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队时的经费和收入
最近有些网友在议论知青下乡的事情。以我对大多数万维网友的了解,从未想到过在万维这个网站还有人会鼓吹40年前的中学毕业生下乡插队是免费旅游,是去农家乐吃免费餐。我插队时间不算长(3年),曾经管过知青点的财务,记性还好,许多年轻时的事还没有忘记。
中国最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是从1968年冬天开始到1976年冬天。太原没有最初2年的大规模插队,因为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和煤炭基地,大多数老3届高,初中毕业生用不同的方法在本地和山区的三线厂,煤矿及修建铁路找到了工作。在70年夏天,太原市第一次正式大规模动员没有工作的毕业生下乡。那时大家已经知道下乡表现1-2年之后有机会回城分配工作(从其它省市的经验看到)。这样就有了人数不多的太原市知青下乡和2年后的回城。
但是这种局面在73年之后有了很大的转变,当时中国城市中学毕业生的留城和插队政策基本确定,除了按政策留城的中学毕业生(一家中的老大或者唯一留在家长身边)容许在城里找工作外,其他的国营大企业招工必须是从下乡知青里招工。而且按政策留城的工作以服务业和集体工为主。当时一些出身好的男孩子可以参军,一些有特权的子女可以上技校,这只占年轻人出路的小比例。
既然要想工作必须先下乡,年轻人为了前程只能去农村插队,许多人认为早去插队早回城,因此16岁初中毕业生下乡的不少。不像69年那样,哭得去的插队生不多,大部分在市属的郊县插队。但下乡并不是我们志愿,是为了曲线回城上班才去插队。如果有选择可以在城里当工人,我不知道自愿下乡锻炼的人有多少 (招工时却是按照你插队下户口的那天计算的2年的)!
我是随一个大厂的子弟一起下乡的。在我以前,父亲单位没有子弟下乡。父亲单位送给我一口大木箱去插队。那个大厂给我们每人一套搪瓷碗(2个-吃饭的家伙)。我去的农村离城里50里,一般我们一个月回一次家。坐火车或者到县里栏大卡车回城里。从村里到最近的火车站要走7 里黄土路。中间有一条小河,平时基本是小溪,可以踏过去 (下暴雨时,就是膝盖深的大水了)。
我插队的村是公社的先进村,在60年代中期开始有了第一个插队生,他和村里的一个姑娘结了婚后,抽到城里工作了。以后70年来了20+插队生,在我插队时,只有一个还没走。村里用知青的安置费盖了教室, 仓库和小卖部。从73年到76年,村里大概有近50+名插队生,而村民只有500+人,分为 2个小队。
国家花在安置知青的钱大约是200+元,但我们自己能使用的是120元(第一年是供应粮,每人每月10元钱的生活费用于买粮,买菜的伙食费。记得我们把伙食费限制在8元,这样每月有2元的零花钱)。 大队给每个知青的农具就是铁锹一把,锄头一把,再加一把镰刀。尽管我们已经是这个村里的第3批插队生,还是一直住在老乡家。大队也不给老乡任何住房的费用,老乡家有电灯,没有电表,电费是大队出统一出了。大队在75年开始说要给知青盖房子,但是到我一年后离开时,窑洞还没有封顶,成为村里的饲料仓了! 我们厂给村里免费送煤,供我们的知青食堂和住的房取暖用。厂里也为有孩子插队的村里提供尽可能的帮助,例如提供了自来水管道和打深井的设备。 一些有技术的家长有尽量帮助村里的建设。
在刚插队前半年我当了知青的出纳,参与了买粮和发钱的事情。以后知青多了,都是男生干炊事员和管理厨房工作 (例如从大队库里领粮,磨面,分菜, 往地里送饭,因为从5月到9月我们都是在庄稼地边吃早饭)。。。 在插队劳动一年后挣得工分就成了第2年的伙食费。我的工分算中等,8分一天, 出勤率比较高(除了回家外,从不在村里休息),合大约5角钱。一年劳动扣除了下一年的伙食费后,就剩下几十元(反正很少,零花钱基本上是从家里拿到的)。
插队后我再也没有上大学的愿望 (曾经有高中的同学在插队期间问我,还要上大学吗?白日作梦!)因为那时一个村一年连一个大学名额也摊不到, 那些回乡青年就靠上学跳出农门,上中专和技校的名额都很抢手(知青的上学名额和回乡青年是分开的), 只有招工时回城的名额多。终于在76年春天这个大厂有了招工名额,在尽了很大的努力,几个月之后我终于回城,当了一名工人。这一年我挣的工分不再需要为下一年交伙食费了。村里还不错,在年底分红时给了我们这些已经回城的知青这一年的报酬,我分到大约100元!
现在看来由于村里一下子多了那么多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又要表现抢着干活,实际上是抢了老乡们的口粮和工分,同时知青通过劳动而熟悉了农村和农民。对我来说,是浪费了应该读书的最好的时间去修理地球。挖地,锄苗子,在山坡上看太阳,等火车过来。。。,这是免费到黄土高坡旅游?我不会感谢这个免费的机会!
相关:
插队时的故事 (微博)
难忘的76年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