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海云的《 美国高中的“精神振奋周”》一文,心里沉沉的,特别引起我深思的是文中最后一段:我不知道美国人如何看待所谓的“精神振奋周”?出现了这些个悲剧,他们又是如何看待的?这个社会讲究“自由”!可是给还没成年的孩子太多的自由是不是一件理性的事情?…… 日本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特别是近年青少年的自杀问题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一系列的相关措施陆续出台,但是并没有看到应有的效果。经济实力雄踞世界前列的日本,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自杀的呢? 一.日本人独特的精神境界 对人类的完满和神性的向往促使日本人无限地拔高自己的精神和意志,他们认为物质的条件总是有限的,要想达到神的无限和全能,只能依靠精神的无限性来激发出巨大的能量。因此日本人蔑视物质,重视精神。他们有着根深蒂固的观念:身体和物质条件的限制是微不足道的,只要有坚强的精神意志,无所不能。 这样的背景之下,日本人有一种强烈的集团主义意识,只要跟着大家就无所畏惧。这种极为强烈的趋同心理和从众心理使得日本社会具有很强的均质性和凝聚力,也是日本国民性非常令人羡慕的从众境界。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曾经对我说,无论在世界任何地方,日本人普遍对同是日本人的他人有一种依存心理,或者说是信赖心理。或许这就是日本集团精神的境界的本因。与欧美人的标新立异的大不同,如果一个日本人被认为是与众不同,那是他最为恐怖和羞耻的事情,日本人最害怕的就是异类,总是千方百计地证明自己与大家是同类的。 只有置身于大众的潮流当中,日本人才会心安理得,才能得到被人的尊重。也只有将自己全部融合到大众中,他才能找到自我的位置和价值。日本人具有强烈的对群体的归属感,认为群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人人寻求安全感因而就有归属感,进而发展成对集团的忠诚心和责任感。 因为这种对群体的忠诚和责任,日本人极度重视机体内部的调和,为了维持这个调和,注意基于地位的上下级关系,接受和支持这种关系。日语中的敬语和客套语在日常生活中渐渐增强的上下级关系上起着作用,是日本人心理上最重视的东西。 医学博士出身的作家・评论家加藤周一在《日本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中谈到日本人的战争责任意识:侵略战争中,作为个人,日本人认为没有哪个人是战争的责任者,即大家都有错。所谓一亿总忏悔。就是说无论是香烟小贩还是东条英机,都有一亿分之一的责任。一亿份之一的责任事实上就是零,即变得没有责任,这就是不见个体的日本社会。
二.日本民族的单一性及相互融入 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夫人在《菊与刀》一书中,对日本民族的两重性作了精辟的阐述。此菊指樱花,一种美好的植物,象征了日本人性格中温和淡雅的一面;而此刀指一种凶神恶煞的武器,象征了他们性格中原始野蛮的另一面。前者源于东方文明价值观,是表层的理性层面,后者源于太平洋原始民族的野性,是深层的非理性层面。当菊的盛开覆盖了刀的凶光时,我们看到是大和民族精美的插花,优雅的茶道,谦恭有礼的表象;一旦刀的利刃凌驾于脆弱的菊之上时,我们看到的是战火纷飞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野兽般的杀戮将其邪恶的本质展露无疑。
历史学家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一段描述:日本人,从能够回溯历史的最古的时候开始一直到现在,是同一种族,在同一地方,即现在的日本列岛上生存过来的。在这当中,与若干其他种族有过混血,但是,没有发生由征服与被征服带来的种族交替,也没有大规模的种族融合。日本人从原始的野蛮时代开始,到如今的现代文明达到了一流水平,社会与文明没有间断地发展过来。这是日本历史的一大特征。其单一性,纯洁性是任何国家所无法比拟的。
