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思蘆隨筆  
思想之蘆  
我的名片
思蘆
註冊日期: 2013-09-24
訪問總量: 2,834,521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欄
本博客不歡迎滾刀肉
最新發布
· 電影《第二十條》,中共為何害怕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復盤:名將昏招
· 愚蠢的國家戰略是如何出籠的?
· 中俄列名政權殺人最多,對世界和
· 會吃魚的吃魚頭,魚頭要吃鱈魚舌
· 新基因研究顛覆了進步主義的平等
· 人生能幾“日全食”?
友好鏈接
· 阿妞不牛:阿妞不牛的博客
· 高伐林:老高的博客
· 施化:施化的博客
· 山蛟龍:山蛟龍的博客
· 體育老師:體育老師的博客
· 席琳:席琳的博客
· 四同:四同的博客
分類目錄
【深度觀察】
· 愚蠢的國家戰略是如何出籠的?
· 中俄列名政權殺人最多,對世界和
· 新基因研究顛覆了進步主義的平等
· 中文的突圍,從打字機到人工智能
· 習近平的合法性焦慮與中共的第三
· 中國革命:真相比小說更慘烈
· 逃避自由:評身居自由, 讚美專制
· 誰是真正的不完美受害人?
· 千年大計碰上了百年不遇
· 紅色江山朽而不倒的秘密
【人在旅途】
· 中歐四國自駕游:信息體會總匯篇
· 尋訪另類布拉格, 解密自由智慧之
· 布拉格,歷史的門檻和英雄之城
· 捷克世遺小城美在金秋
· 德奧匈捷四國五城游之薩爾茨堡
· 魔法森林步道、後湖和高山公路
· 艱難的2023回國之旅
· 奧國的橋,德國的堡,秋色的美
· 在奧地利阿爾卑斯山區徒步
· 在最美風景的阿爾卑斯高山公路自
【神州觀察】
· 習近平的合法性焦慮與中共的第三
· 千年大計碰上了百年不遇
· 紅色江山朽而不倒的秘密
· 鼠頭變鴨脖,壓力下改口有錯嗎?
· 中西間諜的兩種命運,想起金無怠
· 習近平的普氏鐵床治國術
· 端中國碗吃中國糧,先吃上了中國
· 艱難的2023回國之旅
· 中國的病毒似乎和世界的不太一樣
· 2022年中國的年度字:蠢
【汗滴家園】
· 洗碗機三修記
· 降低噪聲,保溫節能的窗戶DIY
· 房客的水管工修理清單,搞定!
· 55小時大停電的劫後餘生
· 液晶電視開膛手術起死回生記
· DIY:門框的整舊如新
【健康生活】
· 我的煙酒茶聚散情緣
· 談談老年健保Medicare中的坑
· 自做酸奶的幾個小訣竅
· 告別老乾媽,自製辣椒醬
· 工業N95口罩也可抵禦新冠病毒
· 早飯前鍛煉,減肥效果最好
· 哪種減肥更有效,低碳還是低脂?
· 如何在三個月減重25磅?
· 我的DIY健身房
· 推薦一個容易堅持的健身方法
【說文論藝】
· 電影《第二十條》,中共為何害怕
· 誰是真正的不完美受害人?
· 評毛澤東詩的文學水平
· 貪也罷,反也罷,都是以人民的名
· 中西文化比較:語言中反映的思維
· 大選感事
· 從《無悔追蹤》到《九三年》革命
· 謊言的代價:《切爾諾貝利》電視
【歷史探幽】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復盤:名將昏招
· 電影《奧本海默》中的史實謬誤
· 歐洲中世紀和中國元代的初夜權
· 圓明園: 被刻意隱瞞的另一半故事
· 中國和西方文明的交流與撞擊
· 被正史諱莫如深的古巴和越戰秘辛
· 漫話英國的民族和君主,兼談奴化
· 社會主義和法西斯的同質性
· 熊性俄羅斯:與熊共舞,必為熊噬
· 東方恥感文化 vs 西方罪感文化
【往者可追】
· 鼠頭變鴨脖,壓力下改口有錯嗎?
· 紀念父親:中國移動通信的先行者
· 勝利大逃亡-留美歷程紀實
· 記我的英語老師-老美司考特
· 吃的記憶:文革時代下館子
· 禁書、讀書、偷書、竊書和順書
· 回憶78級大學生的畢業分配
