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是唐代诗人描写的中秋景致。印象里的中秋时节,不说秋风萧瑟,却也夜凉如水。小时候在南方,中秋赏月时,少不了红艳艳的菱角,沉甸甸的莲蓬,膏满黄肥的螃蟹,满是秋天成熟的味道。记忆中什么时候刚过完暑假就赏中秋月呢?
可今年的中秋就来得格外早。国内的朋友抱怨,今年的大闸蟹赶不上节日的餐桌了。大闸蟹我从来不曾指望,今夜的温度,倒是可能允我啃一个冰淇淋赏月。长衣还是要披一件的,不为御寒,只因后院的蚊子依然猖狂得很。
细想想,这似乎我印象中来得最早的中秋节了。上网一查,果不其然,今年的中秋节是自1976年之后最早的一次。38年前的1976年9月8日,恰好也是中秋节。这一纪录将会38年后的2052年被打破,那年的中秋节是在9月7日,也是理论上中秋节最早的公历日期。
天文学家解释说:中秋节最经常出现在每年9月的中下旬,出现在9月上旬算早,在10月上旬则算迟,这早与迟的变化,跟农历闰月有关。农历是阴阳合历,月份根据月相变化设置。农历平均月长29天半,平常一个农历年为354天,比一个阳历年要少11天。为使得农历年与阳历年能基本对应,农历采用19年置7个闰月的方法“追赶”公历。因此,所有农历节日在公历中都存在一个周期现象,通常每19年或38年出现一次“最早”和“最晚”。
那么,该把闰月加在春,夏,秋,冬什么时候呢?这取决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农历的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每个农历月份通常包含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由于每两节气相距,平均约为30.4天,而阴历每月平均日数为29.5天,所以约每三十四个月,必遇有两月仅有节而无气、或有气而无节者。若某农历月份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历法便会把该月作为上个月的闰月。今年的霜降,赶在了农历九月末(10月23日,农历九月三十),其后的那个月,只包含“立冬”一个节,“小雪”气就到了再下个月的初一,所以置为闰九月。
兹将节气与阴历月份关系表列于后:
立春正月节 雨水正月气
惊蛰二月节 春分二月气
清明三月节 谷雨三月气
立夏四月节 小满四月气
芒种五月节 夏至五月气
小暑六月节 大暑六月气
立秋七月节 处暑七月气
白露八月节 秋分八月气
寒露九月节 霜降九月气
立冬十月节 小雪十月气
大雪十一月节 冬至十一月气
小寒十二月节 大寒十二月气
这便引出另一个值得一提的记录,就是今天这个中秋节,恰逢农历的白露节气。中秋逢白露,这是继1957年之后,57年来的第一次;下一次,又要等到38年后的2052年了。每年中秋节对应的阳历日子,总是要么提前11天左右大约白露,要么推后19天左右延迟到寒露附近。最早和最晚的中秋节相差一个月左右,但不会超出白露和寒露两个节点。所以今年的中秋从节气的角度看,也几乎难以更早了。
《礼记》云:“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节气至此,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照射下可能还挺热,太阳下山后,气温便会很快下降,到了夜间,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一层细小而洁白的水滴,密密附在花草树木的茎叶或花瓣上;在清晨阳光照射下,露珠看起来晶莹剔透、洁白无瑕,故得“白露”美名。
往年中秋过后,很快就是满山秋色的时候。身居北地,我最不喜欢的就是漫长而寒冷的冬天。金秋灿烂而短暂,接下来的阴冷萧瑟,也令人郁郁生畏。今年的中秋虽然来得早,但至少我们将迎来两个九月,可以两度共饮菊花醉重阳!
祝各位中秋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