日本的单一性从某种角度讲也许是日本的幸运,单一民族的日本从未有过民族之间的纠纷,也没有发生过因宗教引起的战争,在凝聚民心方面,在国内治安方面,都不费什么力气。日本如今经济能如此发达,也是托了日本人同质性的福。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事实上,日本并不完全是单一民族国家。在北海道有一个土著的阿伊努民族,在大和民族的同化之下,他们已经失去了独自的语言和生活习惯,从一个民族变成了具有民族头衔的日本北海道一角人群体;还有一个更大的外来集团——琉球人,1609年日本吞并琉球之后,彻底地进行了强制性同化,琉球民族没有了,全成了日本人。日本不允许也不承认有规模的其他民族的存在,琉球就是一个例子。 岛国根性是日本人自己形容自己的性格和气质特征的说法,显露出来的劣根性,是与大陆民族的宽厚大度沉稳的精神状态相比得来的。日本非常自知之明,互相嫉妒排斥,对他人的猜疑心,不顾大局,处处为小事处心积虑,卑屈与盲目骄傲都是岛国根性的反映。从崇拜外国到国粹主义,从自卑感一下子可以变成唯我独尊,这些大起大落无疑是岛国根性的作用。
长期的孤岛生活养成了他们封闭内向的性格,对生人心存芥蒂,不肯轻易打开自己内心的大门:拘谨害羞,不善于和外人打交道。 为了疏缓一天的紧张神经,日本人晚上下班之后,按习惯工作同事常常出去喝酒小聚,借酒来发泄工作的压力调解人际关系。 日本人大部分喜欢酒中酒后,酒中指喝酒的过程,酒后指喝醉后。借酒吐真言,相互几乎无话不谈,感觉好像亲密无间。但是第二天立刻判若两人,相互间立刻又保持着以往的距离,就跟昨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对彼此都爱搭不理的,有时显得比平时还冷淡。处理人际关系,日本人之间往往就要保持着这种若即若离的平衡。
日本的另一个特质是暧昧,暧昧与倾向于集团主义的单一语言,单一民族的日本社会构造是相辅相成的。暧昧,或者说以心传心,需要非常懂得日本的传统文化和习惯,并且要有极好的日本式的感性神经。因为非语言交流是积累在内心深处而形成在条件反射之上的,也是日本悠久传统文化积淀的产物。 日本人之间很容易形成默契,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但这对与日本人交流的外国人来讲是最难的作业。语言可以学得很好,便是要能够与日本人一起以心传心,不是从小就在日本生长,受日本传统式的教育并与日本人进行广泛长期的交流,可以说谁也别想掌握腹艺这个本事。
长期的岁月中,这些心理特征不断强化,逐渐内化,最终变成了日本人潜意识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造就了日本人勇于面对挑战,善于克服危机的民族心理。日本人拼命地,不知疲倦地,极其认真地工作,每个人都以不能输给别人为动力,从而被世人称为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经济动物。即便在经济上已经名列前茅的今天,日本人仍时时感到危机四伏,不敢有丝毫懈怠。 这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也不是自作多情,或许在日本人与生俱来的基因里就有这样的成分,因为他们祖祖辈辈都生长在资源奇缺,多火山多地震的孤岛上,由不得他们不忧患。
三.失落的年轻一代 日本作家三浦展出了一本《下流社会》,卖到脱销。其中,该书就归纳了12项,只要符合一半以上,就有可能步入下流社会了: 1. 想要以「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享受人生 2. 时常整天待在家上网,玩电子游戏,打电动玩具 3. 能每天过着自己的生活是最好的 4. 随心所欲,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5. 凡事嫌麻烦,个性散漫,喜欢闷在家里 6. 喜欢一个人独处 7. 觉得自己个性朴实,不起眼 8. 认为流行就是展现自我风格 9. 有时觉得,吃东西是一件麻烦的事 10. 常常吃零食和快餐 11. 年收入尚未达到实际年龄的10倍(以1万日元为计算单位) 12. 未婚(男性33岁以上,女性30岁以上),觉得一个人过更好
