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不平的博客  
六六毕业附中, 六八崇明务农。 七七大学圆梦, 八九次年楼空。  
https://blog.creaders.net/u/8311/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胡鹏池:评一篇“颂林”文 2015-01-27 09:53:06

胡鹏池:评一篇“颂林”文

2015-01-27 10:56

来源:共识网-作者赐稿作者:胡鹏池 7734次点击:我要评论

历史文章要站得住,必须讲真正的史实,写出来的东西是实实在在的,通俗易懂的。文采是需要的,在观点正确的前提下,文采能增强说服与渲染的力量。但如观点不正确,花里狐骚的文采也掩盖不了满肚子的稻草秕糠。

   有位作家的文章《铁骨铮铮,众芳摇落独喧妍》很好看,且有一定影响力。

作为一篇散文,或许可以认为它是成功的。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成功地宣泄了作者本人一种强烈的情绪,并能将这种情绪传染给其它人。

也许,正因为作者情绪过于强烈了,因而很可能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的这种情绪完全妨碍了他的正常思维与冷静分析。但凡作者有了一种病态的偏执情绪时,必然导致对他笔下人物的剖析及认知陷入麻木与错误的坑。

作为一篇历史人物题材的“大散文”,它对过去了一段重要历史,对过去了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人物——林彪,发表了他的史论与史识,并且以一种故作轻松的调侃方式列举了一些“史实”加佐证。

毋庸讳言,有的“史实”是真的,但却不能够支持他的主要论点;有的“史实”也是真的,本来可以作为其它论点的论据,他却拿来进行主观片面的解读,从而张冠李戴,移花接木,为他的论点所服务;还有一些根本是是而非的“史实”,并不适于在此运用。

总之,他的论据少空假,没有经过选择与梳理。至少他在写这篇文章时,他还没有积攒够足够的力量写这样一篇重量级的文章。他的主要论点建筑在沙滩上,一推就倒,不堪一击。

不可否认,作为一篇散文,文采是有的。看来,此作家也不是浪得虚名。

文采是用来做什么的?

在观点正确的前提下,文采为文章增强了说服与渲染的力量。

在观点不正确的前提下,花里胡哨的文采掩盖不了满肚子的稻草秕糠。

这篇散文只能属于一种“花拳绣腿”式的武功,看起来是好看的,挺热闹,却没有实战功能。

就像赵丽蓉与巩汉林的小品《功夫令》中的巩汉林演的角色:站似一棵松,其实一根葱;十八般武艺,件件稀松。

也正如毛泽东所说: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

该作家的散文也能迷惑一部分不了解真实历史,或对历史浅尝辄止者,甚至有个别网友真诚地告诉过笔者,他是因为看了该作家的文章才改变立场的,而这位网友现在的立场:林彪是中华民族的大英雄,几乎没有什么缺点与错误。

正因为如此,这件事就变得比较严重了。

分析梁遇春的文章,指出并纠正他的错误,就成为“林彪大讨论”中必须解决的事。

(一)要看哪些是他自己的讲话,哪些是代表党的讲话?

该作家的文中有一段话颇招眼,也是其立论基础之一。他说:

有很多人拿林总的一些讲话做证,说这些难道不是他讲的嘛?听起来,很有点证据在握、义正辞严的味道。

不错很多话是林总讲的,有些话确实也不好,但那些话大多数是代表党中央讲的,是党的决定,林总是不能文责自负的。对这些讲话

一是要看哪些是他自己的讲话,哪些是代表党的讲话?

二是应该看过林总讲话的全部内容,看看全文;

三是要联系当时的政治环境;

四是要与当时另外的人的讲话进行对比,看看区别,何者更恶劣?

以下就根据文中所提出了四条要求,逐条分析:

先以文革中在红卫兵、造反派、专案组,也包括在解放军中广泛流行的时尚用语为范围,作一详细考察:

1、三八作风: 林彪说的,1960年1月

2、四好连队、五好战士:林彪说的,1961年

3、四个第一: 林彪说的,1960年9月提出。

4、四句话:雷锋原话,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

林彪于1965年8月前后提出的;1966年12月16日写入再版前言。

5、最高指示: 林彪说的,1965年11月18日,

6、顶峰论、最高最活: 林彪说的,最早见于1966年1月25日

7、三个副词(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 邓小平曾在一次会议上说过这三个副词,但在文革中谁也不知道。林彪将这三个副词用在再版前言里。

8、四个伟大: 1966年的818,毛泽东第一次接见红卫兵,主持会议的陈伯达说了三个伟大,作主旨讲话的林彪说了一个伟大,1966年8月31日林彪在接见外地来京革命师生大会上将此合成为“四个伟大”。 1967年的5月1日,林彪为清华大学全国第一座毛主席像的“四个伟大”的题词登在《人民日报》上。

9、一句顶一万句、“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林彪说的,1966年《解放军报》元旦社论。

10、学毛著30字方针: 林彪说的,见于1966年12月16日再版前言。

11、三个动词:高举、紧跟、照办。

其中:高举:林彪说的,1960年12月,另两项:紧跟与照办,不知出处。

12、突出政治: 林彪说的,1964年后提出。

林彪对“突出政治”的解释:“就是突出毛泽东思想,就是抓阶级斗争”,就是“毛主席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并表示要“处处突出政治,事事突出政治,时时突出政治”,“年年突出,永远突出”。

林彪还以“突出政治”为标准,把干部分为两大类,“突出政治的”,“就是头号的大好,不然的话就是头号的大坏”,表示“谁不突出政治,就罢谁的官,不管他有天大的本事”。

13、天天读、背语录、走捷径、一本万利等。林彪说的。

14、文革中最流行歌曲的词: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

林彪说的,1967年11月给海军的题词:大海航行靠舵手,

15、PK马列即“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多得多”: 林彪说的,1966年518讲话。

16、中国几千年,世界几百年:林彪说的,1966年518讲话。

17、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林彪说的,1966年518讲话。

18、四个念念不忘: 林彪说的,1966年518讲话。原话是:

