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不平的博客  
六六毕业附中, 六八崇明务农。 七七大学圆梦, 八九次年楼空。  
https://blog.creaders.net/u/8311/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马双有:林彪没有权力欲吗? 2015-03-26 08:25:37

马双有:林彪没有权力欲吗?

2015-03-26 11:17

来源:共识网作者:马双有

愚以为,说林彪篡党夺权,野心勃勃,固然有令人质疑的地方;但是,说林彪没有权力欲,没有政治野心,更是难以服众、不合事实的怪论。

   共识网近年来发表了一些重头文章,引起读者广泛关注,点击率很高;文章的一些观点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不少读者纷纷给以“理性”“务实”的赞誉。这些文章几个月来一直挂在网站的“排行榜”前列,依然在产生着绵绵不断的影响。

但是,有些文章的观点,含糊其辞,似是而非,既经不起历史的检验,更经不起实践的推敲,却从来无人质疑,更无人提出批评和矫正,好像这些观点成了无可置疑的真理。笔者阅读思考再三,选出几例,提出质疑,加以分析,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毛岸英的“接班说”是凭空谣言吗?

作者抓住多年来社会上流行的一个心怀叵测的“谣言”:毛泽东当年让儿子毛岸英参加抗美援朝作战,是培养接班人的一种“镀金”方式;如若不是毛岸英在战场上牺牲,将来有可能成为接班人。

作者用对比手法,列举典型事例,对这种“谣言”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比如蒋介石培养蒋经国当接班人,蒋经国从苏联一回来就被授予少将军衔,紧接着又授予中将军衔,到台湾后又成了国防部主任、行政院院长,最终便顺理成章、名正言顺地登上大宝之位。

而毛泽东如何培养毛岸英呢?毛泽东于1943年便成了中共最高领袖,毛岸英1945年从苏联回国,毛泽东却让他学种地,搞土改,到工厂任党支部书记,根本没有培养“接班人”的架势。

解放战争三年,正是共产党在军事上顺风顺水的时候,毛泽东并没有让毛岸英参军参战,或者到林彪的东北野战军当个参谋,战争一结束,便可弄个师长政委什么的,就可以在接班人的道路上步步高升。但毛泽东没有这样做,而是让毛岸英参加最危险、前途未卜的抗美援朝战争,当了个小小的翻译参谋,结果被美国的飞机炸死。这就说明毛泽东让毛岸英入朝作战,根本不是为了“镀金”,而是为了保家卫国,为了团结全党,起一种表率作用。

作者李晓鹏的这种说法,基本符合事实。毛岸英为人低调,作风朴实,勤奋好学,吃苦能干,无论在哪里工作都能获得一片好评,确实是年轻有为的好苗子。电视剧《毛岸英》中典型生动的事迹,确实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毛岸英最后在战场上为国捐躯,可谓“生的光荣,死的伟大”,后人说三道四,确实有些不厚道。

但是,说毛岸英可能要“接班”,他生前的一系列活动可能是“镀金”,就是毫无根据、胡乱编造的“谣言”吗?

不一定。人常说:无风不起浪。人们从后来毛远新的人生历程中看到了毛岸英的影子。是啊,侄儿毛远新能一度成为“可靠的接班人”,儿子毛岸英为何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接班人呢?

毛远新是毛泽东的侄儿,10岁时便来到北京,跟着伯父毛泽东生活。毛泽东和江青十分喜欢这个聪明伶俐、乖巧可爱的侄儿,待他如同亲生儿子,予以无微不至的关怀。毛远新一直称江青“妈妈”。

1960年毛远新中学毕业,本来可以保送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毛泽东说:“保送上学,不算真本事。”毛远新果然凭真本事考上清华大学,后来又转入哈军工。在学校里他好学上进,生活俭朴,乐于助人,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1964年夏天,毛泽东对毛远新作了一番谈话,主题就是“阶级斗争是一门主课”。毛远新凭回忆将谈话内容记录下来,报了上去。中央高教部将这个谈话转发全国。毛远新从此在教育界名声大噪,其特殊地位更是人人皆知。