三浦展这里所指的下流社会,其实并非特指经济地位差的人,而是年轻一代面对着职业,婚姻等方面的竞争和压力,选择了逃避:既不结婚,也不当事业和家庭的中流砥柱,心甘情愿地将自己归入自我满足的下流社会的行列。 三浦展还提到,有感于现代社会的个人所得,学历,生活需求等差距愈来愈大,中间阶层眼下正出现上流与“下流”的两极分化,而年轻一代源源不断地加入下流社会,最大的特征并不仅仅是低收入,更在于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意愿,学习意愿,消费意愿等的全面下降,也可以说是失掉了希望与动力,缺乏对人生的热情。 那我们来看看是什么原因,什么样的社会性问题促使年轻人选择自由职业呢: 1. 成为自由职业一族的费用成本正在急剧下降。飞速发展的高科技和通信成本的降低极大强化了在家工作或成为自由职业者这股趋势。其结果是,如今只要花很少的钱,也能轻易地构建一个有效的自由职业项目平台,这就意味着更多人将选择从事自由职业。
2. 企业更多地雇佣自由职业者而不是招聘员工,随着全球性经济萧条的持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节约开支,同时也裁减员工:那些需要节约成本,同时又要维持一个拥有全职员工的办公场所的公司,往往会有很多日常开支。而另方面,雇佣自由职业者,则完全不需要日常开支。这种雇佣方式是很多情况下最可调控,最有求必应的解决方案,许多公司也已经发现雇佣自由职业者是最经济的选项。基于这些趋势,未来几年内自由职业者的人数将呈爆炸性增长。
3. 年轻一代喜欢自由职业和独立。年轻一代不再把一份全职工作视为安全保障。在目睹或亲身经历这几年发生的裁员与解雇现象后,大多数年轻人倾向于依赖自己而不是去依靠大公司给出的承诺。
四.青少年自杀的社会问题 1.日本的自杀现状 日本1998年的自杀率为26.2/10万,仅低于芬兰的27.3/10万,从这个惊人的数字不难看出日本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战后日本青少年的自杀率呈递增之势,近10余年来日本平均每20分钟自杀身亡一个人。1998年,日本自杀案创1947年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比上年增长34.7%,死亡32863人,其中40%为青年。早在1979年10月,日本总理府就青少年自杀问题召开过紧急会议,制定了相关的防范措施与对策,可自杀现象仍有增无减。 2.中国的自杀现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卫生统计年报》公布的数据,1989年中国(不包括台湾和港澳)的自杀率为17.07/10万,自杀死亡人数为19~21万人,占全世界自杀人数的30%。据一般规律,实际自杀数往往比公布的自杀数高3~5倍,由此推算,中国自杀人数可能达每年60万人以上,绝对数字居世界第一。中国青少年自杀率较高,其中15~24岁占自杀总人数的26.64%;25~34岁为18.94%(1987~1989年)。引人注目的是,5~14岁的少年儿童自杀占自杀总人数的1.02%(1988年),而值得注目的是中国青年女性的自杀率为世界之冠。 3.自杀率的背后 自杀率一般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当代社会学,自杀学的尊基人埃米尔·杜尔凯姆认为,自杀率与年龄成正比是普遍的原则。而WHO调查却发现,以日本为代表的东亚地区则颇为特殊,即自杀率呈现出青少年(25岁以下)与老年(60岁以上)两个高峰。日本,中国(包括香港、台湾),新加坡,泰国等东亚国家及拉美的墨西哥,巴西,智利等国同属此类型。 根据WHO1990年的统计资料,日本青少年自杀者还呈现低龄化特点。1972年~1973年,日本自杀死亡总人数的20%是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1979年平均每天有3个19岁以下孩子自杀死亡。日本学者望月一宏认为:日本中小学生自杀的激增,自杀者的日趋低龄化,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日本青少年及儿童的自杀与瑞典的老年自杀相比,更遭世人的非议。 世界各国青少年自杀的男女比例一般是男性大大高于女性。杜尔凯姆的自杀死亡者男性比女性多,自杀主要是男性现象的论断被认为是自杀学的铁则。美国1988年5~14岁少年儿童自杀男女比例为291.19:100;15~24岁为527:100;25~34岁为438:100,平均为4男1女。日本青少年自杀的性别比例仍循惯例男高女低,其中5~14岁为133:100;15~24岁为194:100;25~34岁为218:100。日本20~24岁女青年自杀率相当于美国同类型的6倍有余。中国的情况却非常特殊,中国是女性大大高于男性,其中15~24岁年龄段女性几乎为男性的一倍,这在全世界绝无仅有。 