要念念不忘阶级斗争,念念不忘无产专政,念念不忘突出政治,念念不忘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不然的话,就是糊涂虫。

19、两杆子: 林彪说的,1966年518讲话。原话是:

笔杆子、枪杆子,夺取政权靠这两杆子。

20、政权就是镇压之权:林彪说的。1966年518讲话。

林彪还特别强调:我想用我的习惯用语,政权就是镇压之权。

21、成绩最大最大最大,损失最小最小最小:林彪说的。

22、造反有理: 毛泽东说的。

23、文化大革命: 陈伯达首创。

24、横扫一切牛鬼蛇神:陈伯达说的。

25、文攻武卫: 江青说的。

26、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毛泽东说的。

27、全国全面阶级斗争:毛泽东说的。

28、现在是小将犯错误的时候了:毛泽东说的。

29、揪军内一小撮: 一般认为是王关戚说的,实际上“十六条”就有相关内容。

30、大树特树: 一般认为是杨成武说的

31、保持晚节: 周恩来说的。

32、老子英雄儿好汉: 一般认为是北工大学生谭力夫说的。

33、只许左派造反,不许右派翻天:一般认为是联动说的

34、毛主席是我们的红司令,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

前半句由林彪讲话脱化而来,后半句由红卫兵自加。

35、林彪公式: 一般是指下列这段话:我深深感觉到,我们的工作搞得好一些的时候,是毛主席的思想能够顺利贯彻的时候,毛主席的思想不受干扰的时候。如果毛主席的意见受不到尊重,或者受到很大的干扰的时候,事情就要出毛病。我们党几十年来的历史,就是这么一个历史。

这是林彪于1962年1月29日在“七千人大会”中提出的。

上述35条中,属于林彪首创者或集成者有23条,占65%。

说明几点:

①以上23条中,都对文革前后的造神运动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有的就其内容本身而言,并没有大错。如第1条三八作风;第2条四好连队、五好战士。

②所有23条中,其中绝大多数都得到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认可,所以也都可以认为是代表党说了的。但党并没有决定林彪要这样说,党的作用是“追认”或没有否定,林彪的作用是首创或集成。林彪当然是要文责自负的。

事实上,林彪生前也从来没有表示过“否认”或“否定”的意思。梁作家没有必要自作多情,越殂代疱。将如此多的林彪首创或集成说成“大多数代表党中央讲的,是党的决定”,并不表示是对林总的尊重,而是一种贬低。林总也是不高兴的。

③所谓的“毛泽东认可”也要分类细究。毛泽东只对其中5条有过书面认可:四个第一、突出政治、林彪公式、三八作风、四好连队及五好战士,仅此5条而已。

④对于其余的18条,毛泽东只是默认,甚至一直默认了四、五年,最终却翻脸不认账了。

此外:

1、三忠于、四无限:

“三忠于”即: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四无限”即:对毛主席、毛泽东思想、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要“无限热爱、无限信仰、无限崇拜、无限忠诚”。

林彪并没有亲口讲过这样完整的话。

2、早请示、晚汇报;林彪并没有亲自作号召;

3、忠字舞、语录歌;林彪并没有亲自作号召;

4、红海洋:像章热:林彪也没有亲自作号召;

5、塑像热:清华大学造反派红卫兵蒯大富首创,1967年5月4日塑像揭幕,林彪题词。

这些都是毛泽东倡导、林彪跟进,并大力推行的个人崇拜、个人迷信、造神运动的必然衍生品。

(二)中国的林彪与蒙古的根登

该作家的文章中说:“在知道斯大林不愿意派空军入朝参战后,任凭斯大林怎么劝,林总也不和斯大林碰杯饮酒,除了他,大概没什么人敢这样。”

“林彪拒绝与斯大林碰杯”,这件事究竟有没有?

笔者的答案:有这回事。但是被该作家渲染得过分了。

1、“林彪拒绝与斯大林碰杯”的前后经过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8日解放了汉城,9月15日,美军仁川登陆。9月30日,李伪军越过三八线,10月7日美军越过三八线,进入朝鲜北部,10月19日侵占平壤,并叫嚷在感恩节(11月23日)前打到鸭绿江。

10月2日,即李伪军越过三八线的第二天,毛主席致电斯大林:我们决定用志愿军名义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和美国及其走狗李承晚的军队作战,援助朝鲜同志。

10月4日,中央将彭德怀接到北京,召开会议,讨论出兵问题。

中央讨论时存在两种意见。另外我国空军还未成立,美国控制着制空权,给我们造成很大的困难。出兵朝鲜要取得苏联的支持和援助,因而当然也要听取斯大林的看法。

中央政治局会议还未结束,10月8日即派周恩来秘密访苏。周恩来的随行人员仅机要秘书康一民,翻译师哲。林彪正在莫斯科养病,周恩来一行三人(10月9日或10日)到达莫斯科后,立即同林彪取得了联系。

第二天,在布尔加宁陪同下,周恩来、林彪去高加索黑海边斯大林的休养所,苏联政治局其他委员都等候在那里。午后,开始会谈。

中方代表是周恩来、林彪两人,苏方是几乎全体政治局委员,发言的主要是斯大林。师哲和费德林担任翻译。

斯大林特意指定波斯特列贝舍夫任“总司令”主持宴会,指挥一切。

周恩来在宴会上开门见山地讲述了中国不出兵的理由:中国由于长期战争,连年遭受到极其严重的破坏,许多有关国计民生的问题没有解决。如果现在又卷入战争,不仅人民的困苦生活无法改善,而且国家的经济恢复工作也无从谈起。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担负战争消耗的重担,实在困难。况且军队的武器装备和接济,无不困难重重。战争不是儿戏,陷入这个漩涡,多年摆不脱身,如何收场?! 并且这场战争如果僵持不下,还可能牵涉到各兄弟国家。因而认为不出兵较好。