1965年在毛泽东的安排下,到黑龙江搞“四清”,为了不引人注意,在伯父的建议下,化名“李实”,担任工作队副队长,深得好评。

1966年初,毛远新提前毕业。按照伯父的指示,要到部队锻炼。空军司令吴法宪要安排他到第二高炮指挥部当参谋,他向伯父请示,伯父笑着说:“参谋不带长,放屁也不响,当那个放屁都没声的参谋干么子!”于是被吴法宪安排到偏僻的大山里当了野战部队的普通一兵。

从毛远新的上述履历看,毛泽东对这个侄儿满怀希望,要求十分严格,有意考验他、锻炼他。上大学不开后门,不靠关系;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也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磨砺意志;当兵也不能到指挥机关当参谋(其待遇还不如毛岸英,时任志愿军司令部参谋),只能到大山里当普通一兵。毛泽东的良苦用心,一定是想把毛远新锻造成可堪大用的人才,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否想把他培养成中央领导,或者将来接中央领袖的班,此时还不能贸然下结论。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毛远新回母校组织“哈军工红色造反团”,他不仅成了全校、也成了全省红卫兵领袖。1968年就担任辽宁省革委会副主任、沈阳军区政委。此时就有了“可靠接班人”的迹象。一些资料说,这都是江青的安排。实际上不是毛泽东点头,不是靠毛泽东的神圣光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便如此青云直上,是不可能的。

1973年,毛远新发现了张铁生“白卷先生”,封其为“反潮流英雄”;又发明了“朝农经验”,成了全国教育革命先进典型;在批林批孔中和江青密切配合,到处“点火烧荒”。所有这些,都是在反击周恩来的“右倾回潮”,使毛远新的名望在不断上升。有人说,这都是江青幕后操纵,但却深得毛泽东青睐。毛泽东当时点评道:“远新还是有一些理论功底,虽然比不上春桥、文元,但是比起有些人是强多了。他在基层很有一些宝贵经验,这正是我们中央的某些老爷们缺乏的。”

具有无上权威的最高领袖毛泽东,居然称赞毛远新,理论上稍逊上海帮,实践上超过老干部,毛远新既有很高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此时,毛泽东就有提拔毛远新当接班人的意思了。

1975年毛泽东病重,就把毛远新调到自己身边当联络员。这个“联络员”是何官职?你在任何词典里也查不出来。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比“宰相”还要高的职位。毛泽东的“最新最高指示”,只有通过他才能传达出来;中央政治局这个最高决策机构讨论的所有决议,只有通过他才能报给毛泽东,获得批准。主持中央工作的邓小平等人,面对他也得俯首听命;他对邓小平等人竟敢颐指气指,指手画脚。

有一件事可看出毛泽东对毛远新的厚望。江青有一次让毛远新抄写一些资料,毛远新借口工作忙没有及时抄写。毛泽东就对毛远新说:“咱家的人不多了,你就帮她一下吧!”毛泽东将毛远新视为“咱家的人”,那他不就是活脱脱的毛岸英么!当时可视为“咱家”接班的,除了毛远新以外,确实竟然找不到第二个!

1976年初,毛泽东在批了邓小平转交的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冰的信后,对毛远新说道:“清华所涉及的问题不是孤立的,是当前两条路线斗争的反映。你找小平、东兴、锡联谈一谈,把你的意见全讲,开门见山,不要吞吞吐吐,你要帮助他(邓小平)提高。”

从这段谈话可以看出,毛泽东已授予毛远新“尚方宝剑”,这位初出茅庐的小伙已成了最高领袖的“代理人”。他向毛泽东反映邓小平否定文化大革命,伺机翻案的问题后,毛泽东就在全国发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他反映说邓小平是天安门运动的“总后台”,于是邓小平就被撤销了党内外一切职务。虽然毛泽东的决策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毛远新的进言定然举足轻重……

但是,毛泽东最终没有把最高权力交给毛远新和四人帮,这该如何理解?

毛泽东绝不可能像封建帝王一样,直接传位于太子。但蒋介石给了蒋经国少将、中将,毛泽东却给了毛远新省长(革委会副主任)、军区政委、中央联络员等要职,一点不亚于蒋经国。他要创造条件,一步一步提上去。但是,1976年爆发的天安门运动,百万群众悼念周恩来、声讨四人帮的浩大声势,打乱了毛泽东的既定思路。他既痛恨邓小平追随周恩来搞右倾翻案,狠心将治国能手邓小平打落马下,又担心民意不可违,不敢贸然将最高权力交给四人帮和毛远新,而是交给了自认为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华国锋。他以为来日方长,右派领袖邓小平叶剑英已经下台,而左派领袖四人帮依然执掌大权,就这样发展下去,以江青的霸道和水平,以毛远新的新锐和才能,以后定能登上大位!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他老人家一去世,四人帮一粉碎,毛远新即刻跌入人生低谷。毛泽东在毛远新身上倾注的一切热望便化为泡影!