4.自杀的原因 日本15~29岁青少年死亡事件中,自杀占主要死亡原因的第二位,而女性自杀占死亡原因的第一位。日本很重视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由于日本女性家庭,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女性在这些关系中受挫的可能性比男性大得多,因而自杀的可能性也就大。 日本青年精神病患病比例较高,在日本人的传统价值观念里,从小就被灌输一种贫国心态和危机意识,这成了日本民族克已发奋图强的动力。但旷日持久,这种忧患意识也会有副作用,沉郁过度,容易产生非理智性社会行为,造成心理障碍以致绝望。 日本激烈的升学竞争和就业竞争也使得青少年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日本文部省统计,日本大学生自杀原因排第一位提精神障碍(14.3%),其余依次为家庭问题(12.3%),厌世(12.3%),前途问(10.8%),学业不振(8.8%),异性问题(7.2%)。中学生自杀的原因依将为:家庭问题(20.9%),前途问题(11.6%)、厌世(10,5%),学业不振(9.3%),精神障碍(7.0%),异性问题(4.7%)。 5.中日自杀率的历史文化积淀 中国历史上,最高尚的政治道德原则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孔子追求“仁”的自杀行为,不食周粟绝食死于首阳山的伯夷叔齐被其誉为贤人。墨子赞扬以身殉道之士,生亦我欲也,义亦我所欲他;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与西方国家绝然不同的是,中日两国自古自杀无罪,相反,“特许自杀”“赐死”还作为封建时代的一种恩赐一种宽刑。 中国传统宗教佛教,道教(日本佛教)对自杀持宽容态度,而不象西方基督教文明将自杀视为违背上帝意志的大逆之举。同时,最动人的神话是讲述自杀的,如娥皇女英;最凄美的爱情故事也是讲述自杀殉情的,如梁祝孔雀东南飞;最高尚的友谊是刎颈之交。这种宽容与同情给自杀提供了丰厚的情感土壤。 日本的自杀风气也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因素。加腾周一指出:自杀的主题,在日本文化中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在日本文化和历史核心中,本身就存在一种追寻自我毁灭的传统。日本人崇尚自杀,他们认为自杀是一种有着明确目的高尚行为,为了履行名誉的义理自杀是理应采取的最高尚行为,在捐献生命之际,能体验到一种道德升华的慷慨凄凉的满足。 武士道相关的道德受到高度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广为人知的日语词汇有三个:切腹,神风,柔道,被郑重其事地载入了各国词典。耐人寻味的是三个日语词汇中竟有两个与日本的自杀有关。 日本历史上切腹而死的人不胜枚举,从赤穗四十七浪士到千利林,从乃木希典大将夫妇到阿南惟几陆军大臣均是十字型切腹;1970年11月25日,诺贝尔文学奖侯选人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和同道森田必胜在东京市谷陆上自卫队东部方面总监部,面对1000多名官兵慷慨陈辞之后当众切腹,体现了他的武士之魂和美学观点。切腹在日本历史上与武士道有着密切关系,一直是武士和近代军人最崇尚的自杀方式。 其实切腹并非自杀的理想方式,并不能很快致死,反而异常痛苦。据日本有关记载,若无介错人帮忙,最快毙命也需6小时以上,长的则达72小时才能血尽而死。因此,切腹并非是单纯以实现死亡为目的的自杀,而是一种仪式行为。既表明忠诚与勇敢,昭示生者震摄敌人,又释放出自己的精神以求永生。 当代日本青少年的自杀事件中,上述潜在动因仍然存在。切腹自杀事件至今仍是最令日本人激动和津津乐道的事情,一代代日本人对自己先人悲壮结局的记忆变成了自身迷乱和不可抗拒的冲动源泉。
一直喜欢阿桑的《寂寞在唱歌》:「天黑了 孤独又慢慢割着 有人的新又开始疼了 ……你听寂寞在唱歌 轻轻的狠狠地 歌声是这么残忍 让人忍不住泪流成河……你听寂寞在唱歌 温柔的疯狂的 悲伤越来越深刻怎样才能够让它听呢……泪还是热的,泪痕冷了」
是啊,这样的文字,这样的心情,这样的歌声,泪痕怎么能不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