周恩来的观点与林彪的观点是一致的。

斯大林听了以后说:按目前情况,美军已越过三八线,进入朝鲜北部。朝鲜如果没有后援,至多只能维持一个礼拜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进行无望的抵抗,最终会被敌人消灭掉,就不如早点主动撤退,以保持所剩的有生力量。------答应他们把主要力量、武器、物资和部分工作人员、干部撤到中国东北,而把老弱残废、伤病员大部分撤到苏联境内。

斯大林并建议将所商谈的情况,即立即撤退的意见,立刻电告金日成,不能拖延时间。

讲到这里时,林彪插话说:不必撤走有生力量,而应让他们留在朝鲜境内。那里多山、有森林,他们可以进入山沟森林,进行长期游击战争,而且可以转战于朝鲜南北各地,以待时机。

林彪的建议当然非常有建设性,但斯大林对这个建议十分不感兴趣,回答说:恐怕敌人不会允许游击队存在下去,而会很快把它消灭掉。既然不打算出兵,我们就得具体地筹划,如何安置朝鲜同志和他们的武装人员,保存实力和有生力量,以待时机。对此应该作好准备,不能见死不救,望着他们蒙受无谓的牺牲。

斯大林随后还说:我们曾经设想过如何帮助朝鲜同志。但我们(苏联)早已声明过,我们的军队已全部撤出朝鲜,现在我们再出兵到朝鲜去有困难,因为这等于我们同美国直接交战。所以设想,中国可以出动一定数量的兵力,我们供应武器装备;在作战时,我们可以出动一定数量的空军作掩护。自然,也只限于在后方和前沿活动。

讲到这里时,斯大林还根据出兵的设想,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如装备多少师团,苏联援助多少坦克、大炮、飞机以及装备机械化部队和特种部队等。言外之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们剩余的军火多得很。具体数字,现在记不清了。

师哲回忆说:以后的谈话就变成了海阔天空的闲谈、聊天,时而谈些奇闻轶事、奇风异俗,时而谈些历史故事,时而谈世间奇迹、历史事件、奇异人物,加上各种奇异的酒令,如:通圈令和各种形式的民间酒令。

在宴席上,为了表示好感,斯大林向林彪敬酒,希望他显示出革命军人所具有的革命豪情与英雄气概来。斯大林再三向他敬酒,而且只是一杯红宝石甜葡萄酒,但是,林彪竟始终不敢用舌尖舔一下。斯大林无可奈何地开玩笑说:“酒里没有毒药,稍饮一口无妨。”可他还是不敢尝一下,即使是作个饮酒姿态,他也不肯。在座的人都为他难堪。斯大林末了说了一句:“不知这位将军如何在前线指挥作战!? ”结果,除林彪一人顽固地不祝酒、不饮酒,而遭到围攻外,其余的人都已醉眼,酒意酣浓,直到太阳从东方升起,宴席才结束。

这是师哲回忆的全过程。

可见,“林彪拒绝与斯大林碰杯”这件事确实是有的。至于原因,林彪事后没有说,即使是当时在场的师哲也没有分析猜测,师哲的文字表示他对林彪行为并不以为然。

其实原因是明摆着:

①身体的原因。林彪那几年的健康情况相当不好,此时正在苏联疗养,我们也不知道此时有没有“戒酒”的医嘱?

②性格的原因。林彪性格冷僻,一向不喜欢应酬,也不喜欢饮酒凑热闹。

③林彪显然带着不快的情绪,或者说刚才的会谈中让他产生了不快的情绪。

当然,林彪不满的原因可能还有两点:

①他刚才的建议“不必撤走有生力量,而应让他们留在朝鲜境内”,被斯大林轻易的否定了,而且也没有得到周恩来的积极响应。

②在我方不出兵的前提下,斯大林仍然在作出兵的构想,表示如果出兵“我们可以出动一定数量的空军作掩护”。但“只限于在后方和前沿活动。”而在此前我方与莫洛托夫的会谈中,莫洛托夫是答应出动飞机的。由于这次谈判是以“我方不出兵”为前提的,所以这个问题也就没有继续深入的谈下去。

所以,我们并不能确定“林彪拒绝碰杯”的真实原因,甚至也不知道林彪是不是对斯大林有情绪,更不知道林彪对斯大林的情绪出于哪一条?

所以,任何猜测只能是“猜测”。

斯大林不是林彪的顶头上司,毛泽东才是林彪的顶头上司。

日后,林彪敢于五一节在天安门对毛泽东来个不告而别,对斯大林为什么不敢拒绝碰杯呢。

这样的事,林彪做得出来。

这样的事,发生在林彪身上是可信的。

这样的事,只能说明林彪性格上的倔强与冷僻。

这样的事,体现了林彪的真性情、真性格,所以也是可爱的,也是可敬的。

但不能将这个事例抬高到不恰当的程度,更不能以此事例来贬低别人。

周恩来也与斯大林碰杯了,后来彭德怀也与斯大林碰杯了,毛泽东也与斯大林碰过杯,难道就能根据“碰杯不碰杯”说明多大问题吗?

该作家却将猜测当作证据,将林彪渲染成“除了他,大概没什么人敢这样。”

这叫什么手法,这就是“夸大其词”。

“夸大一点,不及其余”的手法,是写文章时忌讳的方法。

该作家的文章正是采用了这种手法。要不怎么叫“众芳摇落独喧妍”呢?就是通过夸大事实,贬低别人,来达到抬高林彪的目的。把所有别的“花”都使劲“摇落”了,最后只剩下林彪这“一朵花”,可不就“独喧妍”了。

殊不知,共产党的这棵大树上,花开也有千万朵了,有红的有黄的,有盛开着的也有开败了的。该作家通过自己的一支笔将所有的花都人工的“摇落”了,林彪这朵花还能保得住吗?当然也是保不住,当然也早就被摇落了。

而树上所剩下的那朵“独喧妍”的花又从哪里来的呢?

