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氏魔术5---“绑架出逃说” 2004年,丁凯文主编《重审林彪罪案》出版,翻开一看,臭气熏鼻。其中有丁凯文的文章七篇。七篇之中,有三篇是表演丁凯文的魔术“绑架出逃说”:《也谈林彪913事件--评肖思科《粉碎五大谣言--知情人证明林彪真正死因》》(丁文1)《林彪事件几点问题的再辨析》(丁文2)《林彪事件几点问题的再辨析之二》(丁文3)。 其中,丁文1中的《粉碎五大谣言--知情人证明林彪真正死因》的标题是不对的,因为世界上没有《粉碎五大谣言--知情人证明林彪真正死因》的文章,肖思科的文章,其完整的标题是《“九一三”事件转眼三十年知情人反复查证,粉碎五大谣言林彪死因只一个》。
这标题的错误就不多说了,我们来看看丁凯文是怎么样变魔术的。
肖思科的文章里说的“五大谣言”指的是:“西山镇压说”、“导弹击落说”、“绑架出逃说”、“软禁说”和“替身说”。 丁凯文的文章《也谈林彪913事件》中说: 引起我对肖文兴趣的并非是肖先生如何考证林彪之死,因为1994年1月31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上彼得·汉纳姆的文章《揭开一个中国人之谜》,以无可辩驳的事实确认了林彪的确死于1971年9月13日蒙古温都尔汉的飞机失事。(2)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共官方对林彪一案的解释与结论有着许多令人生疑之处,作为一个史学家应该如何看待这些资料,是故意避而不见、装聋作哑,有选择地使用那些只有利于官方的说辞来解释历史,还是认真思考,在全面收集资料与证据当中找出历史的真相,还其本来面目?也许这就是我与肖思科先生之间的区别所在。 本人在前几期的《不平系列》中剖析了丁凯文的魔术。丁凯文在“贺龙案”会搞人间蒸发,会把“谁拥护党中央,谁拥护毛主席,我就支持谁!”抹掉,会把《吴法宪回忆录》说成是“吴不愿就此事发言,但杨成武则说,‘你不讲,怎么向林总交代。’因此,在压力下吴法宪还是在会上作了发言。”可见,丁凯文本人就是无耻地“故意避而不见、装聋作哑,有选择地使用那些只有利于自己的说辞来解释历史”,可是,丁凯文又会标榜自己“收集资料与证据当中找出历史的真相,还其本来面目”,作为国人,一定知道这么一句俗语:“又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丁凯文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本文继续剖析丁凯文的魔术:“绑架出逃说”。或者说是“林彪昏睡说”。不敢掠人之美,确切些说,不是本人在揭穿丁凯文的魔术,而是舒云、余汝信揭穿丁凯文的魔术。我们先来看看丁凯文的观点,或者说,魔术。 既然是“评肖思科”,当然是针对肖思科的文章而发。肖思科文中粉碎的是“五大谣言”,丁凯文斥之为“故意避而不见、装聋作哑,有选择地使用那些只有利于官方的说辞来解释历史”,那么,丁凯文对这“五大谣言”怎么看呢?丁凯文说: 肖先生在其文中特别批驳了林彪是被“绑架出逃”,而且指出这一说法是出自林彪亲人之口。肖先生为何不点明此说就是出自林彪的女儿林立衡之口呢?林立衡是913事件的直接当事人和证人,作为913事件的当事人,林立衡亲身经历了整个事件,她的证词应被视为第一手资料。913事件的另一位当事人张宁也在自己的回忆录《尘劫》一书中,描述了913事件的前后过程以及后来被中共专案组审查的经历。这些无疑都是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其可信性不容轻易予以否认。换句话说,林立衡与张宁的回忆的重要性绝非坊间传闻的“西山镇压说”、“替身代死说”以及“软禁老死说”可比拟,稍有史学知识的人都清楚她们的回忆极具史料价值。然而肖先生在其文中却不屑地将林张的回忆与那些道听途说或胡编乱造相提并论,对这两位当事人的说法及回忆尽量予以忽略、贬低乃至否认,这不能不让人怀疑肖先生的研究动机和研究功力到底是一个什么水平。 