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克夫”房东大娘
在《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一文后, 几个网友跟帖说我下乡时住的窑洞很好。
那时我们没有相机, 没有一张相片留下来。我只是在网上找了类似的山西窑洞贴了上去。 当时我和另外2个女孩子一起住在一个张大娘家,她家是个老中农,整个大院是解放前在盖的。
那是一座7孔开的大窑洞,张大娘的四哥家住了西面4间窑和分开的东房 (他家的长子),而张大娘没有丈夫,也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小女儿没出嫁和她生活。 张大娘的3孔窑洞是中间进入,这里也是她家的厨房和储藏间, 左右各一间。我和俩个知青就住在左面的那间, 房东娘俩住在右边。整个院子宽大整齐,窑前院子铺了砖。 大院的门楼较大,门口还有一个水井。
第一次看到张大娘,就觉得她很善良,小脚还参加农田劳动。看看周围的人家, 50多岁的妇女早就不下地了(在家里看孙子了)。 为什么张大娘还要下地? 这是我的第一疑问。 很快知道,张大娘很早守寡,没有儿子, 三个大女儿早已出嫁, 其中2个就嫁在本村。大娘的小女儿和知青年龄相仿,人还聪明,是个小队的记工员。 大娘干些轻活尽力自己劳动,养活自己。
不久大娘告诉我她的苦命的身世,并且说她的命克夫! 她16岁结婚,婚后头3个孩子都死了, 以后收养了别人的女儿成了她的大女儿,才陆续有了二女儿和三女儿。 就在有了三女儿不久,一天早晨, 她的丈夫被村政府命令去给日本军占领的碉堡送物资,就再也没有回来。 这样她一个女人领着三个小女儿 (那时大娘应该是30岁上下),靠着公公婆婆的接济生活。这就是她家只分到3 孔窑洞的原因吧。
那么大娘的小女儿怎么会比她的三姐小10来岁呢?那是解放后大娘又找了一个上门丈夫(有手艺的工匠,从春天到秋天在外面干活,冬天回来在家里),但是第2个丈夫在60年代末也去世了。 这就是大娘的克夫命!
下面介绍:山西窑洞 (网上)
窑洞是中华民族居住史上一个古老的建筑形式,被人们誉为“东方一绝”。地处黄土高原东部的山西省自古以来就有很多高山,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靠着高山建造出许多别具风格的窑洞。
山西省的窑洞分为三种类型:有倚山而建的靠山窑,土坯拱窑,石砖拱窑。
为什么窑洞要修建成拱形呢?是因为拱形牢固性好,
抗震:效果理想,大多数窑洞都是靠山的,所以才修建成拱形。
窑洞一般修建成高4米,宽3米~4米,深3米~4米。正面的主
窑比其它的主窑略高,作正堂,为长辈居住。窑洞大多是一门二窗,
靠着窑顶的窗子叫天窗。窑洞在修建上十分简便,都是先从土层的横
断面挖,挖成拱形洞状,然后,砌上砖或石头,在洞壁里抹上一层石
灰泥,显得白晃晃的。窑洞里靠墙还修有土炕,土炕有一个烧火口,
冬天,烧上火,整个炕都暖洋洋的。
如果你来到这里做客,热情好客的山西人会用热情的笑容把你
迎进屋,请你上炕,摆上炕桌,放上我们山西的土特产,让你尽情品尝。
总之,我们山西的窑洞充分发挥了一己之特色,又满足了人们的实际需要,
因此千百年来世代相传,一直在黄土地上延续下来,被山西人称为“冬暖夏凉”的“神仙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