假如没有爆发天安门运动,假如毛泽东再多活几年,假如四人帮没有被粉碎,毛远新极有可能顺顺当当接班,至少进入政治局常委,成为权倾朝野的大腕,是没有问题的!

综上所述,人们由毛远新的经历联想到了毛岸英,说毛岸英如果不死,很可能要成为接班人;他之前的一切活动,包括到朝鲜战场当司令部参谋,有可能是“镀金”,也并非空穴来风,胡编乱造,也不能斥之为“政治谣言”。李晓鹏对这个“谣言”的反复驳斥,并不能令人信服!

二、林彪没有“权力欲”吗?

一些党史专家不断发表一些重头文章,说林彪在文化大革命中并没有权力欲,他的中央第一副主席和接班人地位,是毛泽东逼迫他干的,林彪是被“逼上梁山”;他曾把毛泽东让他作接班人的批示烧掉,扔到痰盂里。后来的国家主席,林彪从来没有提出自己想干,说林彪“急于想当国家主席”是莫须有的罪名,等等。持这种观点的文章点击率很高,支持者众多。

这种观点令人生疑,却至今无人质疑。这就使史坛上出现了一种奇怪现象:一方面是主流媒体上一直斥林彪是“篡党夺权”“抢班夺权”“野心勃勃”,一方面是非主流媒体上不断宣称,林彪没有权力欲,没有政治野心,那些罪名是莫须有的。

愚以为,说林彪篡党夺权,野心勃勃,固然有令人质疑的地方;但是,说林彪没有权力欲,没有政治野心,更是难以服众、不合事实的怪论。

林彪真的没有权力欲吗?

自古以来,将士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出生入死,为的就是谋求一官半职,谋求不断提升,谋求封侯拜将(为共产主义、为人民服务之类且不论)。林彪一生南征北战,功勋卓著,被封为最年轻的元帅,可谓功成名就。但是,由于建国初辞去抗美援朝的帅印,坐了几年冷板凳;1958年被毛泽东提拔为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超过了功劳在己之上的彭德怀,一下开始激动活跃起来。这次官位的骤然跃升,使他悟出了官场玄机:中共高官的提拔,不在于你功劳大小,不在于你工作多少,而在于你是否紧跟最高领袖。瞄准一人,紧跟一人,亦步亦趋,大拥大顺,就能飞黄腾达,平步青云!

所以在庐山会议上,出语惊人,直击要害,协助毛泽东打倒了彭德怀,毛泽东将彭的主持工作的军委副主席和国防部长统统拿下,交给了林彪。尝到了甜头的林彪一反彭德怀的做法,在吹捧毛泽东、突出政治上大做文章。

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鉴于毛泽东领导的大跃进遭到严重失败,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中央领导纷纷检讨自己的失误,一些人提出毛也要承担责任,使毛的心情一度灰溜溜的。在这关键时刻,林彪却发表了一通歌颂毛泽东一贯正确、一贯不脱离实际、工作失误是没有执行毛主席指示的讲话,使毛泽东大受感动。林彪此时在毛泽东的心中已经有了接班人的气象。

从60年代初到文革开始,林彪别出心裁,连续发明了“捷径论”“顶峰论”“天才论”“活学活用论”“三八作风”“四个第一”“毛主席语录”等等,每一个“发明”都在中国政坛刮起一阵阵旋风,将林彪的威望推到了新的高度。为了推行自己的“发明”,不惜对那些“异见者”大打出手。谭政、罗荣桓、罗瑞卿对林彪的一系列“发明”提出了批评意见,均遭到林彪严厉打击。

文革前夕,林彪不停地吹捧毛泽东,毛泽东不断地赞扬林彪,二人一来一往,一唱一和,在中国政坛形成了一道奇特地景观。人们普遍认为,林彪当时不当接班人都不行!如果刘少奇下台,毛泽东改换接班人,除了林彪,谁还能入了毛泽东的法眼?(刘少奇、邓小平即将被打倒,朱德年迈而右倾,周恩来屡犯右倾错误而魄力不足,陈云一贯右倾更不值一提)。

就这样,1966年文革兴起,毛泽东在八届十一中全会拿掉刘少奇后,既为了取得军队的支持,也为了对极左大将的利用,更为了对林彪多年来“高举”“紧跟”的回报,林彪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地登上了接班人的宝座!