那是该作家一手制作的塑料花。好一朵美丽的塑料花!可惜只是一朵塑料花。

这就是该文的实质。

2、彭德怀与斯大林碰杯

彭德怀与斯大林碰杯的事,在师哲的回忆中也有记载:

1951年9月1日,彭总、金日成、朴宪永一起抵达莫斯科,住在乡下的别墅里。9月4日,斯大林约见了彭德怀、金日成、朴宪永,在座的有莫洛托夫、马林科夫、贝利亚、米高扬、布尔加宁、卡冈诺维奇及中国政府代表团全体成员:周总理、陈云、李富春、张闻天、粟裕五人。

会谈结束后,与会的全体人员被邀请到斯大林别墅会餐。饮宴间,斯大林依次向大家祝酒;忽然,他举着一个大酒杯,要彭总也给自己斟满一大杯白酒。师哲知道彭总有胃病,不宜多饮酒,便要求不要勉强他过饮。周恩来知道彭德怀的酒量,立即示意不要干涉。果然,彭德怀站起身来,同斯大林碰杯后,一饮而尽。

斯大林当时十分高兴,满意地望着彭总推着金日成走在前面,自己走在最后。斯大林要翻译把彭德怀请到他身旁,他们离开大家站在大厅一角,开始交谈起来。

3、蒙古总理根登借酒发力大骂斯大林

1936年,在蒙古驻苏大使馆的招待会上,斯大林训斥当时的蒙古国总理根登不能贯彻清洗宗教界的政策,对其百般嘲讽:

“根登,你是不是当蒙古国王?”。

此前,根登已经一忍再忍,这一次终于忍耐不住,仗着酒劲,终于暴发了一回蒙古人的血性,他大骂斯大林:

“你这个血腥的格鲁吉亚人,你实际上已变成了一个红沙皇!”

随后,根登竟上前去夺过斯大林的烟斗,将其摔碎在地,然后把桌子板凳砸了个稀巴烂。

也许,这个根登才是这个世界上真正敢于当面漫骂斯大林的唯一人。

即便如此精彩,也很难说这个根登就是什么大英雄。因为他同时也是斯大林政策的执行者,甚至是蒙古国大清洗的重要的罪魁祸首之一。

这件事发生后,斯大林随后命令一直与根登争宠的乔巴山重组中央会议,解除根登一切职务。在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的大会上,与会者严厉批判根登“破坏苏蒙友谊”,根登本人随后被强制在苏联“休假式疗养”。

1937年底,根登被扣上“反革命罪和日本间谍罪”遭处决。

如今在蒙古国,根登的旧居已经被改成“大清洗纪念馆”。

(三)文革中的林彪与陈毅

笔者在前面指出:该作家的文中有一段话颇招眼,也是他立论的基础之一。让我们再重复一下:

有很多人拿林总的一些讲话做证,说这些难道不是他讲的嘛?听起来,很有点证据在握、义正辞严的味道。

不错很多话是林总讲的,有些话确实也不好,但那些话大多数是代表党中央讲的,是党的决定,林总是不能文责自负的。对这些讲话

一是要看哪些是他自己的讲话,哪些是代表党的讲话?

二是应该看过林总讲话的全部内容,看看全文;

三是要联系当时的政治环境;

四是要与当时另外的人的讲话进行对比,看看区别,何者更恶劣?

在(一)中已经回答了第一个问题:

现在回答第四个问题即:与当时另外的人的讲话进行对比,看看区别,何者更恶劣?

举一篇陈毅在文革中的讲话为例:

1967年1月24日下午,陈毅在周恩来的苦心劝解下,不得不在人民大会堂做检查,成为第一位被“解放”的副总理。

2月16日,中南海怀仁堂发生了震动全国的“二月抗争”,陈毅、谭震林等“三老、四帅、两帮凶”等老同志向中央文革全面发难,被毛泽东定为“二月逆流”。

就在同一天的晚上9时许,陈毅带白天的一股情绪,应“归国留学生革命造反联络站”之邀,又在中南海外事口会议室对20多名归国留学生代表作了长达7个小时的讲话。

同学们,你们从国外回来刚刚十来天,对国内情况不了解,对“文化大革命”也不了解。“文化大革命”究竟怎么一回事,究竟怎么个搞法,也弄不清楚。你们首当其冲应该做的事情是深入到群众中去,多调查研究。你们要革命,我们并不反对。但是,年轻人不要光满足于轰轰烈烈。我希望你们把这个运动搞得正规一些、好一些,不要犯我们过去犯过的错误。要踏踏实实,不要轰轰烈烈。你们一回国就要开批判驻外使领馆资反路线这样的大会,不是满足于轰轰烈烈吗?可要谨慎从事呀!

我可以告诉你们,今天政治局会议讨论了干部问题。前一段是为革命小将说话的,现在要为干部说话了。《红旗》杂志马上要发表一篇社论,题目就叫做《必须正确地对待干部》。社论中要引用毛主席《学习和时局》中提出的对于人的处理应取慎重态度,既不含糊敷衍,又不损害同志,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纠正对干部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路线斗争是很残酷的。我讲这些话,有些人不爱听,可这是真理。

宫恒征(陈毅的警卫秘书)用手碰碰陈毅,示意他把好嘴上的关,别“走火”。

陈毅全然不为所动,继续说道:

现在一斗就是祖宗三代,挖祖坟,动不动就炮轰、打倒、戴高帽子游街,把一场严肃的斗争当成儿戏。前几天,先念同志召开财经口的会,部长、司局长都来了,一问都戴过高帽子,大家相视而笑。这不是瞎胡闹吗?

陈毅越讲越激动、越愤怒,语气越严肃:

现在有些人,作风不正派!你要上去,你就上嘛,不要踩着别人嘛,不要拿别人的鲜血去染红自己的顶子!中央的事,现在动不动就捅出来,弄一些不懂事的娃娃在前面冲。

宫恒征又向他递眼色,他置之不理,照样往下说:

现在把刘少奇的100 条罪状贴到王府井,这是泄密!“八大”的政治报告,是政治局讨论通过的嘛,怎么叫他一个人负责呀!