可以看到,丁凯文所说“故意避而不见、装聋作哑,有选择地使用那些只有利于官方的说辞来解释历史”“不能不让人怀疑肖先生的研究动机和研究功力到底是一个什么水平”就是因为肖驳斥了“绑架出逃”说。这一驳斥似乎有点戳到了丁凯文的痛处,于是丁凯文忍不住要出来表演丁氏魔术了。我们来看看丁凯文怎么说。 《也谈林彪913事件》中说: (一)如何看待林立衡与张宁的说法及回忆 肖先生在其文中特别批驳了林彪是被"绑架出逃",而且指出这一说法是出自林彪亲人之口。肖先生为何不点明此说就是出自林彪的女儿林立衡之口呢?林立衡是913事件的直接当事人和证人,作为913事件的当事人,林立衡亲身经历了整个事件,她的证词应被视为第一手资料。913事件的另一位当事人张宁也在自己的回忆录《尘劫》一书中,描述了913事件的前后过程以及后来被中共专案组审查的经历。这些无疑都是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其可信性不容轻易予以否认。换句话说,林立衡与张宁的回忆的重要性绝非坊间传闻的"西山镇压说"、"替身代死说"以及"软禁老死说"相比拟,稍有史学知识的人都清楚她们的回忆极具史料价值。然而肖先生在其文中却不屑地将林张的回忆与那些道听途说或胡编乱造相提并论,对这两位当事人的说法及回忆尽量予以忽略、贬低乃至否认,这不能不让人怀疑肖先生的研究动机和研究功力到底是一个什么水平。 (四)林彪是怎么出走的? 肖思科在其文中特别否定了林彪是被“绑架出逃”,认定林彪是自己主动出逃。其实,林立衡在向中央申诉时,特别指出林彪是“被骗上飞机的”。肖先生在文中也承认此说“由来已久”。肖先生在其文中反复证明的是林彪系主动出走,因而不是被骗,也不是被绑架。 肖先生在其文中编了一个很逼真的情节:“等司机杨振刚把车开上来,林彪、叶群、林立果、刘沛丰就从屋里走出来。刘沛丰提三四个皮包先上车。接着是叶群、林立果上车,林彪最后上汽车,林走到门口还问内勤:‘东西都装上没有?’没停步,很高兴的样子,帽子未戴,大衣也未穿。”可惜,肖先生并未给出这条证据的来源和出处。 林彪出走的当时到底是处在什么状态,对揭开林彪出走的问题至关重要。根据张宁的回忆,林彪在当晚服下安眠药后很快就睡着了。而周恩来给叶群突如其来的电话以及周下令北戴河机场的飞机不可起飞(必须四首长同时签字),使得叶以为林彪将要大难临头,因而强行叫起早已入眠的林彪,立即出发。当时叶群和林立果冲进林彪卧室,叶群和林立果架起睡眠中的林彪,并给林彪穿上衣服,而两个内勤陈占照和张恒昌则给林穿上裤子、袜子和鞋子。叶群吆喝李文普立即备车,并由小陈和小张架着林彪走出卧室。林彪当时完全处在昏睡状态,迷迷糊糊的被架上了车。 具体情节在专案组面对面排查时曾反复要求所有当事人回忆讲清,甚至要求他们讲清楚林彪何时服的药,多快就可入眠,出走时是否清醒,以及林清醒时是什么状况,不清醒时是什么状况等等。陈占照和张恒昌异口同声说林彪当时完全处于昏睡状态,是他们俩将林架上车的。(9) 显而易见,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林走到门口还问内勤:'东西都装上没有?'没停步,很高兴的样子"云云。林办的当事人大都还在世,相信不止张宁一人可以证明此事。 从张宁的回忆录中可以看出,林彪在庐山会议之后已知毛泽东迟早要对他下毒手,他采取了完全的不合作态度,不检查、不工作,一付看你老毛如何来对付我的态度。而且林彪已表示自己是个"民族主义者",意味着林根本不想叛逃苏联。由於周恩来电话的作用使得叶群以为当局的行动即将对林彪不利,因此三十六计走为上,强行架走睡眠中的林彪。笔者想反问一下肖先生,如果林彪知道将要叛逃外国,怎么还会象肖文中所言"林走到门口还问内勤:'东西都装上没有?'没停步,很高兴的样子……",林应是慌不择路、心神不定、一脸焦虑才对。更何况根本就不存在肖先生这段离奇的描写。 显而易见,林彪是在昏睡的状况下被叶群和林立果强行架离,并上了那架在劫难逃的飞机。笔者推测,很可能当林彪清醒过来后发觉情况不对,于是命令飞机掉头南返,而最终飞机不幸失事。看来,肖先生还无法轻易的否认这个“绑架出逃”说。 