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床铺选内阁,赵小兰女士和她的父母家庭又一次进入媒体,看到赵家培养女儿的成功和他们的家教,使我又一次对“女儿要富养”的说法感到怀疑。 在我成长的年代,在城里每家少则2-3 个孩子,多至6-7 个孩子。那时从来没有听到过要富养女孩的事情。相反的是,希望家里的女孩多做一些家务,而男孩早些工作,因为当时女孩找工作太困难,许多工厂都不愿意要女工,尤其是我家所在的重工业的城市。 直到2000年才听到“女儿要富养”,因为一些家庭已经富了起来,这些土豪家庭希望把女儿养成有各种才艺的公主,找到金龟婿。或者实现父母以前没有学习过和生活过的生活。结果是许多女儿, 尤其是独生女长大了还不会做家务,眼高受低,大事做不了,小事也不做。这样有可能钓到金龟婿吗? 我认识一个年轻人,他的父母是我的朋友,2年前这个男孩还是医学院的学生,看上了一个刚毕业的女留学生,他们开始约会。这个女孩没有工作,也不找工作,一心一意找对象。经常拿着家里的钱给男孩子买衣服和各种东西。在他们也牵手了一年多后,男孩成了住院医,女孩又上了硕士。但他们生活和成长经历不同,对事情的看法不同,最后还是分手了。到现在这个土豪的女儿还在被国内的父母 ”富养“,根本不着急找工作。 而赵家不仅对孩子进行良好的行为教养,赵家父母还给女儿们从小灌输量入为主、不做金钱奴隶的金钱观。赵家虽然日渐富裕,可女儿们在外的花费不论大小都要拿收据回家报账,因为父母希望她们把钱花在当用的地方。 赵小兰如今弹得一手好琴,高尔夫球、骑马、溜冰这些所谓的贵族运动都不在话下,这全靠母亲不计成本的培养。在赵妈妈看来,虽然推崇俭省,但孩子想学的东西绝对不能省,但她又有规定——“如果孩子如果决定要学,就有责任要学好。” 赵小兰的家教鲜活说明了“富养”的正确打开方式——赵家的“富养”不在于多么昂贵的物质,而在于精神层面的培养——他们让女儿从小培养了良好的自律精神、高尚的道德品质、开眼看世界的机会,这些才是对女儿最宝贵、最持久的爱! 相关博客: 赵锡成博士暨家族基金向哈佛商学院捐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