【插隊軼事】
【信息技術】
· 與防火長城鬥智鬥勇:回國安全翻
· 介紹幾個在中國翻牆/科學上網的
· 比爾蓋茨離婚那天, 我的電腦死了
· 推薦幾款手機上的必備應用
· Windows應用的安裝和卸載
· 手機系統升級,暗屏模式省電護眼
· 解決電腦揚聲器音量小的問題
【燈下偶得】
· 對個人尊嚴,國家認同等的隨想
· 偉大復興,強國夢及其他
· 燈下漫筆 (七)
· 活在當下,把握現在
· 我寫故我思,我思故我悅
· 燈下漫筆(六)
· 燈下漫筆 (五)
· 燈下漫筆(四)
· 燈下漫筆(三)
· 燈下漫筆(二)
【財務自由】
· 通貨膨脹率下降了, 要不要買I-債
· 親歷體驗:人民幣挑戰美元的失敗
· TIPS: 比I-債券更好的抗通脹投資
· 固定利率提高后的I-債券投資
· 美國I-Bond債券的投資策略
· 美國通貨膨脹創新高,工薪族如何
· 夫妻合領社會保險金的最大化策略
· 個人退休賬戶IRA的分配和交稅
· 談談老年健保Medicare中的坑
· 成為百萬富翁的四個途徑
【吃的藝術】
· 會吃魚的吃魚頭,魚頭要吃鱈魚舌
· 香鮮色味俱全的紅油辣醬
· 製作健康飲料Kefir的簡易方法
· 吃的記憶:文革時代下館子
· 一條改變世界的魚:鱈魚趣事
· 吃的記憶:文革時代下館子
· 咸香酥脆的挪威果仁薄脆餅
· 五味夜話:海鮮吃的就是鮮字
· 吃的藝術和藝術的吃
· 域外美食-挪威燉羊肉和燉菜秘笈
【美國生活】
· 人生能幾“日全食”?
· 最高法院的裁定不是亞裔的勝利
· 55小時大停電的劫後餘生
【思維火花】
【讀書札記】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復盤:名將昏招
· 愚蠢的國家戰略是如何出籠的?
· 中俄列名政權殺人最多,對世界和
· 新基因研究顛覆了進步主義的平等
· 基因探密:我們是誰,從哪裡來?
· 中文的突圍,從打字機到人工智能
· 美國是福利國家嗎?
· 進化論新解釋:姥姥比爺爺更疼你
· 美國名校學生讀書單榜首說了些啥
· 當好人受難壞人作惡,神為什麼沉
存檔目錄
06/01/2024 - 06/30/2024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1/01/2022 - 11/30/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6/01/2021 - 06/30/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01/01/2021 - 01/31/2021
12/01/2020 - 12/31/2020
11/01/2020 - 11/30/2020
10/01/2020 - 10/31/2020
09/01/2020 - 09/30/2020
08/01/2020 - 08/31/2020
07/01/2020 - 07/31/2020
06/01/2020 - 06/30/2020
05/01/2020 - 05/31/2020
04/01/2020 - 04/30/2020
03/01/2020 - 03/31/2020
02/01/2020 - 02/29/2020
01/01/2020 - 01/31/2020
12/01/2019 - 12/31/2019
11/01/2019 - 11/30/2019
10/01/2019 - 10/31/2019
09/01/2019 - 09/30/2019
08/01/2019 - 08/31/2019
07/01/2019 - 07/31/2019
06/01/2019 - 06/30/2019
05/01/2019 - 05/31/2019
09/01/2013 - 09/30/2013
發表評論
作者:
用戶名: 密碼: 您還不是博客/論壇用戶?現在就註冊!
     
