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席琳的博客
  日有所思夜有所記
网络日志正文
英国瓷器简史 2024-05-17 09:02:42

2024-5-17


以前说过早期利兹的奶黄釉,是英国软瓷,模仿的是中国风。在爱丁堡的苏格兰国家博物馆里,就有这样两把老茶壶:


Image © National Museums Scotland

  • Teapot of cream-glazed earthenware painted in enamel colours with Chinese landscapes, figures, buildings and flowers: English, Leeds, late 18th century。


Image © National Museums Scotland

  • Teapot of cream earthenware painted with an orange tree flanked by busts of William V (?) of Orange and Frederica Wilhelmina of Prussia (?): English, Leeds, probably decorated in Holland, c. 1775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里,也有一把这样的茶壶,制式和画片都不同,是人物头像:


Teapot with portrait of the Young Pretender, Prince Charles Edward Stuart (1720–1788), Salt-glazed stoneware with enamel decoration, British, Staffordshire


Teapot with portrait of the Young Pretender, Prince Charles Edward Stuart (1720–1788), Salt-glazed stoneware with enamel decoration, British, Staffordshire


  • Teapot with portrait of the Young Pretender, Prince Charles Edward Stuart (1720–1788)。


英国人擅于发明创造,英国的瓷器,走的是和欧洲大陆(主要指德国)不相同的瓷器发展路径。为了模仿以“白色黄金”著称的中国瓷器,先是法国的佛罗伦萨的美蒂奇家族在1575年至1587年之间成功烧制了欧洲第一件软膏瓷器—美蒂奇瓷,它的主要配方是:长石,磷酸钙、石灰粉以及石英。然后是在1567年,两位荷兰陶艺家为英国带来了锡釉陶器的生产方法,这种类型的器皿被英国人称为“代尔夫特陶器”delftware,并于17、18世纪在伦敦、利兹、布里斯托和利物浦的推动下迅速发展起来。1730-40年之间,在著名的瓷器之都斯塔福德郡生产出质地坚硬且装饰精美的铅釉陶器,一举淘汰了意大利一带生产的锡釉陶和荷兰的Delftware,而后为寻找更合适替代中国瓷器而进行的实验品奶油色陶器(Creamware)被发明出来,成为了英国瓷器的代“中流砥柱”,就是盛极一时的利兹奶黄釉。



  • An 18th-century English Creamware teapot & cover with molded, twisted strap handle and beaded rims and decorated with hand-painted Chinoiserie scenes in colorful enamels. The cover features a flower head and leaf finial. A delightful, elegant teapot in clean unrestored condition with only minor signs of wear in accord with use and age.


从奶黄釉到珍珠白釉,再从珍珠白到纯白釉,历经一个多世纪,仿的是釉下青花中国釉和釉上彩绘,做到了惟妙惟肖,能够工业化量产,也把昂贵的中国瓷普及到了寻常百姓之家,但仍然是软膏瓷。


维多利亚博物馆-Leeds茶壶-1.jpg

2010ED2651.jpg

Image © National Museums Scotland


只有一个品牌例外:新霍尔New hall(1782-1835),这是十八世纪英国唯一的硬膏瓷制造商,它是由Staffordshire地区的5位陶艺家组成了一个联盟,昙花一现,很快就消失,但是留下很多经典的设计。


2009CC4735.jpg

  • Teapot, cover and stand made by New Hall porcelain factory, Staffordshire, England about 1787-90 Hard-paste porcelain with a lead glaze, painted in enamels.


然后就是英国骨瓷的天下了。


2009CC4619.jpg

  • Teapot, cover and stand, bone china, teapot has slip-cast body and spout and press-moulded hnadle; painted with enamels and gilded. The decoration consists of bunches of flowers on a white ground within leaf-shaped panels reserved on a deep blue ground covered with gilt scroll work. This teapot was manufactured by the New Hall China Works which, between 1781 and 1835, made tea-sets exclusively, indicating the importance of tea drinking to English society at this time. 