林跟随毛几十年,深知毛的为人,既然刀子已架在脖子上,反抗也是徒劳,林彪因此干脆到北戴河休息不问世事。但叶群和林立果却相信林彪也许会步上刘少奇的后尘,很可能会瘐死狱中,那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叶群与林立果於是力劝林彪在非常情况下乘机远走他乡。然而,林彪显然不肯叛逃苏联,直言自己是"民族主义者"。而在最后关头,林彪于昏睡时被叶群、林立果连拉带骗上了飞机。结果,人算不如天算,飞机坠毁于蒙古境内。 《林彪事件几点问题的再辨析》中说: 笔者分析,在最后关头林立果将他的言论和盘向林彪托出,林彪此时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就林立果的那些言论就足够将林彪定了反革命的死罪,更何况那些善于搞专案的打手们的“逼供信”呢?笔者分析认为,正是由于林立果的不智行为铸成大错。虽然林彪被叶群和林立果逼迫尽快逃离虎口,林彪甚至一度也应承下来,但林彪最终表态自己是“民族主义者”不愿行被迫出走的下策。然而在最后关头,林彪于昏睡状态下被叶群和林立果强行架离北戴河,结果一失足成千古恨。 《林彪事件几点问题的再辨析之二》: 现在很多人一厢情愿地认为无法理解林彪作为一位曾叱吒风云的开国元勋,为何事到临头却被其妻子和儿子所左右,因而提出了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解释。其实事情很简单。对林彪自己而言,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叫门。林彪既没有阴谋策划政变杀毛,更无所谓另立中央与毛分庭抗礼,所以林彪心地坦然,再说逃到外国只会毁了林彪一生的名节,这也是为什么林彪最后悲壮地表态说“我至死都是民族主义者”。面对毛泽东咄咄逼人的攻势,林彪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坐以待毙,如刘少奇、贺龙等人的下场;二是三十六计走为上,其实趋吉避凶也是人之常情,既然刀子已架在脖子上,难道还不能一走了之吗?显然林彪选择了前者,但叶群母子则选择了后者。在9月12日晚,在全无预先准备的混乱情况下,叶群母子于林彪昏睡之际将林彪强行架离北戴河,上了那架在劫难逃的飞机,最后还是人算不如天算。这一切的一切固然是毛泽东步步紧逼导致的结果,但又何尝不是叶群母子草率鲁莽、轻举妄动所致?一代元勋竟然星殒大漠,如此结局怎能不令人扼腕叹息! 关于第一个疑点,笔者在《也谈林彪913事件》一文中详细说明了林彪是处于昏睡状态下被叶群和林立果强行架上汽车的。 我们可以看到,丁凯文反复强调、极力宣扬,简直可以用“声嘶力竭”来形容的,就是“绑架出逃说”。丁凯文向全世界宣告:在本硕士“认真思考,在全面收集资料与证据当中找出历史的真相,还其本来面目”后,得出结论:“林彪是在昏睡的状况下被叶群和林立果强行架离,并上了那架在劫难逃的飞机”,而且,谁不赞同丁凯文的“绑架出逃说”,谁就是“故意避而不见、装聋作哑,有选择地使用那些只有利于官方的说辞来解释历史”。丁凯文所言是不是魔术?丁凯文的观点立刻就遭到了打脸,打脸者就是舒云,打脸的文章就是《九一三事件谜中之谜》,和丁凯文的三大文章一起被收录于《重审林彪罪案》。 《九一三事件谜中之谜》中说: 确实,林彪是自己上的飞机,没有人强迫,他也不可能被一个50岁的女人和20岁的毛孩子“绑架”。 "大紅旗°一直開到256號三又戟跟前。沒等車停穩,林立果、葉群就拿著手槍,叫著快快快,飛機快起動。目擊者說,"胖女人"大喊,有人要害林副主席,油車快讓開,讓我們走。很快飛機發動了,"胖女入"也等不及卡車載來客機梯子,就和"禿老頭"從駕駛艙的折疊便梯爬了上去。机舱门还沒關,飛機就滑向跑道。這時充電瓶車的連線插頭還沒拔,硬給撕扯掉了。 林彪内勤陈占照回忆。。。。我走出客廳,看見林立果和葉群像熱鍋上的媽蟻,葉群披頭散髮,林立果跑來跑去,忙著調車,十分著急的樣子。汽車調動出庫,林彪、葉群、林立果、劉沛豐一起出來,林彪走在最後面。走到內勤門口,林彪問,東西都裝車沒有?