林彪对于即将到手的接班人宝座,一定是如愿以偿,激动兴奋。但是,表面现象却是,林彪不愿接受,一脸的不高兴,甚至把毛泽东的批示烧掉,扔到痰盂里,这该如何理解呢?

是否如有人说的,林彪如此作派,和古代“王莽谦恭”“曹操推让”一样,是一种“虚伪”,不可当真?这还真不好说。但至少可以认为,林彪的这种做法,绝不是真实意思的表露,而是深藏玄机——

刘少奇的前车之鉴给了他强烈的刺激,面对即将到手的梦寐以求的桂冠,故作冷淡,甚至强烈拒绝。他要试探一下,“刁难”一下,故意给毛出个难题,以加重自己在毛泽东心中的砝码,避免刘少奇的悲剧在自己身上重演。把话说白了,那意思就是说,这接班人可不是我要干的,是你非要我干的,以后我要是干不好,出了问题,可不要怨我,你要高抬贵手,不要把我当成刘少奇第二!

如果不这样理解,那林彪这几年不遗余力大搞个人崇拜,“高举”“紧跟”的声浪把整个中国搅得山摇地动,为了维护自己个人崇拜的发明专利,不惜和自己的亲密战友撕破脸面,大打出手,这样做目的何在?如何作出合理的解释?

至于国家主席问题,也不能说明林彪就没有“权力欲”。

不错,林彪从来说过,自己要当国家主席。但是,按照中共的惯例,中央第一副主席就是法定的国家主席的人选。刘少奇这个第一副主席能当国家主席,我这个唯一的中央副主席为何不能当国家主席?

况且当时的地位安排,着实让人尴尬。在党内,林彪是党中央唯一的副主席,位置在周恩来之上;而在政府内,林彪是国务院副总理,位置在周恩来之下。这种错乱的地位,不仅让林彪不快,也让周恩来很尴尬。而周恩来似乎比林彪还着急,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设立国家主席,主席就是林彪,以摆脱这种尴尬局面。

林彪虽然没有说要当国家主席,但是他多次发言,支持设立国家主席,还亲自给毛泽东发电报,要求设立国家主席。在庐山会议上操纵手下大将大闹庐山,齐呼要求设立国家主席。这样一来,毛泽东认定林彪“急于想当国家主席”,并没有说错。因为别的任何人这样说,都不会引起怀疑;周恩来再三要求设国家主席,绝不是自己要当。而林彪的地位,就是国家主席的位置,他一旦要求设国家主席,就有瓜田李下之嫌,就可能是自己要当国家主席。毛泽东并不需要吴法宪揭露的叶群所说:“不设国家主席,林彪往哪里摆?”这一证据,单依据林彪的语言和动作,就可以断定,林彪急于想当国家主席,并非是“莫须有”的强加于人。

有人说,国家主席是一个“虚”位,没有实权,林彪不会去争虚位。其实,国家主席的位置可实可虚,可大可小,关键是如何运作。1954年的宪法中规定:国家主席任命国务院总理、副总理,任命政府各部部长、副部长;统帅全国武装力量;对外发布战争宣言,等等,权力可谓大矣。虽然其上还有党权的制约,但是国家元首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加上叶群对“第一夫人”的艳羡,林彪很可能对国家主席投去神往的目光。

依据林彪的地位和声望,他完全可以当国家主席;但是他想当国家主席,是否就是篡党夺权,是否就是抢班夺权,罪恶昭彰,那是另外的话题了。

三、“15年赶英超美”不是头脑发热吗?

一位学者发文说,大跃进中毛泽东提出“15年超英赶美”的口号,并非头脑发热,大跃进的失败另有原因。

一见这个观点,笔者吃了一惊: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在总结大跃进的教训时,无不异口同声说是“头脑发热”,大跃进的发动者毛泽东在纠左时,反复说这是头脑发热;大跃进的反对者彭德怀不断批评说,这是头脑发热;大跃进的参与者邓小平几十年后也这样说,大跃进时毛主席头脑发热,我们的头脑就不发热吗?可是现在这位学者居然说,大跃进不是头脑发热!他用什么论据来支撑这个“大胆新颖”的观点呢?

