使不冷不痛也委实不爽。万维哪位大家说过的,“阳光是最好的调色板”,那么雨大概是浇灭游兴最管用的淋喷头。雨中的岛城失去了颜色,街景的简陋便凸显出来。狭窄的街道两旁,无数的钻石珠宝豪华名表免税店仍然在起劲地招揽生意,许多游客却裹着游轮上带下来的各色浴巾,两眼失神。我们再没有兴致穿街走巷去寻访什么名胜,只匆匆拜访了一下大路边正在修缮中的路德教堂,便决定赶回码头,免得误了浮潜团出发。
不过,毕竟还是来到了海盗的老巢。路边看到朗姆酒广告和海盗船长的英姿,让我很是兴奋。
17~18世纪,是继“地理大发现”之后,一个欧洲列强开拓、割据和激烈争夺殖民地的年代。在美洲,除了最早到来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英、法、荷等后来者也都想来分一杯羹,对加勒比海上那些如珍珠般散落的岛屿垂涎三尺。由加勒比到大西洋的水道上,满载大量的新大陆珍宝、香料和烟草的商船穿梭往来,其间的岛屿却又归属不明,这里自然就成了海盗们逐鹿的牧场,冒险家的天堂。上面朗姆酒广告牌中的亨利.摩根,就是17世纪一位臭名昭著到拜将封爵的大海盗。生于威尔士的他,二十几岁就成为加勒比地区的一个海盗首领,纵横海上,杀伐攻掠,一直协助英国牵制西班牙,因此被英国政府授予私掠许可证(Letter of Marque),当上了“海军司令”,受封为骑士,后来还被任命为英国驻牙买加的总督。英雄乎?强贼乎?看在什么人的眼中。至少在欧美人的意识里,加勒比历史上的海盗不代表多少罪恶和耻辱,相反还象征着那个充满冒险意识和竞争精神的年代,所以到今天也依然风光。比如这种USVI出产、以他冠名的朗姆酒颇有名气,据说一年能卖出上千万箱。
雨没有减小的意思。回到港口,又接到一个坏消息:因为风浪太大,Trunk
Bay的浮潜游被取消了,要么退款,要么改为参加一个不用下水的St John岛观光团。我们选择了后者,反正闲着也是闲着,St John岛的2/3面积属于美国国家公园系统,既然已经来到这么远的地方,岂能擦肩而过。
从地图上看,加勒比海和大西洋被一串柳叶似的岛链隔开,维尔京群岛正坐落在这片柳叶的北缘,其中最大的四个岛中有三个属USVI。这些岛屿的主权在历史上数易其手。17世纪中叶,丹麦人占据了毗邻的St Thomas和St John,在岛上开辟了甘蔗种植园,从非洲贩来黑奴做劳动力。他们把出产的朗姆酒和糖浆运往欧洲,再将欧洲的货物运回群岛。St Thomas岛正是那时加勒比地区的主要奴隶市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担心德国占据群岛作为潜艇战基地,美国向丹麦政府提出购买,并于1917年以价值2,500万美元的黄金购得今天的美属维尔京诸岛。从路易斯安娜,阿拉斯加,到维尔京群岛,美国人攫取土地的方法,确实比谁都高明。
St
Thomas与St John鸡犬相闻,渡轮绕着海岸走,大概用了半个来钟头。烟雨迷蒙中船抵St John,甫一等岸,雨竟停了,身边的一切都像刚洗过一样清澄。敞篷观光车带我们环山绕海,蜻蜓点水般地看了不少景点。
Cruz Bay, St John 岛的中心
我们求而不得靠近的浮潜胜地Trunk Bay。
风和日丽时的Trunk Bay 景色(网图)
可以停泊游艇,水上露营的Cinnamon Bay
雨虽过,天未晴。传说中那些天堂般的白沙滩,和如梦似幻斑斓的海水,没有在我们的眼前尽展妖娆,更似一幅幅苍润的水墨画,远远地看着它们,更能诱发你走进去的想象。步移景换,走马看花之间,遗憾反而变成了释然--这个国家公园实在不比寻常,集珊瑚海、白沙滩、茂密森林于一体,海洋生物、人文历史和自然风景融汇其间,值得专程到此做深度游!特别让我动心的是可以从公园租一艘游艇,在岛礁间逡巡游荡几天,可以像露营一样停泊在海湾,观日升日暮,枕星明星灭,听潮落潮起。兴之所至,“朗姆酒,来一瓶”,尽可开怀畅饮!
