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千人千面,百人百态,网络人群,也是秉性各异。最近和一位好友探讨网络人缘,她是知名的心理学专家,本来闲聊时我只是提出一些很小小不然的事情,不料她一出口就是重量级:那是乡愿! 说乡愿,不能不说人格,人格又是和人性密切相关,通常的概念来说,人性是人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人性包括人品和人格,人品是人的品质和品格;人格是人的气质,能力,性格等特征的总和。 从人的层次需要来说,人性残忍时,会显示动物本性,甚至为了最基本的生存而不顾一切;人性仁慈时,会自觉根据社会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以传统的约束准绳,用理性的智慧面对,善待,协调社会上的一切人,事和情。 而人缘,是指与群体的关系,或者是群体中的声望。应当承认,高尚的人品才能获得好的人缘,而人缘也是人格的土壤。从这一点我们看得出人格是何等重要了。朋友一再强调心理学中人格的定义: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统合,包括个体独特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的总和。通常用「个性」来对人格予以表达。 什么是乡愿?从字义来看,乡是乡下,指闭塞落后的小地方;愿是谨厚,指老实谨慎恭敬等意思。乡愿通常是指一种道德人格。这个词最早出在《论语・阳货》:「乡愿,德之贼也。」后见孟子的《孟子・尽心下》也有描述:「言不顾行,行不顾言,……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愿也。……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也。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谐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承传了孔孟思想的还有宋代的儒学家朱熹,在《朱子语类》中:「乡愿是个无骨肋的人,东倒西擂,东边去取奉人,西边去周全人,看人眉头眼尾,周遮掩蔽,唯恐伤触了人。」这里的乡愿非常明确的可以看出:貌似忠信廉洁,其实毫无道德原则,只知媚俗趋时的一种人格。 现实社会中对于一个人的正确评价,其实本已不容易,更不用说隐匿的网络。如何把握这个原则呢?道理很简单: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为标准。听取众意是应当的,也是判断一个人优劣的依据之一,但决不是唯一的。仔细想想,其实,乡愿是一个颇具意义的好辩题,当然,毋容置疑,孔孟之道无疑是站在封建道德的立场上,为维护其正统而作出的价值判断。
人类力求真善美的和谐世界,从单纯的崇尚物质的丰富,到有闲阶级的出现,行至今日,更加趋于臻善至美。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现实社会乃至网络,意再崇尚自然,崇尚人性善良,人品端正和人格魅力。网络中的善恶,虽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但是最简单的判断是需要的:以恶行害人谋利者,是为恶;为稻粮谋自保者而不得不恶者,固然不能称为君子但也不能谓之于小人,不过凡人百姓。善也同样道理。
如此说来,乡愿是恶吗?貌似忠厚,实际上不忠不厚,笑里藏刀,脸上递笑脚下使绊的伪君子往往比明刀明枪的恶人更可恶。因为面目伪善,心怀杀机的人更容易给人造成错觉,叫人深受其害。网络的隐匿性本身,给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好话说尽,坏事做绝的人叶供以厚壤,好话自然随耳,久而久之,便有看似不错的人缘圈;而这样的人意在寻求一种虚伪的被认可,逆耳的忠言是听不进的,对苦口的良药也自然饮不下。这样的环境,给似忠非忠似廉非廉的乡愿以安身之地,自得其乐。
朋友说,更过分不是乡愿,是鄙夫。又是语出惊人!何谓鄙夫?是指不明礼义,视个人利害唯大的人。简单的说是以自我为中心,以利己为半径,只见得自己好,处处标榜着如何深明大义,实际上触不得半点个人利益,否则就会跳起来,毫无修养可言。正如古人所言: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张狂而失持的人,即便有这虚伪的人缘圈,好像是美丽的肥皂泡,随时都可能陷入狭私的沉潭,随时都可能破灭的干干净净。 中国的传统道德体系已在现代文明各种思潮冲击下变得支离破碎,新的道德体系并没得到有效的确立。这样的前提下,小人若与君子交恶,胜者定是小人,因其取舍的理由始终以个人的利益出发,并不择手段,可鄙!所以,非常喜欢日语中的「相手しない」这句话,就是不把小人作为对手!
说到这,不仅想起「庸言庸行」这句成语。出自《周易・乾》:「庸言之信,庸行之谨」。这里的庸,就是中庸之意,是儒家修身的最高境界:中,不偏不倚,行得正坐得端,坚持原则之意;庸,一贯如此。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才是真正的中庸。这句名言,成了很多正直的知识分子一生的座右铭。 孔夫子何以恶乡愿,源于乡愿似忠似廉,无非假面孔;孔夫子又何以厌鄙夫,源于鄙夫患得患失,尽是俗人心肠。谨提言:如果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学者,谨请弃乡愿之途,谨请择中庸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