浏览(2342) (0)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席琳
注册日期: 2021-09-16
访问总量: 2,415,334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和刻本 之 校正国史览要
· 新朝笑谈 之 骑驴看唱本
· 印度杂种 之 五百年后仍是一家
· 印度杂种 之 从哈奴曼到孙悟空
· 印度杂种 之 五百年前是一家
· 中刻版 之 论语释文校勘记
· 西刻版 之 苏格兰国家博物馆里的
友好链接
· 马黑:马黑的博客
· 雪窦:雪窦的博客
· 湮灭之城:湮灭之城的博客
· 玉质:玉质的博客
· treebird:古树古羽
· 西石槽7号:西石槽7号的博客
· Siubuding:少不丁的博客
· 旅泉:旅泉的博客
· 老礁:孤礁絮语
· 云乡客:云乡客的博客
· 华蓥:华蓥的博客
· 一冰:一冰的博客
· 倩影:倩影的博客
· 李公尚:李公尚的博客
· 自由鸟:自由鸟的博客
· 幸福剧团:幸福剧团
· 漫漫求索:漫漫求索的博客
· renweida:俯视百年
· 溪边树下:溪边树下的博客
分类目录
【人生雜談】
· 印度杂种 之 五百年前是一家
· 新朝笑谈 之 好读书不求甚解
· 又一次记录历史的时刻
· 網商打死了實體店,郵局打死了網
· 第一造假大省 - 河南
· 新朝笑谈 之 厚颜载铊
· 2024-改变世界的两张图
·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 湖南人的学位情结
· 新朝笑谈 之 后清的大明江山依旧
【小小說】
· 新朝笑谈 之 骑驴看唱本
· 早上做了一件好事
· 有逼的装逼,没逼的更装逼
· 古有名药鹤顶红,今有名方强身饮
· 又是中医闯的祸!
· 新朝笑谈 之 白虎节堂说秦刚 兼
· 新朝笑谈 之 寄希望于美国人民
· 我的房客
· 从叁家分晋到一家独尊
· 光腚治国 之 单花独放
【方寸之间】
· 一只三足小锡炉
· 宝塔山和红太阳
· 明代科技,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來自西方玩泥巴的人
· 外國郵票上的中國古代科學家
· 前蘇聯那些名冠一時的科學家們
· 郵票上的中國古代科學家
· 丁觀鵬的畫
· 日本將棋
· 世上雜種的始作俑者
【瓷之美器】
· 英国瓷器简史
· 消失了的制瓦工艺
· 康熙仿伊万里瓷器
· 日本瓷器 之 甲午戰爭
· 撿了一個小漏 - 青花釉裏紅筆筒
· 大英帝國的伍斯特茶壺
· 清代仿伊萬裏雙色茶壺
· 创新创到死的英国牛嚎瓷器
· 处境尴尬的石湾公仔
· 那逐渐被人遗忘了的盐罐
【锦绣江南】
· 老织锦画 之 从新安江到钱塘江
· 老織錦畫 之 説不盡的頤和園
· 老織錦畫 之 這是哪一個地方?
· 猜一下这是广东的哪一座山?
· 二十年前的几张旧照片
· 几张杭州的旧照片
· 老织锦画 之 这是哪一个景点?
· 老织锦画 之 这是哪一座城市?
· 老织锦画 之 杭州六和塔
· 到台北去看什麽?
【雕版印刷】
· 和刻本 之 校正国史览要
· 印度杂种 之 五百年后仍是一家
· 印度杂种 之 从哈奴曼到孙悟空
· 中刻版 之 论语释文校勘记
· 西刻版 之 苏格兰国家博物馆里的
· 和刻版 之 冠导原人论解之二
· 和刻版 之 這是一場劇烈的戰爭
· 這是誰的畫?
· 老輩兒傳奇 之 傅增湘和葉德輝和
· 老輩兒傳奇 之 傅增湘和龙舒版《
【博物館記】
· 那五十八片流落海外的甲骨
· 苏格兰国家博物馆里的毛塑像
· 濮阳博物馆 之 钱币通史
· 濮阳博物馆 之 汉俑荟萃
· 濮阳博物馆 之 名人书法
· 人头的盛宴 之 安阳博物馆
· 青岛那被消失了的历史
· 麻雀虽小 之 鹤壁市博物馆
· 大國古代科技 之 奇技淫巧
· 來自北宋的畫像磗
【星光大道】
· 竺可桢日记 之 风流朱祖祥
· 两个李有才
· 老輩兒傳奇 之 弘一法師
· 刺客列傳 之 讓國人汗顔的韓國烈
· 愁腸百結的李中堂
· 台灣選舉 - 柯文哲是一個不錯的
· 悼李中堂
· 游击游击,渣一枪换一个地方
· 俄罗斯 - 每逢大事有奇士
· 六月的印象
【讀史小記】
· 竺可桢日记 之 梁思成太太
· 竺可桢日记 之 严济慈贪污
· 竺可桢日记 之 丁文江之死
· 竺可桢日记 之 郭老的新诗
· 誰是二戰之後接收台灣的軍事將領
· 那一場被刻意遺忘了的戰爭
· 誰是鴉片戰爭真正的替罪羊?
· 竺可楨日記 之 齊民要術
· 竺可楨日記 之 丁瓚的檢討
· 刺客列傳 之 讓烈士黯然失色的小
【書評】
· 抗日神剧 之 一代匠师
· 从猪肉馅到《竺可桢日记》
· 诗人张嘉
· 李大姑娘
· 弗里德里希:一個被消失的德國少
· 北美第一个中国女人?
· 源氏物语的译本
· 大国古今女侠 之 管道升
· 大国古今女侠 之 朱淑真
· 大国古今女侠 之 谢冰莹
【小不點兒】
· 又到藤校放榜時
· 攷私立高中!
· 從劉衛國到孫衛東 - 兼談小兒取
· 窮人的孩子早入學
· 触类旁通的全美数学竞赛
· 艺术高中、理科高中、和私立高中
· 家里出了个官迷
· 南京人和日本大坂的治安
· 考察日本陶瓷器
· 学校里的死亡名单
【垃圾站】
存档目录
2024-06-01 - 2024-06-22
2024-05-03 - 2024-05-31
2024-04-02 - 2024-04-28
2024-03-01 - 2024-03-31
2024-02-02 - 2024-02-29
2024-01-02 - 2024-01-31
2023-12-02 - 2023-12-26
2023-11-01 - 2023-11-30
2023-10-01 - 2023-10-30
2023-09-06 - 2023-09-27
2023-07-03 - 2023-07-27
2023-06-01 - 2023-06-29
2023-05-01 - 2023-05-29
2023-04-01 - 2023-04-28
2023-03-01 - 2023-03-31
2023-02-02 - 2023-02-27
2023-01-01 - 2023-01-31
2022-12-01 - 2022-12-30
2022-11-02 - 2022-11-30
2022-10-02 - 2022-10-31
2022-09-01 - 2022-09-30
2022-08-04 - 2022-08-28
2022-07-02 - 2022-07-30
2022-06-01 - 2022-06-30
2022-05-02 - 2022-05-24
2022-04-02 - 2022-04-30
2022-03-01 - 2022-03-31
2022-02-01 - 2022-02-28
2022-01-01 - 2022-01-31
2021-12-02 - 2021-12-31
2021-11-01 - 2021-11-30
2021-10-01 - 2021-10-29
2021-09-16 - 2021-09-29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