原来作者是这样精确计算的。他说,中国1950年钢产量是61万吨,1957年达到535万吨,平均年增长率是36.4%。而1957年英国钢产量是2205万吨,中国15年赶上这个水准,只需增长9.9%即可,这是一个很保守的目标。即使考虑到英国的增长,中国只需要12%的年增长率,15年就可以达到近3000万吨钢产量。从后来的实际情况看,1972年,中国钢产量是2338万吨,超过英国1957年的钢产量;中国1975年达到2390万吨,首次超过了英国当年的钢产量。“15年赶上英国”的目标确实实现了。如果一提到“超英赶美”就认为是吹牛皮,是头脑发热,是十分错误的,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同样是不可取的。

看到作者如此精心计算的论据,不禁令人哑然失笑。作者忽略了1958年大炼钢铁的全过程及其重大失误,只抓住开头“15年超过英国”这句口号就妄下结论,这不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吗?这不是瞎子摸象式的结论吗?

众所周知,毛泽东在1957年莫斯科会议上发出“15年超过英国”的豪言后,头脑就开始发热膨胀。1958年连续召开的南宁会议、成都会议、北戴河会议,不断地“反反冒进”,不断地调高工农业指标,不断地提出大跃进口号。诸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一天等于20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所有这些,都是头脑高度发热的标志。

单说当时的大炼钢铁运动,更是地地道道头脑狂热的表现。1958年2月,八大五次会议将当年的钢铁指标定为620万吨,这当然是切实可行的,不能叫“头脑发热”;5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将58年钢铁指标定为800万吨,头脑稍微发热,但经过努力也可能达到。到了6月份,毛泽东对冶金工业部部长王鹤寿说:去年是535万吨,今年能不能翻一番?为什么不能翻一番?于是党中央便作出决议,1958年要完成1070万吨钢铁。毛泽东在冶金部文件的批示上说,超过英国,不是15年,也不是七八年,二三年就可以超过。此时,毛泽东和党中央头脑发热,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时间已经到了8月份,全国钢产量才完成了400多万吨,距离任务还有800万吨,毛泽东党中央为了在全世界面前争口气,实现“1070”的宏伟目标,在全国发动了由全民参加的大炼钢铁运动,在全国各地建起了无数的“小土群”“小洋群”,9000万人上山,几亿人配合,轰轰烈烈折腾了几个月,炼出了无数的废渣,国家补贴了50个亿,使国家的林木资源、煤炭、矿石资源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几十年也难以恢复;同时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大量粮食沤烂在地里,直接导致了饿死人的大饥荒。

这种“全民大炼钢铁”,无疑是典型的头脑发热,是热极了,热狂了,热昏了!而所有这些“热”,都是由“15年超过英国”这个口号引起的!

作者认为大跃进的失误不是由于“头脑发热”,那是什么原因呢?作者认为是“分散主义”,即当时的中央把权力下放到各省,但由于地方缺乏办工业的经验,中央缺乏分权经验,党内一些干部不同意地方分权,所以导致工农业生产下滑,国民经济衰退。

这个观点毫无新意,而是不合实际的“陈年谷子”。1962年七千人大会,党中央的初衷就是要打通分散主义思想,以解决征购粮食的困难。中央发的通知就说,大跃进以来,中央为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实行权力下放,但是一些地方各自为政,对中央政策阳奉阴违,只顾农民这一头,而不顾中央这一头,导致中央征调粮食发生困难,所以中央要召开大型会议,解决这一问题。

但是,会议开始,当中央要求大家讨论分散主义的危害的时候,与会的绝大多数地方干部根本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认为,一些省的工业项目盲目上马,搞所谓独立的工业体系,这可能有分散主义倾向。但是就全国大范围来说,尤其是农业生产的问题,根本不是什么分散主义,而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在中央制定的各项政策的强制引导下发生的。北戴河会议发动的大炼钢铁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运动,从未提到过什么“权力下放”,从未听到过什么“分散主义”。造成全国经济大倒退,各地发生大饥荒,根本原因就是中央领导头脑高度发热,制定了一条急于求成、盲目蛮干的极左路线,从而催生的共产风、浮夸风、高指标、强迫命令瞎指挥(即通常说的“五风”)所造成的。