朱老总今年 81 岁了,历史上就是“朱毛”、“朱毛”,现在说朱老总是军阀,要打倒,人家不骂共产党过河拆桥呀?!贺龙是元帅,副总理,怎么一下成了大土匪?!这不是给毛主席脸上抹黑吗?!现在胡说八道的东西太多!我看到一张红卫兵小报,大标题是:《打倒大特务杨尚昆之弟杨尚奎》。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一个是四川人,一个是江西老俵,怎么是兄弟呢?这不是胡说八道吗?胡说八道是要整死人的,是要出人命的呀!

陈毅怒不可遏,从座位上站起,转到靠椅后面,双手撑着椅背,怒目圆睁,目光直射天花板。少顷,忽然发出雷霆般的怒吼:

这样一个伟大的党,只有主席、林副主席、总理、伯达、康生、江青是干净的,承蒙你们宽大,加上我们五位副总理。这样一个伟大的党,只有这十一个人是干净的?!

如果只有这十一个人是干净的,我陈毅不要这个干净!把我揪出去示众好了!一个共产党员,到了这个时候还不敢站出来讲话,一个铜板也不值!

话音戛然而止。整个会议室像突然凝固了,连外交部造反派埋头速记的人也僵坐着一动不动。陈毅对全场扫视了一眼,仍旧回到座位上,用两根指头敲敲脑袋说:

现在你们这里发热,包括我们这些老家伙中很多人头脑发热。说中国是世界革命中心,自己以为了不起,好像中国在世界上举足轻重!什么举足轻重,我们是举足撞头哟!

我们居然有这么一个驻巴基斯坦的武官,把反造到国外去了。他先是同章文晋大使闹矛盾,继而发展到支持使馆的造反派造大使的反,弄得鸡犬不宁。前些天,章文晋大使从巴基斯坦回国,这伙造反派早就通了气,他一下飞机,就被按着头戴高帽子游街。现在,外国报纸上照片都登出来了,叫他怎么回去工作,怎么向巴基斯坦方面拜会辞行?!真是岂有此理!

话音未落,在旁速记的一个外交部的造反派倏地起立分辩:

“陈老总,关于对×××同志的看法,我们和你有分歧!”

“你算了吧!”陈毅不容分说地猛一挥手,“我对他比你们了解,他是华东的干部,这个人历史上就投机!”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他继续沿着自己的思路往下讲,语气中不无责备的意味:

对于干部的缺点错误,可以揭发,可以批评,但反对乱斗,反对胡来。你们在座的这么多干部子弟,你们的爸爸妈妈为中国革命赴汤蹈火,出生入死,现在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批斗,你们不心疼哪?!在座的还有工农子弟,你们的爸爸妈妈为工农大众辛辛苦苦打天下,现在他们无辜地被冤枉,受委屈,你们也无动于衷罗?!??

陈毅还讲了历史,讲他在红军初创时期曾经反对过毛主席,曾一度使毛主席离开了红四军前委领导岗位。但实践证明毛主席是正确的,比自己高明,便心悦诚服地向毛主席作检讨,陪礼道歉,仍旧把毛主席请回前委领导岗位。

还讲了中央苏区打AB 团时捕风捉影、刑讯逼供的惨痛教训,冤死了很多人。他自己也被怀疑为 AB 团长,只能向人家低头,不敢抬头,走路都得靠着边边走,差一点杀了头。他给毛主席写信反映了这一情况。毛主席很快回信支持他,不但使他幸免于难,还向他委以重任,把当时的军费和自己的手稿托他保管。他要大家牢记这些历史教训,不要重犯过去的错误。接着,他心情沉重地说:

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有马克思、恩格斯,就有伯恩斯坦、考茨基来修正他,有列宁、斯大林,就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来修正他,我们有毛主席,就没有人来修正他呀???

我不是乱放炮,我是经过认真思考的。要我看,路线斗争要消除后果需要很长时间。这场“文化大革命”的后遗症,10 年、20 年不治!??

我们已经老了,是要交班的。但是,绝不交给野心家、两面派!不能眼睁睁看着千百万烈士用自己宝贵生命换来的革命成果付之东流!我还要看,我还要斗争!大不了罢官嘛!大不了外交部长不当了,我还可以去看大门,扫大街。我是四川人,我还会做担担面嘛!没有什么可怕的!

倒是你们还年轻,要学会受委屈,要学会用脑子想问题。你们现在就那样凶,动不动就要打翻在地,踏上一只脚,如果掌权,那还得了?要出人命的呀!

不是要向毛主席学习吗?毛主席就最能受委屈。毛主席挨王明路线整的时候,鬼都不上门!老实说,毛主席没有10 年忍耐,就没有今天的毛主席!??

陈毅滔滔不绝地一气讲了七个小时。

散会时,已是2月17日凌晨4时许。留学生们似乎都有一种沉重的使命感,当他们离开中南海时,一个个神色庄重而严肃。

在长达七个小时的接见中,神经最紧张的要数警卫秘书宫恒征。他随时准备给陈毅某种暗示,提醒他别因说“过头话”而惹来麻烦,直到接见结束才松了一口气。他不得不承认,一开始就小视了这些留学生,以为他们肯定“左”得出奇,不知会找多少麻烦。其实这些留学生是很守规矩的。他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接见。学生们显然被陈老总的讲话深深打动,气氛融洽,神情专注,整整七个小时没有一个人随便走动,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留学生代表们对陈毅的讲话,除个别人外,反响很好。乔晓阳说,听了陈老总的讲话心情非常激动,前些日子百思不解的事,此时豁然开朗。“文化大革命”会错吗?他以前想也不敢想。现在懂得了要学会用脑筋想问题,要不断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他觉得自己更加贴近陈老总了。他从陈老总的傲然正气,看到了党的希望,国家的希望。

