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The Visitor》,意外的好片。电影中没有美国电影所有的明显政治主张,仅仅讲述关于人与人之间情感,孤独,友谊,友爱。故事的情节非常自然流畅,我觉得自己没有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也没有强迫产生判断的念头,最难能可贵的是剧情没有美国式电影一贯的快乐结局,相反有点遗憾和有点悲伤,更确切的感受是无以言表的难过和压抑。 影片细微处感受得到托马斯・麦卡锡独特的执导风格:持重的面孔背后隐逸着灿烂的笑。情节看似漂在毫无潮起潮落的池水中央,规行矩步,甚或有点沉闷,可是分寸恰到好处,沉闷之中的情理表达,含蓄而内敛,轻巧而细腻,与嬉笑怒骂的美式风格是截然不同的,有点法国影片的味道,也有点日本影片的人性,回味绵长。 不同于法国的性格,不同于日本的情绪,耐住乏味而让你一路跟随,自然天成,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沉得得意,闷得雅致,且别有洞天,很多敏感的话题掖在亲情的缝隙,而爱情包裹在直白坦诚的垫肩,没有主打却醒目异常,让你自领神会。 年过半百的经济学教授Walter对自己的事业丧失激情,妻子的去世将本来就按部就班的生活也变得更加消沉,毫无生气。他用学钢琴来打发孤独的业余生活,也以此思念自己的妻子,可这种方式似乎并不能舒缓他的孤独。 Walter在公寓巧遇不速之客:来自叙利亚的以打非洲鼓为生的热情奔放的Tarek,他的在跳蚤市场买手工首饰的塞内加尔女友Zainab,姑娘有一种灰色的情绪,缠绕着也渲染着浓重的悲的色彩,让你为之动容。 Walter的善意挽留竟改变了他苦闷的生活:他被Tarek的才华和非洲鼓的激情深深感染,从学习打非洲鼓中找到了久违的快乐,让自己从枯槁转入生机,就像把弯曲的手指隧道从钢琴键上展平,辗转到非洲鼓上感受的新奇舒适,从而体会到了生命的欢歌。 Tarek在地铁跨越栏杆被警察询问,并因非法的身分被拘留,至此影片的主线暗转为移民,但凡有色彩的问题无论是对话还是讨论都十分艺术,多线的情感,非法移民的充斥,有不可调和之处,也有情理可原之因,而力点皆落到情上,便有着朦胧的感性色,即便蜻蜓点水,也同样传递着感染力。 最精彩的人物是Mona,她来纽约看望儿子Tarek,与Walter在公寓不期而遇。温柔贤惠的母亲,优雅端庄的女性,一面是舐犊情深的母爱,另一面是温文尔雅的夕阳情,令人温暖入怀。剧情中最感动的是,在Walter邀请Mona听完歌剧后,两人在餐馆里的对话既朴实又特别,镜头给了两个人的面部特写,Mona的微笑值得细细品味。 让我感动的是结局:看着Walter送别Mona,一个人背着鼓走入地铁口,那蓬蓬的鼓声带来一丝缱绻的惆怅,让我回味影片中不止一次展示的在地铁拉二胡的中国人,悲伤的二胡曲调,与Walter教授孤独地在地铁里敲击非洲鼓形成了情绪上的感应,在内心久久回荡。 非常喜欢这样近乎白描的剧情,更加喜欢剧中人的质朴,那些没有任何煽情的对白,情绪随着故事发展极其自然地一点一点积聚。如果说有一点震撼的是,从美国移民局看押的来美国寻梦的外国人来讲,他们并未找到一个崭新的人生,而是没有任何念想的茫然,虚空与无奈的等待,让人怅然所失。 喜欢电影的标题:The Visitor,意味深长:谁是visitor?谁又是真的属于自己的呢?一个简单的故事承载了厚重的主题,从丰饶充沛的层次感来体味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