我說,沒裝車。林彪再沒說什麼,也沒停步,連帽子、大衣都沒帶,就鑽進了汽事。我立即向58樓打電話,正好林豆豆在,我告訴她,他們都跑了,什么也没带。打完電話,我從96樓出來,就聽到58樓附近響起了槍声。 2006年《林彪事件完整调查》出版,舒云再次重复了这一观点。 可是,很多人都看见了,林彪是自己上的飞机呀。 确实,林彪是自己上的飞机,林彪即便是服了安眠药,上飞机时也应该是清醒的,没有人强迫,他是自己上的飞机。他也不可能被一个50岁的女人和26岁的毛孩子“绑架”。 很显然,林彪最后一次上飞机,不是“硬绑架”,而是“软绑架”。林彪临走说是去大连,上了天,漆黑一片,他能搞清是“大连”还是“苏联”吗?以前这样的事情也发生过。专机人员说,好几次飞行都是瞒着林彪改变了航向。 深更半夜,林彪爬上三叉戟(小节标题) 目睹过林彪上专机的人说,林彪确实身体不行,面黄肌瘦。小汽车一直停到飞机门口,很热的天,都要用风衣蒙着脑袋,有风时还要蒙上叶群的头巾。由警卫员扶着从汽车里下来,再架上飞机。而最后一次上飞机,什么也不顾了,好像不想活了似的。9月中旬的北戴河已经很冷,“秃老头”光着头,帽子都没来得及戴,“胖女人”也没有戴头巾。平时叶群都是坐自己的专车,她让她的专车拉林豆豆他们,事先收拾好的文件都装在她专车的后备箱里,但女儿没来,“胖女人”也顾不上了,甚至等不及卡车载来客机的梯子,就和“秃老头”从驾驶舱的折叠铁梯爬了上去。 舒云所说是不是“故意避而不见、装聋作哑,有选择地使用那些只有利于官方的说辞来解释历史”呢?不过,丁凯文对舒云所说装聋作哑,也许是看在“雌雄双煞”的面上,手下留情,不作计较了。 2013年在香港出了一本书《「九一三」回望:林彪事件史实与辨析》,其中有余汝信的文章《﹤林立衡关于『九一三』经过写给中纪委的材料﹥解读》,文章中说: 思前想后,林彪、叶群、林立果横下心来——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一走了之!256号飞机失事于蒙古温都尔汗,林彪与叶群实践了他们共同的誓言——“发不同青心同热,生少同衾死同穴”!这大大出乎所有人(包括毛泽东、周恩来)的意料之外。“接班人”葬身异国,宣告了毛泽东文革理论的破产。据说,“九一三”后,毛大病一场。 叶群明确提出“去广州不行,去香港也行呀”时,林彪没有表态。其实,不表态至少也是一种未加反对的态度。否则,林彪对叶群的提议大可当即表示强烈反对,甚至可以招唤警卫人员,力阻叶群、林立果的一切“异动”,而且,林彪根本不会上汽车!如果说,上汽车是林彪服的安眠药还在起作用,那么,李文普跳车和紧接着的枪声,林彪还没有醒吗?如果林彪醒了,他最信任的李文普都下车了,林彪不问个究竟吗?最后,到了机场,林彪屈就自己从飞行员使用的简易舷梯向上爬进机舱,是梦游所致吗? 因为叶群明确地将出走的境外目的地告知了林彪,也就等于说她并没有欺骗林彪。林立衡自己提供的这一“证词”,本身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彻底否定了她自己的林彪“被骗”说。 林彪在9月12日晚的目的地应该是明确的——那就是中国境外,不管是苏联,还是香港。只有到了境外,才能彻底摆脱毛泽东的控制。所谓去广州或去大连,只是一种掩饰。三更半夜(据林办秘书告诉笔者,林彪从无夜航的记录),甩开警卫部队,在中国境内转移住地,毫无意义。而且,林家甚至连掩饰自己真正行踪的戏都未做全。比如,林办并未按惯例要求空司、广空或沈空实施专机航行、降落的保障;并未要求广州、沈阳军区进行林彪到广州、大连的住宿、警卫准备。 林立衡对林彪“主动走”与“被骗走”一直很纠结。她的全部精力,都用在编织“林彪是被骗的”这一神话。这正反映林立衡被“封建专政主义”给林彪戴上“叛徒”“卖国贼”的帽子而不知所措。 林立衡只有走出“被骗说”,才能取下“紧箍咒”,才有可能说清当年的问题症结。 余汝信也真是厉害,这不是打在林豆豆身上,疼在丁凯文肉里吗? 对比一下,可以看到,把余汝信所说的“林立衡”换成“丁凯文”完全合适,只要把性别改动一下就可以了。丁凯文正是“他的全部精力,都用在编织‘林彪是被骗的’这一神话。”