通过接见增进了两代人之间的了解,加深了感情。出于爱护和保护陈毅的需要,留学生代表们相约不把陈毅讲话的内容向不可靠的人泄露。这些讲话的尖锐程度,随便摘取几段都可以成为致人于死地的子弹,是“四人帮”迫害老一辈革命家所求之不得的。但“四人帮”罗列的所谓“二月逆流”的“罪证”中没有这方面的材料。不仅如此,现在流行的几种“文革史”、“文革资料”中,也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事实说明,这些归国留学生代表们严守秘密的努力是有效的,也有力地说明了人心的向背。

陈毅讲了许多老干部想讲而没有讲的话,受到老干部的真心欢迎。有的留学生把陈毅的谈话向一些老干部悄悄作了转述。许多人感动得热泪盈眶。有的原来失去生活勇气的,听了陈毅的讲话后重新振作起来,看见了希望之光。

即使在今天,我们重新看看陈毅的这些讲话:

现在有些人,作风不正派!你要上去,你就上嘛,不要踩着别人嘛,不要拿别人的鲜血去染红自己的顶子!中央的事,现在动不动就捅出来,弄一些不懂事的娃娃在前面冲。

这样一个伟大的党,只有主席、林副主席、总理、伯达、康生、江青是干净的,承蒙你们宽大,加上我们五位副总理。这样一个伟大的党,只有这十一个人是干净的?!

如果只有这十一个人是干净的,我陈毅不要这个干净!把我揪出去示众好了!一个共产党员,到了这个时候还不敢站出来讲话,一个铜板也不值!

这场“文化大革命”的后遗症,10 年、20 年不治!??

当然,陈毅在文革中还有很多讲话,有好多讲话与这一次讲话是同一种情绪的,但有的讲话也是错误的,甚至是严重错误的。这就需要我们用历史的观点,将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去理解了。

我们可以将林彪在文革中的任何一篇讲话拿来与陈毅的讲话进行对比,看看区别,何者更恶劣?

毫无疑问,林彪的讲话与陈毅的的讲话根本就无法相比。

已经完全不是什么“恶劣”、“更恶劣”的问题,而是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

笔者评价陈毅的这篇讲话:“黄钟大吕”!代表着“中华正声”。

林彪的讲话代表什么呢?请该作家自己回答吧!

(四)是真“天真”还是装“天真”?

该作家的文章中还有这样一段话:

解放后,林总看清了党内斗争的阴暗,作为党内的一名领导人,他不想参与其间,不想惹一身骚,一直想的是独善其身。可奇怪的是林总解放后虽然总是躲着藏着,但好事总是落在他头上,事情没干什么,地位却节节上升。进常委,林总说身体不行,老毛说可以让叶群来,其实就是党决定可以让叶群代替林总来开会,这下就不好再推了。本来只想管管军队那些事,却又让当副统帅,也说身体不好,还是说可以让叶群来,结果形成了党内政治生活的一个奇观。反正老毛就是以党的名义生拉硬拽,你再说不去,那就是逃避党交给你的工作,让你当副统帅,你以为是让你享福?那是为党做工作,你不愿意,是不是对党、对老毛、对党的政策有看法,这个帽子扣下来,也好不到哪去。朝鲜战争没去,据后来披露的情况来看确实是有病,已经给人议论纷纷,说不是身体病,而是脑子有病。这次又不干,还不知又被怎么说,是不是有意见?是不是反对中央决定?是不是怕负责任?总之,想不干也不行。何况从一个党员原则、义务的角度来看,也不能推,革命几十年,总不能不服从党的安排吧。

作家以幽默、调侃的语言将一段复杂的历史,用了短短几百个字就解读得“流流畅畅”。其中最重要的是:“可奇怪的是林总解放后虽然总是躲着藏着,但好事总是落在他头上,事情没干什么,地位却节节上升。”

真是一位“有才华”的作家,写下如此天真幼稚的文字。

按照梁的说法,就是在这一个时间段林总“烧高香”了,“交大运”了!

这个“大运”太奇异!像“做梦娶媳妇”一般美妙,像“天上掉馅儿饼”一般不可思议!

这种“大运”还不是一般的“好事成双”,而是“好事成三”,就是老百姓所说的那种“运气来了城墙也挡不住”般的“大运”。

也就是有个叫祖英的娘们所唱的“今天是个好日子,明天还是好日子”,今天明天都是好日子,后天还是好日子------

“节节上升”,确有其事。

1、仅在高岗事件大局落定短短的几个月后,林彪出任国务院副总理。

2、一年后的1955年4月,在中共七届五中全会上补选林彪、邓小平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五中全会还通过《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决议》,“高饶事件”正式落幕。

1956年9月,中共八届一中全会,邓小平当选总书记,并进入常委班子,排名在林彪之前。

3、1958年5月,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举行的八届五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副主席,排名在总书记邓小平之前,位居第六,更与一般政治局委员的彭德怀拉开了距离。

从此“毛刘朱周陈林邓”七巨头的格局正式形成,林彪正式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

毛泽东自己都说了:“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毛泽东凭什么无缘无故地给林彪一再“加官进爵”呢?

林彪建国后长期养病,没有新功劳,没有新建树,毛泽东凭什么提拔林彪呢?

