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8年,虽然低俗春联事件就这么一桩,但是,恶俗、媚俗的所谓“书法作品”却不少。
比如,如果你进过几个书法群,一定见过有人晒这样一幅字——

看上去很古朴的篆书,书写内容却俗不可耐:逮住蛤蟆,攥出尿来。
书法之所以流传普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是弘扬正气的载体,书写内容大都文明高雅。像此类俚语,嘴上说说也就罢了,以书法的名义登堂入室,就是对书法的亵渎和败坏。
在戊戌年,另外一幅相当无聊的作品,也是篆书——

今天,对篆书不熟悉的人占绝大多数,猛然面对这么一幅写得还“像样”的字,自然望而生畏,随即就会问行家:上面写的啥?
行家说:都听老婆的。
如果说上面的春联算低俗,蛤蟆算恶俗,这个就可以叫媚俗了吧。
相信任何真爱书法的人,面对上面的所谓书法都会感到不齿。然而这样三俗的东西,披着书法的外衣,到处哗众取宠,也让人着实无奈。
古人讲,书法俗病最难医。这里说的俗,是在艺术层面,与道德无关。
而当今书法圈面临的俗病,是道德之坏,品格之俗,比字的俗更恶劣。
中国书法被这群败类糟蹋了
文人骚客终其一生不外乎求个洒脱。
这一点在下面这位书法大师身上体现得尤为尽致。不光是他家那不要钱的纸墨,奋不顾身的动作更是达到了人笔合一的超脱。

晋代书法名家卫夫人曾有言:
“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下面这位青年才俊算是这一心法的终极执行者了。

他的“多力丰筋”使他年纪轻轻就超凡入圣。
一次练习时,期间爆发出来的龙虎之力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书法是我国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名家王羲之曾在《书论》中说:“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
大意是:书法是一门深奥的技能,若不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是学不到位的。
另一位大家张怀谨曾对书法做出概论:“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
意思是:用明了的表象阐述深奥的道理,将高深的东西溶于笔墨之间,这不是一般人能共情与理解的。

作为华夏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一直认为书法是一种集合了文学、绘画、哲学、甚至行为艺术的奇迹。
2016年好莱坞科幻大片《降临》也推测,拥有高度发达文明的外形人可能使用书法作为交流形式。

但大概真的是“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
在看到当代书法名士舞文弄墨时,我不可抗拒的怀疑起了自己的理解能力。

2013年,国内某书法男女组合在威尼斯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艺术展。

在展出上,他们不仅使用红墨这一书法中的大忌行书。
更为开创性的是行书者让她的妹妹代替自己提笔写字。

但这尴尬的场面并没有如意想中的那样引起围观群众的羞愧。
在现场,甚至有风流的意大利观众惊叹这是比肩米开朗基罗的美。

“人笔合一”这一门派里的老师也不都是这么重口味的。
比如下面这位,正当我以为他在一波酝酿后准备发功时,世界却突然静止。
他下半身那忽快忽慢又戛然而止的迷踪步,给我带来了一种高潮中断般的痛苦。

稍倾,在我以为大秀已作罢时,这位老师忽然又狂扭起了他风骚的大腿。
我是外行人,这作品有没有门道我不知道。但当做看热闹,我给满分。

刚柔并济自古就在各类领域备受尊崇。
“人笔合一”派也不例外。
下面这位教授就把少林身法与武当铁拳融入到了书法里面。
如此生猛的气势让他手里毛笔看起来更像太上老君腰间的拂尘。

文章开头曾提到过的卫夫人的那句名言“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粗暴点翻译就是:写字用力过猛牛*,肾虚手抖傻*。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社会上有些老师的理解比我拍脑袋的翻译还要霸道彻底。


把笔写断在“力宗”这一门派里都算是小事了。
据说他们的作品每次不弄得个四分五裂,藏家都不敢认定是真迹。

上面这些都是玩外功的。
而和武侠世界里的规则一样,在力宗的圈子里,内功深厚才是得道成仙的表现。
看看下面这位师傅,他的笔触虽轻如鸿毛,但面部却如经受便秘之苦。
仔细看最后一段好像他还依靠笔尖玩起了反重力四十五度倾斜。
不仅画面中的群众拍手叫好,屏幕后面的我也不禁佩服。

一门艺术的形式越多样,说明其发展趋势越健康。
除了上面这些靠头铁吃饭的,杂耍特技也跨界融入到了社会书法老师的笔锋之中。



虽说是杂技,但这个门派里的先生也一点不比头铁帮的家伙们容易。

这里我为各位老师们出个主意。
找霸王洗发水做个联名广告,效益一定会更好。

江湖中,除了各领风骚的门派。如东方不败、西门吹雪一类的散人高玩,向来也是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任何项目都需要不断的有年轻人的创意,这样才能永葆活力。
下面这位小哥据说就有着五年的涂鸦功底。在认识到汉字之美后,他再也不削使用外语和浮夸的型色来表达自我了。

另一位肌霸据传入行前有着十年校游泳队的经验。
由他独创的“溺水书体”在长江边也算是一段绝唱了。

关于书法,杜甫曾有言:“挥毫落笔如云烟”。
李白更是大胆出语:“时时只见龙蛇走”。

但我们眼前的这位老师既敢以东方不败自居,那定是不只这两把刷子。
在作品的后半部分,他以开天辟地之气,狂放的将西方科学结晶,摩尔斯电码与打点计时器融入到了自己的创作里。
这股不求当世有人问津,但争万世留存芳名的精气,确实体现出了一位当代艺术家应有的骨气。

他的同门师弟,笔名“任我行”任老师在借鉴了师兄的作品后,也演化出了属于自己的中西合璧风格。
唯一不同在于,他的灵感源自于心电图机。
近日, 一位“大师”用注射器创作书法的视频在网上流传,有网友吐槽,这是艺术还是作秀?

对此,“大师”回应称,自己用“射墨”的方式创作已有10年。对于网友的骂声,他表示:“带有先锋性的东西,大家怎么骂,我都理解。他们是普通老百姓,不懂得艺术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