評論:
愚蠢的國家戰略是如何出籠的?
   

愚蠢的決策是如何制定的?

堀田江理的《日本1941:導向深淵的決策》揭示了日本1941年向美國開戰的決策內幕。日本偷襲珍珠港是戰術上的成功,戰略上的錯誤。錯誤決策有三個驅動:第一,強硬民意,國家煽動民意,民意綁架國家。牛搖尾巴,尾巴也搖牛;第二, 中下層鷹派軍官驅動;第三, 沒有人願意擔責,互相推諉,當汽車滑向深淵時,誰也不願先踩剎車。寧願大船沉沒,也不先淹死自己。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但是在錯誤的體制和決策機制下, 三個諸葛亮,不如一個臭皮匠。互相推諉,三個和尚沒水吃。每一個人都是明白人,在一起做了愚蠢的決定。

大多數日本領導人,由於其體制和文化決定,傾向於避免公開衝突。他們講話繞圈子。特別要避免在公開場合流露出任何軟弱的跡象。即使他們有嚴重的疑慮,也絕對不能公開發表反對開戰的言論。這就是為什麼同一群人,根據時間、地點和場合,既支持戰爭,又反對戰爭。例如,在政府和軍事高層領導人的會議上支持戰爭,而在私下裡卻表明他們避免戰爭的願望。希望別人能替他們表達意見。日本官員害怕個人負責,不敢採取公然的少數異議,寧願選擇不好的集體協議。首相近衛和海軍大臣及川古志郎互相推諉,都沒有勇氣公然持避戰立場。海軍次官澤本賴雄回憶道:開戰決策後,我對此很震驚,並詢問了及川的意見。他說他也反對戰爭。軍方絕大多數人對南進提議的通過感到擔憂,多數海軍官兵一想到要獨自與英國和美國在海上開戰就不寒而慄。

二戰前日本有很強的民族主義情緒。日本在東亞成功崛起,覺得雖然列身於世界強國,但沒有得到西方國家的尊敬,被西方的高關稅打壓。認為西方以支持民主自由來反對日本強大。西方陰謀論在民間盛行,比如日本陷於美英中荷的包圍(所謂ABCD包圍圈,取自四國的英文首字母)。因自卑而自大,認為自己受到了西方種族主義歧視。甲午戰爭後,中日簽署《馬關條約》,中國割讓台灣和遼東給日本。後來德俄法三國逼迫日本將遼東本島還給中國,史稱三國干涉還遼。1919年一戰巴黎和會上把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交予日本,在中國引發了五四運動。1922年華盛頓會議,在西方各國壓力下,日本把山東歸還給中國。日本兩次在西方列強逼迫下把吃到嘴裡的肉吐了出來,於是對西方有強烈不滿。1937年三菱製作的神風戰機首航破飛行記錄,被吹捧為完全國產化,煽動了全民的愛國熱。從上到下,都有一種近乎狂妄的自信。雖然極端民族主義分子從未真正控制過日本,但他們卻營造出極端民族主義恐怖氣氛,這在某種程度上讓日本領導人無法在1941年做到直言不諱。營造民意靠的是新聞控制下的輿論一致。儘管知道918事變的真相,但所有主流報紙都封鎖消息。宣傳中國方面策劃了爆炸,毫無保留地支持關東軍的聲明。造成一邊倒的信息繭房,廣大人民被愚弄。強硬民意,民族主義口號綁架國家。雪崩時 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從這個意義上,原子彈下無冤魂。這樣的基本盤,對得起隨之而來的苦難。

第三個原因是上層決策者由下層官員帶動,中下級軍官驅動重大國家決策。日俄戰爭和中日戰爭都是這樣引起的。中下級的強硬鷹派有田中新一,佐藤賢了,石川信吾(自稱我是把日本引向戰爭道路的人),石原莞爾,岡敬純等。陸軍省石井秋穗回憶,在珍珠港事件前關鍵的幾個月裡,他和他的同事曾經手握重權,他說:“儘管我們很愚蠢,但只要積極主動,我們就能左右一項重大政策。”軍令總長永野修身說:“因為底下官員最了解情況,所以我接受他們的意見。”中下級軍官盲目自大,蒙蔽於部門利益, 缺少全面的信息,導致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原因之四是決策機制。御前會議是奇怪的決策人和負責人分離的最高決策機構。天皇的許可只是一種形式,沒有憲法約束權。但天皇許可帶有不可爭辯的權威性。在御前會議得到天皇批准後,政策決定就有了神聖色彩,政治領導人就對新政策不負擔任何個人責任了。這種不負責任的聖化,類似中國兩會的蓋圖章。無個人負責機制,導致決策的輕率。九月6日御前會議決策對美開戰是非常匆忙和不慎重的,東條和天皇都希望對方提出反對。裕仁表現了優柔和矛盾,僅用詩歌含蓄地表露不贊成。被御前會議聖化後,南進政策後來想推翻已很困難。

歷史總是表現出鏡像,不斷地重複自己。今日中國和日本二戰前是驚人的相似。比如決策機制,體制,民意氛圍,輿論環境,最高領導人的愚蠢,國際站錯隊,與邪惡國家結盟等等。就連一帶一路也與大東亞共榮圈臭味相投。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