而且在刚落定的“高饶反党集团”案中,林彪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牵连。

林彪究竟有没有上高岗的“贼船”?这个问题另当别论,但他至少也是高岗刻意拉拢的重要对象。林彪起先也没有表态反对,更没有检举揭发,而是在毛泽东派陈云做了工作后才亮明立场的。

毛泽东对那几个反击高饶有功之人都没有明显的擢升,而唯独对林彪一升再升呢?升到在那个时代已无可再升的高度。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回顾一段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一段故事。

隆克多其人,皇亲国戚,坚韧明达,才堪大用,并曾在战场上有过大功劳,甚至还救过康熙帝的命。但对于这样一位皇亲国戚、功臣旧将,康熙帝长期弃之不用。隆克多穷困潦倒,心生怨言。正是在这样的时候,隆克多的运气来了,康熙帝不仅用了他,而且一下子将其提拔为九门提督,到最后时刻,甚至将其提拔为太子太保,上书房大臣,赐爵一等公。

康熙为什么要让隆克多直至“心生怨言”时才重新启用他呢?说是“历经磨炼”,其实就是让他倍尝坐冷板凳的滋味,让隆克多体会到“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少年不识愁滋味,老来方知行路难”,功名利禄不是白给的,你虽有大功,但若我不用你,你仍然只是一根葱。

康熙又为什么将隆克多一下子提拔到远远超出他自己所预期的高得多的职位呢?那是为了要让他感受龙恩深似海,非肝脑涂地不足以报的体会来。

康熙为什么前不提后不提呢?因为康熙对于接班人的问题有了新思维,也有了新布局,而在这个新布局中,隆克多就是一个派得上大用场的棋子儿了。按康熙的话说就是“你这把宝刀,朕要留到最紧要的时候才用”。于是隆克多感动得“今生今世,粉身碎骨也报不了皇上的恩典”。

毛泽东提拔林彪,与康熙提拔隆克多,两者有太多的类似,全都是高深的帝王心术。

林彪在高饶事件中的表现,说明林彪仍然是功利之人。既然你并不是什么“南阳故人”,也并不是在学什么“张良”做“赤松子游”,你不是说“我的兴趣是政治”吗,那么一切都好办,我就用你,提拔你,满足你的功名利禄之心。

我不仅要提拔你,而且提拔你到连你自己也没有想到的高位,让你“三级跳”,让你进常委,让你当副主席,让你彻底明白,有了我的提拔,你才可能变成一棵松。

为什么前不提拔后不提拔呢?也正是因为毛泽东在“党内斗争”与“接班人”的问题上有了新思维,开始了新布局。

毛泽东将林彪这颗棋子儿放在棋局的某个位置上,虽然是预设着,不久就要你发挥作用的。

1957年的苏联党内相继发生两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1957年6月,赫鲁晓夫在朱可夫的帮助下,反败为胜,一举将莫洛托夫等元老派打成反党集团;

第二件大事:相隔仅4个月后,1957年10月,赫鲁晓夫竟解除了朱可夫的国防部长职务。

第一件大事让毛泽东认识到军队将帅左右政局的力量。

第二件大事让毛泽东醒悟到对左右政局的军队将帅也必须毫不留情的加以清洗。

联系到中国党内的情况,他几乎毫不悬念地将彭德怀定格为中国的朱可夫。

所以,毛泽东在1958年5月6日,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讲话,提出“要准备对付党的分裂”,就是针对彭。

毛既然“要准备对付党的分裂”,那么,他势必就会考虑如何“准备”,就必然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仅20天后的中央八届五中全会上,毛泽东提议养病几年的林彪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位居彭之上。

毛的布局意图非常明显,通过大幅提升林彪的党内地位借以制衡掌管军队的国防部长彭德怀。

毛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对彭的不信任,明明白白告诉彭在军队系统我最信任的不是你彭德怀,而是林彪,你如若要“犯上作乱”,那么我就依靠林彪搞掉你。

在彭德怀这一方,对于毛泽东的意图当然是看出来了,傻子也能看得出,但是他无可奈何。

在林彪这一方,他对于毛泽东的意图当然也是看得很清楚。他要么不当这个常委,不当这个副主席,要么就铁定绑在毛泽东的战车上,甘心受其驱使,甘心为其利用。

林彪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的表现,此后在主持军委工作的表现,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表现,在文化大革命准备阶段及初期发动阶段的表现,都充分说明林彪对他的“新角色”是很尽力的。

让我们重新回顾一下该作家的这段话“可奇怪的是林总解放后虽然总是躲着藏着,但好事总是落在他头上,事情没干什么,地位却节节上升”,这话太天真了!“天真”得就像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只是不知该作家是真“天真”,还是装“天真”?