导游John身兼司机,与USVI诸岛的大多数居民一样,是当年被欧洲人绑架贩来种甘蔗的非洲黑奴后裔。他给我们介绍了不少岛上的奇闻轶事,比如甘蔗园倒闭后,干活的驴也都失业了,成了自由自在的野驴,到今天还有几百头,在岛上东游西逛。可惜我们没有碰上野驴,只见到了草丛里新鲜的驴粪蛋。人的生活就没有这么潇洒了。St John岛上没有中学,学生们要每天去轮渡到St Thomas上学;岛上的房价很贵,平均房价在180万美元;St Thomas的一般房价也要65万美元左右。大家听了连连咂舌 -- 这已经赶上硅谷的房价了,可是这里居民家庭年均收入还不到3万美元。看来维京岛民,居大不易。
John告诉我们,USVI算是美国的非建制属地(Unincorporated Territory),居民有美国公民身份,虽然无权选举总统,但是一样得纳税,每年4月15日截止的报税可不能延误,否则国税局IRS一样来找你麻烦。想想看,政府实在是这世界上最稳赚不赔的买卖。当年一纸“私掠许可证”,就把些无法无天的海盗们招了安,坐享劫掠所得10%的进贡,风雨不动安如山。聚啸海陆的江洋大盗尚且如此,何况对付些安居乐业的升斗小民呢?
站在St John的山岗上纵目远眺,一水之隔便是英属维尔京群岛的Tortola岛(上面Trunk Bay那张图内,左上角即是)。很遗憾这次的游轮没有去那边停靠,因为我实在很想去英属维尔京(BVI)看看。虽然区区弹丸之地,BVI却是当今全球商业冒险家们趋之若鹜的“避税天堂”,以其宽松的政策环境和配套的金融服务,吸引了全球四成以上的离岸公司注册,2013年吸纳的外国投资竟高达到920亿美元。据统计,80多万家在BVI注册的企业中,大约近20万家与中国企业有关,目的无非有三:避税、上市和转移资产。近年来,各国政府针对BVI和开曼群岛这类“避税天堂”,开始在国内和国际层面收紧金融监管。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如果当年的摩根船长来到今天的加勒比,他又会做何感想呢?
(甘蔗制糖厂遗址)
(Cruz Bay 港湾)
这一篇写到这里本想打住了,不过我略感不安,因为上面的文字和照片难免有些湿漉漉的,一如我那天的心情。投奔阳光热带却遭遇了一整天的凄风冷雨,从岛上的店家到船家都一直代表老天爷向乘客们道歉。为了读者的好心情,怎么也得来一点椰影海滩,煦日暖风才行。
在St Thomas 遭遇风雨,打乱了我们原来的计划。这样一来,最后一站St Maarten就成了我们此行享受阳光沙滩的最后机会。老天爷善解人意,第二天果然碧空如洗,风暖日丽,遥望马丁山水翠,孔雀盘里出青螺。St Maarten岛属法荷共管,游轮停靠在荷属一侧的Philipsburg。没什么好犹豫的,我们跳上出租车,直奔法属一侧著名的东方海滩(Oriental Beach).
这个海滩为何冠名“东方”,我不得而知。沙滩很大,长长的一条,左右望出去看不到头,据说因为有一大片天体浴场而名声远扬。近岸的海水算不得清澈,沙粒裹着海草若浮若沉。我逐着海浪细碎的边缘,在细致的白沙滩上走出很远,到处躺满晒日光浴的人们,并没见到什么坦白向海赤诚对天的俊男靓女。罢了,且在椰林阳伞下安营扎寨,享受这片刻的安宁。
偷得浮生半日闲,云飞浪涌,且向足尖舞。此情此景,岂可无乐?
恰在此时,一位彩衣大叔从天而降:“嗨嗨!Beer! Reggae(雷鬼)!到了圣马丁,你怎么能不听听我的音乐!” 他一边卖冰镇啤酒,一边推介自己的原创雷鬼音乐。我戴上他递过来的大耳机,立刻陶醉在那音乐里。鲜明强烈的节奏,顿挫有致的切分,慵懒随性的吟唱,蓝调的抒情融入拉丁意味的热烈,有什么比雷鬼更能体现加勒比的神韵?!
我从加勒比归来,带不回阳光沙滩椰林海风。幸有Reggae乐的陪伴,又何需Rum酒一瓶?
下篇: 大游轮记-3:加勒比的中国投影 上篇: 大游轮记-1:远海“猫”舞 大游轮记-序:拖延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