“丁凯文只有走出‘被骗说’,才能取下‘紧箍咒’,才有可能说清当年的问题症结。”当然,林立衡是“很纠结”,是“被‘封建专政主义’给林彪戴上‘叛徒’‘卖国贼’的帽子而不知所措”,丁凯文可没有什么“纠结”,也没有什么“不知所措”,丁凯文目标清楚,他是用他的丁氏魔术,使出了浑身解数,坚决给林彪的“叛徒”“卖国贼”脱帽。丁凯文远比林立衡要恶劣得多。 舒云的所言,不过是在丁凯文身上抓抓痒,丁凯文眼皮子都不眨一下,理都不爱理。余汝信所言,丁凯文熬不住了,于是有《林彪出走,几分主动?几分被动?--读余汝信<“九一三”回望>》出世。(《新史记》2013年8月总第15期) 一看标题就知道,丁凯文认怂了,原来气壮如牛的“显而易见,林彪是在昏睡的状况下被叶群和林立果强行架离,并上了那架在劫难逃的飞机。”“在全无预先准备的混乱情况下,叶群母子于林彪昏睡之际将林彪强行架离北戴河,上了那架在劫难逃的飞机,最后还是人算不如天算。”“在最后关头,林彪于昏睡状态下被叶群和林立果强行架离北戴河,结果一失足成千古恨。”全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林彪出走,几分主动?几分被动?”连“几分主动?几分被动?”都不知道,那你前面所说不全是屁话么? 丁凯文在文中说: 关于第四个问题,林彪是如何走出自己的住所的。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说法。韩先生引述了这两种说法。一是林豆豆和张宁的说法,林彪是在服用安眠药后睡眠时被叶群等人从床上拽起来而走的。另一个是李文普的说法,即林彪是自己主动出走的。此外,还有林彪的两个内勤在“九一三事件”后写的揭发材料,这些揭发材料也说林是主动出走。韩钢认为林豆豆的说法是个孤证,张宁的说法更让人生疑。笔者认为,这里涉及到谁的说法更可信以及是否允许这些仍然在世的人开口说真话。我们知道,中共的专案组最通常的手段是先定罪名,后搞证据,也就是罗织罪证。具体到林案,同样也是中央57号文件定性林彪为“狼狈投敌,叛党叛国”在先,日后专案审查的方向也必然是按照这个罪名收集证据。据笔者对张宁的采访,当时林办全体工作人员被关押在“亚疗”,专案组面对面细审林彪出走前的一举一动,当时林彪的两个内勤都说林彪是服用了安眠药在睡眠时被叶群、林立果拽走的。至于内勤的那些揭发材料,不排除他们不得不按照专案组的口径而写,类似的揭发材料在文革中屡见不鲜,不足为奇。至于李文普所述的情况,专案组以三项条件换取了李文普的那句林彪在汽车上问“到伊尔库茨克要多长时间”。李文普按照官方口径描述的“九一三事件”又有多少可信度呢?据笔者所知,林彪的两个内勤都还在世,但是他们却都三缄其口,从不接受采访。如果他们敢于开口说话,林彪出走时处于何种状态应该不难搞清。 所谓的“两种不同的说法”,不就是肖思科的说法和丁凯文的说法么?现在倒好,“一是林豆豆和张宁的说法”,“另一个是李文普的说法”。丁凯文,你干嘛要躲起来呢?干嘛要把头缩起来呢?丁凯文确实很聪明,余汝信明明指着丁凯文的鼻子骂,丁凯文视而不见,避而不谈,却去找韩钢开涮。 口口声声的“林彪昏睡说”,死缠烂打,祭起了“一个史学家应该如何看待这些资料,是故意避而不见、装聋作哑,有选择地使用那些只有利于官方的说辞来解释历史”的大旗,突然变成了“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说法”,超然物外。“据笔者所知,林彪的两个内勤都还在世,但是他们却都三缄其口,从不接受采访。如果他们敢于开口说话,林彪出走时处于何种状态应该不难搞清。”既然还没有“搞清”,那你的“林彪昏睡说”又从何而来?你何不说清楚一点:“一是林豆豆和张宁的说法,林彪是在服用安眠药后睡眠时被叶群等人从床上拽起来而走的。这也就是我丁凯文的看法,我跟她俩是同流合污。”林豆豆和张宁的说法,先是遭舒云的不屑,后又受《回望》的鞭挞,如今你丁凯文又以“如果他们敢于开口说话,林彪出走时处于何种状态应该不难搞清”挥袖而去,你让她俩情何以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