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有鸿鹄之志的燕雀能飞多高?答案正在「中美贸易战」的硝烟中飘荡。 习近平,以媒老板的英雄气概,郑重地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2025」的伟大宏图。
打开这张宏图,嚇然亮出一把利剑—一把斩杀美帝、称霸世界的凶器。 自从贸易战开打以来,美国总统川普已经搬起好几块石头砸向习近平,每块都落在习近平的脚上,难怪他最近走路有点瘸。 现在,习近平已经闭口不谈「中国制造2025」。然而,「中国制造」何去何从,依然是个挥之不去的困惑。 如下文章,从多方面探讨了「中国制造」的出路,不失为一篇值得细读和收藏的好文。 自去年7月以来,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美国陆续出台了几轮针对中国输美商品的加关税措施,到今年5月10日为止,已经有2500亿输美商品被征了25%的关税,占2018年中国对美国出口4784亿美元的一半以上,占2018年中国2.48万亿美元出口总额的10%,因此美国的加关税措施影响面是很大的,这还没算为这些制造业企业提供服务的相关第三方。 25%的关税,对于多年来深受成本上升之苦、利润薄如纸的外向型制造业而言,是很难消化承受的,一些企业因此选择将产能转移到海外,以规避对美关税上升的影响。然而,在关税低成本低的表象之下,海外设厂还需要进行更周全的考量。 东南亚已经不堪重负
目前,因为地理上的接近和成本低等原因,东南亚国家是中国企业转移产能的主要目的地。除了成本太高的新加坡和以油气为经济支柱的文莱之外,其他8个东南亚国家都不同程度承接了来自中国的产业转移。事实上,这个过程在十来年前就开始了,只是一直不温不火,中美贸易战迫使大量中国企业走出去,东南亚的那些多年来惨淡经营的工业园,一下子变得炙手可热,前往考察的中国企业家络绎不绝,园区的地租、厂房租金也水涨船高,一天一个价格。在东南亚的这8个国家中,越南、柬埔寨的热度最高,越南更被认为是中美贸易战最大的赢家。泰国、印尼的热度次之,缅甸、马来西亚、老挝、菲律宾紧随其后。 这些国家的共同优势是人口年轻,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基本都50%以上;劳动力便宜,最低工资普遍在200美元以下,缅甸更低至6-700人民币,高的马来西亚是2400人民币,都比中国沿海地区的实际工资水平低;另外,这些国家要么和美国、欧盟、日本签署了自贸协定,要么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低受到普惠制的照顾,出口到美、欧盟、日本等主要市场的商品关税很低或者是零关税。比如越南就加入了CPTPP,也和欧盟签署了自贸协定;柬埔寨则受到普惠制的照顾,出口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绝大部分商品都是零关税。 不过这些国家的劣势也很明显,首先是供应链不完整,大部分原材料要从中国进口。东南亚的服装代工已经做了很多年,有一定的规模,柬埔寨出口商品的7成都是服装。但即便如此,服装面料和一些配件也还是需要从中国运过去。因此,东南亚更适合那些供应链比较短的行业,比如服装、家居产品,配齐原材料相对容易,而不太适合电子等供应链长的行业。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很多电子企业扎堆在越南北部——为了方便原材料从深圳华强北通过陆路运过去。 其次,是劳动力的素质和吃苦耐劳的程度远不如中国。东南亚的劳动力虽然表面上比中国便宜,但很多工人是洗脚上田,完全没有受过训练,加上受教育程度普遍有限,导致他们的效率最多也就能达到中国工人的7、8成。而且东南亚的工人普遍不愿意加班,加班一天2小时是顶限,多了给钱也不加,像中国那样为赶工期24小时轮班干根本不可想象。这样综合算起来,东南亚的人工成本优势就没有那些显著了。另外,由于中国企业大量涌入,在越南柬埔寨的局部地方,已经出现了劳动力不足、工资飞涨的情况。按这个趋势发展,越南柬埔寨的成本优势很快就会消耗殆尽。 因此,离开中国你才会发现,世界上再也没有这么好的劳工群体了。在过去的几十年,上亿中国农民工牺牲亲情,背井离乡到沿海地区打工,住在毫无隐私和尊严的集体宿舍里,拿着微薄的工资,日复一日重复着简单枯燥的体力劳动,长时间加班是家常便饭,有时候合法权益也得不到保障。有了这些人的付出,才有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也正是被这么好用的劳工惯坏了,中国老板到了海外,普遍对不肯加班还动辄罢工的外国工人感到很不适应。 第三,东南亚的基础设施和中国不能比。中国沿海地区的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密集程度和处理能力,东南亚国家根本望尘莫及。在中国一个小时就能到达的距离,在东南亚很可能要耗费半天时间。现在大量中国制造涌入东南亚,已经导致一些港口出现了货物的积压。还有一些国家有缺电的情况。可以说,东南亚目前的基础设施状况,根本不足以支撑大量中国制造的到来。 第四,一些国家的政局不稳定,和中国的关系比较微妙。比如越南,2014年5月曾经因为南海争端发生过针对中国企业的暴乱,美的越南工厂等多家中国企业受到冲击;印尼排华的历史臭名昭著,最近的一次发生在1998年。近期因为总统选举争端发生暴乱,华人也受到波及。