毛泽东听了大多数与会者的意见,果断扭转了大会的主题,转而让大家讨论总结大跃进的经验教训,使大会取得了积极的效果。而那个所谓“分散主义”,似乎无人再提了。

而现在,这位学者总结大跃进失败的教训,不知从什么地方又挖出了“中央分权”“分散主义”的问题,而且旁征博引,言之凿凿,声称自己才是真正找到了大跃进失败的原因,进而否定沿袭了半个世纪的“头脑发热”的传统观点。这其实是是以片面的观点掩盖真相、混淆是非、误导读者啊?

浏览(575) (0)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不平
注册日期: 2014-03-07
访问总量: 515,564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新书出版
最新发布
· 把林彪和“四人帮”分开来
· 从《林彪日记》说到“杨成武案”
· 假如没有林彪
· 2023新春感言
· 《林彪日记》中的“批判林彪”
· 《林彪日记》说“贺龙案”
· 《林彪日记》说罗瑞卿案
分类目录
【舒云】
· 假如没有林彪
· 《林彪日记》中的“批判林彪”
· 《林彪日记》说“贺龙案”
· 《林彪日记》说罗瑞卿案
· 《林彪日记》中的程世清谈话
· 叁国大战《豆豆述》
· 舒云的逻辑
· 《林豆豆口述》读后(二)
· 《林豆豆口述》读后(一)
· 舒云的采访4---《林彪传》中的采
【丁氏魔术2】
· 丁氏魔术13---丁凯文子承父业(
· 丁氏魔术13---丁凯文子承父业(续
· 丁氏魔术13---丁凯文子承父业
· 丁氏魔术12---严慰冰的匿名信案
· 丁氏魔术11---丁凯文发飙
【丁氏魔术】
· 从《林彪日记》说到“杨成武案”
· 丁氏魔术11---“讲话”与“放屁”(
· 丁氏魔术9---“讲话”与“放屁”(一
· 丁氏魔术8---严慰冰的“不堪入目”
· 丁氏魔术7---林晓霖参加了造反派
· 丁氏魔术六:关于《罗瑞卿案》
· 丁氏魔术5---“绑架出逃说”
· 丁氏魔术4---林豆豆成了官方
· 丁氏魔术3---贺龙案辨析
· 丁氏魔术1---丁凯文腰斩叶群
【二十一】
· 2023新春感言
· 国内局势的我见
· 我替老大拟讲稿
· “铁链女”的终解
· 《环球网》提线的“请愿信”中的三
· 关闭迪特里克堡实验室的请愿信和
· 来自中国的一些观点--关于迪特里
· 阿Q该向未庄道歉?这种想法怎么
· 观“提刀探花在缅北”有感
· 李文亮:不是英雄的英雄
【不平之论】
· 把林彪和“四人帮”分开来
· 自由的阶级性
· 论“统一思想”
· 林彪的四大经典马屁评析(三)
· 山东大学的“‘学伴’项目”之我见
· 林彪的四大经典马屁评析(二)
· 林彪的四大经典马屁评析(一)
【史论一见3】
· 庐山大戏
· ZT:中华民族到了“骂大街”的时候
· ZT:若没有集体反思,那才是无药
· 世界各国医疗卫生总支出排名,猜
· 林彪团伙为什么要在庐山会议上围
· 卸甲一书生:诗情做伴好还乡?
· 马双有:刘少奇和毛泽东在“四清”
· 群:林彪是个谜吗?——说说林付统
· 朗 钧:林彪人生最大污点:策动指
· 马双有:林彪元帅是如何“变异”的
【往事堪回首3】
· 廖伯康——我的大跃进 3小时等于2
· 论“句句真理”
· 论“统一思想”
·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 中共中央委员会“五•一六”
· 再论“吃小亏占大便宜”
· 稳当的英雄
· 吴尘因无罪
【史论一见2】
· 马双有:林彪与“二月逆流”
· 马双有:林彪与彭德怀冤案
· 群:“红”的可以—说说林付统帅
· 林彪在庐山的“突然袭击”是怎么回
· 马双有:林彪讲话为何惹毛泽东不
· 朗 钧:林彪为什么要坚持“天才论”
· 大海之聲:关于林彪正面评价的三
· 马双有:彭德怀与林彪之死
· 马双有:林彪在七千人大会讲话是
· 马双有:林彪在七千人大会发言的
【史海一角2】
· 老鬼:坚贞的舒赛
· 戴晴 洛恪:女政治犯王容芬
· 无罪的囚徒——石仁祥
· 写第一张反对林彪的大字报的——舒
· 官明华的悲怆命运
【往事堪回首2】
· 强权和真理
· 告廣大無產階級書
· 谁反对毛泽东思想就砸烂谁的狗头
· 从反右到文革
· 幸福观
