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娃大学申请回顾 对为人父母来说,下一代人的大学申请/录取,意味着养育孩儿的一个里程碑石。之后的孩儿就已基本上独立放飞。作为父母应尽的呵护、照顾、培育、引导的责任,就可算差不多“大功告成”了。 小草的大学申请日子,已过去了约十年。称她为牛娃,是看在她被几所所谓的“大藤”名校录取上。但她并不符合横扫十几根大小藤的大牛娃标准,只能算作小牛娃一个。 当年小草在本地曾有几回上报上电视台,有点儿像个小名人。故而直到现在还不时有我们的朋友,或朋友的朋友,前来讨教申请大学的准备事宜和步骤。这样年年讲解个把回,差不多还能保持记忆犹新。乘本人尚未步入年迈健忘之龄,索性写下来,与前来问询者分享。可免遗忘要点之憾,也免去了说得口干舌燥的人工留声机感觉。 要讲孩子大学申请过程,回过头来看,不很夸张地说,可以算得上是个系统工程。主要的准备时间是在高中,但父母应多花些心血的时期则在更早。 (一)少儿时的培育“准备” 要说少儿时就作准备,有些言过其实。培育孩子哪有那么早早就为大学申请作准备的?这其实是个事后话,是回过头来看,孩儿走向大学之路,与她早年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有着不小的关联。 若要做个小结的话,少儿时的准备可被概括成一是对各方面学习的爱好,二是有较强的上进心。 对各方面学习的爱好 说来可能有趣。还在小草两三岁时,我们就曾戏说家中来个粗略分工。为了她能德智体全满发展,由她奶奶负责德育,她爸负责体育,我得挑起智育的主要担子。 小草聪慧,让我的智育任务完成得颇有成就感。 应用当年外公的寓教于乐(见《三姐回忆:大大讲述的故事》)和我母亲对我们上中学前只注重语文、数学和学习趣味性培养的方法,我只抓住小草学中文和算术/数学两条主线。中文的学习是从讲故事、学儿歌起。那位鞠萍姐姐在歌唱中教学唐诗的录音磁带很不错。 对小草算术的启蒙,是在她三岁多头一回去上海的飞机上。我带上一副牌,教会了她数字的大小,讲解了十位数内的加减法。回美的飞机上,又教会了她用加减法作简单的“24点”玩牌运算。她五岁多背乘法口诀,是将“三三得九,三四十二…”等配上了《跟鞠萍姐姐学唐诗》中的“锄禾日当午…”等曲调来完成的。
未满四岁、刚学了简单加减法的小草(摄于浦东机场)
华二代孩子学钢琴相当普遍。小草的学琴,是在她有了较强愿望后才开始的。所以我们几乎没有过强加苦练于她的烦恼。独生孩子的生活相对比较寂寞,钢琴和学琴就成了她的玩伴和有技巧要求、随努力而提高水平的游戏。 在小草的小学期间,我们用上了当时上海小学1-6年级数学课本和练习。这样可把学中文和数学结合起来,使两者在小草眼里,都有了趣味和实际应用性。 上进心的培养 上进心的产生和对各方面学习的爱好,可谓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有了对各方面学习的爱好就容易有上进心,而有了上进心就更会爱好学习。 小草头一回上进心被激发,可能来自小学二年级时,她第一次参加被算作跨市的州际钢琴比赛。二年级组参赛孩子没几个,她夺得了年级组头名。数月后应邀参加了有点隆重的获奖者钢琴演奏会。这曾带给她成功的喜悦,也使她对有耕耘才有收获的道理,有了些切身感受。 由于小学期间已学完了上海1-6年级的数学课本,通过考核,小草在上中学六年级时,进入了八年级的数学班。并在头一次参加mathcounts(数学竞赛)地区比赛时脱颖而出,成为进入排名前十中唯一的六年级生。从此她成了所在学校mathcounts队的主力队员,走上了爱好STEM(科技工数)的道路。而我们对她在学习上的引导,也就此告成告歇息了。
|