林彪正是从此时起走上了一条十年不归路,一条通往“九一三”的地狱之路。

浏览(515) (0)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不平
注册日期: 2014-03-07
访问总量: 516,589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新书出版
最新发布
· 把林彪和“四人帮”分开来
· 从《林彪日记》说到“杨成武案”
· 假如没有林彪
· 2023新春感言
· 《林彪日记》中的“批判林彪”
· 《林彪日记》说“贺龙案”
· 《林彪日记》说罗瑞卿案
分类目录
【舒云】
· 假如没有林彪
· 《林彪日记》中的“批判林彪”
· 《林彪日记》说“贺龙案”
· 《林彪日记》说罗瑞卿案
· 《林彪日记》中的程世清谈话
· 叁国大战《豆豆述》
· 舒云的逻辑
· 《林豆豆口述》读后(二)
· 《林豆豆口述》读后(一)
· 舒云的采访4---《林彪传》中的采
【丁氏魔术2】
· 丁氏魔术13---丁凯文子承父业(
· 丁氏魔术13---丁凯文子承父业(续
· 丁氏魔术13---丁凯文子承父业
· 丁氏魔术12---严慰冰的匿名信案
· 丁氏魔术11---丁凯文发飙
【丁氏魔术】
· 从《林彪日记》说到“杨成武案”
· 丁氏魔术11---“讲话”与“放屁”(
· 丁氏魔术9---“讲话”与“放屁”(一
· 丁氏魔术8---严慰冰的“不堪入目”
· 丁氏魔术7---林晓霖参加了造反派
· 丁氏魔术六:关于《罗瑞卿案》
· 丁氏魔术5---“绑架出逃说”
· 丁氏魔术4---林豆豆成了官方
· 丁氏魔术3---贺龙案辨析
· 丁氏魔术1---丁凯文腰斩叶群
【二十一】
· 2023新春感言
· 国内局势的我见
· 我替老大拟讲稿
· “铁链女”的终解
· 《环球网》提线的“请愿信”中的三
· 关闭迪特里克堡实验室的请愿信和
· 来自中国的一些观点--关于迪特里
· 阿Q该向未庄道歉?这种想法怎么
· 观“提刀探花在缅北”有感
· 李文亮:不是英雄的英雄
【不平之论】
· 把林彪和“四人帮”分开来
· 自由的阶级性
· 论“统一思想”
· 林彪的四大经典马屁评析(三)
· 山东大学的“‘学伴’项目”之我见
· 林彪的四大经典马屁评析(二)
· 林彪的四大经典马屁评析(一)
【史论一见3】
· 庐山大戏
· ZT:中华民族到了“骂大街”的时候
· ZT:若没有集体反思,那才是无药
· 世界各国医疗卫生总支出排名,猜
· 林彪团伙为什么要在庐山会议上围
· 卸甲一书生:诗情做伴好还乡?
· 马双有:刘少奇和毛泽东在“四清”
· 群:林彪是个谜吗?——说说林付统
· 朗 钧:林彪人生最大污点:策动指
· 马双有:林彪元帅是如何“变异”的
【往事堪回首3】
· 廖伯康——我的大跃进 3小时等于2
· 论“句句真理”
· 论“统一思想”
·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 中共中央委员会“五•一六”
· 再论“吃小亏占大便宜”
· 稳当的英雄
· 吴尘因无罪
【史论一见2】
· 马双有:林彪与“二月逆流”
· 马双有:林彪与彭德怀冤案
· 群:“红”的可以—说说林付统帅
· 林彪在庐山的“突然袭击”是怎么回
· 马双有:林彪讲话为何惹毛泽东不
· 朗 钧:林彪为什么要坚持“天才论”
· 大海之聲:关于林彪正面评价的三
· 马双有:彭德怀与林彪之死
· 马双有:林彪在七千人大会讲话是
· 马双有:林彪在七千人大会发言的
【史海一角2】
· 老鬼:坚贞的舒赛
· 戴晴 洛恪:女政治犯王容芬
· 无罪的囚徒——石仁祥
· 写第一张反对林彪的大字报的——舒
· 官明华的悲怆命运
【往事堪回首2】
· 强权和真理
· 告廣大無產階級書
· 谁反对毛泽东思想就砸烂谁的狗头
· 从反右到文革
· 幸福观
· 评《必须继续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 評做老實人------林彪死後感之三
· 林彪死后又感
· 一篇大字報的前前後後
· 林彪死後感
【大千一斑】
· ZT:阎锡山5个月灭疫创奇迹
· ZT:疫情汹涌时,易中天、方方、
· 关于“道歉”的网战
· ZT:幽灵病菌携带者:“我在医院被
· 2009年H1N1中国的反应
· 转:关于“美国H1N1流感”的真相——
· 转:各位,这里有点儿不对劲,对
· 陈秉安:习仲勋意识到“大逃港”是
· 再发附照 大逃港:香港百姓救了
· 大逃港:香港百姓救了多少大陆人
【史论一见】
· 朗钧:林彪为什么要坚持“设国家主
· 朗钧: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情结”及
· 朗钧:毛泽东-林彪反目成仇是从什
· 高华:革命政治的变异和退化—“林
· 朗 钧:王年一到底想对汪东兴说些
· 胡鹏池:评林彪在“七千人大会”上
· 朗 钧:毛泽东是什么时候向林彪推
· 胡鹏池:林彪的PK情结
· 胡鹏池:也谈“四个伟大”的由来
· 胡鹏池:林彪素描
【史海一角】
· 王实味:野百合花
· 巴金:《随想录·文革博物馆》
· 丁群: 女演员李香芝和她的冤案
· 郭罗基:我的学生李讷(毛泽东和江
· 第二个林昭似的女英雄--冯元春
· 右派撷英录:冯元春
· 青史迎英烈——有这样一对同案犯
· 文革被杀第一人:刘文辉的遗书
· 文革烈士方运孚永垂不朽
· 文革中被枪毙的中共县委副书记杜
【往事堪回首】
· 林彪死後感
· 马克思论出版自由
· 論自由的階級性
· 論個人崇拜
· 评《我们是旧世界的批判者》
· 影响论
· 放﹖
· 四十年前准备的大字报
· 不平:印红标先生的若干评论
· 四十年前的大字报
存档目录
2023-05-15 - 2023-05-15
2023-02-11 - 2023-02-11
2023-01-02 - 2023-01-07
2022-11-20 - 2022-11-20
2022-10-03 - 2022-10-22
2022-09-25 - 2022-09-25
2022-08-24 - 2022-08-24
2022-07-31 - 2022-07-31
2022-05-21 - 2022-05-21
2022-02-04 - 2022-02-25
2022-01-14 - 2022-01-14
2021-12-16 - 2021-12-16
2021-11-01 - 2021-11-16
2021-10-12 - 2021-10-21
2021-09-05 - 2021-09-14
2021-08-03 - 2021-08-14
2021-07-06 - 2021-07-15
2021-06-16 - 2021-06-25
2021-05-11 - 2021-05-29
2021-04-01 - 2021-04-28
2021-03-01 - 2021-03-10
2021-02-27 - 2021-02-27
2020-04-01 - 2020-04-05
2020-03-01 - 2020-03-27
2020-02-11 - 2020-02-27
2019-08-21 - 2019-08-21
2019-07-10 - 2019-07-25
2016-05-05 - 2016-05-05
2015-05-04 - 2015-05-05
2015-04-01 - 2015-04-26
2015-03-02 - 2015-03-27
2015-02-08 - 2015-02-28
2015-01-01 - 2015-01-29
2014-12-01 - 2014-12-31
2014-10-03 - 2014-10-20
2014-09-01 - 2014-09-28
2014-08-01 - 2014-08-29
2014-07-01 - 2014-07-30
2014-06-01 - 2014-06-30
2014-05-03 - 2014-05-31
2014-04-05 - 2014-04-30
2014-03-06 - 2014-03-30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