· 评《必须继续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 評做老實人------林彪死後感之三
· 林彪死后又感
· 一篇大字報的前前後後
· 林彪死後感
【大千一斑】
· ZT:阎锡山5个月灭疫创奇迹
· ZT:疫情汹涌时,易中天、方方、
· 关于“道歉”的网战
· ZT:幽灵病菌携带者:“我在医院被
· 2009年H1N1中国的反应
· 转:关于“美国H1N1流感”的真相——
· 转:各位,这里有点儿不对劲,对
· 陈秉安:习仲勋意识到“大逃港”是
· 再发附照 大逃港:香港百姓救了
· 大逃港:香港百姓救了多少大陆人
【史论一见】
· 朗钧:林彪为什么要坚持“设国家主
· 朗钧: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情结”及
· 朗钧:毛泽东-林彪反目成仇是从什
· 高华:革命政治的变异和退化—“林
· 朗 钧:王年一到底想对汪东兴说些
· 胡鹏池:评林彪在“七千人大会”上
· 朗 钧:毛泽东是什么时候向林彪推
· 胡鹏池:林彪的PK情结
· 胡鹏池:也谈“四个伟大”的由来
· 胡鹏池:林彪素描
【史海一角】
· 王实味:野百合花
· 巴金:《随想录·文革博物馆》
· 丁群: 女演员李香芝和她的冤案
· 郭罗基:我的学生李讷(毛泽东和江
· 第二个林昭似的女英雄--冯元春
· 右派撷英录:冯元春
· 青史迎英烈——有这样一对同案犯
· 文革被杀第一人:刘文辉的遗书
· 文革烈士方运孚永垂不朽
· 文革中被枪毙的中共县委副书记杜
【往事堪回首】
· 林彪死後感
· 马克思论出版自由
· 論自由的階級性
· 論個人崇拜
· 评《我们是旧世界的批判者》
· 影响论
· 放﹖
· 四十年前准备的大字报
· 不平:印红标先生的若干评论
· 四十年前的大字报
存档目录
2023-05-15 - 2023-05-15
2023-02-11 - 2023-02-11
2023-01-02 - 2023-01-07
2022-11-20 - 2022-11-20
2022-10-03 - 2022-10-22
2022-09-25 - 2022-09-25
2022-08-24 - 2022-08-24
2022-07-31 - 2022-07-31
2022-05-21 - 2022-05-21
2022-02-04 - 2022-02-25
2022-01-14 - 2022-01-14
2021-12-16 - 2021-12-16
2021-11-01 - 2021-11-16
2021-10-12 - 2021-10-21
2021-09-05 - 2021-09-14
2021-08-03 - 2021-08-14
2021-07-06 - 2021-07-15
2021-06-16 - 2021-06-25
2021-05-11 - 2021-05-29
2021-04-01 - 2021-04-28
2021-03-01 - 2021-03-10
2021-02-27 - 2021-02-27
2020-04-01 - 2020-04-05
2020-03-01 - 2020-03-27
2020-02-11 - 2020-02-27
2019-08-21 - 2019-08-21
2019-07-10 - 2019-07-25
2016-05-05 - 2016-05-05
2015-05-04 - 2015-05-05
2015-04-01 - 2015-04-26
2015-03-02 - 2015-03-27
2015-02-08 - 2015-02-28
2015-01-01 - 2015-01-29
2014-12-01 - 2014-12-31
2014-10-03 - 2014-10-20
2014-09-01 - 2014-09-28
2014-08-01 - 2014-08-29
2014-07-01 - 2014-07-30
2014-06-01 - 2014-06-30
2014-05-03 - 2014-05-31
2014-04-05 - 2014-04-30
2014-03-06 - 2014-03-30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