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传出中国总理李克强可能被迫下台的消息,官方赶紧辟谣,但无风不起浪,此事大概也不是空穴来风。可能是有人故意放风试探,看看外界反应如何,可能的冲击有多大,再做下一步打算。放风者有可能来自习近平阵营,也可能来自李克强阵营。
李克强主动请辞的可能性不能排除。这让我想起了去年6月22日至25日连续四天的超长政治局会议。那次会议爆发了激烈的左右之争。王岐山以辞职相威胁,要求反腐败的生杀大权,并如愿以偿。政治局通过决议,授予王岐山反腐败全权,拒绝讲情电话,并打破刑不上常委的潜规则。这才有了周永康被抓,即将被判刑。
假如李克强主动请辞,当然也有可能是以退为进,希望重获几乎被剥夺殆尽的总理权力;但更可能是真的心灰意冷,不想干了。既然自己倡导的改革受阻,自己也被边缘化,与其尸位素餐,在其位无法谋其政,干脆承认自己能力不足,难以驾驭并推动经济改革,让习总另请高明得了。在我看来,后一种可能性比较大。
李克强无疑是近几届总理中最弱势的,总理当得很窝囊。按照中国宪法规定的领导人分工,国家总理是管理经济的一把手,可是,习近平上台后大搞个人集权,设立了一大堆“小组”,自任组长。其中一个经济小组就把李克强彻底架空,堂堂一国总理沦为跑龙套角色,只能执行总书记的指令,没有任何决策权力。
中共建国后的历史上,由党的主席主抓经济不乏先例。据统计,在过去四十年里,中国经济有23年由总理管,17年不由总理管。如果党的主席懂经济还好,比如像赵紫阳那样;如果党的主席不懂经济,只能是瞎指挥,其最大危险是政治挂帅,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可能产生灾难性后果。最突出的是毛泽东搞的大跃进运动,结果导致三年大饥荒,饿死了几千万人。
习李的分歧何在呢?毫无疑问,在于经济改革的方向、节奏、以及方式方法。
中国过去多年实行的政府主导经济刺激政策已经走到了尽头。2009年政府砸进去4万亿,2012年又砸进去4万亿。结果是泡沫般急速膨胀的信贷,浪费惊人的基础建设,留下了大量鬼城和产能过剩的生产线。人们希望,曾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的李克强能够以务实的态度,找到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灵丹妙药。“李克强经济学”应运而生。
“李克强经济学”的核心是:以短痛换取长期收益,先以国家调控政策将中国经济推向“临时性硬着陆”,未来三年经济年增长率降至3%,但之后中国经济应该可以迅速反弹,保持十年6%到8%的经济增长速度。这种措施需大破大立,类似1993年朱镕基“刮骨疗毒”的改革。当时中国也出现经济过热,金融失序的问题。朱镕基以国务院副总理身份兼央行行长,主导为时四年的宏观调控,成功抑制了物价、投资过热,官商勾结等金融市场乱象,解除了经济硬着陆的危机。1994、1995年中国通货膨胀率超过20%,但到了1997年就降到了0%,而经济则实现了9%的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也从疯狂的61%年增长率下降到了12%。但同样的“休克疗法”在上世纪90年代的苏联却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造成俄罗斯社会经济严重萎缩,国民财富大幅度缩水,许多人一夜之间变得一无所有。李克强的改革让人联想到当年前苏联的“休克疗法”,有可能引起剧烈的社会动荡,习近平的担心不难理解。
在中国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城镇化可能成为下一轮经济增长点。李克强对中国的城镇化改革研究很深入。1994年,时任团中央书记的李克强获得北京大学经济系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就是《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对中国未来的城镇化进行了探讨,并得出结论,必须改革户籍制度。而习近平的清华大学博士论文题目则是《中国农村市场化研究》,也讨论了户籍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等问题。
但城镇化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到对中国社会结构的根本性改革。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如果缺乏有效监督,可能会由于官员腐败而成为新一轮血腥的圈地运动。李克强是学者型官员,对这个问题可能考虑不足。而习近平面对大国治理难题,考虑的可能更多一层,不仅希望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更希望保证政治上的安定。
习李二人之间有无个人矛盾呢?官方媒体竭力营造一个将相和的局面,还说什么习近平因为反腐败,可能有生命危险,已经立下遗嘱,一旦他遭遇不测,就由李克强接班。这件事可能有,但应该属于最高层秘密,这时候把它放出来,可见急于辟“谣”心情之迫切。
李克强和胡锦涛一样,个性懦弱,胆小怕事,自觉底气不足,不敢有所担当。他当年曾是胡锦涛选定的总书记候选人,他作总理也是江胡权斗相互妥协的结果。胡锦涛裸退,他唯一的靠山没有了,在政治局行单影只。伴君如伴虎,他不得不时时处处小心翼翼,得过且过,一再退让。和他的前任温家宝的风格不同的是,他上任后从来不谈政治改革,只想尽快组建自己的经济班子,“甩开膀子大干一场”,很快就发现并不容易,自己的选择很有限。他的内阁大员大部分还是温家宝、习近平和胡锦涛安排的人马。他本来想提拔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的侄子肖捷任财政部长,以便推动急需的房地产税收改革,也得到了习近平的认可。可是没想到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对此大表不满,因为朱中意的财长人选是中投董事长娄继伟。无奈之下,李克强只好让步。国务院内部对李克强这种处处让步的怂样意见很大,很多人觉得跟着这样的弱势总理干没有前途。李克强下台的“谣言”没准就是国务院某些心怀不满的人放出来的。
在中共建国后的历史上,总书记下台司空见惯,总理下台前所未有。习近平应该明白,李克强可以下台,但解决中国的经济结构问题,除了李克强设计的改革方案,并无其他更好的方案。政府对经济强行干预的结果只能使问题越积累越多,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