还有雅加达市长钟万学的事件,他是一位华人基督徒,在竞选雅加达市长的演讲中引用了《古兰经》的一句话,经人恶意剪辑后上传至社交媒体,并据此指责钟万学攻击伊斯兰教,钟万学因此被判刑20个月,前不久才放出来。 第五,由于东南亚国家普遍发展程度比中国低,内部治理上的漏洞比较多,吸引很多中国人到那里开展不法活动,玷污了中国人形象,也引发了当地人的不满。最典型的是柬埔寨的西哈努克港,那里聚集了大量中国人从事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活动,推高了地价和生活成本之余,也败坏了社会风气和治安,当地人的不满会导向何处?如何化解疏导?是中国人必须要考虑的。在西哈努克港其实有中国人运营的柬埔寨最大的经济特区,但鲜为人知,其风头都被赌博、电信诈骗和各种不法活动盖过了。 美国设厂有可能吗? 除了东南亚之外,非洲、印度、美国也是经常被提及的中国制造转移产能的地点。在这其中,美国的条件最好,水、电、天然气等都比国内便宜很多,比如工业电价,国内普遍在0.8元左右,而美国一般不超过0.2 元;美国营商环境也更为透明规范,近年来一些州招商引资的力度也很大,达到一定的雇佣人数会有很可观的税收减免。比如2017年7月,富士康宣布四年内在美国威斯康辛州投资100亿美元建造最先进的LCD面板厂,为当地创造最多1.3万个工作岗位,威斯康辛州给以的回馈是为期15年、高达30亿美元的免税和补贴激励。 不过美国的人力成本要比中国贵很多,目前美国各州的最低工资普遍在每小时10美元左右,这样算下来,工人的月薪肯定在2000美元以上,至少是国内沿海地区的4倍。而且由于服务业高度发达,制造业很难雇到人。更麻烦的是,此前多年的去工业化导致美国的产业链已经很不完整。最近苹果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设厂,就发现连螺丝钉都要从中国运来。因此,美国适合那些自动化程度高、用工少、能源消耗大、供应链短的制造企业。福耀玻璃、巨石玻璃纤维在美国设厂,正是基于这些原因。 非洲也是经常被提及的产能转移目的地,不过非洲的情况千差万别,很难一概而论。有在全球营商环境排名中相当靠前的国家,也有治安奇差、出门必须带保镖的混乱之地。而大部分非洲国家处在中间的不同位置,它们共有的优势在于离美国和欧洲近,普遍受到关税方面的照顾,做出口的话在海运费、关税方面有优势;人口年轻,不会缺工;工业基础薄弱,内需市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劣势同时也很明显:人口虽然多,但教育程度低,纪律性和吃苦耐劳的意识薄弱;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腐败横行,电力短缺,供应链很不完整。这些在短期里很难得到改善。 印度和中国一样,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市场广阔,因此被认为有望成为中国之后新的“世界工厂”,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事实上,印度的人多只是表面现象,因为种姓制度和女性地位的低下,大部分人根本不可能自由地外出打工,因此,也有一种说法是印度可用的劳工其实只有一亿人,而且印度的文盲率在30%以上,这样算下来,真正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并不多。另外,东南亚、非洲共有的供应链、基础设施、腐败、市场不统一、缺电等问题,印度几乎一样不少。况且,自去年6月以来,美国和印度之间也爆发了贸易战,双方互加关税,情形和中美贸易战差不多,最近,美国又取消了给予印度的普惠制关税待遇。这些都注定了印度成不了“世界工厂”,也无法成为中国企业产业转移的重要目的地。 让内需支撑中国制造 通过以上的分析就可以看到,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有能力承接起中国制造的全面转移。而中国本土的优势仍然很明显:完整的产业链,优质的基础设施,吃苦耐劳性价比高的劳工,政府强烈的重商主义倾向和对招商引资的热情。这最终会让中国制造产生分化:一部分为规避关税和成本在海外设厂,或出口或主攻当地市场;一部分留在国内,开拓中国的内需市场;还有一部分升级到产业链的高端,顶着高关税继续从中国出口到美国和其他发达市场,但规模会减少。 这里面至关重要的是后两者:大量企业要转移产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美国是中国制造的最大买主,为了不失去这个重要市场,企业才要千辛万苦去海外设厂。而美国不过3亿人,中国有13亿人,13亿人内需的迸发完全能支撑起高质量的中国制造。然而,提振内需的话说了很多年,却一直效果不彰;企业要从出口转做内销,同样困难重重。这其中的主要障碍包括:企业家安全感的缺乏、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房地产对消费的挤压、抄袭模仿的盛行、居高不下的流通费用、高昂的租金等等。 而这些同样也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障碍。转型升级并不是逼企业一下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必然就能成功。没有一系列深层次改革的配合,在一部分产能转移出去之后,中国制造的萎缩和空心化,是最让人担心的。
来源:China50plu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