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有关邓小平的电视剧时,对小平亲自拍板的77级高考条件很有感受:这就是自愿报名择优录取.把长期以来一直执行的单位批准的那一条砍掉了,而且也把看家庭出身去掉了。 这是《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由此想起几年前一个朋友给我们讲的他的故事。
那是上了游轮后的第一个在海上航行,我们有大把的时间聊天。大家讲起了高考是怎样改变自己的命运,高考前自己在干什么。我们这6个人,4个人是77级的学生, 一个是78级的,最年轻的一个那时还是中学生。除了我先生是初中毕业后直接进厂工作外,我和另外一对夫妻都曾经是知青。我回城工作不到2年;另一对夫妻中一个在兵团干活,一个在农村里教书。这时突然听到第3位男士说他那时是赖青!什么是“赖青”?我怎么没有听说过这个词呢? 原来这是四川省对那些没有下乡的,赖在家耍起的青年的一个鄙视的称呼。
这个朋友的父亲在57年被成右派,有几年全家7口人(5个孩子)就靠当小教的母亲的工资生活。他的4个哥哥和姐姐们早就都下乡了。到他高中毕业那年,他的小姐姐刚好推介上了位于省城的和水利有关的中专。这个姐姐为了弟弟能够以家中只有一个孩子的条件留城,从上学后就告诉学校她以后要分配到小县城工作。但是从75年到77年这2 年中,他家所在城市以姐姐在本市读书不给他办留城手续,即使姐姐的学校写来相关的证明也不顶用。 这样他就在赖在家里耍了2年,被街道干部和邻居称为 “赖青”!
根据77年的高考《意见》,招生对象为: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年龄20岁左右,不超过25周岁,未婚。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出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放宽到30周岁,婚否不限。 招生办法是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录取原则是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这位朋友那时没有单位,好在报名不需要单位批准,而且政审非常简单,这样他和他的大哥(66年高中毕业生)同时考上了大学。从此他的赖青生活结束了,他一路从本科到硕士,再到英国博士,他的命运也发生极大的变化!而赖青这个词也随着国家的变化成为历史,被人们忘记了。
77年恢复高考大事记
我的高考同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